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99500000032

第32章 民间音乐

什么是民歌?民歌包括哪些类别?

民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它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提炼加工。它具有集体创作和不断变异的特点。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短小精悍、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色彩。

民歌按体裁形式分,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按题材内容分,可分为爱国歌、社团歌、情歌、劳动歌、悼歌、宗教歌等;按演唱者身份,可分为渔歌、牛歌、妇女歌、儿歌等;按音调高低,可分为高腔、平腔、低腔等;按节拍节奏,可分为长调、短调等;此外,还可按地理环境、国家、民族、地区或方言区分类等等。

什么是号子?

号子,又称“劳动号子”。它产生于生活中,是伴随劳动歌唱的一种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号子的歌词多即兴创作,内容广泛,多与劳动直接相关。有的是劳动时见景生情,有感而发,随口编唱;有的叙唱历史传统故事或民间风俗生活事物;也有的没有任何歌词内容,只是劳动呼号。号子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号子的类型有很多,如农事号子、建筑号子、搬运号子、船渔号子、林区号子和作坊号子等。号子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及一领众和等,其中,一领众和的形式最为常见。

山歌有哪些特点?

山歌是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中,为减轻疲劳、抒发对生活的感受等而编唱的歌曲。一般语言上都朴实无华,曲调上热情奔放,节奏也特别自由。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结构上多为双乐句乐段和四乐句乐段。山歌的种类十分丰富,南方有“客家山歌”、“弥渡山歌”、“柳州山歌”等,北方有“信天游”、“山曲”、“花儿”等,各个少数民族也大都有自己的山歌,如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飞歌”、藏族的“哩噜”等。各地的山歌风格各异,一般而言,南方山歌柔婉,北方豪放。

小调有哪些特点?

小调,又叫“小曲”,广泛流传于中国大多数汉族地区,尤其长江、黄河流域在数量和品种上更具代表性。它的旋律流畅优美,结构比较规整,通常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小调以独唱为主,也有齐唱或对唱。在许多小调歌曲中常运用衬词、衬句,使歌曲更加鲜明生动。小调一般有器乐伴奏。小调所反映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从重大政治事件到日常生活、风俗、爱情等都有表现。《绣荷包》、《小放牛》、《对花》、《走西口》、《沂蒙山小调》、《放风筝》、《茉莉花》等小调流传甚广。小调的形式包括长调、短调、舞歌、民间儿歌。

八音具体指什么?

八音是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是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之一。其中,钟、铃等属金类;磬等属石类;埙属土类;鼓属革类;琴、瑟等属丝类;柷、敔等属木类;笙、竽等属匏类;箫、笛、管、篪等属竹类。这八种乐器有条不紊地协奏,发出美妙和谐、悦耳动听的乐音,叫做“八音克谐”。

什么是雅乐?

雅乐是历代专门用来在帝王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等场合表演的宫廷乐舞。最早在西周时由周公姬旦制定,它包含了远古图腾及巫术等宗教活动中的乐舞及祭祀音乐,也包含西周初期的民俗音乐。周代的雅乐即指“上舞”,儒家认为它的音乐“中正平和”,歌词“典雅纯正”,所以称为“雅乐”。主要用编钟和编磬来进行演奏。后来,历代帝王取得政权后,都制礼作乐,歌功颂德,这种乐舞统称为雅乐。

什么是燕乐?

燕乐,亦称“宴乐”,是我国隋、唐至宋代的宫廷宴赏音乐,它具有很强的娱乐欣赏性,常常伴有歌舞。广义的燕乐指的是所有汉族俗乐与外来的(外国或外族)音乐,狭义的燕乐则专指唐十部乐(唐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伎、西凉伎、天竺伎、高丽伎、龟兹伎、安国伎、疏勒伎、康国伎、高昌伎)的第一部。燕乐在隋唐时期几个嗜好音乐的君主的提倡下,兴起与发展起来。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隆基酷爱音乐,他们设立了规模宏大的宫廷音乐机构,使燕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什么是清商乐?

