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3800000023

第23章 执行篇(1)

卖油条年收入数亿

大者恒大,是大市场的法则,在中国做生意,一定要有经济规模。

一个“中国麦当劳”概念,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板变成香港大亨李嘉诚以及荷兰霸菱基金锁定的投资对象;紧接着又被菲律宾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快乐蜂(JollibeeFoodsCorp)以其海外子公司的名义,用22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永和大王85%的股份。这几次资本运作把永和大王的创始人林猷澳,一下子拱上中国大资本舞台。

就在1995年12月12日,永和大王第一家店在上海开张的时候,总的投资才5万美元。而现在,永和大王在全国已有85家店,年营业收入达到了3亿多元人民币。从林猷澳的简历中,我们看到,他毕业于企业管理系,原本在美国的家族生意是印刷业。1993年来中国经商,曾先后担任过一家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及钱柜KTV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是直到做了永和大王,才真正展现出精明的生意头脑。

红白相间的门店标示,一个和蔼的老年人头像,这个酷似美国快餐巨头肯德基的门面设计已渐渐为人们熟悉,这便是1995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铺的“永和大王”。永和大王在上海开张,最初的主打食品就是豆浆和油条。这一惯例也保持到了今天。如今永和大王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深圳等城市开业80家直营分店、5家加盟店,工作人员总数超过3000名,年营业收入3亿元,成为专业从事中式快餐连锁经营管理的大型餐饮集团。

卖的是单价2元的油条、豆浆,怎么可能做到年营业额3亿元?让“小本”变成“资本”,是执行总裁林猷澳改变命运的关键。思考型的林猷澳,每星期打两天高尔夫,脑子里却是永和大王的全中国布局。

快餐业是一项传统产业,但永和大王的成功引来了风险投资者的青睐。1997年底,永和大王的连锁店发展到了9家。一天,林猷澳回到办公室。秘书告诉他,有位香港的蔡先生找他,留言板上记着:“我是长江集团下属的香港加怡风险基金投资公司的董事,对永和大王有投资意向。”

双方洽谈的结果是,永和大王接受对方入股,出售1/3的股权。从此,永和大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真正成为了一家公众性公司,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已步入国际化的轨道。有了钱,开店的步伐大大加快,1998年底达到18家。但是,遗憾的是基金的介入并未带来盈利的增加,永和单店的日均收入由12000元降至8000元,而且首度陷入亏损。此时,加怡按合约到期,要退出。

亏损的公司还有人愿意再投资吗?答案是有的,而且是比加怡更大的基金,荷兰霸菱亚洲私人证券投资基金(Baring)独具慧眼接下了。他们对永和管理层十分信任,除一位财务总监之外,并未派更多人干预永和的运作,并做好了中长期投资的准备。该基金继首次注资300万美元之后,至今总投资额达1亿元人民币。林猷澳透露:“截至2001年底,我们的累计亏损已达到5000万元。”连续亏损4年,林猷澳自己也没有想到,李玉麟也怀疑开连锁店是否值得。其实,在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没有表现出来之前,是必然亏损的。以麦当劳为例,他们在一个城市要开70家店以上,才收支平衡。至于永和,林猷澳表示:“需要至少50家店铺。”

林猷澳说:“我们至今在广告上的花费几乎为零,我们是不靠广告宣传拉客的,主要还是口碑。”在2002年,永和扭亏转盈,盈利达800万元,永和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已经真正开始显现。

永和大王正在按照林猷澳的打算顺利发展,而2004年一场收购加快了林猷澳的计划。菲律宾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快乐蜂(JFC.PH)以其海外子公司的名义收购包括霸菱全部股份在内的永和大王85%的股份,从而成为永和大王新的控股方,收购价格为2250万美元。“霸菱选择这个时候退出是其投资基金的性质决定的,并不是一个好时机,”林猷澳称,“即便如此,霸菱退出时获利甚丰。”

无疑,快乐蜂的入主有足够的理由让林猷澳产生更多的希望,因为要成为中国第一,麦当劳是必须越过的对手。快乐蜂入主后,永和将经常性地派团队去菲律宾学习和培训。目标是在全中国开到1000家店以上,成为中国第一快餐品牌。

做生意要有魄力,做大生意尤为如此。有人说,敢于冒险的人才能够赚到大钱。这句话也许并不一定正确,但也不可否认。有时候事实就是如此。敢于拼搏,敢于冒险,才会迎来更大的机会。

亿万富翁的成功秘诀

一个没上过一天学、仅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白手起家,居然在短短的6年间,创办出了一家资产达13亿元的私营大企业!

