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处处包办代替;还有一些父母由于工作忙、时间紧,嫌孩子做事笨手笨脚给大人添麻烦,宁可自己在匆忙中代劳;还在一些父母对孩子要求太高,常把一些孩子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他们,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处理能力,而且会使孩子因太多失败而产生畏缩、厌烦甚至是逆反的心理。
但是父母们要知道,孩子总是要长大的,他不可能与父母生活一辈子。如果父母总也不撒手、不放心,一切都包办代替,那孩子的生活是永远不能自理的。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宠爱,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他们不知道父母劳动的艰辛,体会不到独立生活的需要,认为生活的一切都来得那么容易,那么自然。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滋生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思想,这显然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对孩子严要求,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自我料理、自我管理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父母应该如何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
1.要了解哪些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
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年龄来考虑。较小的孩子可以从自己吃饭、漱口、擦嘴、洗手、擦鼻涕、独立上厕所开始;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学着扣钮扣、穿衣服、脱衣服并能叠放整齐、自己学着穿脱鞋袜、系鞋带;再以后,还可以让孩子学着独立收拾、整理房间,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比如会将桌椅抹干净、叠被子、收拾玩具、整理图书,还会洗自己的手帕和袜子等等。
当父母知道了哪些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接下来就应培养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了。一般来说,小孩子都有“我自己做”的欲望,关键看父母如何引导。比如,当孩子把左右鞋子穿反了的时候,妈妈应怎样对待的?是简单训斥“你真笨!”还是干脆包办代替呢?要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恰恰是扼杀了孩子的主动精神,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欲望彻底毁灭在了萌芽状态。如果父母在此时给孩子适当的鼓励:“真不错,宝宝会穿鞋了,不过仔细看看,你穿的对不对呀?”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鞋穿反了,并鼓励孩子重新穿一遍。那么,孩子的自信就会大大地增强。
2.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习惯
自理包括多方面的自我管理,例如学习、生活、卫生、劳动等。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习惯是人生的导师,它能带领人走向成功或失败。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恶习则有害于人的一生。从学前到小学,是培养孩子自理习惯的关键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孩子面临着心理、生活节奏、活动重心等方面的转折。自身角色的变化,使孩子的成长翻开了“新的一页”。此时,孩子尚未形成小学生固定的行为模式,父母如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培养孩子的自理习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做起
孩子年龄小,能力不强,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要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行为的细节开始一点一滴地教他们做起,还要注意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要简单明确。例如从读书、写字的姿势,独立完成作业以及日常生活的整理床铺、打扫卧室,到洗手帕、红领巾和小衣物等,凡是他们自己能动手做的事,都尽量指导他们去做,父母不要代劳。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在生活上,让他们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在学习上,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自觉、独立地完成家庭作业;在行为上,培养他们守纪律有礼貌、尊老爱幼等文明行为。同时,要教育孩子做事要讲究效率,注意质量,不要养成拖拖拉拉,杂乱无章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