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将新旧交规的变化总结为:从“撞了白撞”,到“机动车负全责”。这似乎是目前最流行的说法。
然而,事实却不尽然。
按以前的交规,绝不是“撞了白撞”。在生效前,执法标准是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人车相撞,按照“过错原则”的比例来分配责任;但即使责任完全在行人,机动车也要承担“人道赔偿”——损失的10%。
再说新交法,“机动车负全责”的说法同样偏颇。根据第七十六条的规定,人车相撞后,第一个“埋单”的是“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超出保险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司机第二个“埋单”;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责任可“打折”。对“碰瓷”等故意者,司机完全“免单”。
支持者说,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新规则。但要真正落实,笔者认为至少要过“四道坎”——
其一,建立真正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目前,保险公司以“商业三者险”来暂代“强制三者险”,导致理赔矛盾重重。因为根据现行的《保险法》,保险公司仍然是“机动车”有过错才赔偿。本应首先为事故“埋单”的“强制三者险”,成了“纸上谈兵”。而公益性的“强制三者险”,商业公司有无承担能力仍值得商榷。
其二,想方设法减少行人违法违章。目前的交通现状是,行人违法违章率很高。新交法的规定,是否会令本已习惯违法违章的行人更加有恃无恐呢?加大对违法违章行人的惩处已成当务之急。
其三,尽快化解司机的抵触情绪。由于“强制三者险”的不到位,与立法的初衷相比,司机的风险被无形中扩大。一方面,要抓紧落实“强制三者险”,让司机的风险合理化;另一方面,加大宣传,让司机理解人车的相对性,尊重行人,就是尊重自己。
其四,交警不能当“甩手掌柜”。一些地方的交警将事故责任等同于“机动车负全责”,在查清事故原因上大打折扣,实际上加重了司机的责任。新交法实施后,交警理应更加认真地查清事故原因,积极查处“碰瓷者”。
这“四道坎”翻过了,我们“以人为本”的新交法才能有民意基础、守法基础和执法基础,才能落到实处。
二轮投票不易第一道坎难翻
乌克兰争议双方就是否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和宪法修正案分歧严重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4日根据最高法院作出的判决,决定在12月26日重新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理由是上月举行的选举第二轮投票存在着舞弊情况。但选举的第二轮选举工作看来并不容易。当地时间4日,乌议会紧急会议未能就与选举有关的法律修改方案达成一致,未能迈过第二轮选举的第一道坎。
双方争执分歧严重
在议会一天的紧急会议中,支持尤先科的议员要求加速通过选举法修正案,以确保大选能够公正地进行。而支持总理亚努科维奇和总统库奇马的议员则力主修宪。结果,双方未能达成妥协。
尤先科阵营说,只有在选举法修正案得到通过之后,他们才会考虑修改宪法分散总统的部分权力,但支持总理亚努科维奇和总统库奇马的议员则要求先修宪后再通过选举修正案。双方的支持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了当天的会议无果而终,各方期待的重选协议也未能顺利产生。
选民对抗分裂加剧
与基辅市的欢庆场面形成鲜明对比,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领导人4日纷纷对最高法院的判决表示谴责,并警告说,乌克兰正在一步步走向分裂。
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在乌工业发达的东部地区拥有较大支持,因为这片地区居民大部分说俄语,并与俄罗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他们担心,一旦亲西方的尤先科当选,会被说乌克兰语的中部和西部地区边缘化。
在乌东部城市哈尔科夫,上万名分别支持亚努科维奇和尤先科的当地居民展开了对峙,政府不得不动用大批防暴警察在两支队伍之间组成重重人墙,以防不测。
反对尤先科的当地人拉申说:“我们需要在东南部成立共和国,承认两种官方语言,俄语和乌克兰语。”而尤先科的支持者却不这么认为。现年68岁的维塔利说:“法院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我们不能容忍欺骗。”
企业发展的五道坎
