登陆注册
33540800000007

第7章 世界之最(7)

“阿南巴尔”,哈桑又重复了一遍,语调生动有力,他想让我打消疑虑。“在他的统治时期,科学繁荣昌盛。人们甚至传说,连鸟兽都顺从于他。不过我认为,这有些言过其实了。”“我也这么认为。”“阿南巴尔王下令用纯铁来浇铸圆铁柱,并把它竖在埋入地下的一条巨蟒的脑袋上。显然,巨蟒是石头刻的。”

“这条巨蟒被发现了吗?”

“没有,也许这也是传说。就这样,铁柱浇铸好后就安放在这里了。可是许多年之后,王室的一个继承人突然心生疑虑,于是他下令把铁柱移开,看一看那条巨蟒还在不在下面。结果他由于多疑而受到惩罚,他的王朝很快破灭了。”

“如此说来,圆铁柱一直是在原地未曾移动过了?”

“我也不知道,不过,你看这一行小一些的字,我能把它们读出来,是阿南巴尔王的名字以及他的统治年代。无论如何,传说中常常还是有一些事实真相的。也就是说,它已经有九百年的历史了。你有笔吗?我把我的地址留给你。”

“第二行字是什么意思呢?”我问道。

我并不否认传说中常常含有某些事实真相,但我想得到的是最确切的事实真相。在这一种愿望的驱使之下,我专门去图书馆查阅了好多卷印度的考古信息报,终于查到了真迹的复印件和第二行题字的译文。

这第二行题字是由符号组成的,这种符号在古印度的贡德王朝使用过。对此,学者们没有任何怀疑。第二行题字是公元5世纪留下的,所以说,聪明的哈桑还是犯了个小小的错误。

第二行题字是墓志铭,是用来纪念死于公元413年的昌得拉贡德二世皇帝的。据文献记载,为了纪念这位皇帝,圆铁柱是建造在一座名叫斯陀叭毗湿奴的山上,以献给毗湿奴神。文字的特征和字母的写法表明,圆铁柱最早是在位于印度东面的阿拉巴哈德。后来,史学家们所面临的任务只是找到那座名叫斯陀叭毗湿奴的山。

那座山被找到了。原来,圆铁柱曾经竖立在毗湿奴大庙的前面,柱子上部画着加鲁达神鸟。在这个地区的其他地方还发现了好几根类似的圆柱子,但都不是用铁铸成的,而是用石头雕出来的。

历史上也的确有过一个叫阿南巴尔的皇帝,是他把圆铁柱移到德里的,但是铸造铁柱这件史实却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就这样,印度早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铸成了一根7公尺高的圆型铁柱,用来铸造铁柱所用金属的质地是如此之高,直到现在还被各种冶金学着作作为值得仿效的例子来加以描述,那些研究防止金属锈蚀的专家们对这件稀世珍宝也是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

为了能把这根铁柱产生的原因弄个明白,就必须向历史请教,研究研究一千五百年前在贡陀夫统治时代的印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姑且不谈论人文科学在各个领域中已经达到什么样的高水平,也不讲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因为这些都与昌都拉贡德大铁柱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还是来谈谈冶金学。

贡陀夫时代的印度人对金属很在行。他们知道如何给饰品镀金镀银,如何才能熔炼出贵重的金属合金。除了金银以外,他们还知道铁、铜、铅、锡,以及至今尚未揭开秘密的一种叫做“瓦伊克林塔”的金属。在古代印度的文献中早就提到了青铜,至于铁,根据不久前考古挖掘出的资料判断,早在公元前10世纪就已经知道了。他们用金属制成武器、工具,以及装饰品。水银也早已被古印度人所利用,主要用于医学方面。在印度有文字记载的作品中,对制造酸、碱的各种化学程序也有详细的描述。印度人把柏油也当成金属,广泛使用于建筑上。他们认为,柏油是四种金属的混合物,是在阳光的作用下产生出来的“油性污物”。

