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14500000018

第18章 英雄问出处与明星教授

●当个教授不容易

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0万专职的学者和科学家从事美国的大学教职。美国的教授包罗万象,由“一些小社会、一些各不相同的社会”组成,各种学科、机构、等级、性别和种族,不一而足,承担着学生们的传道授业解惑,也许还难以把握的对他们“精神生活”的引导。美国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并没有大学教授这一职位,唯有大学校长这一可能称得上职业化的职位。按照英国大学的组织模式,院校的员工由年轻的“导师”组成,他们通常刚刚获得学士学位,准备从事牧师职业。这些早期的“导师”追随英格兰和苏格兰学院派传统,强调学生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智力的形成,既担任教学工作,也负责牧师的监护工作。这时候的大学主要依靠校长和导师运作,但是这些只有20多岁的年轻导师的流动性很大,通常只在学校里停留一两年就另谋出路了,就像“旋转门”一样频繁。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创造学校品牌,先是在哈佛,导师的任期不断延长。18世纪下半期,哈佛大学在成立85年之后,建立了“永久性教师”——教授职位。耶鲁大学在其建校50多年之后也拥有了第一位教授。国内战争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深受19世纪德国的学校模式的影响,强调研究和把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需要,约有200名教授在19所美国学院中任教。这些教授的报酬多半是由慈善捐赠的。1800年到1820年,“教授运动”蓬勃发展,小学院的教授人数也随之增多,永久性教授的人数与导师人数的比率在许多院校中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永久性教授的人数超过了导师的人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迅速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工业化强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财政保证。美国大学发展空前繁荣,形成了现代美国大学的标准模式。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等开始试验设立学衔等级制度,把教职体系划分为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从讲师上升到助理教授,然后是副教授,最后是正教授。其他大学纷纷效仿,这种制度一直延续至今。现代的美国大学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机构,位于世界科学和学识体系的中心。英语就是21世纪的拉丁语,在世界科学中占据不可替代的支配地位。来自全世界的学生在这里接受教育,美国的教授们在世界科学体系中发挥作用。一般美国教授的薪水并不高。几年前美国有一个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大学的教授年薪还不如一个长途运输司机,但是这个职业在美国是很受尊重的,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好的工作类型之一。在美国,博士生毕业之后选择继续留在校园当讲师的很多。不过虽然美国的教授如此多,而且薪水不高,但是要在美国当个教授并不容易。中国国内众多明星热热闹闹地在高等学府里当上了教授,这在氛围相当开放的美国高等教育界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学府与明星的关系当然也比较密切,明星们都乐于和名牌学府掺和,往自己脸上贴贴金,学校虽然一般都来者不拒,但是即便是大明星,如果真的想当教授的话,也必须有相关领域的高等教育学历,无论是多么大的腕儿,最多当个名誉教授或讲座讲授,而且即使是这些头衔也是不能随便给的,他们也通常要有本科以上的学历,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相当的造诣。电影制作人只可以讲电影课程,画家只可以讲美术课程等,演员只可以讲表演课程。事实上,这些能站上大学讲台的艺术界人士,一般都具有硕士以上的学历。许多大学聘请兼职教授的初衷是希望把自己系里的教职员工的名单壮大,各个学校聘请访问教授、兼职教授的条件、期限、待遇不尽相同,加入一些在同一领域非常出名的教授的名字,自然而然会吸引到更多的优秀学生。这些兼职教授因为在别的机构里有固定工作,所以他们工作量弹性大,有的人可能每周都要给学生上课,有的人可能一学期只有一次讲座,甚至有的人可能许多年只挂名,没有具体的授课任务,但是虽然具有兼职色彩,但要想挂上这个头衔还是必须货真价实。CNN的高级政治评论员比尔·施奈德在美国媒体界赫赫有名,他在哈佛大学政治学系完成了博士学位,2002年他被哈佛聘请为访问教授,他在该校为本科学开设了一门“美国选举人”,每周一他都要在讲台上讲3个小时,授课一个学期。如果不符合条件,没有能力,没有诚意,或者没有时间给学校做出贡献,不管是多大的星星,多大的来头,都难免吃闭门羹。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被大学拒之门外的例子不少,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原来就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国务卿卸任后表示有意向重返哈佛大学任教,没想到和他私交不错的博克校长却拒绝聘用他。博克校长在任时,还曾拒聘乔治·布什总统,他说:“我需要的是教授,不是大人物。”确实,美国学校不买这些大人物的账,但是他们却对另外一些明星趋之若鹜,那就是学术“明星”。“学术带头人”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学校排名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为了提高排名,不惜重金地四处挖人。原来“十年寒窗,两袖清风”的科学家们从象牙塔中走了出来。集专家身份与市场操作者于一体的明星教授应运而生。明星教授们则忙着四处走穴,这种教授“明星制”的做法在美国越来越普遍,教育也随之越来越功利起来。

