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01900000010

第10章 家长普遍面对的问题

1.对孩子期望过高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深造、一举成名……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功课好、分数高、力争三好学生……有些家长期望孩子学有所长,能在数学竞赛中获奖,能在英语大赛中获奖,能在书法比赛中获奖、能在钢琴比赛中获奖,能在体育比赛中获奖……总之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

家长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与期望是正常的,但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期望值过大,不从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实际出发,脱离了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的实际,盲目地、不加分析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使期望落空,信心受挫。

家长不仅对孩子期望很高,而且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1)经济上的代价

现在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吃饱、吃好。不少孩子零食不断,营养品不断。北京市海淀区某重点中学的北面是麦当劳餐厅,对面是罗杰斯餐厅,南面是芳香鸡餐厅。中午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去这些餐厅消费。

家长不仅在为孩子吃的方面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且在穿着方面也不惜花高价为孩子购置应时服装。有的孩子是一天一换外衣,有的孩子穿的全是名牌服装。

有一位中学生的父母都已下岗了,父母的穿戴很俭朴,可她穿的服装却很讲究。我曾与这位中学生的父母交谈过,孩子的父母说我们宁可少吃、少喝,也不能在吃穿上亏待孩子。

现在孩子的学习用具真是应有尽有。我的一个朋友的儿子在上中学,他有6个崭新、时髦的书包,每个都在百元以上。各式各样的文具堆满了一个大抽屉。父母不惜为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同步练习册、参考书、试题册。

中学生每学期的学杂费高得惊人,这些学杂费相当于有的家长4~6个月的工资。

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吃、穿、用的需要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在上面列举的吃、穿、用方面的“过分现象”,对孩子良好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害无益。培养孩子节约、勤俭、朴素等优良品质是培养青少年良好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学生中的吃、穿、用的“过分现象”容易使孩子养成浪费、奢侈、浮华的不良的个性品质。

君不见大学、中学的集体食堂的泔水桶堆满了大块馒头甚至整个馒头,经历过3年困难时期的中老年人看到此情此景无不感到触目惊心。而现在的大学生、中学生对此却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两种感情、两种反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映了两代人深层的心理差异。目前大、中学生这种吃、穿、用方面的“过分现象”如不得到及时的、有效的纠正,将对他们人格的形成造成很大缺陷。

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的吃穿用的“过分现象”使他们的价值系统中劳动、贡献、成就的地位下降,而享受、浪费、奢侈的地位上升。因此,及早纠正学生吃穿用方面的“过分现象”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事关重大、有关学生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的大问题。这一代人是21世纪中华民族的骨干力量,他们价值观的优劣将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绝不可掉以轻心。

我的儿子王黎恩曾在日本东京都板桥区志村五小学学习一年。日本的小学生中午都是在学校集体用餐,他们吃饭时是自己吃多少盛多少,已成为大家的共同习惯。学生从小就养成节约的习惯,进入社会后这种习惯仍然保留着。我在日本的一些饭店吃饭,没有看到桌面上剩了很多饭菜就扬长而去的现象,吃不完的饭菜由饭馆的服务员用食品袋装好给客人带走。一次我与爱人同孩子谈到大、中学校食堂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我的儿子在日记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征得他的同意摘录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从小就一直在背诵着,到现在也不会忘记语文书上一位老农民在烈日下锄地的画面。我们从小就说要节约粮食,但现在大学、中学食堂的剩饭桶总是倒得满满的,甚至有些没有吃过的饭菜、馒头也全倒在剩饭桶里,这使我沉思,难道这就叫节约粮食吗?

现在有许多学生的家中经济条件不错,学生便开始浪费,尤其表现在浪费粮食上。有时明知道吃不了但还是要买,以此表示自己有钱、慷慨,这成了一种嗜好,成了一种时髦,形成了“剩饭热”。现在中国还是发展中的国家,还有7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剩饭桶中的大量馒头米饭能不再出现。