在亚历山大马其顿远征记中是这样描绘的,旁遮普公国的一位统治者送给亚历山大100塔兰钢(1塔兰约合25.9千克)。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份礼品是微不足道的——只有2500千克钢。但是,在当时,钢的价格要比现在贵得多。

如果说冶金学在亚历山大马其顿时代就有如此巨大发展的话,那么,其根源要追溯到更远古时期。公元前9~6世纪,在婆罗门这本圣书里对于铁的冶炼法就有过描述。由此可见,在圆铁柱铸成之前,冶金学在印度至少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从那时起,铁的使用就成为平常的事情,甚至被用来制造犁。

然而,绝大多数印度的冶金制品都没有能保留至今:它们全被金属的死敌——锈蚀殆尽。据现代科学家的计算,世界上每年被锈蚀掉的金属价值十几亿卢布。无论是铁轨,还是铁桩都会生锈,机器也会报废……可昌都拉贡德大铁柱却依然如故。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像印度圆铁柱这样优质的钢,到目前为止还有人能够冶炼它……其中的奥秘何在,难道永久地消失了吗?”这种说法当然值得商榷。

首先,我们早就掌握冶炼不锈钢的技术,古印度工匠们连做梦也没见到过如此优质的钢。

其次,难道古印度的冶炼家们真的掌握了某种特殊的秘密吗?

不过,印度人在拥有世代相传的丰富的金属冶炼经验的同时,还取得了许多其他的成就,甚至能够运用似于现代粉末冶金的方法来提炼纯铁。而且,圆铁柱是皇帝亲自下令铸造的,工匠当然会竭尽全力冶炼出纯而又纯的铁。

圆铁柱上的题字除了标明它的铸造时间和地点以外,还证明了铁柱正是在贡陀夫时期的印度铸造的。这一证明把我们又拉回到亚历山大马其顿时代。这位伟大的征服者打败了波斯人,扩展了边疆,不仅使大量迁移的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而且还使他们在当时那种希腊化的新世界里能够很快地开动脑筋,用前所未知的文化来武装自己。亚历山大远征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使印度最初在希腊和波斯工匠们的帮助下,建造出划时代的建筑。这些建筑在孔雀王朝时代——一个在北印度的、在亚历山大远征后很快形成的王朝——尤为突出。昌都拉贡德大铁柱上的柱冠使人一目了然,那是波斯的风格。也就是所谓的莲花型,或者叫做钟型顶冠,它使你不能不想到波斯波利斯圆柱大厅。显然,这是时代与时代之间的联系,但同时却又是国与国之间的联系。

然而,圆铁柱却并非独一无二的,用来建造卡纳拉克大寺院的铁横梁同样没有生锈,它们长达10米,直径20厘米。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

在离开印度尼西亚日惹市40多千米远的地方,有一个盆地,盆地中布满了一块块四四方方的水稻田。盆地四周是山,盆地与山体相连。这座平坦的山峰山坡平缓,就像是给婆罗浮屠戴上的一顶灰色的安全帽。

婆罗浮屠是世界最大的古老佛塔,“婆罗浮屠”就是建在丘陵上的寺庙的意思。婆罗浮屠别具一格,可以与拾级而上的金字塔相比美,但是这一比较是相对的、牵强附会的,因为这种比较并不能使人们对于婆罗浮屠有一个什么正确的概念。它包含了印度建筑学的一些特点,也可以看到与东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扶南国的寺庙相近似的某些细节。不过尽管如此,婆罗浮屠是出现在印度尼西亚、出现在爪哇岛上的世界奇迹,而且,其他任何什么地方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奇迹。婆罗浮屠就这样和周围的风景融为一体,成为绿色的山峦、蔚蓝色的山峰和爪哇岛上的水稻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同是自古以来就扎根在这块地方上的一样。