清商乐亦名清商曲,隋唐时简称清乐。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流地区。它是在我国东晋南北朝时期,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清商乐一般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表演,有时也在宫廷元旦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中表演。隋唐时期,由于几个君主的重视,清商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元以后,清商乐旧曲在宫廷内已很少有人能奏。但在民间它仍以新的面貌继续流传。

笛子起源于何时?

笛子一般认为源于西域,西汉年间流入中原。据说,张骞出使西域时,曾遇一青年牧民悠然地吹着一支管子,乐曲清浊分明,飘扬四野。牧民告诉张骞,这个管子叫做“七孔骨笛”。牧民还送给了张骞十多支形状各异的骨笛和祖传的《摩诃兜勒》笛谱。张骞自幼精通音律,在牧民的指导下,他很快就能吹奏自如。公元前126年,张骞返回长安,把这些笛子和乐谱交给宫廷乐师李延年。李延年如获至宝,潜心修炼,创作了《入关》、《出塞》等一批名曲。后来,笛子的材质由兽骨发展为竹子。因为竹笛价格便宜,很快便传播开来。

管是一种什么乐器?

管,又称管子,古称“筚篥”,是一种气鸣(吹管)乐器。古代多为竹制竖吹,历史悠久。汉代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隋唐时筚篥有多种称谓和形制,并广泛用于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中。宋代的鼓吹乐、教坊乐中都以它为主奏乐器,故又称“头管”。明代时已用于寺庙音乐。清代流行于民间,在北方则更为广泛。

近代的管为木制,上开8个按音孔(前7后1),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哨子有大有小,吹奏时常用更换大、小哨子的方法调节音高。根据管的长短粗细分为大、中、小3种,大的长约33厘米,称为低音管,音色深沉厚实;中的长约24.5厘米,称为中音管,音色圆润明亮;小的长约18厘米,称为高音管,音色尖锐高亢。将两支管子并排在一起,同时吹奏的称双管,一般常用高音双管,音色浑厚柔美。管的演奏技巧丰富,常用的有滑音、颤音、打音、涮音、齿音、花舌音等。

笙是一种什么乐器?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和”(即小笙)字。诗经中也有“鼓瑟吹笙,吹笙鼓簧”的诗句。目前最早的实物是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笙。它由笙斗、簧片、笙脚、笙苗、笙箍、按音孔等组成。笙斗最早用匏(葫芦)制成,唐代改用木制,现代则用铜制。笙片最早用竹或苇制成,现代用铜制。笙笛为竹管,上有按音孔和出音孔,下端笙脚装簧片,插入笙斗内。普遍流行的是13簧、14簧笙。现代的笙有17簧、21簧、带扩音管的24簧加键笙、36簧加键笙等。笙的音色明亮、甜美,能同时吹奏几个音,声音非常丰满。笙的演奏技法有打音、呼叫、颤指、历音、滑音、二声部演奏技法等。它不但能独奏、重奏,也能在合奏中起到组合作用。

古琴是一种怎样的乐器?

古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拨弦乐器,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距今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被视为高雅的代表,被称为“国乐之父”,还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古琴长约110厘米,琴头约17厘米,琴尾较细;面板用桐木或杉木制成,开有大小不等的两个出音孔,分别叫做“凤沼”或“龙池”,琴面设七根弦,音域宽广,音色变化丰富,所以又称“七弦琴”。古琴属于典型的独奏乐器,较少用于合奏。弹奏时右手弹弦,左手按弦,琴音圆润,韵味悠长,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很丰富。

编钟是一种什么乐器?

编钟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棰和长方形的棒分别击打编钟,可使其发出不同的乐音。编钟音乐清脆明亮,悠扬动听,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早期的编钟是用泥土烧制的陶钟。夏商之际出现了以青铜制造的编钟。编钟虽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打击乐器,但其音质、音准、音色等方面,绝不逊色于各种现代乐器。

曾侯乙编钟是一种怎样的乐器?

曾侯乙墓发掘出土了大批古乐器,共有编钟、编磬、鼓、瑟、琴、笙、排箫、篪等8种124件,成为中外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观。其中对中国音乐史研究贡献最大的是全套打击乐器编钟。曾侯乙编钟有64枚。另有楚惠王赠的钟1枚,共计65枚,编成8组,出土时悬挂在三层铜木结构的曲尺形钟架上。每件钟上都有关于乐律的铭文。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今国际上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属同一音列,音域宽广,从最低音到最高音,跨越了5个八度。它的发现弥补了古代乐律记载方面的不足,从而推翻了“中国的七声音阶来自欧洲”的传统说法。

锣的音色有哪些特点?