(2)精神上的代价

现在的父母为孩子在经济上付出的代价还是可以计算的,而为孩子在精神上的付出是无法计算的。

不少家长每天晚上陪着孩子做作业,随时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苦口婆心、绞尽脑汁地让孩子完成好作业。有些家长在假日、双休日陪着孩子去练琴、学书法、学绘画、学电脑、补习功课……很多家长为子女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学升中学考试、中考、高考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女学生刘某某,在期末考试语文作文考完后,自己误认为跑题了,把这情况告诉了父母。晚饭时她的爸爸不吃不喝坐在院子里不停地抽烟。他的爱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没吃,他说孩子作文考试跑题了我吃不下饭,我比她还伤心。情绪一连几天都很低落,闷闷不语,无精打采。连单位同事都误认为他生了病。

这个女学生在小学时曾是年级三好生,在升初中时,她所在的小学有6个三好生名额可以保送到重点中学。结果毕业考试后,她的成绩在她们学校的三好生中名列第七,一名之差丧失了上重点中学的机会。她的父母为女儿与第六名三好生只有0.5分之差而没有步入重点中学惋惜万分。父母为了能使女儿择校到重点中学,到处奔波,托关系,走门子,花了不少钱,送了不少礼,奔走半个多月,终因门子不硬以失败而告终。妈妈白发增加了不少,爸爸明显消瘦。这一对夫妻感慨地说,对不起女儿,一辈子遗憾和后悔。

我的朋友齐某某,他的儿子今年考大学,这个孩子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太胖,体育总是不达标。为了高考体育达标,他的爸爸提前一个学期就每天坚持让儿子练长跑。每天早晨6点半父子同时走出家门,爸爸给儿子推着自行车带着十几斤重的书包跟随着儿子跑步前进,气喘吁吁满身是汗,30分钟后父子同时到达学校门口。儿子接过父亲手中的自行车挥手拜拜,而爸爸一人徒步回家急忙吃口早饭奔向工厂。

为了孩子晚上能安静地复习功课,我的朋友夫妇俩一年没有看电视。为了能帮助孩子复习功课,年过半百的爸爸每天晚上钻研数学,不停地做儿子练习册上的题。为了孩子能报好志愿,夫妻二人到处奔走,四处咨询,花了上百元钱购买资料。夫妻二人因意见不一致竟吵了几次架。这对夫妻感叹结婚几十年没有吵过架,没想到为了儿子报志愿竟三番五次大吵,真是没有预料到。

高考前一个月,父母就都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心事重重,牵肠挂肚。高考前竟两夜没有睡着觉。高考三天父母双双请假护送儿子去考场。

有一年高考第一天,我在7点半时到达人大附中校门口。人大附中是高考考场,我到达时已有不少家长陪着孩子在校门口。校门口很快就水泄不通了。家长手中还拿着吃的及各种饮料,我与几位家长交谈,他们说这是孩子一生的大事,在家里坐不住一定要陪着孩子到这儿才觉得心里踏实些。

有两家电视台采访了我,当晚北京电视台就播出了对我的采访。北京电视台的记者问我是不是送孩子来考试的,我回答不是。我说我是来观察与研究当今高考时考生父母的心态的。记者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我说我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他看了我的名片后问我对考生父母送考生上考场有什么看法。我说这种现象是父母对考生过分保护的行为,从而造成考生过分依赖的心理。这种现象对父母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因为它造成父母焦虑、不安、紧张甚至无所适从,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形成心理失调甚至造成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对考生本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利的,考生对父母的依赖会造成孩子自信心下降,可能造成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可能影响考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几年前,我应邀在某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一年级家长会上演讲家教的心理学问题。开会的时间前10分钟家长都到达了会场,我在演讲时,会场秩序很好。家长们都十分重视家长会,这反映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也反映出家长对子女精神上的付出。

2.目前家长普遍对孩子失望的事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为孩子付出的代价很大,有时得到的失望却是很多。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成绩、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的情况不一样。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态度不同,因此家长对孩子失望的内容和程度也不尽相同。据我的调查研究,目前家长普遍对孩子失望的事如下:

(1)自理能力差

现在的中小学生家长普遍对子女的自理能力差表示不满,不用说小学生,就连不少中学生也从不叠被子,他们的被子都是父母给叠的。我的一位朋友的儿子已是高三的学生,从小到现在每天都是妈妈给叠被子。现在已是19岁了,他妈妈让他叠被子,他就说不会叠,他妈妈手把手教他叠被子,他也不正经学。有时他妈妈气急了说:你再不叠被子,我就打你,他就胡乱把被子一卷扔在床角就算完事。据我的抽样调查,北京地区中学生不叠被子或叠得很不像样的绝不是个别人。

