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力测验
(一)智商的计算方法
韦克斯勒(D。Wechsler)在编制智力测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智商的计算法。其重要特点是放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但仍保留了智商的概念,不过保留的已不是最早提出的计算智商的方法“比率智商”,而是采用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是采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者偏离他本人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量数,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它以标准化样本中每一年龄组被试者的IQ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公式如下:IQ=15(X-M)100 S公式中,X为某人实得分数,M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X-M)/S实际上就是一般教育与心理统计中常用的标准Z分数。因此,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的IQ实际上已不是一个商数。如当被试者的IQ为100时,表示他属于中等。
(二)韦氏智力量表
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的一组智力量表。这里介绍的是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分城市和农村两式,各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言语部分包括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6个分测验,操作部分包括数字符号、图画填充、木块图、图片排列、物体拼凑5个分测验。每个分测验的项目均从易到难进行排列,完成全部测验的时间大约为75分钟。
以上11个分测验都有各自的记分方法,每个被试者的各项分测验成绩(粗分)最后可换算成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的量表分,再根据各分测验的量表分计算出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和总量表分,据此按被试者的年龄在相应智商表中查出等值的智商,即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
(三)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
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Army αand Army βTest),这两个测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施测了近2万名美国新兵。用智力测验来筛选士兵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此次美国新兵训练时间之短,战斗力之强,都出乎一般军事家预料之外,可见这场耗资巨大的测验工作是没有浪费的。
1.陆军甲种测验共有8个分测验。
(1)指使测验:要求被试者按照主试者的指导语来画记,共12个项目。
(2)算术测验:共16个简单的算术问题。
(3)理解测验:每个句子中缺几个字,让被试者从所给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填上,共15句。
(4)对比测验:区别同义词和反义词,共15对。
(5)字句重组测验:将一些杂乱排列的字排列成句并判断每个命题的真假,共24句。
(6)填数测验:在一系列数字后填上适当的数字,共20列。
(7)类推测验:根据所给的一对字词的关系,选择与另一个字词对应的字词。
(8)常识测验:共16个问题,每题有三个选择。
2.陆军乙种测验主要包括一下各个分测验。
(1)迷津测验。
(2)立方体分析测验。
(3)补足数列测验(类似填数测验)。
(4)译码测验。
(5)数目校对测验。
(6)图画补缺测验。
(7)几何形分析测验。
(四)瑞文渐进测验
瑞文渐进测验(Raver Progressive Matrices),简称为瑞文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这是一套使用方便、用途广泛的智力测量工具,至今仍为国际心理学界和医学界所使用。广泛应用于教育、医学和人类学领域,在许多国家都有其修订本。由于该测验是非文字的,它较少受到本人知识水平或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努力做到公平,故心理学家们尤其喜欢采用这个测验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工具。
瑞文测验分为两型,其中的标准型(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SPM)是瑞文测验的基本型,适用于三年级到成人的被试者,有5个黑白系列。SPM一共由60张图案组成,按逐步增加难度的顺序分成A、B、C、D、E五组,每组图案都有一定的主题,题目的类型略有不同。每一组中包含12个题目,也按逐步增加难度的方式排列。每个题目由一幅缺少一小部分的大图案和作为选项的6~8张小图案组成,测验中根据隐藏在一系列抽象符号和图案中的规律,选择某个小图案放入到大图案中缺少的位置中。
瑞文测验既可团体施测,也可以作为个别测验。施测很简单,每个被试者发一本题册和一张答卷纸即可。测验时,只需主试者用例题做一下示范,被试者就能明白测验规则,接着被试者会自己进行下去。测验结果须先计算出原始分数,然后按常模资料确定被试者的智力等级,一般以百分位常模表示。
二、人格测验
人格或称个性(Personality),定义很多,但多数都联系到人们在心理上的差异性,特别是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性,而尤以前两方面起主导作用。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问世于1943年,由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特卫(S。R。Hathaway)和麦金利(J。C。Mckinley)合作编制而成。MMPI修订委员会于1989年出版了MMPI-2.由于该量表可以对被试者的人格特征做出客观的评价,因此,在人格鉴定、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理咨询,以及人类学、心理学、医学的研究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是世界上最常引证的人格调查量表。它已被翻译成各种版本达100余种,我国宋维真等已将该表修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量表。