创造这个新童话的农村妇女名叫陶华碧,今年已经66岁了。说出她的名字,许多人也许茫然不知,但提起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陶华碧就是打工者们几乎天天必吃的“老干妈麻辣酱”的创始人,生产这种食菜的大企业的董事长。这个大字不识4个的农村“老干妈”,连文件都看不懂,她是如何创办和管理好拥有20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

由于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为了生存,她很小就去打工和摆地摊。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用四处拣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房子,开了个简陋的餐厅,取名“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当时,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作为专门拌凉粉的一种作料,结果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早晨,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就走。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怎么会这样?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机敏的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增加到200多人。此时,对于陶华碧来说,最大的难题并不是生产方面,而是来自管理上的压力。虽然没有文化,但陶华碧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帮一个人,感动一群人;关心一群人,肯定能感动整个集体。果然,这种亲情化的“感情投资”,使陶华碧和“老干妈”公司的凝聚力一直只增不减。在员工的心目中,陶华碧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爱可敬;在公司里,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叫她“老干妈”。到2000年末,只用了3年半的时间,“老干妈”公司就迅速壮大,发展到1200人,产值近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4315万元。

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那亿万富翁呢?在绝大多数人眼中,亿万富翁无非有这些构成要素:家传祖业,比如洛克菲勒;科技先锋,比如比尔·盖茨;资本高手,比如丁磊……还有那一大批通过房地产、保健品等“时代机会”发起来的企业家。说到底,靠的都是些大机会、大知识、大实力。

但“老干妈麻辣酱”的陶华碧靠了什么?论实力,丈夫早逝,上世纪90年代之前,她还拖着两个小孩到处打工和摆地摊;论机会,做的是麻辣酱,是传统不过的产业;论知识,就更谈不上了,她不仅没有留过洋,读过大学,甚至连珠三角地区一些“洗脚上田”的小学毕业、初中毕业的老板都不如--只认识三个字,而那还是当了老板以后才学的!

陶华碧何以成功?“老干妈”何以不断壮大?这是一个秘诀,但却又有一个人人皆知的答案。说是秘诀,“老干妈”创业6年而至13亿元年产值巨大规模,“什么都没有”的陶华碧,不可能没有成功的秘密;说答案人人皆知,则更是实话--对机会敏感。李嘉诚的最初成功是抓住香港地产和港口发展的机会,丁磊拿捏的是互联网,朱保国稳住了保健品……陶华碧则是上世纪90年后期,在大家认为“没有大钱做不成生意”的年代,做成了大生意。想当初,她抓住的不过是卖凉粉时,拌酱料畅销的小小机会。

诚信。“做生意要诚信”,这几乎谁都知道。但事实上,很多人还是做不到。陶华碧以前没提听过文绉绉“诚信”,但她以一个农民的朴实本质,做到了诚信也做大了生意。凝聚力。企业初创,仅几个的苦干、巧干,甚至有一点蛮干就可以,但往后呢?员工多了,就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很多优秀企业配有股权激励、企业文化;异曲同工,陶华碧有“情感投资”,以情感人。陶华碧不识字,不懂算账,这不要紧,她请来自己的儿子,更放胆请来很多专业管理人员,还将他们送出去培训、进修……

只认识三个字的陶华碧,每一点心路都暗合最新最全的管理大全。因而,“老干妈”的成功是神奇,而远远不是神话。

从“老干妈”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认知到,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善于抓住机会。