自理能力也是一种心理素质,很难想象自理能力很差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将来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够自食其力。我曾到一些硕士生、博士生的宿舍去进行调查,发现有的博士生、硕士生也是不叠被子,这反映他们缺乏自理能力和自理习惯。很多中、小学生的家长都给自己孩子洗袜子,就连一些高中生包括女学生他们的袜子也是母亲给洗的。我曾调查到一位女中专生,17岁了,她的卫生专用品每次都是她爸爸给洗干净收拾好的。至于很多中学生不会做饭、不会缝补衣服更是常见的事了。

不少家长非常感慨地对子女讲,你都是中学生了连被子都不会叠,连手绢袜子都不会洗,将来怎么办呀?父母能跟你一辈子吗?

目前中学生、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差,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有目共睹的事实。不管怎么说,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能不说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个方面的重大失误。这种失误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危害可能是长远的。

心理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的外延是很广的,包括的内容是很多的。自理能力对青少年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素质。它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与其他心理素质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自理能力强的学生一般说来他的独立性比较强,动手能力比较强。而自理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大,动手能力也比较差。

有不少中小学生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对自己孙子或孙女、外孙或外孙女进行袒护,说什么每天功课那么紧、那么多,哪有空叠被子、洗袜子。有的甚至说只要考个好分,考上名牌大学,我给他叠一辈子被子、洗一辈子袜子都心甘情愿。有的母亲甚至对上中学的儿子说,你只要考试总得100分,我天天都喂你饭吃。这些观念和行为,是目前某些中小学生自理能力越来越差的很重要的心理背景。

学生自理能力差,他的其他心理素质如独立性、操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学习成绩是多种心理素质的综合效应,独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差、操作能力差这些心理素质都会影响考试成绩。自理能力差的人走入社会后,会遭到更多的挫折,体验到更多的失败情绪,对事业的成功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我建议以家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作战,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的自理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

(2)对父母不礼貌

我的儿子王黎恩1994年10月~1995年10月在日本东京的一所小学学习,很快就学会了日本人的特别是晚辈在每天离家和每天回家时对长辈的礼貌用语。一般晚辈在离家时先对长辈说一声“我走了”,在回家时说一声“我回来了”,并且都是用的敬语。日本小孩从小受到家庭与学校礼貌教育的熏陶,进入社会后都是彬彬有礼,以礼待人。我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这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分不开的。如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以礼待人、讲究礼貌在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得到发扬光大,而在我们祖国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经常听到脏话、不礼貌的话,经常看到不礼貌的行为、违犯社会公德的行为。

就拿上车排队来说吧,这是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社会公德,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心理素质。以北京为例,有多少个乘客按次序排队上车呢?我有一天在动物园乘332路汽车到颐和园,调查332路所经各站的乘客排队上车的情况。结果很遗憾,没有一个车站的乘客是排队按顺序上车的。有的站汽车进站后乘客蜂拥而上,不是老弱病残优先,而是身强力壮者优先,这种情况我在日本从来没有见过。

当前的中小学生有一些人不讲礼貌、不讲社会公德。早晨上学不向家长打招呼,下午放学回家也不向家长打招呼。他们上车也是横冲直撞,在路上边走边打闹,你追我打,一面走一面吃。在路上喝饮料,喝完后把易拉罐往大街上一抛了事。他们不尊重家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时常顶撞父母,无理狡辩,强词夺理。

某中学初一年级女生刘某某到另外一个中学去看她小学时的一位同学。看见另外一个长相很好的女学生后就品头论足,双方发生争执。过了几天这个女生又纠集了几个她所谓的好朋去那个学校收拾那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幸亏那天那个女孩不在学校,一场斗殴事件没有发生。而后这些孩子去饭馆大吃大喝一顿,花了不少钱,付款时钱不够了就与饭馆主人大吵起来,蛮不讲理。后来饭馆的主人找到了家长,才算结了账。父母批评这个女孩,她不接受,还顶撞父母,气得她爸爸冠心病发作。她妈妈伤心地说:“我和她爸爸省吃俭用保障她吃好、穿好、用好,没想到一个女孩子竟和人打架,蛮不讲理,无理顶撞父母,真是气死我了。”

(3)学习成绩不佳

很多家长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感到很伤心,很失望。一类家长是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期待过高,孩子没拿到班里的前几位名次就感觉很失望。另一类家长是对孩子的考试分数过低而感到很伤心。有的孩子考试经常得六七十分,有的得四五十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考试分数高,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就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确实不好伤透了父母的心。这些学生逐渐厌学,个别还逃学,可想他们的父母是何等的失望啊!