1.量表内容MMPI-2共有567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基本临床量表有关的题目集中在前370题,后面的题目主要用于研究工作。测验题包括健康状况、精神症状以及对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会等的态度,涉及有关自杀、滥用药物及酒精、A型行为、人生经验、人际关系及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的广泛领域。
2.MMPI简缩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宋维真等在总结MMPI中文版在我国十余年使用的基础上,选取MMPI及MMPI-2共有的题目,且在MMPI我国标准化常模测试中,项目分析较好的题目,编制了简缩本——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共168题。经检验,它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PHI适合我国国情,较好地解决了MMPI题目过长的问题,也能较快地粗筛选出被试者存在的心理障碍的问题。PHI共包括7个临床量表和3个效度量表。
(1)临床量表包括:①躯体化(Somatizations,SOM)27题;②抑郁(Depression,D)26题;③焦虑(Anxiety,ANX)23题;④病态人格(Psychopathic deviate,PSD)24题;⑤疑心(Hypochondria,HYP)24题;⑥脱离现实(Unrealistic,UNR)22题;⑦兴奋状况(Hypomania,HMA)20题。
(2)效度量表包括:①Q(无法回答的题目);②L(说谎分数)8题;③F(诈病或装坏分数)23题。
MMPI由于每个量表的题目数量不同,各量表的原始分数无法比较,因此需要换算成T分。国内宋维真等认为T分在60分以上(中国常模),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有某种心理偏离现象。另外,还要做出得分的剖面图,以便对被试者的测试结果做出全面、综合的分析。
(二)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R。B。Cattell)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验。它能测量更多方面主要的人格特质,并可作为了解心理障碍的个性原因及心身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也可用于人才的选拔。
16-PF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英文原版共有5种版本:A、B本为全版本,各有187个题目;C、D本为缩减本,各有106个题目;E本适合于文化水平较低的被试者,包括128个题目。1970年经刘永和、梅吉瑞修订,将A、B本合并,发表了中文修订本。合并本共有187个测题,分成16种因素,每种因素包括10~13个测题。
16-PF的每一个题目都有3个供选择用的答案,这就可以使被试者能有折中的选择,避免“二选一”不得不勉强作答的缺点。16-PF可以个别测验,也可团体测验。有高中以上阅读能力者应在45~60分钟内完成。从统计考验证明:16-PF确有信度、效度较高,编制比较科学,施测比较简便等优点。
16-PF不仅能明确描绘出一个人的16种个性特质,而且还可以推算出许多描绘个性的双重因素,还确定了用于心理咨询和升学就业的公式。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学研究所艾森克教授(H。J。Eysenck)等人编制的一种有效的人格测量工具,对分析人格的特质或结构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医学、司法、军队、教育、人才测评与选拔等诸多领域。
EPQ是一种自身测验,在成人问卷中包括88个条目。这些条目让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是”或“否”,然后按P(精神质)、E(内向-外向)、N(神经质)和L(掩饰性)四个量表记分。前三者分别代表艾森克人格结构的三个维度,L是后来加进的一个效度量表,但也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即反映被试者的社会朴实或幼稚水平。最后,再根据被试者在四个量表所获得的粗分,按被试者的年龄、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以分析被试者的个性特征。
我国修订的EPQ有多种版本,北方地区有陈仲庚等人的修订本,南方地区有龚耀先、刘协和等人的修订本。据了解,此量表的项目较少,易于测查,项目内容较适合我国的情况,被认为是较好的人格测定方法之一。
EPQ各量表的简要解释。
1.P量表精神质,也称倔强性,并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高分者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低分者能与人相处,能较好的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
2.E量表(内向—外向)表示性格的内外倾向。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可能是好交际,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富于内省,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
3.N量表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反映的是正常行为,并非指神经症。分数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致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容易恢复平静,他们通常是稳重、性情温和、善于自我控制。
4.L量表测定被试者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高分者,表示有掩饰,也可能较成熟老练,它本身代表一种稳定的人格功能。
(四)投射测验工具
1.罗夏测验罗夏测验(Rorschach Test)是一种投射技术。它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H。R-orschach)于1921年首创的一种测验。对于诊断、了解异常人格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所以曾受到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欢迎,至今仍被认为是传统的心理测验之一。
罗夏测验是由10张墨迹图组成,所以又称墨迹测验。图是用墨置于纸上折叠而成,其中5张(1,4,5,6,7)为黑白墨迹图,两张(2,3)在黑白墨迹图上附有红色墨迹,三张(8,9,10)全为彩色墨迹。