“鞋王”成功崛起的生意经

安踏总裁丁志忠可以称之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安踏是国内第一个用体育明星做广告的运动鞋产业。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决策,才造就了安踏今天的成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丁志忠说,安踏不会做中国的耐克,而是要做中国的安踏、世界的安踏。

上世纪80年代,丁家穷,看到人家生活好,就想一定要比人家好;看到别人开上了摩托车,自己也想拥有。但要想得到这些,就必须做生意赚钱。这是丁志忠走上生意人道路的原始出发点。初中毕业的那个夏天,17岁的丁志忠提出要到北京发展,家里人都不理解。父亲让他说出理由来。丁志忠就说,每天都有外地人拿了钱来买东西,几乎什么都能卖掉,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把晋江的商品拿出去销售?

丁父的鞋厂那时候也是刚办起来,经济并不宽裕,但却被儿子说服,掏出了1万多块钱,让丁志忠买了600双晋江鞋到北京去卖。为了把晋江的货摆进北京西单商场的柜台,丁志忠天天去找商场的人,一开始别人就说不同意,还对他说:“你才多大啊,就跑出来做生意?”丁志忠硬着头皮说自己有20岁了,人家都不相信。他也不管别人的脸色,特别真诚地介绍起晋江产品的优势来,连续去了一个多月,商场的人终于答应去晋江看看。丁志忠高兴得不得了,赶紧先回晋江准备。最后,在北京所有的大商场,丁志忠都为晋江的鞋厂争取到了专门的柜台。

仅两年的时间,丁志忠打通了北京最权威也是最艰难的销售通道北京王府井商场。丁志忠总结了两大成功理由:腿勤、嘴甜。

销路打开了。一边是晋江丰富的货源,一边是宽广的销售渠道,不是可以就此稳赚了吗?但1991年,丁志忠却又重新回到了晋江。原来,晋江鞋在北京的低价销售深深刺激了丁志忠。当时,市场上比较有名的“青岛双星”、上海火炬牌等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晋江生产,说明晋江货质量没有问题。晋江货出问题的地方是没有品牌!

带着四年赚下的20万块钱,丁志忠在晋江重新开厂起步,那时候,他的想法已经很明确:一定要把企业做大,把品牌打响。1999年,一场国内鞋业的广告大战和体育明星大战孕育而生,丁志忠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60万,“我选择,我喜欢”,孔令辉成为安踏历时两年的形象代言人;500万,在央视投放广告的预算价格。结果随着孔令辉在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和他极具个性的“我选择,我喜欢”,安踏迅速完成了品牌树立和传播,并极大地拉动了市场的成长。

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4年,安踏运动鞋市场综合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虽说如此,但是丁志忠至今还是否认安踏的成功是因为广告。因为他认为,广告策略只是企业市场战略的一部分,做广告能让品牌的知名度获得提升,请形象代言人能让品牌的个性更鲜明,信赖度更高,但这些还不是品牌的全部。品牌要真正在消费者中深入人心,需要独特的品牌内涵和稳定强大的市场网络作支撑。而这些都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品牌要经过多年的市场考验。

“父亲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我至今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很早就告诉我,你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永远只要49%。”丁志忠这样说道,当时他一直不能理解,这不是明摆着吃亏吗?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后来他慢慢理解了:这样做看起来是暂时吃亏了,但他却赢得了客户的长期合作。让客户更加认同,更加尊重,更加信任。这个原则在今天的安踏里仍然有很深的渗透。

“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这样说过。我们做生意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哪怕再好的机会也无法去把握。

靠收废纸起家的女首富

2006年10月11日,胡润富豪榜发榜当天,49岁的张茵身在美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张茵这个名字红遍了大江南北。而“女首富”张茵的出现也打破了一直以来富豪榜的翘楚之位皆为男士的格局。单看照片,张茵的笑容温和亲切,没有杂志封面上男性老板常见的咄咄逼人。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并生长在拥有7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最传统的生活背景,却依旧培养出张茵惊艳的商业才能。