3.现在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的心理

我曾经在一次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了下列问题的调查:看过心理学书的人占5%,95%的家长没有阅读过心理学方面的书;90%的人没有听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讲座;看过有关儿童教育方面书的占28%,有72%的家长没有看过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书。

我问过一些家长为什么不看看有关心理学的书呢?有的家长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都不知道,也就更谈不上看了。有的家长说,有时拿起心理学的书看,其中很多专业名词看不懂。有的家长说有时想看但不知道看哪些方面的书对教育孩子有用,又没人指导。有的家长说每天忙忙碌碌没时间看书。

现在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的心理,因此教育方法不当,对子女的教育效果不满意,甚至事与愿违,生气着急。现举几例家长教育子女违反儿童心理、违反学生心理,造成与子女不和与冲突的故事。

一位家长在星期天给女儿辅导数学,辅导了一小时后,女儿的注意力就不太集中了。到了一个半小时,女儿就开始东张西望了。到了两个小时,家长突然发起脾气:“我星期天还有事要做,忙得很。其他事都顾不上先给你辅导数学,你倒好,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你这样能学习好吗?不管你啦!”爸爸扬长而去,女儿哭哭啼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欢而散的结果呢?这是家长不了解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在50分钟是不成问题的,但过了一小时就不够稳定了。连续学习两个小时,注意力分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家长宋某某找我心理咨询。她说,“王教授我儿子上小学时很乖,听我的话,什么事都靠我。初中一年级还行但已有些变化,上完初二就不像话了,我的话他不听,说我像个鸡婆婆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为此我们母子俩整天打嘴架,烦死我了”。我对他讲:“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上的过渡时期,他由幼稚向成熟方面发展,由依赖向独立方面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评价和认识的能力。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他们的性格形成有重要作用。”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自我意识发展了,是不是就唯我独尊了、不听话了。不能这样讲,但从现象看也有相似的地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小孩了。正如有的初二、初三的学生说,我们可留恋的儿童时代已经过去了。”

“初中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大人’了,自我意识、独立性都逐渐在发展,有了自己的主张、自己的看法。因此不愿意听家长嘱咐这、嘱咐那,这不行、那不行。对家长的唠叨反感甚至顶撞。”

宋某某说那我以后就不管了,随他便吧,爱怎么怎么,我也不生那个气了。我说那也不行,你用对小学生的管教方法来管教初中生,违反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效果不好,造成了母子关系紧张。你现在说不再管他了也不对,管还是要管,关键在于要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初中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他们已不像小学生那样幼稚了,但还不像大人那样成熟。因此有时在行动上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力所不及的现象,还需要家长进行循循善诱的指导,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指导孩子学会客观地、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引导他们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与自我监督,使他们在心理行为上逐步成熟起来。

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找我心理咨询。她说她省吃俭用给儿子买了一架电子琴,并在繁忙的家务中每个星期天带着儿子到少年宫电子琴班学习电子琴。孩子对电子琴不感兴趣,上课不用心听讲,还主动与别的孩子讲话甚至打闹,并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责备。老师找家长说:“你儿子不好好学也罢了,可他上课说话与同学打闹使整个班都受到很大影响。”这孩子回家也不按老师的要求去练琴,他妈逼他练他就应付一下了事。可他与小朋友踢起足球却没完没了,吃饭时叫几次都不回家,心完全投入到踢足球上,宁可不吃饭也要踢足球。

人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各有所爱这是正常现象。少年儿童的兴趣也是各不相同的。孩子没有学电子琴的兴趣,强迫他去练也没有什么好效果;他如果对电子琴有兴趣,你不督促他去练,他也会主动去练。就像他有踢足球的兴趣一样,不吃饭也要踢。我对这位母亲说,你是没有了解你儿子的真正兴趣所在,他不喜欢电子琴,你强行让他去练,因此才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现在确有一部分家长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往往不符合孩子的兴趣,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电子琴、钢琴、琵琶,家长不能赶时髦,看人家孩子练电子琴而不顾自己孩子的真正兴趣爱好,也盲目地去强迫孩子学电子琴。