锣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族打击乐器。它音色低沉、浑厚、雄壮,音量变化幅度大,敲时发音厚重,余音长。一般单击、慢奏、弱奏与中强力度击奏,效果最佳。它宜表现不祥的预兆、灾难性的场面、恐怖的景象、送葬的行列及死亡与哀悼的场合等等。合奏中虽不多用,但往往只敲几下就足以刻画出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锣在史书上的记载最早见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从宋代起,锣便在民间乐队中广泛使用。锣身呈圆形弧面,铜制,中央部分略高,称为光、脐或堂,是发音的主要部位,用锣槌或锣板的边棱敲击。锣的形制有30种左右,可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四类。1791年,法国作家戈赛克把我国锣始用于管弦乐队中。从此,锣就正式加入交响乐队的“家族”,被人们称为“中国锣”。

什么是花儿?

花儿属于山歌的一种,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在青海称花儿为“少年”,称演唱花儿的人为“漫少年”。花儿大多在山野间漫唱,故又称为“野曲”。花儿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联唱3种。花儿所表现的内容有抒情与叙事两类,一般称抒情的为“草花儿”或“散花儿”;称讲述故事的为“本子花儿”或“整花儿”。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家庭生活等方面,情歌尤多。花儿的曲调高亢,悠长,粗犷,奔放,比喻运用自如,为当地汉、回、东乡、撒拉、保安、裕固、土、藏等族口头文学的重要形式。演唱时,调与曲都可以即兴发挥,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江南丝竹有哪些特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器乐合奏形式。它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其中有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还有一些打击乐器如鼓、板等。合奏时,每件乐器既富有鲜明个性又互相和谐,手法常用加花变奏。笛子演奏注重气息的运用,高音悠扬清远,低音含蓄婉转,音色醇厚圆润,常用打音、倚音、赠音、震音、颤音等技巧润饰旋律。二胡音色饱满柔和,力度变化细腻,尤以各种滑音技法,体现江南丝竹细腻清秀、明快健朗的个性。主要曲目有“四合如意”、“欢乐歌”、“慢三六”、“云庆”、“行街”、“中花六板”、“三六”、“霓裳曲”八首,号称“八大名曲”。

木鱼是怎样的一种乐器?

木鱼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击奏体鸣乐器。明代王圻《三才图会》:“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当时用于“梵呗”(宗教歌曲),清以后用于民乐合奏。木鱼多用桑木或椿木制作,其形制为团鱼状,中腹刳空,如鱼张巨口,以利共鸣,用圆头小木槌击奏发音。木鱼大小不一。民间所用木鱼有大、小两种。大的发音低厚,小的发音高亮。

为什么有人说二胡是“能说话的乐器”?

二胡,俗称胡琴、嗡子、南胡等,是中国著名的拉弦乐器。它的祖先是奚琴。二胡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7~10世纪的唐代,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之中。二胡的琴筒用木或竹制成,直径约八、九厘米,一端蒙蟒皮或蛇皮;二弦,按五度关系定弦。二胡一直是戏曲的伴奏乐器,它发出的乐音有着丰富的表现力,音色柔和,能持续不断地演奏,就像人在歌唱,也能模仿讲话的声调,所以有人称它是“能说话的乐器”。至于二胡名称的由来,据考可能是清末南方民间艺人给取的名字。“二”是与高音胡琴相比较而言,意即高音第一位,低音第二位;而当时给流行京城的京剧伴奏所用的京胡发音高亢、嘹亮,但为使伴奏更富于层次感,特别加入了发音柔软、比京胡低八度的第二把胡琴。由此分析,二胡可能就是京剧伴奏中排第二位的胡琴之意。

唢呐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唢呐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一带,金元时传入中国,后经改造,有喇叭、大吹、海笛、小青等类别。唢呐由哨、气盘、芯子、杆和碗(铜制)组成,管身用红木制成,上面开有8个音孔。唢呐发音高亢、嘹亮,根据内容需要可吹出弹音、花舌音、箫音、滑音、叠音、打音和垫音等,表现力相当丰富。它可以独奏、合奏和伴奏,不仅用于集会、丰收和节日庆祝,而且是河北吹歌、山东吹乐、辽南吹鼓、潮州大锣鼓和山西八套大等地方音乐不可缺少的乐器。传统曲目有《小开门》、《百鸟朝凤》等,新创作的有《山村来了售货员》等。

琵琶是如何得名的?

