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的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在乎真学问,在乎真性情,在乎以真待人。
很惭愧,我对醉翁的了解只限于一幅画和一篇文章。
一幅画是儿时看到的。画上一位母亲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旁边蹲着一个孩子。画上大约附有文字说明,我知道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母亲便以荻杆画地教他识字。买不起纸笔的家境是怎样的家境?泥地是我们童年的好伙伴,我们在上面画各种图形,做各种游戏,但从没想过在上面写字,有时写几个字也只为好玩或者炫耀,而这个孩子竟然依靠母亲在地上画字而识字,这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同时也觉得有些好玩。可是,他竟然就这样学成了大学问家,不可思议之余,我便牢牢记住了这个故事和这个古代文学家的名字(那时的我对古代文学根本还没有概念)欧阳修。这幅画好像是一组勤学或者劝学图中的一幅,都是讲的古代名人幼时勤学的故事,贴在堂屋板壁上,大约是父母有意买来劝我们勤学的吧,但我只记住了这幅,其他几幅都没什么印象了。
一篇文章便是那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是在中学课本上读到的。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篇文章,喜欢它的简洁专注,喜欢它的真切自然,文末最后一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更让我倍感亲切,因为我也是江西人呀。我觉得这篇文字和我喜欢的另一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还有我手头正在阅读的日本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都有这种特点,用笔简洁自然,专注于所写景物,近乎白描,细致而又传神,简练而又余味无穷,就像我喜欢的中国山水画一样。这样的文字现在很难看到了。
现在很多的记游文字大多在景物之外用力,在所谓的人文典故和传说上着墨甚多,有的甚至大段大段地引用资料,让我读着觉得很累。当然有的景点本身单薄或者就是人文景观,如名人故居、遗址等是必定要以写人文典故为主的,把眼前景物和历史文化资料结合得好的也不少。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十多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就非常震撼也非常喜欢,到现在不管别人怎么议论,我也仍然觉得喜欢。他这是所谓文化散文,把景物与文化内容结合得很巧妙,不过让我喜欢和印象深刻的并不是他文中介绍的所谓文化知识,而是贯穿在文字中的那份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和情感,让我感觉到强烈的共鸣。
但有不少写自然山水的文字却只在这些方面用力,有的甚至超过了对景物的描写,通篇读下来只了解了一些所谓的知识(有的还是虚假的知识,很多景点的所谓传说都是一些景区开发者为吸引游客而杜撰出来的,我在旅游部门待了多年对此深有体会),对于作者去过的地方却没有一点印象。我觉得散文必须真实,而游记则必须亲历。曾听说有人从没到过一个地方却照样可以写出到那里一游的美文来,当时听了惊得目瞪口呆,于是想到我在报刊上读过的一些游记文字是否就有这种,顿时有种上当受骗之感。不过想想,照现在这种游记写法,这的确很容易做到,找些资料再加些想象不就可以了吗?原来还要劳神去找书查找,现在网络的发达已经使这变得更加轻而易举了。我觉得旅行为长知识只是一个方面,同时还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美丽的地方得到亲身的感受,让自己的眼睛、身体和心灵得到真切的体验以及启迪,我觉得后者是更重要的。如果只为长知识,只需看书或者上网查找就可以了,现在上网查找景点图片都已经变得非常容易,“网游”就可以了。作为旅行记录的游记文字也不应当只给人知识,而更应该给人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哪怕不全面或者片面也无妨。像《醉翁亭记》这样的文字则是非亲历者不可能写出的,真切的景物、真实的感情,清新自然,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仅以这一幅画和一篇文章就足以让我对他心生景仰之情了。前几年参加汉语言文学自学考试,才了解到欧阳修在文学史上是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紧密相连的,他是这场革新运动的领袖,使其文论和创作影响均很大,且极力擢拔二苏和曾巩等,当时许多有才华的文人都团结在他的周围,正像他在文中写的“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在“文人相轻”的文人圈子中是非常难得的,这样的文学大家才真正堪称文坛领袖。
依我的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在乎真学问,在乎真性情,在乎以真待人。
我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理想变为现实。
——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