●书中自有黄金屋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很多学校的口号和目标,正因为这样,形形色色的大学排名层出不穷,但所谓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处于一片混沌之中过于含糊。在美国,衡量大学声望最主要的标准还是教授的品牌。

哈佛大学一景

美国教授职业的发展趋势将学问与市场相结合,做市场型的明星教授。明星教授当然要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但是同时要必须深谙市场操作谋略和各种传媒炒作技巧。他们笃信“书中自有黄金屋”,懂得如何用文化资本来换取名利效应,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明星教授对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多重要?以哈佛大学为例,这所先于美国存在的私立大学如今名冠全球,有6位美国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毕业于哈佛大学。但哈佛不仅仅是一所令人向往的高等学府,它更是一个成功运作的企业,每年融资230亿美金,比美国很多学校的总和还多,让它们望尘莫及。哈佛从事多种经营与投资活动,进行股票交易,高超的筹资技巧,巨额的经济收益,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每年的年度报告中,第一项必然是本年度财政收入,然后才是教学和科研情况。哈佛的生意经就在于拥有一大批享有国际声望的明星教授,星光熠熠的教授群不但提高了哈佛的声望,也赢得了众多大财阀和校友的倾心。哈佛对世界各国学子们的吸引力是其他任何学校都不能相比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哈佛在每一个领域中都实力不俗,在美国权威的高校排行榜——《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美大学排行榜中哈佛大学各项指标几乎都是满分,遥遥领先,长年高居榜首。高校教育在进入全球资本市场后,明星教授的品牌价值正在日益受到重视,他们对高校的经营至关重要,是争取财源、招徕学生、树立品牌的关键,他们的学术著作也更投合大众文化需求,更具“明星”风范,如同美国篮球联赛中的明星一样。明星教授现象其实已经存在多年,随着新世纪伊始高校竞争日益激烈,寻找明星教授已经成为校长们脑海中的关键字,明星教授争夺战日趋白热化,众多顶尖公立和私立大学,如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杜克大学、波士顿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都义无反顾地卷入了硝烟之中。哥伦比亚大学最近刚刚从哈佛挖来了经济学家杰弗瑞·萨奇,充分利用了这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特别顾问的声誉,请他来主持其8000万美元的地球研究院,希望建成最有声望的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哈佛则向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的爱德华教授伸出了橄榄枝。爱德华教授不仅是学术界泰斗,政治上也非常活跃,和阿拉法特交往甚密,有了他的加盟,人文学科总会充满活力,大放异彩,在社会各界都享有盛誉。哈佛还将麻省理工一流的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都圈定为挖掘对象。纽约大学重金从斯坦福和哈佛商学院聘来了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又从牛津大学挖来了英国历史学家尼尔·福格森教授。他能够用富有才华的语言把凯恩斯主义和“一战”政治讲解得生动深入。最近纽约大学在高校排行榜上升很快,很大部分应归功于其不惜一切代价引进了很多像福格森这样的明星教授,看来这是一笔非常合算的买卖。哈佛的官员承认他们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希望把福格森“请”到哈佛来。

康奈尔大学高薪从达特茅斯大学聘走了神经学家米歇尔,接着又被加州大学挖去。自从美国的高校产业融入全球资本以来,明星教授已经成为富有大学的制胜武器,各大高校争相抢购的“紧俏商品”,正如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在影视界的影响力,明星教授在高校产业中的价值同样不可估量,这样明星教授被大学来回挖角的现象在美国屡见不鲜。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明星教授在大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些被挖墙脚的学校会因此实力大减,造成不小的震动,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康奈尔·怀斯特教授长期以来都是哈佛招牌系非洲—美国系的台柱,其著作《种族起作用》一书十分畅销,教学也颇受学生欢迎,募集了大量资金,成为哈佛14位“重磅教授”之一。他不满校方的员工管理政策,提出辞职。这对人才济济的哈佛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地震,非洲—美国系即便不完全垮掉,也会大伤元气。像伯克利大学这样在学术上享有盛誉的公立大学,自然无法像那些财大气粗的名牌私立大学开出诱人的价码,资金尚无法抗衡,就另辟蹊径,努力培养具有潜力的“未来明星”。这些后起之秀不仅有高超的学术水平,而且对培养自己的学校满怀忠诚,与那些行色匆匆的明星教授有所不同。“这种事在牛津大学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在那里大家有一种默契,这就是彼此相互平等,没有明星教授和普通教授的区别。把一个教授看为一个明星有时候是非常糟糕的,一旦成了明星,成天被别人如明星般地捧着,尽管心里相当美,但是却很容易迷失方向。”——尼尔·福格森美国的这种教授“明星制”是教育功利化的一个显著体现。这反映出各个大学沉溺于财富和地位,使大学成了研究人员组成的商业化企业,这样必然会偏离学校的本质使命——教书育人。各校争相竞价,名教授的身价越来越高,薪水翻倍,常常还有豪华别墅等附加礼物。为了支付这些高额费用,学生的学费增加就是可想而知的了。另外,名校用高薪将好老师都收于自己旗下,造成了“穷的更穷,富的更富”,大大削弱了一些普通学校的学术实力。那些普通教授承担大量教学工作,但是薪水却和明星教授之间存在巨大悬殊,他们必然会觉得不公平,心生不满,教学质量难免下降。而作为明星教授,除了商业价值,他们对于学校而言还能带来什么呢?如今要想成为一个明星教授已经不需要把书教好了,当上明星教授就意味着和教学分离,还有更重要事情要做,各种各样的新书发行会,参加不完的作者见面会、数不完的演讲和媒体采访、为大报写专栏文章、灌制CD、参加社交活动,忙得团团转,然而这些事务对学术前途又极其重要,正是这些非教学活动在铸就了明星教授的光环。