测验要个别进行,不能集体施测。测验应该在安静、光线充足、温度适合的房间内,试按既定的顺序,逐一出示图片,同时问被试者:“请你告诉我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这像什么东西?”、“这使你想到了什么?”等。主试者可以转动图片,让被试者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不受时间的限制),然后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想象的内容,自由地描述。主试者对被试者的回答要做详细记录,并记录下对每一图片回答的时间及完成此测验的全部时间。全部图片看完以后,再把图片逐一递交被试者并进行询问,包括:每一反应是根据图片中的哪一部分做出的?引起该反应的因素是什么?对其回答亦要详做记录。
关于罗夏测验的记分方法一般都包括反应的部位、反应的决定因素和反应的内容等三方面的记分。
(1)反应的部位:主要有5个类别。整体反应(W),指被试者对墨迹的全部或几乎全部进行反应。W分数过高可能提示思维有过分概括的倾向,或愿望过高;W分数过低或没有,表示被试者缺乏综合能力。明显局部反应(D),指被试者对墨迹图的空白、浓淡或色彩所隔开来的大部分进行反应,有相当数量D答案的被试者表示其有良好的常识;细微局部反应(d),指被试者只利用了墨迹图中较小的但仍可明显区分的部分;特殊局部反应(Dd),指对墨迹的不寻常部分作答,Dd分数过高可能提示刻板的或不依习俗的思维;空白部分反应(S),指被试者将墨迹部分作为背景,将空白部分作为对象,对白色空间进行反应。
(2)反应的决定因素:被试者进行反应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墨迹的形状,还是颜色,把图形看成静的还是动的?一般应注意下列四个因素。
F(形状):知觉由形状或者形式决定。根据形状的相似程度可以分为F 、F、F-。F 指被试者的反应与墨迹形状甚为接近,通常为被试者具有现实性思维;F-则相反,极差的外形相似性,可能意味着被试者思维过程的混乱。
M(运动):被试者在墨迹中看到人或动物在运动。M多表示情感丰富,M少可能意味着人际关系差,M也是内向性的符号。
C(彩色反应):被试者的反应由墨渍的色彩决定。C分高表示外向,情绪不稳定。
K(阴影反应):被试者的反应决定于墨迹的阴影部分。可被认为是焦虑的指标。
(3)反应的内容:根据已有资料,通常出现的反应可归入下列类别。动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Ad)、人的整体(H)或某一部分(Hd)、内脏器官(At)、性器官(Sex)、自然景物(N)、物体(Obj)、地理(Ceo)、建筑物(Arch)、艺术品(Art)、植物(PL)和抽象概念等。
此外,反应的普遍性也较常进行评分。普遍反应(P)表示多数人共有的反应。独特反应(O)表示比较特殊的反应。做出特殊反应的被试者,可能基于创造性联想,也可能是病态思想的象征。只有经验丰富的主试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
2.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是投射测验中与罗夏测验齐名的一种测验工具,由美国哈佛大学默里(H。A。Mumy)与摩尔根(C。D。Morgan)等于1935年编制而成。后来经过多次修订,逐渐推广应用,故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格投射技术。
测验材料的图片都是含义隐晦的情景。依被试者的年龄和性别把图片组合为四套,分别用于男人(M)、女人(F)、男孩(B)和女孩(G)。测验时,每组被试者选取适用的图片20张(其中一张白卡),每套图片分为每组10张的两个系列。施测时每次给予被试者一张图片,让其编制一个300字左右的故事,说明图片中所表现的是怎么回事,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将来演变下去可能产生的结果,以及个人的感想等。对其中一张空白的卡片,要求被试者面对着空白的卡片先想象出一幅图画,然后根据想象出的图画编制故事。一般可用5分钟讲完故事,要求故事愈生动、愈戏剧化愈好。测验完毕,和被试者谈话一次,以求深入了解和澄清故事的内容,并要注意被试者在测验时的行为反应。
关于TAT的分析,早期的研究者往往只注重故事的内容分析,后来认识到必须同时考虑内容分析、形式分析和症状分析,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关内容的分析,尤其以默里的“欲求-压力”分析为代表。分析的方式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TAT中的一个个故事,要明确其主题,详细记述中心主题和内容,然后分析故事长短,以及故事叙述中是否有言语异常和语句文理方面的紊乱,有的故事还要分析两层或三层的次要主题。
(2)分析故事中的主人公,即被试者把故事中人物视为与自己一样的人物,尤其是被试者情感色彩强烈的动机被投射的时候,故事中主人公所表现出的情况就是被试者人格的真实面目。
(3)分析和确认主人公具有什么样的欲求,何种环境和事态对主人公的影响最大,即环境所产生的压力。
(4)通过对被试者在故事描述过程中有关言语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来获得有关情感方面的资料。是成功、满足、幸福或是失败、自杀、死亡;是抱负、安定情感或是挫折、孤独;以及只是一般的行为反应。
(5)分析故事的结局是如何的,其中包括:完全的成功、胜利的结果;一般的成功,从困境中解脱;平凡的结局;轻微的失败、不满足的结果;彻底失败、绝望及灭亡的结果。主题统觉测验除了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工具外,还常被用做心理治疗时的刺激联想材料,以利于同病人沟通关系。
三、心理评定量表
心理评定量表是评定个人行为的常用工具,是心理卫生评估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心理测验的特征,在形式上又有所区别。目前这类量表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理咨询和治疗、心身疾病的调查以及科研等领域,应用之广已超过了心理测验。
(一)心理评定量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1.量表的基本原理评定量表中的量表一词的原文是“Scale”。这个词,可以用做“尺度”、“标度”、“刻度”、“等级”和“比例尺”等。换句话说,是表示数量的概念。例如在评价一个人好坏时,主试者会把这个具体的人,和一般的人比较,并分成若干等级:最好、很好、比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和最差等,这便是好-差系列的7级评定法。把这样的方法规范化,应用于精神症状或其他医学心理情况的评定,便成为心理评定量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评定精神症状的量表也愈来愈普及。在学术刊物上基本上不再发表不应用量表评定的论文。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引进大多数症状评定量表,制定出中国评定量表常模,为我国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医学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可靠工具,提高了临床及研究工作的可比性和科学性。
2.量表的分类评定量表的分类,就其内容来分,可以分为诊断量表、症状量表和其他量表;就其评定的方式而言,可以分为自评量表与他评量表;按其病种分为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躁狂量表等。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中常用的评定量表主要是各种心理自评量表。
