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提出了“打造健全个性,培养全面素质”的教育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全校教师在进行着各种大胆尝试,全力培养个性健全的孩子。在传统的学校或班级建设中,老师往往低估学生的管理能力,把管理权长期交于学校或班里少数几位能力较强的干部,置大多数学生于“被管理”的被动地位。学生大多游离于学校及班级管理和活动策划之外,对学校与班级缺乏主人意识,缺乏感情和集体荣誉感,甚至出现有些学生故意破坏学校与班级秩序,违反学校与班级纪律等现象。而学校与班级管理所实行的又是“控制主义的层级化管理”,从大队辅导员到大队干部,从班主任到班干部,从小干部到学生,层层控制,级级落实,孩子们没有发挥创造性的天地,个人的情感、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常处于抽象状态。其结果是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并人为地把学校、班级这些个群体分成两个相对稳定“层”——“干部阶层”与“群众阶层”,造成学生地位的差异。而长期的服从与执行所培养出来的小干部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警察”。
由此,我们深深体会到,“管理权”的赋予,“管理角色”的确定,以及对管理者的指导、培养成了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校在小干部的培养方面做了大力的尝试,进行了一些摸索、实践,构建了“一·二·三”育人模式,搭建了几个舞台——“让每一个学生当一回干部,让每一个学生有一门特长”,还结合实际编印了《小干部学说话》校本教材,为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培养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个性“未来国家优秀公民”的育人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把民主选举权真正还给学生
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之间不是上下级的行政管理关系,而是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人人都应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在平等、自由和宽容的环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有个性地全面、和谐发展的可能。既使要小干部有效地管理班级,又要让每位学生享受平等的伙伴关系,那么只能改变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改变产生小干部的途径,改变培养小干部的方法与策略。
首先是动员准备。老师提前一星期,在班中宣布将进行班干部改选。并让大家讨论班干部人选的基本条件,动员并鼓励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积极参选。由于以往的小干部竞选也是采用类似的方式,但最终人选却由老师决定的,所以大家对于这一消息并不感兴趣。老师在班上要明确向大家宣布:“本次改选当场唱票,决定权掌握在你们手里。”
其次是竞选演讲。第二周的班会课如期进行改选,凡有意竞选班干部的学生都可以上台演讲,考虑到人数、时间的问题,演讲内容不作规定,全由学生自由发挥。
然后进行投票选举。演讲过后,大家依据岗位的多少,把相同数目的名单慎重地写于纸上。当场唱票,老师则在黑板上写名字、画“正”字。针对“当场唱票”这一环节,为了让学生从小建立规范意识,从小建立真正的民主意识,要当场唱票,把民主选举权真正还给学生。
最后的选举结果虽然与以往有所出入,但也在老师的意料之中,许多有特长、有个性的学生胜出了。最后,在征求各任课教师的基础上,召开全体小干部会议,通过讨论、协商,明确分工,正式认命。
新的管理模式的成效是立竿见影的,孩子们自然都很珍惜这次机会,在各自的舞台各展其能,班级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虽然有时还会有小“事件”发生,但那都是为了公事,他们早把“私人恩怨”抛之脑后了。班级面貌的迅速改观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赞扬,而老师欣喜之余却惊讶于学生们无尽的潜能。如果说第一学期的工作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那么第二学期的工作基本脱离了老师的“视线”,有时他们甚至还会对老师的建议“不屑一顾”。当然,小干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后期的培养。
二、把班级管理权真正还给学生
1.增设管理岗位
要改变传统“层级化”管理分配制度,使在同一时间内能有较多的学生担任某种管理角色,为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群体创造条件。学校要多设小干部岗位,诸如:大队委、校长助理、各种监督岗等等都增加名额,班主任老师对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也要有所改变。
班级可以通过竞选选出的小干部,组成两个班委。小干部不能兼职。这样每个班委由15 人组成,全班共有30 位小干部。其中的宣传小组负责班级的宣传(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布置(生物角等),策划小组负责午间俱乐部、十分钟队会、新闻发布会等。让所有小干部职责明确,这样的管理不仅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提高了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就真正把班级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班级的主人。
2.实行岗位轮换制
所选的两个班委按月轮流管理班级,互相竞争,互相协助。每月的月尾召开一次小干部会议(两个班委同时召开),对自己的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别人的工作找优点,找亮点,班主任则对大家的工作进行总结、评价(以鼓励为主),同时又对下一轮小干部提出相应的要求。