●教育功利化危机

史瓦斯摩学院是美国顶尖的本科生学院,仅有1500个学生。它没有研究性大学那种大规模的研究项目,钱全花在教学上,教育成本在一流大学中还算低的。相比之下近年由于政府经费削减,很多学校为了生存,一方面学费暴涨,另一方面不择手段地采用行销手段推销自己,高校之间变成了财富与地位的野心争夺战场,密歇根大学没哈佛那么富有,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被哈佛挖走了不少明星教授,导致人类学系以及很多其他系的研究工作几乎无法开展下去。而排名上升很快的纽约大学通过丰厚的财政优势在5年的时间内挖来了不少法学和哲学明星教授,但是,这些大牌们无暇顾及教学。为避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于是,纽约大学又聘来大批专门应付教学之需的教授,不算学校的正式员工,承受着大部分的教学工作,教一门课可以拿到3000美元,相比明星教授“不劳而获”的20万美元,可谓天壤之别。由于这种严重的不平等,使很多高校都面临着危机,尚未成名的年轻教授的发展受到限制。明星教授们在高薪的诱惑下跳来跳去,非常容易引起其他教授的反感和嫉妒。很多学者都感到失落和社会地位的丧失,每个人的心思都无法专注于工作,向往同样级别的薪酬,也萌生了要到市场上走一遭的想法,教授的忠诚度在下降,越来越少地出现在校园里。“美国大学越来越把教育这一高校最基本的使命放到了次要位置上……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高校已经完全蜕变为一个各种学者企业家汇集的大公司。”——美国密歇根大学前校长杰姆斯·达德斯泰德大学的核心任务还是教学,但高校资金从学术研究转为近似“商业推销”,这已经引起了教育学家的重视,穷学校的好老师被挖走,不仅影响了研究工作,也影响了这些学校学生的受教育。普林斯顿大学对全美排名前357所学校的本科生做了一项调查:“你的老师讲课是否十分精彩?”得分最高的是招生少而且不知名的几所院校,里德、卡尔顿、瓦贝希学院得分高达99分,哥伦比亚大学和伯克利大学挣了70分,潘恩和哈佛大学只得69分,最低分数竟出自名牌大学。不过,有趣的是,一些优秀教授对当今高校学生的表现也很不满意,认为基本属于朽木不可雕也,很多大学生基本知识准备不足,缺乏最起码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没有求知欲,阅读能力也很差。这种明星教授体制会不会带来如资本泡沫般的文化泡沫将令人十分担心。