(二)常用的心理自评量表
1.90项症状清单90项症状清单(Symptom,Checklist 90,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是对军人进行心理卫生评定应用最多的量表之一,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队健康综合评价”(CJB 2125-94)中。SCL-90包含90个项目,分为10个因子。我国、我军已制定了该量表的人群常模。根据我军心理卫生工作者的应用体会,该量表效度良好,在分类诊断心理卫生症状中,能反映军人身心应激状况和存在的心理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兵种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已较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心理选拔、军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
(1)评定项目和标准:本量表共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①没有:自觉无该项症状。②很轻: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受检者并无实际影响,或影响轻微。③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对受检者有一定影响。④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对受检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⑤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受检者的影响严重。
所指的“影响”,包括症状所致的痛苦和烦恼,也包括症状造成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轻”、“中”、“重”的具体定义,则应该由受检者自己去体会,不必做硬性规定。
(2)计分项目和方法:①总分,90个单项分相加之和。②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中呈现“有症状”。③因子分,组成某一个因子分的各项目总分除以组成某一个因子的项目数。共包括9个因子,其因子名称及所包含项目如下。
躯体化:共12项,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
强迫症状:共10项,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
人际关系敏感:共9项,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
抑郁:共13项,反映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
焦虑:共10项,指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
敌对: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受检者的敌对表现。
恐惧:共7项,它与传统的恐惧状态或广场恐惧状态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
偏执:共6项,主要是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
精神病性:共10项,其中有幻听、思维播散、被洞悉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
还有7个项目未能归入上述因子,它们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我们在有些资料分析中,将之归为因子“其他”。
2.抑郁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由Zung编制于1965年。为美国教育卫生福利部推荐的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因使用简便,能相当直观地反映受检测者抑郁的主观感受,应用颇广。SDS共包含20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4级评分: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题目中有*者)。
评定表格由评定对象自行填写。在自评者评定以前,一定要让他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都弄明白,然后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评定的时间范围是自评者过去一周的实际感觉。
待评定结束以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量表协作组曾对我国正常人1340 例进行SDS评定,其中男705,女635.评定结果总粗分33.46±8.55,标准分41.88±10.57,性别和年龄对SDS影响不大。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DS总粗分的分界值为41分,标准分为53分。
20个条目反映抑郁状态四组特异症状:①精神性—情感症状,包含抑郁心境和哭泣两个条目;②躯体性障碍,包含情绪的日间差异、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速、易疲劳共8个条目;③精神运动性障碍,包含精神运动性迟滞和激越两个条目;④抑郁的心理障碍,包含思维混乱、无望感、易激惹、犹豫不决、自我贬值、空虚感、反复思考自杀和不满意,共8个条目。SDS每条文字及其所希望引出的症状如下(括号中为症状名称)。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忧郁)。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晨重晚轻)。
(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易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睡眠障碍)。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食欲减退)。
(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性兴趣减退)。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体重减轻)。
(8)我有便秘的苦恼(便秘)。
(9)我心跳比平常快(心悸)。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易倦)。
