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6700000044

第44章 充华产子嗣统承基 母后临朝穷奢极欲

却说沈约夜卧床中,精神恍惚,似觉舌被割去,痛不可耐,乃拼命呼救。待家人把他唤醒,尚觉舌有余痛,细忆起来,乃是南柯一梦。梦中见齐和帝入室,手执一剑,把自己舌根截去。于是越想越慌,嘱家人召入一巫,令他详梦。巫不待说明,便道是齐和帝作祟,乃即挽巫祷禳,日夕忏醮;并自撰赤章,焚诉天廷,内称禅代情事,统是梁主衍一人所为,与己无涉。(人且不可欺,天可欺乎?)凑巧梁主遗御医徐奘,往视约疾,得见赤章,问明原由,才知梦状。当下还宫复命,据实具陈。梁主不禁怒起,立遣中使责约,略言禅让草诏,皆约所为,怎得诿诸朕躬!约愈加惶急,既畏主谴,又惧冥诛,两忧相迫,便即毙命,寿已七十三岁了。(不死何为?)梁主还算有情,仍赠本官,赙钱五万,布百匹。朝议请赐谥为文,梁主独改一隐字。(颇合沈约行谊。)约以文名着世,所撰《晋书》百十卷,《宋书》百卷,《齐纪》二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百卷。又制四声谱,自谓穷神入妙。梁主衍不以为奇,且问参政周扌舍道:“何谓四声?”扌舍举”天子圣哲“四字,表明平上去入的四声。梁主淡淡的答道:“这也有什么奇怪呢?”遂将韵谱搁起,不复遵用。后来却流传人世,推为巨制。

当时与约齐名,尚有江淹、任日方等人。淹字文通,仕齐为秘书监,梁主起兵,却微服往投。嗣迁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天监四年逝世,予谥曰宪。淹少年好学,尝梦神人授以五色笔,遂擅文才。晚年又梦神人将笔索还,从此遂无妙句,时人叹为江郎才尽。平生着作百余篇,及《齐史十志》,并传后世。

日方字彦升,雅善属文,尤长载笔,起草即成,不加点窜。母裴氏尝昼寝,梦见一彩旗盖,四角悬铃,从天坠下,一铃落入怀中,惊动有娠,遂得生日方。日方在齐末,亦官司徒右长史,梁主入都,召为骠骑记室参军,寻拜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天监六年,出为宁朔将军,领新安太守,为政清约,辄曳杖徒行,为民决讼视事。斯年病殁官舍,百姓怀德不忘,就城南设一祠堂,岁时祭奠。梁主亦闻讣举哀,追赠太常卿,予谥曰敬。留有杂传二百四十七卷,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文章三十三卷,亦传诵士林,历久不磨。

此外尚有前侍中谢月出,亦素有文名。齐季归隐田里,屡征不起。梁初又征月出为侍中,月出仍不至。嗣忽自乘轻舟,诣阙陈词,有诏命为侍中司徒尚书令,月出表称足疾,不堪拜谒,但戴角巾,坐肩舆,诣云龙门谢诏。梁主召见华林园,又乘小车就席,翌日梁主又亲至月出宅,宴语尽欢,月出固陈本志,未邀俞允,因请还里迎母,为梁主所允准,赋诗送别。寻奉母至京师,虽奉诏受职,不治官事,未几即丁母忧,仍令摄职。服阕后改授中书监司徒,旋即病死,追赠侍中司徒,谥曰靖孝。着有文章书籍,亦广流传,不过晚节不终,迹近矫诈,免不得贻讥公论呢。(类举文士,亦寓重才之意。)这且不必细表。

且说魏主恪宠信高贵嫔,立为继后。后貌美性妒,所有后宫嫔御,不令当夕。生下一子一女,子偏早殇。魏主年已将壮,尚未有嗣,不免心焦。可巧宫中有一胡充华,为司徒胡国珍女,容色殊丽,秀外慧中。相传胡女生日,红光四绕,术士赵胡,尝由国珍召问,谓此女后必大贵,当为天地母。(实是一个祸水。)魏主恪略有所闻,特召入掖庭,册封充华。高后见她纤丽动人,当然加忌。偏胡充华巧言令色,颦笑皆妍,能使这位貌美性妒的高皇后,也觉得楚楚可怜,另眼相待。魏主恪乘间召入,与胡充华演了一出鸾凤缘,天子多情,美人有幸,竟暗结珠胎,怀成六甲。