我认为家长要经常地、仔细地观察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再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孩子学业、时间等情况引导孩子去培养某一兴趣,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兴趣得到真正的培养和发展。

一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杜某某,她找我心理咨询,说她女儿今年高二,学习成绩也很好,希望明年能考重点大学。“这孩子最近非常用功学习,每天晚上做作业都做到11点。可是逐渐发现她做作业的速度比以前慢多了,甚至很简单的题也反复检查,反复演算,这样下去怎么办呢?我看孩子很用功,对写作业速度不快她自己也很痛苦,我也不能批评她,孩子的工夫下到了,再批评她不是更伤心吗?王教授你看该怎么办呢?”

我说,根据和你女儿的表现,十有八九你女儿患有强迫症状,我说请你女儿来和我交谈一下。经过我与她女儿谈话之后,我郑重地告诉这位母亲,她女儿确有强迫症状。这位母亲惊讶地问什么叫强迫症状?强迫症状指的是明知某种想法没有必要,想也没有用,但非想不可,自己也很痛苦,翻来覆去地想,心里也难过,或者某种动作反复去做,明知做也没有用,但是自己控制不住。你女儿明知那样简单的数学题是不会做错的,经过检查证明是做对了,但还是要反复检查,她也很痛苦,这就是强迫症状。

现在我们有些家长对孩子一些外观性的行为问题,如顶撞父母、摔东西、一不顺心就哭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很重视孩子的这些行为,尽管没有什么好办法去解决。但是对像杜某某的女儿的那种内隐性的心理毛病却往往熟视无睹,也不认为孩子有什么毛病,因此往往也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心理调解。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缺乏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心理了解得太少。

同类推荐
  •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哲理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哲理

    青春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美好的青春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应该是求知若渴的,更应该是增长见识与明了事理的。
  •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6岁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6岁

    哈佛教育学博士王涛赞其为:最有用的实操手册!多家幼教机构称其为:最好的“家-园”共建手册!300万粉丝一致评其为:一语道尽父母心声!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育儿路上有太多左右为难!
  • 育婴师妈妈的小儿日常照顾经

    育婴师妈妈的小儿日常照顾经

    本书通过宝宝的生理状况、如何喂养健康宝宝、如何科学护理宝宝、如何照顾疾病宝宝和宝宝早教的五个部分,针对0-3岁宝宝的育儿要点、身心发育过程,以及日常或疾病时的护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 家庭情商课:培养优秀孩子的99件小事

    家庭情商课:培养优秀孩子的99件小事

    本书针对1—6岁孩子的情商培养。以亲子互动的形式,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强、关爱他人、珍惜劳动成果、克服苦难等优秀品格。本书共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培养小孩的爱心与智慧(1-3岁),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安全意识、注意力、阅读能力、爱心、责任感等。第二部分培养小孩的独立与社交能力(3-6岁)。重点培养孩子积极乐观、自信坚强等优秀品格与耐挫能力、审美情趣、良好沟通能力等情商能力。本书写的生动有趣,事例丰富,穿插名人名言、事迹、实验报告等,全方位,多角度来培养孩子情商,是重视孩子情商培养的家长的不二选择。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从孩子的性格塑造、情绪障碍、怪癖行为、学习困惑、人际冲突、怀春心理、心灵自助等多个方面,讲述了应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热门推荐
  •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并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有关方面研究成果的文章,并对先前的研究观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说明,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青春微凉好在你很暖

    青春微凉好在你很暖

    两个性格寡淡的人,却在日日的相处中关系微妙了起来。他是学霸校草,整张脸写着生人勿近,她是学霸女神面对绿茶们的使坏从不会软弱哭泣,而是绝地反击。别人都认为云曦是个不在乎嘲弄,坚强的人。知道洛宸有一天看到她一个人在哭,高三上学期,洛宸没打招呼一声不吭就离开了,云曦以为洛宸无感与自己,心中另有他人,带着遗憾离开了高中,云曦决定放弃他时,可命运捉弄……
  • 惟一已逝

