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73800000134

第134章 三月十五日,星期一

答道友问:行善与戒律对于修道的意义问:尊敬的戈先生,我最近拜读了您的大作,引起了我对佛学的注意。我有些疑惑想麻烦您向您请教。我将不胜感激。我们修道可以说主要靠的是清静、无为,可以在深山中也可以在家里,可以居尘不染,处污常净,性命双修。这与行善、仁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修道达到与宇宙合一、身心合一的幸福的高级境界,只要空灵静心就可以了,这与对他人之间的行善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说修道除了内求外,还要外界的因素呢,例如不杀生,布施等,这与我们的清净修炼有什么因果关系么?

答:修道要真正回归本性的无为,就需要有对本性的觉悟;而要觉悟本性,就要消除遮蔽本性的尘埃与习气。而烦恼习气之根在无明,在我执,由我执形成自我与他人、与外境的二元对立。所以清净无为不能靠简单的强制性静修来达成,而要通过生活中的每时每刻的实际表现来转化自私、自我的习气。行善表示一个人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关心他人的幸福,而不行善则表示一个人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行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心理上的慈悲,二是行为上的善举。对于前者而言,行善与慈悲的修习,就是扩展“自他一体”的体验,这与通过观空入静而“无我”是相互关联的,是消除自我习气的两个路径。如果一个人可以独自进入清静无为的状态,并且能够保持相续,不再受无明习气的干扰而反复,那么说明这个人就不必要通过行善去转化习气,因为他已经转化了;但是一个人真正“无我”了,他就没有私我的利益,他就自然会视万物为一体,那么他就自动地、不需造作地具有慈悲心,也就可以自然地行善。所以,在修道位的行善是一种修行方法,而在果位上行善是一种自然的悲心流露。对于后者而言,要具备自己单独“清净无为”地修行的条件,需要一定的福报才行,而行善的行为按照因果法则可以积累福报从而创造修道的条件与因缘。如果你不行善甚至造恶,你就会因造恶而受报,从而会失去修道的机会和条件;并且在造恶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贪瞋痴等不良习气。总结起来说,行善同时包含心理上的净化意义和行为上的福报意义,一个人行善得到的利益大小同时取决于以上两个方面的深浅程度。仅仅行善的念头也可有助于净化习气,而没有慈悲动机的善举也可以带来相应的果报。

问:还有佛特别戒色,只能有一个女人。那么作一个假设,作一个比较:1、找三个女人(心甘情愿),一生100次性交,加强修静的修养,拿的起放的下,没有贪恋和染著;2、找一个女人,也是100次,两者都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做。为什么前者会是很大的罪过呢?居尘不染,处污常净,以这种精神用在性上,我们可以做到,比如看色情片,只要深层次静观,调整呼吸,专心去看,就可排除杂念不起欲念只不过生理会起点反映。这种情况与专心去健身,心静而心劳,我感觉没有多大的区别吧,为何前者会下三恶道?耽误您的时间,很不好意思,对您的帮助,晚生表示非常感谢。

答:这一问题比较复杂,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一般来说,佛教“不邪淫”之戒,是为了端正人的行为,使人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恶业恶因,从而为修道创造必要的条件。性行为牵涉到人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同时又牵涉到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表现,因而其行为的后果也是非常复杂的。“与三个女人性交一百次”和“与一个女人性交一百次”,其行为的复杂性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而其全部的后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人无法看清其全部后果,更无法在性行为中保持清醒的观照,因而你所说的“没有贪恋和染著”、“只要深层次静观,调整呼吸,专心去看,就可排除杂念不起欲念”是两个很难做到的“如果”,更多的情况下会成为一种自欺、一种放纵自己的借口,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彻底地说,如果一个人真能做到无执不染,且能看清自己行为的全部后果,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任何负面的影响,那么性行为或看色情片本身不能说一定会带来恶果。同时在修道有成就的人还可以利用它来深化自己的悟境,或者游戏于其中。所以这要根据一个人的真实境界来决定他行为是否如法,不能简单下结论。其中性行为与生理、心理状态的转化都有重要的关联,在不同的修道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戒律主要是针对初学者的,正因为一般人把持不住,所以才要戒,戒是给人一个强制性的“冲击”,使人脱离常规的“业力的轨道”。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真有很高境界,他就不需要追求低级的欲望,他就能自然地持戒,或说是“不持而持”。认为戒律是对自己的约束,而认为自己可以清净无染,不过是凡夫为自己不守戒而制造的“缓冲”或借口罢了。总体上看,修道是与常人的“精驰神耗”的“顺行”方向完全相反的“逆行”,道家说“顺凡逆仙”,以追逐情欲的满足为目标的性行为是和修道背道而驰的。