随着明星教授体制的日益成熟,甚至很可能会诞生大规模的明星教授经纪公司,负责协调高校校长和明星教授间的各种业务,就像好莱坞诸多明星经纪公司一样。比如说,普林斯顿大学会拒绝将广告标语镌刻在大学校园主路上,但是他们当然不愿意拒绝大公司的慷慨捐助,所以会采取另一种较为委婉的方式,比如让学校的明星教授兼任公司职务,或是让制药公司参加学校的医学生物课程等。这种“行销策略”不仅存在于各个高校之间,也存在于学校内部,为了提高各个院系争取经费的积极性,把权力下放给院系,要求各学院自负财务盈亏,造成了院系“贫富差距”拉大,冷门院系经费捉襟见肘,热门院系却财源滚滚,导致课程质量下降,弗吉尼亚大学的商学院因为不满校方提成太多,甚至想要脱离学校,另立山头。“人文学科在当今美国大学里是华而不实的学科,是学术捐赠拼盘上的荷兰芹花,是大学主体机构的附属物,通常只会在某些丑闻所引发的骚动下才受到关注。”——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1795年,席勒宣告:“功利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偶像。”现在,一批最富有的大学已经垄断了“世界一流学府”的市场。上述所有种种弊端,若是出现在五十年前或一百年前的美国,很可能就会出现某个理想的慈善家和教育家,通过开创或改造一所大学而得到改进,共享盛举、缔造历史,但是现在,面对如日中天的各大牛校,谁愿意冒险投资几百亿美元,很有可能惨淡经营几十年后,只能勉强达到准一流的档次?变革的契机不复存在,斯坦福挑战哈佛的历史不会重演。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对大学过快迈向商业化提出警告。由斯坦福大学校友、教员或职员创建的公司有1200家左右,斯坦福对其中80家持有股份,如Google、Sun、思科系统和雅虎等。不过要说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真金白银,斯坦福只能排名第五,前四名分别是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系统、纽约大学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深受华人喜爱的加州理工学院曾经被认为是一个学术圣殿,但是在争夺“明星”的大战中败下阵来,让它明白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从1995年开始,它开始鼓励员工注册专利以获取商业利益。当学校允许并鼓励学生、员工、教授在校园外面大赚特赚时,高等教育的主旨会再一次被扭曲,大学成为积累“知本”谋求利润的名利场。众多营利性大学也在熙熙攘攘中看到可乘之机,如雨后春笋般兴旺发达起来,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利用主流大学的危机大发了一笔横财。有些学校只有中专水平,却打着大学名号,他们没有国际认证,就拿出州立或市立认证,从而得到政府的补助,在电视上大做广告,降低入学门槛,竟然也能门庭若市,很快积累了数十万学生,但是为了提高利润,它们想方设法降低成本,最少量的课,最少的专业教师,实行网络教学等,能省就省,能凑合就凑合,反正是一锤子买卖。

同类推荐
  • 历代诗歌(下)

    历代诗歌(下)

    与词、曲相比,中国的诗歌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它兴起得早,且经久不衰,青春长在。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求实创新(下)

    求实创新(下)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奇怪的人间日记

    奇怪的人间日记

    没有什么复杂的剧情,他甚至不像是一个小说,可能你也不愿意看,之前的象征手法并没有多么的成功,其实你只看这世界,就竟然如此的相似。
  • 末仙奇遇

    末仙奇遇

    新人写作,,不喜勿喷,欢迎各位可以提点意见
  • 重生之都市契约

    重生之都市契约

    他学生时代打架几乎百战百胜,然而他却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就在人生最为重要的一场考试前,却突然消失,从而彻底的改变了命运。十一年后,因一纸契约而获得重生,却意外的卷入到一桩婚姻之中,从而拐跑了别人家的未婚妻。而在寻找失踪多年的妹妹时,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名侦探,从而推翻一几乎全部的邪恶势力。对正义凌磨两可的他,他不但有着极其高超的医术,并且还精通阴阳八卦五行之术,凡是有人敢招惹到他的话,必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 海畔秋思

    海畔秋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再见顾辰逸

    再见顾辰逸

    再见!顾辰逸。阳光那么的耀眼,不及你半分温柔。陈安宁:顾辰逸我真的好爱好爱你,你知不知道……
  • 用沙漏证明我爱你

    用沙漏证明我爱你

    顾念宜是顾家三小姐,外界知道她的人根本不多,因为她从小就喜欢世界各地的跑,别人上学转学是跨省的,她是夸国际的,典型的一个实现环游世界的人。可是当某天,一份属于她的癌症报告提交到她手上的时候,让她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事情,果断跟所有人失去联系,一个人就消失了......故事也开始了
  • 登山王

    登山王

    很多人对梦想的定位不同,有人说梦想只是用来想的,可却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为了梦想。披金带甲奋斗不止。所以梦想的道路上才会有那么多人战死沙场。可我不想让梦想客死他乡,于是,我开始了这次奋斗。我叫行天梦,我有努力和梦想!
  • 那年腊月倾世寒

    那年腊月倾世寒

    她是有倾世之才的女丞相,他是身份尴尬的先帝之子。他是身怀绝密的皇太子,他是命不久矣的少年将军。他们守着各自不可悖逆的感情,为人世诸多困扰阻挡。那年腊月倾世寒,只愿君心似我心,不负卿卿相思意。
  • 雾中雪

    雾中雪

    以为的事,有无数个发展的方向,如同无数个的分岔路口,一个选择,便是一个人生,无法回头,只得渐行渐远。每个人都必须经历,但在事后,又会恍然大悟。无法置身度外,只好安然顺应一切。静静荡着秋千,笑声已然不再,只剩下满目凄凉,枯黄的落叶四处纷飞,静坐着等待与你的邂逅,等待属于自己的幸福。回忆洒满校园,青春浇灌花朵,开出别样的灿烂。
  • 爱的思维灵学1

    爱的思维灵学1

    余生多指教!此书为慢热作品,还请好好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