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善于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他结交朋友的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则无非是“以情动人、以心交心”。他总是能够准确地找到他要与之结为朋友的感情中的“软肋”,用真情实意打动对方,使之对方视自己为知己,亲如手足兄弟,从而使自己又多一个真心朋友。
胡雪岩熟透人情世故,遇见有才干、可以结交为朋友并能够收为己用的人就相机而变,在帮助对方的过程中自然就放出一个人情。这是胡雪岩在结交朋友时,以情服人的总原则,他在帮助对方时,始终能够做到帮人帮在实处,总能够做到别人缺什么,就及时地送什么。这种事关键之处在于只要看出些微征兆就立即行动,因此效果当然甚佳,往往是皆大欢喜。
如当初胡雪岩随王有龄到上海办事过程中,有事情急切需要一当地富商豪绅出面相助。但贸然拜访,事情肯定无法顺利办好。胡雪岩想必须找机会先送他一样紧缺的东西,但身为富商豪绅,他缺什么呢?对了!在那年代,商人见官低一级,他缺的正是官场给他威风,给他的面子。于是,胡雪岩决定找机会送一个大大的面子给上海富商。恰好当时抚台大人送给王有龄一桌海菜全席。于是胡雪岩与王有龄商量后决定,迅速将这桌酒菜摆到了这位豪绅府中。豪绅一听是抚台大人所送的海菜全席,平时那目中无人、十足的傲慢顿时抛于九霄云外,变得对王有龄、胡雪岩二人毕恭毕敬。
胡雪岩抓住机会,送当时尽管富甲一方但社会地位却低的商绅一个大大的官场面子。这样的做法,也许只有胡雪岩想得出来,不爱珠宝,只爱虚荣,一桌席面胜过许多重礼。这在平常人是想都没往那想的。这足以显示胡雪岩做事之高明了——他做事的方式总是出人意料。
又如胡雪岩结交古应春的过程,古应春是上海洋行里的翻译。他在当时的十里洋行里是个人尽皆知的人物,也算一腕儿。由于古应春自小就读于基督教会学校,后来到上海学生意,既擅长外语又懂生意经,便做上了翻译这一行。胡古二人的相交缘自于二人共同的感触和认识——做洋务,国人须拿出点自己的骨气,如果中国人内部自相揭底,吃亏的是自己,占便宜的是洋人。因此,当时中国的丝业如果要与洋人进行竞争,就必须要求至少东南沿海一带的丝业商人联合起来,作为整体来同洋行抬价。否则,零散的丝业同行之间互相拆台,不仅谁也挣不到钱,反而便宜了洋人。
共同的感触,共同的想法,二人决定联合上海丝业,一致对抗洋人商行,为中国商人争一口气。此时二人对洋人洋行都摸得十分透,以后与洋人做生意,必须相互帮忙。
事有凑巧,当胡雪岩与古应春和洋人谈完一桩生意回到住处怡情院时,非常巧合地遇着了七姑奶奶。古应春掀开门帘,贸然闯入,与七姑奶奶撞个正着。二人对视良久,彼此互相吸引,心中都是怦然一动。这种错愕情迷的状态,加上二人又是初见,一时之间,半晌无语,不知如何招呼。胡雪岩随后而来,一眼就看出了二人一见钟情的苗头。事后七姑奶奶的种种表现更是验证了胡雪岩的猜测,七姑奶奶果然对古应春有意。七姑奶奶是尤五的妹妹,平素胆大特立,做事爽快,人称“女张飞”。自从她见到古应春后,竟然说话行事斯文了十二分,而且双眼玲珑左顾右盼、脸颊绯红,样子像个姑娘。古应春鳏居了十几年,见一如此动人姿色女人亦是春心动荡。而七姑奶奶也由于丈夫过世,孀居已多年,一直住在娘家。这餐饭吃完,古应春就恳求胡雪岩要他做媒,由于胡雪岩熟悉二人脾气,考虑到二人互相尚不了解,就找机会让他们自己相互交往。
谁知七姑奶奶是性情中人,对古应春十分中意,生怕古应春缩手缩脚,会中途突然变卦。于是她趁一次机会将古应春请到家中,将他灌得大醉,留宿家中。第二天一早,古应春一觉醒来,见自己躺于女人香榻,七姑奶奶只穿件贴身的小夹袄在灯下独坐,泪光盈盈,颇为委屈的样子。又听得七姑奶奶对他说什么都给他了,要他对灯起誓,永不变心。这也是七姑奶奶行事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她性格向来豪放不羁,连她的亲哥尤五都做不了她的主。七姑奶奶留宿古应春,其实并未让他碰自己的身子,但古应春酒醉之下根本无法知道实情。古应春身为洋场上走动的人物,为道德和责任心所使,就不得不娶她过门了。这恰恰是七姑奶奶的如意算盘,谁知事与愿违。这件事风传之后,名义上她与古应春是夫妻关系了,但却无任何嫁娶仪式。让人家说闲话,不仅七姑奶奶无脸回松江,连尤五提到这件事都觉脸上无光,家门不幸。胡雪岩听说此事,认为自己作为古应春、尤五的好朋友有义务有责任帮忙弄顺这件事。如果事情处理得妥帖,不仅是帮古应春的忙,而且又帮了尤五甚而七姑奶奶这一办事能力极强的女人一个大忙。这三人事后总会感激自己的。事实证明,这三人后来都对胡雪岩以后做事帮助挺大。
这件事最大的困难倒不在于风言风语,而是当时已经形成了骑虎难下的僵局。当时适逢古应春家门的老族长,一个七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到上海来看孙子。古应春是个恪守孝道之人,就跟他禀告了这件事情。谁知不讲还好,一讲,老头子极为生气,大为反对,说古家门里向来无再醮之妇,无论古应春怎么央求,就是不准。古应春托了许多人去说情,老头子回过一句话:要娶可以,依据族规,要将古应春逐出家门和家族再不来往。这下,古应春料是脑筋再好使,也似无头苍蝇急得团团转。
胡雪岩不愧为见多识广,转眼就有了想法。他认为这个白胡子老头身居乡下,很少来上海走动,大可用瞒天过海之计,即使日后让他发现,也是无计可施。胡雪岩建议让七姑奶奶改姓,认王有龄做义兄,两头说媒娶嫁婚宴等一应事宜皆由王有龄出面打理。然后以王有龄知府大老爷的身份,在古家出面求婚时,王家应允亲事并付庚帖,只要保守秘密,外人谁知道这位老爷的妹子就是以前那位七姑奶奶呢?族长日后即使发现,难道还能驳回吗?这一着足以应付乡下老族长了。自然,郁郁寡欢的古应春顿时一扫忧急神情,觉得心头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七姑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乐得急下厨房张罗一桌佳肴来款待这位大恩人了。尤五自是很感激,胡雪岩又帮他解决了一件事关自己名声的棘手的家务事。
设想如果这件事情不是胡雪岩帮忙迅速解决,不仅仅古应春和尤五在洋行和江湖上的名声都会受到影响,他们的生意也会受影响。更严重的是,这样更摧毁了他们的自尊与自信,甚至造成古应春、尤五两位朋友彼此互相敌视与怨恨了。
由于胡雪岩对古应春在婚姻一事上的大力帮助,古应春心存感激。自此之后,胡雪岩与洋人之间的丝业、枪支军火各种生意,都由古应春全力帮衬,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