婆罗浮屠

如果你有机会去过弗拉基米尔州,亲眼看到过涅尔利河上的波克罗夫大教堂(俄罗斯东正教大教堂),它那白色的墙壁倒映在克利亚济马静静的旧河床上的话,从这里你能体会到大自然和人工的创造是如何和谐地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能领略到和谐造就的美。当然,也有不少根据建筑师的设计建造的优秀建筑是和大自然不相连的。如泰姬·玛哈尔陵只与蓝天相连,树木和水池是它的附属物,永远也不能与它融为一体。在日本,所有的寺庙都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埃及的金字塔也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如果你尝试着在山岭之中,或者在我们的森林中建造这样一个金字塔——就像不可能产生出建于沙漠中所产生出的效果一样。有一条规律:自然风景越是多样化,建筑物的形式就越是精致和复杂。沙漠的平坦粗犷,黄沙和岩石的严酷,造就出简练的、雄伟的建筑物,生成了金字塔,巴比伦的原木建筑。

爪哇山麓坡势平缓,如同是用曲线板拉出的线条,这就使婆罗浮屠成为今天的样子。

婆罗浮屠是佛教在爪哇岛上占统治时期的一座舍利子塔和神庙。舍利子塔是个十分复杂的建筑物,显而易见,它是从坟丘演化而来的。它不是神庙,因为不可能进入到里面去。非常有趣的是,这种建筑的规则在地球的各个部分在同步地发展着。在埃及我们也发现了这种早在公元前几百年前就有的巨大建筑物。本世纪初在印度、斯里兰卡,在拉丁美洲,在中东(巴比伦的齐古拉特)也都有发现类似的建筑物。婆罗浮屠的底座是正方形,每一面长达120米,和奇阿普斯金字塔相同。可是你要登上婆罗浮屠的顶端,你必须要走好几千米的路,并准备好足够的时间和耐力。通向舍利子塔顶峰的路呈螺旋形的,每跨上一级台阶就要绕上一圈。可是,婆罗浮屠并不算高,从它立足的山峰顶部,到舍利子塔的顶尖,也不过40米高。

登上第一层平台,我们来到一个走廊里。走廊的一面是饰有浮雕的台地墙壁,另一面是高高的平台栏杆。沿着墙壁要笔直往前走120米的距离,不打弯,但你丝毫感觉不到长距离的乏味。一组长长的浮雕似乎是迎面而来,然后为你展示出不断更新的画面。到墙壁的尽头再拐弯,重新开始又是一条新的120米长的神话故事画廊。再拐过一个弯,又是一个故事……然后来到第二层平台,每一层平台都比前一层平台窄一个走廊的宽度,走廊环绕着平台的四周。

我们走过六层平台之后,走廊到了尽头,但还有三层平台要上。前面的六层平台是正方形的,顶部的三层则是圆形的,每一层上都有不少栅状的钟形石头环套——舍利子塔。每一座舍利子塔的里面都端坐着一尊石制的佛像。当我们登上最高点的时候,一共经过了72座舍利子塔。印尼人中间流传着一种信仰,如果把手伸进舍利子塔并触摸到佛像的话,你心中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我们终于登上了浮屠塔平坦的顶部,蓝色的山峰就在旁边,似乎是伸手可及。在远远的塔底下,棕榈树冠那毛绒绒的圆球连成绿色的一片,树荫中一间间小房屋就像玩具似的点缀其间。如果从高处往下看大地,要比从地上看到的浮屠塔顶远得多。几乎每一幢高大的建筑物都是如此。

婆罗浮屠以它下面的六个平台上的浮雕着称于世。浮雕的总长度几乎达到2000米,高度是3米。婆罗浮屠的浮雕,这是多达6000平方米在石头上雕刻出来的艺术。

从婆罗浮屠塔上浮雕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描述瞿昙(释迦族中五种姓之一)佛生平的画面。但是雕刻家并不了解北印度当时的居民和佛主的同乡们的生活习俗,他们的穿着相貌如何。因此,在浮雕上取代印度国王形象的是爪哇国的国王。国王手下的大臣以及侍从们也都是爪哇国的。农夫和市民,也全部是雕刻家的同乡人。宗教故事完全被“国产化”了。这样一来,婆罗浮屠的浮雕除了它的艺术意义以外,还成为优秀的历史教科书。爪哇人当时微小的生活细节都能够反映出来……士兵们列队去进行战斗,巨大的多帆多层甲板型军舰在海洋中游弋,农夫在种地,王公们掌管着法政……然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哪个朝代呢?