琵琶是一种民间拨奏弦鸣乐器。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

到隋唐时代,琵琶已经用于歌舞的伴奏,用拨子弹奏,节奏鲜明。到了宋元时代,因说唱、戏曲的兴起,琵琶的音域也逐渐扩大,演奏形式由横弹改为竖弹;弃掉拨子,用手指弹奏,大大提高了琵琶的表现力。现在的琵琶有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两种。

琵琶低音区音色淳厚、低沉;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最高音区尖锐而紧张。琵琶曲有大曲、小曲之分,大曲又有文武之分。文曲宜于表现文静细腻、柔和美妙的情趣,如《汉宫秋月》、《夕阳箫鼓》;武曲适于表现威武雄健、豪放爽朗的气概,如《十面埋伏》等。

扬琴是何时传入我国的?

扬琴又称蝴蝶琴、打琴、敲琴、扇面琴等,明末经波斯传入中国,起初流行于广东一带,后扩及闽浙、江淮和中原地区。常见形制为梯形木制琴体,扁方形共鸣箱,两侧安装弦轴,琴面设有琴马、山口、滚珠、挂弦钉、盖板。传统扬琴张弦8至12档不等,两排马,有多种规格,音域仅为一个半八度。扬琴的演奏方法有单竹类、齐竹类、轮竹类、颤竹类、滑抹类、揉弦类、拨弦类、抓弦类、点弦类以及装饰音类。其音色清脆悠扬,通过各种顺打、慢打、齐打等技巧的运用,形成丰富多样的花点、线条,使曲调华丽、活泼、流畅和具有民族韵味。扬琴发展至今已成为多种戏曲、说唱音乐的伴奏乐器,并在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山东琴曲、河南板头曲等民间器乐乐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古筝是一种怎样的乐器?

古筝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弦鸣乐器。战国时期已流行,秦国人尤其喜爱,故史料也称其为“秦筝”。关于筝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相传当时有一个爱弹瑟的人,他有两个儿子都很喜欢音乐,想将瑟占为己有,父亲只好把瑟一劈两半,一人一半。因为这件新的乐器是两人相争而产生的,于是就称它为筝。

古筝一般用梧桐木制成,长方形音箱,弧形面板,面上张弦,每弦一柱,左右移动柱码可调节音高。据史料记载,汉、晋以前古筝张12根弦,唐、宋以后增为13弦,明、清以来逐渐增至15至16根弦,近年来也有24或26弦的筝。弦长约130厘米,改用钢弦或尼龙缠钢弦。一般都依5声音阶定弦。有时也用7声音阶定弦。

古筝音色浑厚明亮,余音悠长,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弹奏技法主要有:右手托、劈、勾、剔、抹、挑、摘、打、花、撮、轮、摇等,左手吟、颤、揉、按、推、滑、点、泛等。主要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寒鸭戏水》、《蕉窗夜雨》、《薰风曲》等。

什么是鼓吹乐?

鼓吹乐是指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音乐。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时常用乐器有鼓、钲、箫、笳等。后被历代统治阶级所用,作为军乐、宴乐,及其他各种仪式中。鼓吹乐长期以来在民间不断衍变和发展,并广泛流传。演奏形式分为三种,分别以唢呐、管子、笛3种类型乐器主奏。如冀东鼓吹、山东鼓吹以唢呐、海笛为主奏乐器。山西八大套、冀中管乐中以管子为主奏乐器等。

什么是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民初,流行于广东地区,在湛江地区和广西白话地区也很盛行,以后又逐渐流传到上海及北方的天津、北京等大城市。因当时多演奏戏曲中的小曲、曲牌及过场音乐,如粤剧中表现结婚拜堂时所奏的《一锭金》、洞房花烛时所奏的《柳青娘》、祭奠燃点香烛时所奏的《哭皇天》等,所以,当地人称其为“谱子”、“小曲”、“过场谱”。