没有人能够想到,张茵成为“首富”的基础不过是回收废纸。虽然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四大发明之一,可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纸业已很久没成为热门的财经话题,更不要提废纸回收。“收废纸的”,在无数个城市和乡镇,这仅仅是可以勉强糊口的职业而已,如果它也算职业的话。

公开资料显示,张茵出身于军人家庭。1985年,27岁的张茵放弃了国内优厚的工薪和住房,仅带了3万元人民币来到香港闯荡,她一边从香港回收废纸,一边在广东开设纸品工厂。当时,废纸回收贸易已经在香港火爆起来,但“行规”却是往纸浆里掺水以获取更高利润。据说是为了信守对授业恩师的承诺,弱女子张茵从一开始就带头抵制这种做法。

对道义的坚守,总要付出代价。张茵触犯了同行的利益,为此曾接到黑社会的恐吓电话,就连合伙人也欺骗她,偷偷往纸浆里掺水。但最终,一个女子的坚持和正义,感动了众多收废纸的商贩,她在香港的业务此后得以顺利展开。1990年,张茵又从香港移民美国,与丈夫刘名中一起建立了美国中南控股公司,为其在中国的工厂购买并提供可回收废纸。10年里,这家公司先后在美国建起了7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美国评比的妇女企业500强中,张茵的公司排名54位,她成为名副其实的“废纸回收大王”。

同类推荐
  • 波段为王

    波段为王

    本书包括波段炒股之常见陷阱、波段炒股之成功法则、波段炒股之大好时机、波段炒股之前人之智、波段炒股之紧贴在家、波段炒股之技术指标、波段炒股之技法图形、波段炒股之择股奥秘、波段炒股之分析软件、波段炒股之买入点判断技法、波段炒股之卖出判断技法等内容。
  • 股票买卖定式

    股票买卖定式

    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多年的成功交易经验,借助作者的专业指导,投资者可以了解多种操盘技巧,包括追涨操作技巧、形态突破追涨技巧、换股操作技巧、补仓操作技巧、抄底操作技巧、捂股操作技巧等内容。
  • 我最需要的投资学

    我最需要的投资学

    本书结合翔实的投资案例,讲述了与普通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投资学知识,介绍了最常用的投资品种,主要是房产、股票、债券、基金、黄金、储蓄、保险以及收藏,涵盖了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投资方向并讲解了应如何规避风险。
  • 时尚生活理财

    时尚生活理财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股票作手操盘术

    股票作手操盘术

    《股票作手操盘术》内容简介:杰西·利弗莫尔是世上最孤独而具有传奇色彩的投资者,他跌荡起伏的股市人生融于《股票作手回忆录》这一经典之作中,该书的人物原型便是杰西·利弗莫尔。他对股市操作的灵感,证实他确实是一位罕见的投资天才。《股票作手操盘术》一书是杰西留给世人的珍贵纪念,写于他1940年去世前不久。通过这《股票作手操盘术》,读者可以了解利弗莫尔价格狙击方程式,学会在充满风险的股市中把握时机、管好钱袋、控制情绪等。坦率地说,当杰西·利弗莫尔在股市揭开连接时间和价格因素的帷幕时,他注定是那个时代耀眼的投机者中是最闪亮之星。在四十年的投机研究中,他呈现给读者一份非常精美的读物。
热门推荐
  • 传奇幻想东汉

    传奇幻想东汉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社稷有累卵之危,苍生有倒悬之急。然就在这纷纭乱世中,一个个诸侯军阀却趁势崛起,烽火般席卷开来,瓜分了神州大地。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郭嘉、周瑜、诸葛亮一位又一位大贤奇才的名字沦为千古绝唱,无当飞军、白马义从、青州铁骑、江东水师一支又一支军队驰骋在这无情的疆场。乱石崩沧浪,刘姓天子狂,遍地狼烟起,千骑卷平岗,汉家众英雄,收拾山河忙!
  • 在古代生存看我三十六般变化