……16世纪初,葡萄牙的掠夺者为了获取香料来到爪哇岛。

一百多年以后,荷兰人和英国人取代了葡萄牙士兵。在争夺岛屿的战斗中,荷兰人赢得了胜利。他们所感兴趣的已经不仅仅是贸易。他们没有在海岸上建造什么城堡要塞,因为他们感觉到,他们可以占领整个国家。他们就这样做了。爪哇国的苏丹统治者和王公大臣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消失了,爪哇成为荷属印度的一部分。

几百年来婆罗浮屠一直是个谜,成为一座被人遗忘的孤零零的庙宇。其他东西都消失了……树干从石块的缝隙中越长越盛,婆罗浮屠越来越像是山冈的顶峰,而不是人为的艺术创造。

荷兰学者对婆罗浮屠引起注意的时间相对较晚,是在上一世纪末。他们认为,爪哇人很落后,是不可能建造出如此精美的建筑物的。也就是说,有某个人曾经来到过那里,并为他们建造了婆罗浮屠。那么,那可能是些什么人呢?显然是印度人,因为佛教就源自于印度。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印度人被迫离开了爪哇国,丧失了对它的控制权。这样,爪哇人又恢复了原始的生活方式。这种理论以其“正宗”的形象一直保持到历史学家掌握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在10世纪以前印度尼西亚尚未出现伊斯兰教之时,印度尼西亚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之后,才被驳斥。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的史记时,发现其中提到室利佛逝国(7~14世纪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国家)的使节从7世纪中叶就来到中国的情况。室利佛逝国的京城大约有一千多名佛教和尚。把中国的信息和挖掘到的印度尼西亚那一时期的碑铭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就能够弄清楚当时的情况。室利佛逝国起先是屈居于一个叫苏门答腊的小岛上,后来势力强大了,就又占领了包括爪哇岛在内的其他岛屿。

室利佛逝曾经是亚洲当时最大的国家之一。它的统治者夏连德拉家族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整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也许还扩展到了泰国的一部分地区。确切地说,是扩展到了这些国家现在所占据的领土。室利佛逝国一直同中国和印度保持着商贸和外交关系,它的船队横跨印度洋驶进了太平洋。室利佛逝国的居民是当时那个时期世界上最优秀的航海家。

婆罗浮屠的建造史目前已经为世人所知。它建于公元8世纪的70年代,佛教在中央爪哇岛和夏连德拉的统治下的苏门答腊盛行于整个8世纪,并保持了近一百年的时间。后来香客逐渐减少,佛塔四周的房屋也开始倒塌,人们才开始慢慢忘记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全部揭开,其中最为有趣的当数“第十层平台”之谜。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在婆罗浮屠的墙基的地下部分也刻有浮雕,和地面上的六层一模一样。原来,在地底下还隐藏着1500平方米珍贵的浮雕。

婆罗浮屠的浮雕

开始时对此的解释是,一千多年来,寺庙下陷了,使原来地面上的浮雕沉入到地底下。可是,假如情况的确如此的话,那么,是什么人在那时用一层薄薄的石板把浮雕遮盖起来的呢?

同类推荐
  • 探究式科普丛书-洼地的水域:湖泊

    探究式科普丛书-洼地的水域:湖泊

    本书介绍了湖泊的成因、分布、分类以及特性等知识,让读者从中了解到湖泊的相关知识,并且对合理利用湖泊、爱护湖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 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千姿百态的海洋生物

    每当我们在岸边捡着浪潮送来的贝壳,望着一望无际,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海洋的时候,总是在想蔚蓝色的海水下,到底生活着哪些生物?是否有高度文明的“海底人”?又是否真有美人鱼?提到“一闪一闪”、“灿烂的光芒”这些词时,我们会想到晴朗的夜空,眨眼的星星。其实在海底也会有这种现象,海底的鱼也会常常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昵?众多的海洋之谜,等待我们来揭开。因此,我们要不断向前,勇敢攀登科学高峰。
  • 动物奥秘追踪