广东音乐早期弦乐器为二弦、提琴(与板胡形制同,但较大)、三弦、月琴、横箫五件,号称“五架头”,亦称“硬弓组合”,后来受上海江南丝竹以二胡为主的影响,改用了钢丝弦的粤胡(高胡)主奏,形成粤胡、秦琴、扬琴、洞箫、椰胡等“软弓五件头”。

广东音乐节奏活泼,变化自由,多用跳进、快弓滑音,带来了清脆明快、优美抒情的风韵。早期代表曲目有《一枝梅》、《三潭印月》、《小桃红》、《下渔舟》、《三宝佛》、《双星恨》、《双飞蝴蝶》、《雨打芭蕉》、《步步高》、《柳摇金》、《昭君怨》、《杨翠喜》、《饿马摇铃》、《得胜令》、《走马》、《连环扣》、《汉宫秋月》等。

什么是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是流传于广东潮州地区各类民间乐器的总称。潮州音乐除潮州外,还广泛流传于闽南、粤东、广州、上海、台湾、香港、澳门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和潮州人聚居地。

潮州音乐的中心和发祥地是潮州市,它源于当地民歌、歌舞、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类。其源头可追溯到唐宋之际,至明清时期发展成熟。它蕴藏丰富,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广场乐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室内乐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

潮州音乐内涵丰富,既能表现小桥流水式的趣味,又能演绎出气壮山河的史诗。潮州音乐常用乐器有20余种,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唢呐、深波等。潮州音乐的乐器组合、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变奏手法都具有独特的章法和美学依据,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马头琴是如何得名的?

马头琴是蒙古族民间的一种拉弦乐器。蒙古语称其为“绰尔”。马头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产生于东胡的奚部,当时被称为“奚琴”或“奚胡”。清代称之为“潮尔”。马头琴的产生还有一段故事呢。据说在一次蒙古人的赛马会上,一个名叫苏和的牧民取得了胜利,他心爱的小白马却被恶毒的王爷害死。苏和为了纪念小白马,就用木头仿照小白马的样子雕出了马头作为琴杆,马尾做琴弦,以低沉、忧郁的琴声倾诉他对小马的哀思和对王爷的愤恨,马头琴也因此而得名。

马头琴琴身为木质结构,由琴头、琴轸、琴柱、琴箱组成。琴轸分置左右,安两根马尾制琴弦,琴箱用松木制成长梯形,蒙以马皮、羊皮或蟒皮,用马尾弓弦拉奏。马头琴音质圆润,低回宛转,但音量较弱,可演奏双音和泛音,演奏起来给人以辽阔低沉之感。演奏者多是独奏,或自拉自唱,也可以作为伴奏、合奏乐器。

什么是信天游?

信天游属于山歌的一种。流行于陕北以及宁夏、甘肃的部分地区。信天游的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段,短的信天游只有一段,而长的则可达数十段,并用同一个曲调反复演唱。内容大多反映劳动、爱情生活。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扣人心弦,让人回肠荡气,如《脚夫调》,而有的信天游则曲调比较舒缓,节奏均衡,结构齐整,如《走西口》,近似于小调风格。

冬不拉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乐器?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民间弹拨乐器,主要流行于中国新疆阿尔泰、伊犁、巴里坤等地区及其他哈萨克族地区。冬不拉由面板、背板、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等组成,有木质梨形音箱,面板上有若干出音孔。演奏时将琴斜置于怀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弹拨,常用“拨片”进行演奏。传统的冬不拉属中音乐器,到20世纪50年代末,音乐工作者在传统冬不拉的基础上,试制了最高音、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等多种冬不拉。冬不拉的音量较小,多用于自弹自唱和独奏。它的音色明亮、柔和,表现力极为丰富,用冬不拉可以弹奏出草原上淙淙的流水声、清脆的鸟鸣、欢腾的马蹄声等等。

西安鼓乐有哪两种演奏方式?

