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之死,引发了新生蜀汉政权内的强烈震动,接连爆发了黄元、雍闿的军事叛乱,而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被唆使反叛。面对一个由盛乍衰的残破摊子,诸葛亮亲征南中,七擒孟获,平定叛乱,挽救了一度倾危的蜀汉政权。
黄元、雍闿叛乱
刘备病逝永安,刚刚建立三年的蜀汉政权遭遇重大打击,国家上下人心浮动,惶惶不安,接连出现了多起军事叛乱。
首先是素来与诸葛亮不和的汉嘉太守黄元,趁着诸葛亮还在永安料理丧事之时,率全郡反叛,并率兵攻打成都附近的临邛。当时成都兵力空虚,黄元肆意横行,毫无忌惮,搅得成都军民惶恐不安。诸葛亮派遣将军陈、郑绰讨伐黄元,蜀军很快击溃了黄元的叛军,黄元顺江东逃。陈、郑绰预先在峡谷口设计埋伏,一举擒获黄元。黄元被押送回成都,斩首示众,叛乱被平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黄元叛乱平息不久,又爆发了雍闿叛乱。雍闿是蜀汉将军,他出身益州本土豪族,原本就对“外来”的刘备心口不服。刘备死后,他袭杀了本郡太守正昂,派使者联络孙权示好称臣,公然造反,还劫持了益州太守张裔,把他押送给了东吴。蜀汉朝廷遣人送信给雍闿,对其晓以利害,劝其迷途知返,雍闿却回信说:“我听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如今却是天下鼎立,有三位皇帝,所以我非常困惑,不知该听谁的啊!”态度极其傲慢。雍闿率领叛军北上,蜀汉永昌郡的守吏吕凯、王伉封闭全境拒守,不令叛军通过。雍闿见前进受阻,就命人找来在南中地区威望很高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使其煽动部落作乱,一时各西南少数民族部落尽皆响应。同时,牂柯太守朱褒、越夷王高定也趁乱加入了叛军的行列。一时间,兵乱甚嚣尘上,南中地区不复为蜀汉所有。
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诸葛亮决定隐忍不发,他认为蜀汉刚刚遭遇大丧,人心不稳,不宜立即征讨。于是他命人前往各地安抚,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鼓励百姓耕织务农,积极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以积蓄实力等待时机。
平定南中
蜀汉建兴三年(225),经过两年的恢复,诸葛亮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亲率大军征讨南中(今四川南部及云南、贵州大部)。临行,参军马谡前来相送,马谡对诸葛亮说:“南中叛军仗着地势偏远,长期以来一直不曾归服。今日虽然击败他们,明日他们又会造反。如果想断除后患,就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希望您能收服他们的心。”诸葛亮听后,深以为然。
诸葛亮兵发南中,叛军虽然声势嚣张,却不堪一击,蜀汉军队一路破敌,所向无前。退败的叛军发生内乱,雍闿被高定所杀,而高定也被蜀军擒杀,叛军破散。但参与叛乱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收拾雍闿的残军,继续据险与蜀军抗衡。诸葛亮巧设计谋,生擒孟获。诸葛亮并没有依律处死这个叛军首领,而是领着他参观自己的军营,并问孟获:“我军如何?”孟获并不服气,他回答说:“之前是我不知虚实,因此失败。今日承蒙参观军营,若贵军只不过如此,我就有把握赢了。”众将怒其不逊,诸葛亮却听后大笑,命人将孟获释放,使其择日再战。如此擒住又放归,反复七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擒孟获。七擒七纵,孟获仍旧被蜀军击败擒拿,诸葛亮又命人将其释放,但这一次孟获再也不走了。他跪倒在诸葛亮面前:“明公天威,我们南人再也不反叛了!”
于是诸葛亮南下直抵滇池,平定益州、永昌、牂柯、越四郡,南中叛乱至此平息。诸葛亮决定将叛乱地区的地方官吏继续留用原职,很多人不解,诸葛亮向众人解释了“三不易”:“如果任用外人,那就必须驻军来保障,军队缺少粮草供给,这是一不易;南中刚刚平定,少数民族人民遭受战事之苦,心有怨恨,若任用外人而不驻军,则必出祸乱,这是二不易;南中地区人民屡屡挑衅闹事,他们自知有罪,如果任用外人管辖,他们终究不会放心地相信我们,这是三不易。如今我想不驻军不运粮,而立纲纪定民心,所以这样做。”众人听后皆服。于是,诸葛亮任命孟获等当地俊杰充任官属,好加抚慰,稳定人心。而经诸葛亮一番治理,蜀汉一朝,西南少数民族再无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