    动物奥秘追踪

    书中记述了许多有关动物的知识,也涉及到一些引人关注的话题。本书作者对动物的习性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青少年科普读本。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科技成就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科技成就

    本书分为天文历法、地理探索、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农学农具、数学成就、物理化学、医学药物、手工制造等多个板块。
  • 环境科学知识

    环境科学知识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现代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展现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并从科学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当今的环境问题,介绍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学科性及环境政策。
热门推荐
  • 异界游戏生存

    异界游戏生存

    内测游戏?怎么把我带到其他世界了?啊原来是太真实了,呜哇,为什么游戏里的道具可以带到现实世界......
  • 佛所行赞

    佛所行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自仙墟走出

    我自仙墟走出

    木阳为治衰竭之症,以古图踏入奇异世界,得遇猿仙,幸获一鹤一鱼授法,自此仙途路上不寂寞!吾命由我不由天!
  • 冒牌高手在江湖

    冒牌高手在江湖

    我现在开新书,这本太监了,很抱歉,我对不起各位读者,更对不起给了我好的推荐的编辑大大,在此声明,我的新书,绝不会再让你们失望,谢谢!我的新书就是《史上第一牛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浮生了

    浮生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古往今来,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不化为尘埃随风而去,又有几人能真正的御风而行,天地乾坤任遨游呢?
  • 去吧,捕捉球

    去吧,捕捉球

    到了一个真实的游戏世界中……重生在一个贫穷少年身上的林凡,如何在这个世界踏上巅峰
  • 蜜恋小甜心:竹马哥哥,宠不停

    蜜恋小甜心:竹马哥哥,宠不停

    五岁那年,她搬家住在了他家隔壁,她追着他喊帅帅哥哥,某个傲娇少爷"你是个笨蛋"后来韩辰澈就开启了打脸模式,追妻路漫漫……十二年后,她成了当代巨星,"化妆"去学校,结果阴差阳错的做了他的同桌。之后,这个恶魔少爷各种折磨夏落夕。夏落夕"韩辰澈你就是个王八蛋。"这个可怜的小白兔只能被韩辰澈这个大灰狼吃的一干二净。各种强吻,最后直接被她按在床上……夏落夕"韩辰澈你不要脸"韩辰澈"脸是什么能吃吗"夏落夕!!!
  • 迷糊男撞冰山

    迷糊男撞冰山

    十年前的火,焚尽一切。十年之后,恨和报复已经将胸口涨的满满,带着满腔的恨回来,用尽力气要去恨,却发现在在这个白痴男人面前,一切都变的不可能。用尽力气去报复,却发现一切只要和这个男人关联就变得不一样。
  • 总裁专宠鬼马小娇妻

    总裁专宠鬼马小娇妻

    新书《豪门禁宠:闷骚总裁,求上位!》已发布,求支持~“你知道为什么我比你大七岁吗?我先走过你没走的路,承受你从未经历过的痛苦,此生只为护你,与你共携手的只能是我。”金钱,权利,欲望,一场蓄意已久的阴谋让两人从未出生开始关系就注定剪不断,她成长之路跌跌撞撞,没关系他一路护航。“你和我之间不存在七年之痒。”若燚居高临下看着林晓萌。林晓萌抬头望了一眼民政局:“为什么?”“从我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已经独自度过七年之痒。”若燚嘴角勾起一抹笑。“你真的要收养一个心智未成年的人吗?”“嗯,我用爱情包养了一只蠢鹌鹑。”(坑品质量保证)
  • 血之恋歌

    血之恋歌

    她生在血族被人类养大,是一个令人畏惧而又受人唾弃的异类。一次意外中,她无意打开了时空之门,穿越到了遥远而又陌生的古代。一切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还是命运的捉弄,她遇见了他,而幸福只是短暂的,一股强大的力量促使她传回了现代,最终她能否找到属于她的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