先是六宫嫔御,相与祈祷,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独胡充华慨然道:“国家旧制,子为储君,母应赐死,这原是特别的苛条,但妾却不怕一死,宁可令皇家育一冢嗣,不愿为贪生计,贻误宗祧!”(语似有理,志已不凡。)及怀妊后,同列或劝他服药堕胎,胡充华不从,夜间焚香,仰天私誓道:“但得产下男儿,排行居长,就使子生身死,亦所不辞!”已而分娩,竟生一男,魏主取名为诩,且恐皇后妒忌,致生不测,特另择乳保,取育别宫,不但皇后不得过问,就是胡充华也不使抚视。

过了三年,诩已三龄,魏主欲立诩为太子,下诏改元,号永平五年为延昌元年,加尚书令高肇为司徒,清河王怿为司空,广平王怀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到了孟冬,便立皇子诩为太子。此次册立皇储,竟变易旧制,不令胡充华自尽。高后与高肇很是不服,劝魏主仍遵故事。魏主始终不从,反进胡充华为贵嫔。高后越加愤恚,欲暗下毒手,置胡死地。胡向中给事刘腾求救,腾转告左庶子侯刚,刚又转告侍中领军将军于忠。忠系领军于烈子,嗣父袭爵,因于后暴亡事,憾及高后,当下借公报私,即向太子少傅崔光处问计。光与忠附耳数语,忠大喜照行。仅阅两日,即由魏主下一内敕,命将胡贵嫔迁居别宫,饬令亲军严加守卫,不得妄通一人。为这一策,竟使高氏无从施毒,胡贵嫔得安居无恐,保养天年。(死期未至,故得救星。)清河王怿惩彭城覆辙,常有戒心。一夕与高肇等侍宴禁中,酒酣语肇道:“天子兄弟,尚有几人,公何故翦灭殆尽?从前王莽头秃,借渭阳势力,遂篡汉室,今君身曲,恐终成乱阶,不可不慎!”肇不禁惊愕,扫兴趋出。会天遇大旱,肇擅录囚徒,宥死颇多。怿复入白魏主道:“臣闻名器不可以假人,昔李氏旅泰山,孔子引为深戒,这无非为天尊地卑,君臣有别,事贵防微,不应加渎呢!今欲减膳录囚,应归陛下所为,司徒究是人臣,奈何擅敢僭越,下陵上替,祸且不远了!”魏主恪向他微笑,不发一言。(已是会意。)越年,魏恒、肆二州,地震山鸣,人民压死甚众。魏主忧心天变,益防高氏。又越年冬季,梁涪人李苗,及校尉淳于诞奔魏,上书魏阙,请即取蜀。魏主乃即命高肇为大将军,率步骑十万,攻益州。侍中游肇进谏道:“今国家连年水旱,不宜劳役,蜀地险隘,镇戍无隙,怎可轻信浮言,遽动大众!事不慎始,恐后悔转无及了。”魏主又默然不应。

倏忽间已是岁阑,度过残冬,便是魏延昌四年正月。高肇西去,尚无捷音,那魏主恪却生成重疾,医药无灵,才经三日,便已归天。侍中领军将军于忠、侍中中书监崔光、詹事王显、庶子侯刚,即至东宫迎太子诩,趋入内殿,夤夜嗣位。王显系高氏心腹,谓翌日登基,也不为迟。崔光道:“天位不可暂旷,何可待至明日?”显又道:“太子即位,亦须奏达中宫。”光又道:“皇帝驾崩,太子继位,这乃是国家常典,何须中宫命令!”进请太子入立东序,由于忠扶住太子,西向举哀。哭至十余声,便令止哭。光摄太尉,奉册进玺绶。太子跪受册玺,被服衮冕,御太极殿,即皇帝位。光等与夜直群臣,伏殿朝贺,稽首呼万岁。翌日大赦天下,征还西讨东防诸军,尊谥先帝恪为宣武皇帝,庙号世宗。皇后高氏为皇太后,胡贵嫔为皇太妃。

于忠与门下省侍中等官,会议国事,大略以嗣主冲幼,未能亲政,宜使高阳王雍裁决庶事。又因任城王澄,为肇所忌,久居闲散,此时肇西出未归,正好起用老成,使总国事。当下奏白太后,请即敕授。王显意欲弄权,不愿二王秉政,独矫太后命,令高肇录尚书事,自与肇兄子猛,同为侍中。于忠等先发制人,即乘显入殿,喝令拿下,责他侍疗无效,传旨削职。显临执呼冤,被直阁将军用刀环击伤腋下,牵送右卫府,一宿即死。遂下诏令太保高阳王雍入居西柏堂,任城王澄录尚书事。百官总已听命二王,中外却也悦服。