(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思考困难)。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能力减退)。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不安)。
(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绝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易激惹)。
(16)*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决断困难)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无用感)。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生活空虚感)。
(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些(无价值感)。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兴趣丧失)。
3.焦虑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用于评定焦虑者的主观感受。SAS共20个项目。SAS的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四级: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l,2,3,4;反向评分题(有*号者),则评分4,3,2,1.
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在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0个项目的各项得分相加,即得总粗分,经过换算成标准分。换算方法同SDS。
量表协作组对中国正常人1158例研究结果,正评题15项单分均值1.29±0.98;反向题5个项目均分2.08±1.71,20项总粗分均值29.78±10.07.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0分,标准总分为50分。
SAS的条文字及其所希望引出的症状如下(括号中为症状名称)。
(1)我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
(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害怕)。
(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惊恐)。
(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发疯感)。
(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不幸预感)。
(6)我手脚发抖打战(手足颤抖)。
(7)我因为头痛、头颈痛和背痛而苦恼(躯体疼痛)。
(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乏力)。
(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静坐不能)。
(10)我觉得心跳得很快(心悸)。
(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昏)。
(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晕厥感)。
(13)*我吸气呼气都感到很容易(呼吸困难)。
(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手足刺痛)。
(15)我因为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胃痛、消化不良)。
(16)我常常要小便(尿意、频数)。
(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多汗)。
(18)我脸红发热(面部潮红)。
(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睡眠障碍)。
(20)我做噩梦(噩梦)。
四、应激及相关问题评定
应激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效应已经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问题。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对心理损害的危险会成倍地增加。近10多年来,有关应激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评估与测量工具的研究较多,现介绍如下。
(一)团体用心理应激调查表(PSSG)
本调查表用于团体之间心理应激程度的简单比较,通常被作为病因因素研究的生活事件,其实只有在通过当事人的认知评价产生相应的好恶倾向(情绪体验)时才可能有病因学作用;同时,当事人针对生活事件以及伴随的情绪体验所采用的应对策略,也会影响该生活事件的病因学意义;而作为生活事件应激结果——心身健康或疾病等因素,则必然与上述生活事件、情绪体验、应对方式等因素存在某种函数关系;评价当事人某段时期内的生活事件应激程度也同样必须以上面各因素的综合评估为基础。
该调查表即包含有上述生活事件、情绪体验和应对方式等相互联系的三个评估层次。全调查表含44条目,各层次内的条目混合排列,另设“其他”一项供被试者补充填写,在统计前将其归并入相近的条目。使用时,在统一指导语下由被试者在相同的环境等条件下完成,各条目答“是”计1分,答“否”或不答者计0分。应激因素包括:生活事件“L”、消极情绪体验“NE”、积极情绪体验“PE”、消极应对“NC”、积极应对“PC”。应激总分“TS”=15 2L 3NE-PE 5NC-PC。量表协作组对610例样本测试研究结果为其中TS男289例为33.43±16.35,女32l例为35.08±16.75,显示PSSG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不同样本的差异。
PSSG所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心理压力的综合主观评估,适宜于在严格设置对照组的情况下,用做团体心理病因学分析研究。具体可以通过应激总分(TS)的对照分析来了解群体间应激总水平的差异;也可以通过各应激因素特别是负性因素分(NC、NE和L)的对照分析来估计群体在心理应激层次上的差异;必要时也可进一步通过对各因素的条目频数作对照分析,以发现存在于不同群体中的某些特征性生活事件、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或者,以上三者同时使用。
附:团体用心理应激调查表
说明:下面列有一些问题,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项做出回答。其中凡是与您的实际情况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内容、词汇和句子,都要在后面括号内打钩,不一致或基本不一致的,则打叉;有要补充的,请写在“其他”项以下。
1.在发病以前的5年时间里(健康者指最近5年),您有过哪些较明显的生活事件?