一般说来,有才华、有个性的小干部都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发展。但同时,有些小干部对自己的不足往往认识不够,对自己的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价,还有些小干部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这些都妨碍着他们发展自己应有的才华。两个班委的轮流管理,向他们提供了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的机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则向他们提供了反思的机会,他们通过对自己工作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两个班委的任期是一个学期,一学期后重新举行民主选举。这样小轮换加上大轮换,使在同一时间内有更多的学生担任某种管理角色,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和锻炼的机会。每次大轮换,留任的小干部不得超过40%,这样又保证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溶入小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既形成“老”带“新”的管理机制,又在无形中形成相互竞争的氛围。
3.在活动中求发展
“相信孩子,他们能行!”孩子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但他们需要锻炼、展示的时间与空间,需要教师的挖掘、培养。
小干部的培养需要一个“课堂”,而最好的“课堂”就是丰富多样的校际与班级活动。但这时的活动切不可由教师包办,否定小干部的主体作用;也不可放任自流,完全让小干部按个人的意志办事。大队辅导员、班主任既要发挥指导作用,又要发挥小干部的自主性,让小干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
只有把班级管理权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在管理中得到实践和创造的机会;只有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班队活动,学生的能力才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有的甚至在活动中发现并发展了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
三、把自主发展权真正还给学生
1.尊重小干部自主的权利
辅导员、班主任在引导小干部如何管理时,要自觉地“解放自己的双手”,还小干部相对的自由,包括活动的自由、思考的自由、人格发展的自由。
记得有一次春游,我早早来到学校做准备工作。几位小干部“鬼鬼祟祟”地来到我办公室,我问他们有什么事?他们犹豫了一会儿,窃笑着说:“我们想检查你的背包。”我愣了半天还不明白什么意思。终于他们说出了实话:“昨天,我们制定了秋游所带食物的标准,现在,我们要检查你带的食物是否超标,”我还没缓过神来,办公室内的几位老师都“啊……”地惊叫起来,他们连声说道:“现在的学生不得了,不得了!”明白后的我连忙打开背包,乖乖地交于他们检查。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他们才像英雄似的凯旋了,我暗暗庆幸所带食物没有超标,同事们都说小干部被班主任惯坏了,我则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小干部的自主权利。
看似“没大没小”的表现,实则是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的体现。他们把教师看成是集体中的普通一员,他们懂得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他们敢于向教师挑战,敢于违背常规,“管理”教师的一切。这背后体现的不仅仅是管理中的主动性,更多的表现了学生对“权威”的质疑和挑战,这是创新的前提,也是迎接挑战的基础,更是发展健全个性的最佳体现。
2.引导小干部认识自主发展的方向
一般说来,通过竞选产生的小干部都有较强的自信心,但同时,有些小干部对自己的不足缺乏认识,还有些小干部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发展潜力认识不足……如此等等,都妨碍着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为小干部认识自主发展的方向创造空间。
小干部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把矛盾抛回给他们,让他们自主解决,更有利于孩子们认清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3.培养小干部自主发展的心理素质
身为小干部的学生,在心理上有着诸多优越感,他们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孩子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优化小干部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小干部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不应将小干部在班上特殊化,应与其他同学一视同仁。其次,小干部犯错误切不可迁就,而应严肃批评。在每月一次的小干部会议上,都要让小干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因为每一次的经历都是对小干部耐挫心理的一次严峻考验。
4.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多给小干部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
当然,这不是说有意让小干部不断失败,而是引导他们尽可能多的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摸索、尝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有失利,而当他们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打击。
在集体建设中,小干部的培养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育人的艺术。这门艺术的指导思想就是:相信孩子,他们能行!
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孩子,多给他们锻炼与学习机会,为孩子们搭建培养健全个性、健康心理的平台,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