西安鼓乐,在民间称之为“细乐”或“乐器”,是流行在西安一带的大型吹打音乐。乐曲结构与唐代燕乐大曲相近,所用的乐谱与唐宋时流行的燕乐半字谱也有承继关系。

西安鼓乐以竹笛为主奏乐器,演奏形式有坐乐和行乐两种。坐乐在室内表演,以演奏大型套曲为主,音调粗犷高亢,亦有富于抒情者。吹奏乐器有笛、笙、管,击奏乐器则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及大铙、小铙、大钹、小钹、大锣、马锣、引锣、铰子、大梆子、手梆子等击奏乐器。有时还加上云锣。坐乐又分八拍坐乐全套和俗派坐乐两种。行乐又称“路曲”,在露天场所表演,如街道行进、庙会等场所。以演奏散曲为主,节奏整齐,所用乐器较少,以笛为主。行乐又分同乐鼓(又称高把子)、乱八仙(又称单面鼓)两种演奏形式。

鼓乐曲目极为丰富,有套词、北词、南词、京套、外南词、大乐、法鼓段、别、赞等大型乐曲以及鼓段、耍曲、小曲等。据调查,坐乐套曲有80余套,散曲200余首。

《十面埋伏》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十面埋伏》,又名《淮阳平楚》,为中国古代琵琶独奏曲。它是以公元前202年我国历史上楚汉相争为题材编写的乐曲。全曲时间约6分36秒,由3个大部分、10个小段组成,音乐扣人心弦,有很强的戏剧性和一定的写实性。乐曲采用特性音调加以变奏、展衍,一气呵成、构思完整、形象鲜明。在琵琶上发挥了煞弦、绞弦等特有技法,突出了琵琶曲中武套的特点。《十面埋伏》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位,创造了以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十面埋伏》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反映古代重大历史题材时,抓住了典型时间、典型环境。如在描写楚汉相争这一特定历史背景时,选择了最有代表意义的垓下决战的场面,在表现垓下大战中又突出了呐喊,形成全曲高潮,完成了对汉军这一进攻者、追击者、胜利者生龙活虎的形象塑造,成功地展现出古代战场上激烈壮观的场景。

《二泉映月》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二泉映月》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于20世纪30年代末创作的一首二胡曲。华彦钧因患眼疾,在35岁时双目先后失明,被人们称为“瞎子阿炳”。阿炳失明之前常去被誉为“天下第二泉”的无锡惠山之泉,明月清泉之景常使他陶醉。失明后的阿炳再到惠山时,生活已极其坎坷凄凉,也无法再目睹美景。种种辛酸的感受和对家乡景物的思念,触发他创作出情深意切的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共分六段。旋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慷慨悲歌,于凄婉中见悲愤,于优美中见风骨,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加上华彦钧高超的演奏技法,使聆听者无不心灵为之震撼。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赞誉它为“应该跪下来听”的“断肠之音”。

《高山流水》是一首怎样的乐曲?

《高山流水》为中国古代琴曲,据传是春秋时期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俞伯牙所作。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在琴曲中所表达的内容、情感,钟子期都能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后来,“高山流水”就被用来比喻知音或知己。

到了唐代,这首琴曲被分成了两首,即《高山》和《流水》。其中,《流水》以清代光绪二年出版的《天闻阁琴谱》演奏的《流水》最有特色。因曲中反复运用了描写水势的“滚”、“拂”指法,故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该曲包括九段和一个尾声,通过深沉流畅的旋律,描绘出了一幅涓涓小溪汇成滔滔江河,奔腾入海的壮丽图景。

《汉宫秋月》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从而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现流传有多种谱本。其中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筝曲为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二胡曲则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又运用了各种复杂的技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梅花三弄》是如何得名的?