    惟一已逝

    惟一:“我不喜欢你。”洛洛:“没关系,我喜欢你就够了。”惟一:“我要结婚了。”洛洛:“没关系,我只要喜欢你就够了。”惟一:“我女儿很想你,你去见见她吧。”洛洛:“好,我马上就去。”
  • 傲古剑尊

    傲古剑尊

    人皇已死,七武国当立,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强者重生,威名傲万古,这是一个逆天而行的时代;武者,逆天修行,只为一朝踏破虚空!叶离,天界一代铸剑宗师,遭红颜背叛,落下凡间,自此,一个绝世强者,重回九重天的壮阔史诗,就此拉开序幕……且看七大武国,鹿死谁手;且看一世强者,如何凭借手中三尺短剑,傲古长存!
  • 独上寒

    独上寒

    踽踽独行,是为天命;上得高台,以享司寒!
  • 我可能捡了个星球

    我可能捡了个星球

    各位看官大佬,过来瞧一瞧,看看一看留下脚印在走!
  • 假面皇朝

    假面皇朝

    智商280,身价千亿的李孝琳大小姐因为坐直升飞机出院途中无意中被春雷劈了,和母亲的助理sunny一起穿越回了鑫国。灵魂附身在一个渔家农民刚死去的丑女儿辛灵儿身上,辛灵儿重生后阴差阳错嫁给痴儿四皇子,人生不断开挂,把整个鑫国变成自己的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笙歌落琉华

    笙歌落琉华

    顾笙歌原是要许给丞相公子李言清的,只是被混不吝的七皇子华王爷叶琉华看上,非要抢过来当他的华王妃。顾笙歌重活一世,暗中积攒力量报仇雪恨后也只是盼自己这一世能做个吃喝无忧的米虫。嫁给暗流涌动的皇家确实非她所愿。奈何皇权大过天,那就嫁呗,好歹华王府的菜肴点心是出了名的精致美味不是?若是不如意,休夫逃跑的本事也还是有的。叶琉华这十八年来面上过的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整个叶秦国上下还有谁比他更潇洒恣意?怎么如今要娶个媳妇儿这么难?怎么媳妇儿娶回家了要相亲相爱也这么难?自己的小王妃爱美食?那就把全天下的美食都送入王府总能留下她了吧。
  • 毒妇从良手札

    毒妇从良手札

    【重活一世,立志贤良,奈何骨子里坏透了,只得画张美人皮。】“徐娇兰,朕怎么会喜欢你这样的毒妇。”“娇兰,本宫怎么会有你这样黑心的姐妹。”“兰儿,你怎么会有这么恶毒的心。”“小姐,你怎么忍心。”她,徐娇兰,大宣朝第一毒妇,谋害姨母失去主母之位,残忍设计外祖父一家背上叛国之名,甚至谋害好姐妹苏灵儿妄想成为皇后。终于,隆庆元年,她死了,天火焚身,世人皆道报应。可谁又曾知道她心狠手辣,只不过是为了助那位世人称赞的贤王登上皇位。她为他舍了至亲,背了良心,手上沾满了鲜血,却最终只是为她人做了嫁衣。一朝重生,她决定要从良,不再做毒妇。表姐不是因为自己而嫁了个中山狼吗?她就替表姐挑一个如意郎君。表弟不是因为自己而仕途受阻吗?她就把他培养成状元。佩兰不是因为自己而惨死吗?她就给她一份安稳生活。还有那个谁谁,人多的记不清楚了。怎么自己害了那么多人,没事来日方长,慢慢补偿。虽然,要从良,徐娇兰也没打算做包子,该报仇还报仇,谁也别想欺负自己。宁王不是想做天子吗?她就让他连平民也做不了。苏灵儿不是想做皇后吗?她成全她,让她嫁给异族老皇帝。红绣不是喜欢男人吗?她就把她送到青楼里。还有那个谁谁,怎么也记不清楚了。看样子,徐娇兰的从良路有点长。可是,突然冒出来的沈大人又是怎么一回事?不行,沈大人奸诈狡猾,生性凉薄,肯定知道自己的老底,为了从良顺利,她要除掉沈大人。于是徐娇兰每日日常,雷打不动的想法设法除掉沈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