同类推荐
  • 往事百语(二)

    往事百语(二)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佛教生死学

    佛教生死学

    广而言之,则社会、人类群体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答,实为整个社会、人类文明创立的出发点和基石。揭开生死之谜,无疑成为人类智慧面临的要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生死之谜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工业新产品的发明等现实问题,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佛教常识问答

    佛教常识问答

    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动的、光明遍照的觉性:觉了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虛妄不实:不受烦恼的干扰,朗然大觉,就称为佛。尝闻师言: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抵不过我一修;千万个修,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佛法的实践,一般叫做修行。修是修理,这说明自性本来清;争自在,因受尘垢妄执的蒙蔽,所以要加以修理,以恢复本来的样子,否则就应该叫做建造:行是行行不息的活动,这说明修习佛法,要在一切时、一切处自强不息,行行重行行,深入又深入,不能时续时断,不能一曝十寒。
  • 佛教·世俗

    佛教·世俗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佛教与世俗的关系。
热门推荐
  • 坚持而且努力活下去

    坚持而且努力活下去

    我有点迟钝,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最近没怎么关注媒体,武汉开封的消息花了很长时间才出现在我的视线里。这就像是疫情结束时的所有新闻,不会让我的情绪在瞬间波动。很长一段时间,看着这个好消息,悲伤从中而来。
  • 等雪下一一等人归

    等雪下一一等人归

    冷简实:肖影帝,几年没见,都学会抽烟啦?怎么?要不要我给你点个火。肖加林:等了她这么些年,我终是等到了。一看到她,我心里建造多年的堤坝瞬间就崩塌。突然,不想就再这么傻傻的在原地等着了。在所有人声鼎沸里中,他独独望向她。镜头外的那声亲亲,要命啊!!!
  • 报告先生,找到她了!

    报告先生,找到她了!

    光天化日之下,姜晓在自家楼下被人劫持了。冷面的男人对她说,“交出她我就放你走。”“她”是谁?这个男人又是谁?后来她终于找到那个人。“现在,放我走。”男人一把搂过她的细腰,两人紧紧贴在一起,他的唇贴着她的耳,“不,永不放手。”
  • 天心万古

    天心万古

    天心妙赜,管管而行。境界不但要提上去,你还得要思考不是吗?既由浮生红尘来,奈何混沌无归期。每个人既平凡又伟大,只不过耐不得平凡又活不出伟大。所以得与失,所以是与非,所以生与死,所以虚与实。许封开始也不懂,直到最后他,可能还没懂。他问人,问己,问天,问古往今来,问位面无垠。无非仓促嘉顾三两夜,不枉岁月换初年。经历了那么多,怎知旧人历目,初梦弥新。
  • 宿敌

    宿敌

    会在何处见到你莫非前尘已注定飞过时空的距离却囿于刀剑光影三月春花渐次醒迢迢年华谁老去是劫是缘随我心除了你万敌不侵当恩怨各一半我怎么圈揽看灯笼血红染寻仇已太晚月下门童喟叹昨夜太平长安当天上星河转我命已定盘待绝笔墨痕干宿敌已来犯我借你的孤单今生恐怕难还缠扰孤岛的雪雨飘飘洒洒谁来停摘取一颗海上星陪我终夜不孤寂灵柩长埋深谷底没有永远的秘密染指江湖结悲局无人逃得过宿命
  • 但愿花开如初

    但愿花开如初

    曾经有一个会温柔地笑,会轻轻地喊我一声“安安”少年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无论我如何去挽留,他的笑容终究停留在了那个盛夏。最后的最后,我也只能微笑地对他说一句,如果有下辈子,我还会在木槿花盛开时等你。
  • 经典魔术一本通

    经典魔术一本通

    魔术让生活不再单调乏味,学会魔术能给你带来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也许不是一代魔术大师,但是一样能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魔术。魔术让生活丰富多彩,而学会几手简便并且易于操作的神奇魔术会让你的朋友们大吃一惊,对你赞叹不已。本书搜罗了一些经典魔术的操作技巧,深入浅出,教会你施展魔法的技术要领,带你走进神奇梦幻的魔法世界。
  • 快穿之21克灵魂收集

    快穿之21克灵魂收集

    一个开朗的病秧子祁信,无意中被系统选中,展开了一系列的攻略任务。
  • 栖雁

    栖雁

    任由仙人逍遥长生去,不及人世红尘一壶酒。
  • 你的回首我的白首

    你的回首我的白首

    十几年的暗恋终于得到回应。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以兄长身份陪你长大,现在也想以恋人身份伴你余生。你的过去我都有参与,你的未来我怎能缺席!我愿和你一起到世界之巅,许你共度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