    在古代生存看我三十六般变化

    程梅兰是21世纪刚毕业的大学生,刚找到了一份新工作,生活过的平平淡淡却穿越到了古代成了相府小姐,为了逃婚她穿上男装用面粉堵住耳洞爬狗洞出去了却不知道她是主宰这里的女皇,身世迷离,却命犯桃花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帅祸在她身边转,到底她不是圣人、、、、、、、、她是前皇朝的后人——新月皇朝女皇新月兰香儿和皇夫梅萝风兰所生的女儿。她额头上的梅花胎记代表了她是这里的主宰她是唯一的继承人她却没有做好这一方面思想准备接受不了啊。她接受了事实她本着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开创了一个农业大国。她在农业的前提下又提高了军事力量开创科举制度不论男女要求文武全才,并且让所有人都参与政事了解。
  • 逆天魔妃之离殇

    逆天魔妃之离殇

    一代神偷穿成弱鸡,某腹黑“别怕,别怕,我来护你。”身处阴谋绝处逢生。“你爱我,还是爱她?”某腹黑开启追妻之路。
  • 霍格沃兹1991

    霍格沃兹1991

    1991年的霍格沃兹会有什么?哈利·波特?魔法石?铁头娃三角组?还是三头犬,魔鬼网,巨怪,……更有可能是蝙蝠怪斯内普,老蜜蜂邓布利多,二皮脸奇洛,蛇精脸伏地魔,……从此往后光景一年不如一年……“如果能够选择,能不能再给我往后移个20年!”麦格芬·阿尔伯特徒劳无奈呼喊后,只能‘从心’奋斗于满地遍‘坑’,1991年的霍格沃兹。
  • 甜蜜婚约:沈少的独家宠妻

    甜蜜婚约:沈少的独家宠妻

    被堂姐设计,她阴差阳错的和渣男小叔在一起。她步步为营,只为讨回本属于她的一切;他处处护佑,把她捧在手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内衣神探

    内衣神探

    一个对内衣研究有深厚兴趣的有为青年,逐渐成为时尚名流圈内的大名侦探,连窈窕淑女也有求于他。于是……他是风靡万千少女们眼中的良师益友;他也是周旋于熟女御姐们的贤内助男;他更是潜伏于警花名媛间的首席护花男神!他有一双观胸识人的慧眼,一只能触及女人神秘隐私的魔手,引无数骄女竞折腰!名内衣设计师的人生,了不起的时尚大亨,妙手探花丛,尽在内衣神探!
  • 穿书有你很甜

    穿书有你很甜

    【本书又名:《穿书之在座的都是沙雕》《穿书之每个角色都很沙雕》】意外穿书到自己断更的一部小说里,林冬暖才发现这几天一直出现在她梦里的,竟然是她书中的一个炮灰男配。突然意识觉醒后,纪一恒才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一本未完结小说中的炮灰男配,故事依然在进行着,唯一不同的是他把作者本人唤了进来。林冬暖:不是男主没有主角光环又怎样,就是喜欢他!纪一恒:如何报答把自己创造出来的人?自然以身相许了,嘻嘻!【沙雕小甜文x双洁互宠】
  • 不谙世事的小妮子

    不谙世事的小妮子

    曾几何时,我们都有过年少轻狂、叛逆的时候。可以说是油烟不进,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做,走了很多弯路。往往在经历过痛过之后才幡然醒悟。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妮子,在她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做了常人认为是脑子有病的事。而在她看来是在维护,并不后悔。
  • 校缘之校恋:辰汐之恋

    校缘之校恋:辰汐之恋

    第一次见面,他撞了她,还骂了她。她要他道歉。“嗯?你想让我怎么道歉?不如......我以身相许吧”尼玛!这货不仅无理而且无赖!第二次见面,她莫名其妙成了他的同桌!从此,她的好日子彻底到头。“喂丫头,给本少捶捶腿!”“给本少买早餐!”终于有天她受不了要起义!“别以为你长得帅,就把我当仆人!我不干!”“嗯.....不干?我就吻你”“你敢.......唔!”哼!你猜我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