L:
(1)劳累过度(包括工作、学习、生活方面)();
(2)亲人亡故(包括配偶、近亲)();
(3)家庭不和或婚姻问题(包括严重矛盾、分居、离婚、失恋、求偶困难)();
(4)人际关系不协调(包括与上级、同事、邻里矛盾)();
(5)职业变化(包括退离休、退离职、转业、调动、退学)();
(6)经济上困境(包括负债、亏损、失窃)();
(7)事业和学业受挫();
(8)涉及案件(含冤、假、错案)();
(9)子女前途问题(包括上学、就业、婚姻困难)();
(10)生活环境不良(包括拥挤、噪声、迁居)();
(11)个人显著成就或喜庆(包括受奖、发明、晋升、结婚、恋爱)();
(12)家人重病(包括急病、久病、重伤)();
(13)个人健康变化(包括疾病、伤害、手术、失眠、性生活障碍、妊娠)();
其他(请写出)。
2.由于各种生活事件,您在这期间有过哪些明显而又持续时间较久的心情变化?
NE:
(14)害怕();(17)苦恼();(18)忧郁();(19)紧张();(20)气愤();(23)绝望();(24)焦虑();(25)着急();(27)悲伤();(28)无助()。
PE:
(15)高兴();(16)愉快();(21)欢喜();(22)兴奋();(26)欣慰();其他(请写出)
3.对各种不愉快事件和心情变化,您通常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
PC:
(29)能够尽快将不愉快忘掉();
(31)当做事情根本未发生过();
(33)通常向好的地方想,想开些();
(36)常与类似情况的人比较,就觉得算不了什么();
(37)能够迅速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9)如有必要,会立即主动求助于别人或找人诉说();
(42)换一个环境,尽量避免之,以免心情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44)喜欢以幽默的态度对待问题()。
NC:
(30)容易使人于回忆和幻想之中不能摆脱();
(32)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
(34)烦恼的事一多,性情和态度就变得沉闷起来();
(35)喜欢将自己的情绪压在心底里,不让其表现出来,但又忘不掉();
(38)对自己的烦恼,有时候很想悄悄地痛哭一场();
(40)抽闷烟或喝闷酒();
(41)对于不顺心的事,通常会苦苦思索,矛盾重重();
(43)在苦恼时喜欢一个人独处();其他(请写出)。
(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PSSS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例如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
社会支持被看做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具体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及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PSSS就是强调个体对社会支持的主观体验方面。
PS5S的内容比较简单,共含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7七级计分法,即分为:①极不同意;②很不同意;③稍不同意;④中立;⑤稍同意;⑥很同意;⑦极同意。12个条目分成“家庭内支持”和“家庭外支持”两类。前者由3,4,8,11条目分累计,后者由其余各条目分累计。
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指导语:以下有12个句子,每一个句子后面各有7个答案。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句后选择一个答案。例如,选择①表示您极不同意,即说明您的实际情况与这一句子极不相符;选择⑦表示您极同意,即说明您的实际情况与这一句子极相符;选择④表示中间状态。余类推。
(1)在我遇到问题时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会出现在我身旁。
(2)我能够与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共享快乐与忧伤。
(3)我的家庭能够切实具体地给我帮助。
(4)在需要时我能够从家庭获得感情上的帮助和支持。
(5)当我有困难时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是安慰我的真正源泉。
(6)我的朋友们能真正的帮助我。
(7)在发生困难时我可以依靠我的朋友们。
(8)我能与自己的家庭谈论我的难题。
(9)我的朋友们能与我分享快乐与忧伤。
(10)在我的生活中有某些人(领导、亲戚、同事)关心着我的感情。
(11)我的家庭能甘心情愿协助我做出各种决定。
(12)我能与朋友们讨论自己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