技术坎是说任何一个企来首先得有一套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产品(含服务),没有产品就没有企业。所以,一个企业第一关要过的就是技术坎。但有好技术并不等于有好市场,好的技术可以实现产品的部分销售,但要全面占领市场,就必须过第二道坎营销坎。只有借助营销手段才能全面兑现技术的市场价值,才能把技术变成钱。当营销发展到一定的时候,管理就会拖营销的后腿,缺乏管理体系的支撑,营销已经无法走得再远,这时就必须解决管理问题,企业就要过管理坎,通过高水平的管理来带动企业发展。当管理问题解决后,企业如何通过扩张等手段来获得快速发展。就面临一个战略问题,过不了战略这一关,企业也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就是解决了战略问题,还有一个文化问题。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也是企业凭什么来凝聚人心的问题,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企业一样也会败下阵来,无法走得更远。
美将施行首例变脸手术抗排和心理是两道坎
南方网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11月19日,曾经成功进行人体前臂移植手术的美国著名外科整形专家约翰·贝克教授将在庄严的英国科学博物馆宣读他最近8年来的研究成果。目前贝克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正在全力准备一次石破天惊的“变脸”手术,即将死者的面部一股脑儿地移植到活人身上!一旦这项手术成功,将标志着人类在科技史上树立了一块新里程碑。
技术上完全可行
据报道,美国肯塔基路易维尔大学的著名外科整形专家约翰·贝克博士将于11月19日出席英国皇家外科医生学会,届时他将在会上宣布他在“变脸”(全脸移植)手术上最近8年来的研究进展。据贝克博士透露,迄今为止“变脸”手术所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早就被克服,换句话说,“变脸”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障碍,至少理论上如此。
早在两年前,贝克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就曾向当地的科研评估委员会提交了一份申请,详细论证了“变脸”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关风险,此番他再向国际科学界宣读成果无疑标志着他已经为“变脸”手术做好了冲刺准备。
贝克教授指出,与传统整容手术相比,全脸移植的技术要求要低很多,手术风险自然也降低不少,很重要一点还在于,全脸移植所需的手术次数相对而言要少很多。按照贝克教授的说法,接受全脸移植之后的患者将拥有“正常人”的丰富表情,根据以往全手移植的经验来推测,“变脸”之后患者将恢复近80%的面部功能。
变手奠定变脸信心
为了论证“变脸”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他特地提到了与全脸移植原理相近的全手移植手术。1984年新西兰人克林特·哈勒姆在一起意外事故中被锯床切断了右前臂。1998年9月23日,一支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肌腱和皮肤修复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开始了世界上首例异体手臂移植手术。当那只用来移植的前臂按照应有的长度切割好后,医生们就开始疏通上面那些将与残臂连接的部位。手术后,那只右手的手指脉络清晰,温暖而红润。由于注射了一种新药并结合抗淋巴血清,15天后,突发性排异的危险也排除。
克林特·哈勒姆的前臂移植手术取得开拓性成功之后,在世界各地先后又有19例类似手术获得成功,贝克教授参与了其中两次。贝克说:“全手移植的术后效果令人满意,我所经手的那两名患者手部功能恢复了75%。这个比率即便对那些断臂再植(自体)的患者而言也算非常理想。”
抗排、心理是两道坎
对于任何异体移植手术而言,如何解决受体对于供体的排异问题都是一道最大的坎。国际顶尖的整容外科医生、伦敦皇家自由医院的彼得·巴特勒认为,“全脸移植”手术之所以可行,是因为目前的新药物完全可以防止手术后出现的免疫系统对那张“新脸”的排斥作用。
另外,心理原因也是“变脸”者必须要过的一道坎。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脸都是“门面”,其身边生活的人正是依靠这个标志对其进行身份辨认。一般认为,“变脸”后的患者由于面部特征的改变不由自主地承袭了另一个人(捐献者)的社会角色,可是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原来的那个自我。这种“表里不一”的情况必然给患者带来内心的巨大挣扎和痛苦,让他们觉得没“脸”见人。
(编辑: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