《梅花三弄》初见于明代的《神奇秘谱》。这个曲调是一首循环体结构,前后重复了三次,所以叫做《梅花三弄》。乐曲前半阕奏出了清幽、舒畅的泛音曲调,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后半阕描写了梅花不屈的动态。前后两阕在音色、曲调和节奏上截然不同,有着鲜明的对比。《梅花三弄》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优美传统琴曲,它借物咏怀,借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节操高尚的人,抒发作者刚毅不拔,坚贞不屈的气质。

同类推荐
  • 中国鄱阳湖

    中国鄱阳湖

    详细讲解了鄱阳湖古今历史之演变,描述鄱阳湖周边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资源概况,熔历史、思想、知识及趣味性于一炉,资料丰富详实。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日本女性正从之前唯美的大和抚子形象,向现代女性渐渐转变。本书讲述了转变之后的日本女性的各种故事,比如日本的美少女文化、女性家庭角色的变异、女性社会角色的困境、女性角色转变带来的社会问题、女性与政治、情色服务中的女性问题,等等。“说不尽的日本女性那些事,道不完的日本女性那些情。”作者正是以这种笔触,书写了他对日本女性的格外关注。
  •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本书带您走进人类发明和发现的世界,领略这些发明产生背后的故事,以及笼罩在这些发明发现上的神秘谜团,并挑选了多幅珍贵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发现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带来的未解之谜。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热门推荐
  • 过简单而有品质的生活

    过简单而有品质的生活

    剪除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东西,用专注的态度将时间和资源分配到自己真正的追求中去。
  • 尸神是怎样炼成的

    尸神是怎样炼成的

    联邦官方推行的梦魇游戏开服,由于观看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封寒欢天喜地的选择了僵尸这个职业。于是悲催的一幕发生了!因为僵尸很没有搞头!然而更悲催的一幕发生了,由于一个特殊的原因,苦命的封寒又删不了号。蛋疼的他开始他蛋疼的僵尸生涯!但在这么一天,梦魇推出人品嘉年华活动,封寒人品大爆发,击杀了一个盗墓怪,得到了一件改变他游戏命运的“尸神令”!拉轰轰的尸神炼成开始了!新人新书,粉嫩的小八两求支持求包养,眼泪汪汪滴说:请给俺收藏推荐吧!
  • 你是我的粲然心安

    你是我的粲然心安

    林安歌遇到陆深是她生命里最大的冒险,也是她始料未及的惊喜,可当星光陨落,那些伤痛有该如何化解
  • 恨不相逢未剃时

    恨不相逢未剃时

    他是一个僧人,披着袈裟,竹杖芒鞋在人间游走,莲台才是他最后的家。他是一个情种,身着西服,风度翩然嬉笑于秦楼楚馆,红颜才是他心灵的归所。他是一个志士,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下,惊起风云万丈。
  • 妙灵

    妙灵

    宇宙万物,众生灵各有其生存之道,万物并存而不相害,万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各行其道,在宇宙中自由的生长演变.这就是自然之道。也就是说,在茫茫的宇宙中,人类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个种类而已啊.据传说:人类所在的地方称做人间.魂类所在的地方叫做鬼域.神类所在的地方叫做神际.仙类所在的地方叫做仙界.灵类所在的地方叫做灵空.........万灵之主的女儿妙灵小姐,偷偷地离开灵空来到人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不占理

    我不占理

    任性野蛮女浪荡狂野,纵横华丽都市。美女才子有缘无份,在交错的时空里各自起落着他们的际遇,茫茫人海之中,他们是走向早已经注定的结局还是要展开不可预知的前程。
  • 何为天帝

    何为天帝

    这天下平静太久了,以往的一切就像是永难磨灭的噩梦,一次次席卷而来。
  • 战争从亮剑开始

    战争从亮剑开始

    穿越前,我过惯了舒坦的现代生活。穿越后,我依旧想过舒服的资本家生活。曾有人说阎老西不懂:国之将亡,何以存家。当时,我并不懂这句话,后来我懂了。于是,我搞出了没良心炮,大炮轰他娘的。狗日的山崎大队长,被炸得粉身碎骨。平安县城,也成了炮火下的一堆瓦砾。亮剑只是开始,第三次长沙会战,天炉战法下,我们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上的重大胜利。但随之日军第四次进攻,在衡阳城坚守了四十七天的我,只能仰天长叹——援军不来,奈何,奈何!战争依旧在继续……(换了个简单明了的简介)
  • 魂穿魔妃别太帅

    魂穿魔妃别太帅

    “她二十五世纪全能特工当她魂穿刚满五岁的女娃”“他是这个世界魔族魔君”“当他和她碰撞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