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一)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方式的局限性
第一,由于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是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对局部经济利益的调节而实现的,因而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平衡带有较大程度的盲目性。
第二,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虽然可以起到调节微观平衡的作用,但它不能自动引导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
第三,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不能保证收入的平等分配,以致为取得效率要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
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不经济。市场失灵是指在存在公共物品的情况下,即在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公安等部门和市政维护、交通安全等公共物品和劳务方面,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方式不能对相应的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市场不经济是指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受外部影响而产生的一些不经济即从全社会角度看完全得不偿失的现象。例如,企业的生产活动所排放的废水、废气、烟尘等废弃物引起的环境污染,对其他企业的生产和社会成员的生活造成危害,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
(二)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和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程度越来越高,客观上要求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地分配各种生产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需要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主动地、自觉地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干预和调节再生产过程的比例关系、社会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以确保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市场在发挥作用时,也有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所谓做不到的事情,是说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优势领域和范围是微观经济,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如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等,市场是无法提供的;那些产生负的外部效应如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经济活动,市场是无法禁止的。所谓做不好的事情,是说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必然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自由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产生垄断,阻碍生产和技术的进步。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由国家宏观调控来解决。
第三,宏观调控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优势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但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并不能自发地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相反还可能产生过度竞争、过度投机或市场垄断,从而破坏公平竞争机制,造成市场机制的混乱。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公平的市场竞争,国家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诸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保护企业的合法经营,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第四,宏观调控是维护公平分配的需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为公平分配,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创造了基本条件。但是,由于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有可能因此而扩大,甚至产生两极分化。因此,通过国家制定诸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经济政策,以协调和处理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保证公平分配,维持社会稳定就显得十分必要。
第五,宏观调控是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大趋势下,国家之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各国都在为本国的企业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国际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条件。在国际范围内,这种条件的创造是离不开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职能尤为重要。
二、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
政府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即在一个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或者人均收入的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是一国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在我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直接关系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早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以及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重大问题。因此,促进经济增长就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
第二,增加就业。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出现生产过剩,以及经济增长停滞或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都会出现失业率的上升。失业使劳动者的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保障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并影响到社会安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各国政府一般都把增加就业作为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居民收入,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经济稳定的大事,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临着新增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等巨大的就业压力,存在着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但素质不高之间的矛盾。因此,增加就业和再就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而严峻的问题,在未来若干年间,这将是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变量。政府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促使其实现。
第三,稳定物价。稳定物价是使物价总水平维护在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范围内,既防止过高的通货膨胀,又避免严重的通货紧缩。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通货膨胀的发生会降低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和货币的购买力,它所指示的供求失衡会引起经济的波动,还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引发金融危机和社会动荡。通货紧缩通常是经济增长低迷的表现,由于需求不足,物价下降,企业生产规模缩小,失业人数随之增加。因此,放开价格,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的同时,政府应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切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所发生的货币收入和支出,它全面反映一国涉外经济交易情况。出口大于进口为贸易顺差,会出现贸易盈余;进口大于出口为贸易逆差,会出现贸易赤字。国际收支平衡就是指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既无盈余又无赤字的状态。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国际收支发生严重逆差,会产生支付危机,降低国家的外汇储备,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引起国际上不利的反应,对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将国际收支差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持适度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对外经济交往和国内经济的发展。
各个宏观调控目标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各个目标之间加以权衡和协调。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是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其基本特点是以市场为直接对象,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
1.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经济杠杆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经济杠杆是指国家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值、工资、利率、汇率、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功能主要有:①分配功能。例如,通过财政、税收、信贷、利息和工资等经济杠杆,就可以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②调节功能。国家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可以从宏观上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关系,从微观上调节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活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效率地运行。③控制功能。国家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可以对关系全局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④动力功能。经济杠杆可以利用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实现经济协调,推动经济发展。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活动,既要根据各种经济杠杆的特点而分别加以利用,又要使各种经济杠杆能协调配合,综合加以利用,这样才能使经济杠杆发挥最佳效果。
2.计划手段是指通过经济计划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国家从宏观上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经济计划的重点应该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控制、重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促进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工作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把重点放在中、长期计划和远景规划上;国家计划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
3.法律手段是通过法律的形式调节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手段。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它包括保护和制裁两方面的内容。作为保护手段,就是通过经济立法,保障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经济合同的实施,保证经济活动有法可依。作为制裁手段,就是通过经济司法审理经济纠纷,制止不正当竞争,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利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和平等性等特点。
4.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命令、指标、规定和下达指令性任务等行政方式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在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保证经济的有序运行,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有计划地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组织和领导,以实现社会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完成这个任务,需要通过政府的行政部门和经济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各种带有约束力的规定和指示,即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行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迅速、有效的特点,但不能片面强调或过多地加以运用,否则会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企业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使经济失去活力。此外,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也必须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依据,要从实际出发,不得带有主观随意性。
四、宏观调控的政策
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各种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为达到一定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财政工作方针、准则。它是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国家债务等政策所组成的财政政策体系。财政收入政策是国家通过税收、国有企业收入等财政环节筹集财政资金的政策,主要是由税种、税率所构成的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政策。财政政策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进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财政政策可分为三种类型:平衡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平衡的财政政策也称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使财政收支大体平衡的政策。实施平衡的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不会产生扩张或紧缩的作用。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或增加财政支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财政减收增支的结果在预算上表现为财政赤字,因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称为赤字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减税。减税可以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在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相应地扩大社会总需求;同时,减税扩大了企业和个人在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有助于其扩大经济活动范围和规模。第二,增支。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扩大会带来社会总需求量的相应扩大。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扩大社会总需求而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但财政赤字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特别是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条件下,将不利于实现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因此,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必须全面考虑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增加财政支出而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实践证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和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财政增收减支在预算上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为盈余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是在经济过热,出现社会总需求膨胀时采用。其主要措施有:第一,增税。通过增加税收可以扩大财政收入的规模,同时抑制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消费需求。第二,减支。减少财政支出,缩小财政活动的规模,可以产生压缩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典型的紧缩性财政政策是使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即保持一定数额的财政盈余。但是,在大多数国家,实现财政盈余特别是经常性的财政盈余并非易事。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缩小财政收支的差额,把赤字减少到最低限度,也是一种紧缩政策。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应当根据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同情况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但在长期中,应选择平衡的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政策。它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所构成。在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是指货币的供应量大体与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相适应,从而使物价基本稳定。发展经济是指通过合理分配货币资金,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社会总供求的情况,货币政策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它的作用是通过增加货币的供给,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二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它的作用是通过减少货币投放,缩小贷款规模,抑制总需求。三是均衡的货币政策。它的作用是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量大体相适应,以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目前我国实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利率、适当增加贷款规模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对缓解国内总需求不足、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3.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优化产业结构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是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高度化,以纠正产业结构扭曲,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以提高产业内企业的活力和效率。产业布局政策是政府调节产业区域布局的政策,它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缩小由于地区间经济活动密度和产业结构的不同所引起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