高肇西至函谷关,所乘戎车,忽然折轴,已是隐怀疑虑。至此接到嗣主哀书,且召令入朝,益恐内廷有变,于己不利,急得朝夕哭泣,神槁形枯。(贼胆心虚。)匆匆东归,途次由家人相迎,亦不与见,即星夜跑至阙下,(格外小心,已是无及。)满身穿着衰服,入临太极殿,恸哭尽哀。高阳王雍,与领军于忠密议,拟即诛死高肇,断绝后患。当下令卫士邢豹等,潜伏中书省中,俟肇哭毕,由于忠引他入省,托名议事,甫经入门,忠忽大呼道:“卫士何在?”邢豹等应声突出,把肇执住。肇欲开口鸣冤,偏被豹用手叉喉,不令出声。两手又卫士所缚,不得动弹。才过片时,喉噎气塞,再由豹用力一扼,但见他目出舌伸,立即毙命。(威焰到何处去了?)当有一道敕书,数肇过恶,说他畏罪自尽,此外亲党,悉无所问,但褫肇官爵,葬用士礼。到了黄昏,从厕门出尸,送归肇家。

肇既伏诛,高太后当然不安。再加这位胡太妃乘势报怨,竟与于忠等商议,勒令高太后为尼,徙居瑶光寺,非大节庆,不得入宫。(这叫做打落水狗。)嗣是于忠内结宫闱,外总宿卫,又为门下省领袖,专揽朝政,权倾一时。尚书裴植、仆射郭祚,恨忠专横,密白高阳王,劝令黜忠。雍尚未发,忠已先闻,即令有司诬构二人,证成罪状,矫诏赐他自尽。甚至欲杀高阳王,还是侍中崔光,从旁力阻,乃出雍归第,不令执政。寻且尊胡太妃为皇太后,居崇训宫,进于忠为尚书令,崔光为车骑大将军,刘腾为太仆,侯刚为侍中。这四人都有功胡氏,所以加官进爵,同日酬勋。

太后父胡国珍,得封安定公,兼职侍中。还有太后妹胡氏,适江阳王继子为妻。江阳王继,系道武帝曾孙,袭封江阳王,宣武时为青州刺史,取良家女为奴婢,坐罪夺爵。胡太后为妹加恩,复继本封,进位太保,授为通直散骑侍郎,妻为新平君,拜女侍中。于忠、崔光等且奏请太后临政,太后当即允议,垂帘称制。她本是个聪明伶俐的女钗裙,喜读书,善属文,内外政事,均亲自裁决,随手批答。又素娴骑射,发矢能中针孔。有此种种技艺,故指挥如意,游刃有余。(哲妇倾城。)听政经旬,即引门下侍官,入问于忠声望。群臣揣摩迎合,料太后不慊于忠,因俱言未能称职。太后颌首,遂出忠为征北大将军,领冀州刺史。忠既外出,雍乃上表自劾,谓”臣初入柏堂,每见于忠专恣,欲加裁抑,忠反欲矫诏杀臣,幸由同僚坚拒,始得免死;自思忝官尸禄,辜负恩私,愿返私门,伏听司败“等语。胡太后不忍罪忠,但优诏慰雍,起为太师,领司州牧。加清河王怿为太傅,兼官太尉;广平王怀为太保,兼官司徒;任城王澄为司空,兼官骠骑大将军。澄希承意旨,奏请安定公宜出入禁中,参谘大务,胡太后当然乐从。

太后初临朝时,尚称令行事,群臣上书称殿下,旋即改令为诏,居然称朕,群臣亦改称陛下。到了冬季十二月,大飨宗庙,太后因嗣主年幼,未能亲祭,拟仿周礼君与夫人交献古制,代行祭礼。礼官均以为未可,乃转问侍中崔光。光独曲意逢迎,竟引据汉和熹邓后(汉和帝皇后。)荐祭故事,陈将上去,适中胡太后心坎,便将光语援作铁证,饬侍卫备齐全副仪仗,亲至宗庙,摄行祭祀。又饬造申讼事,随时驾御,出云龙门,进千秋门,遇有吏民诉讼,当即审判;有所未决,乃付有司。凡州郡荐举孝廉秀才,及一切计吏,也由胡太后亲御朝堂,临轩发策,且自览试卷,评定甲乙,颇洽舆情。

一日与幼主幸华林园,就都亭曲水旁,宴集群臣,令王公以下各赋七言诗。太后自为首唱,随口说道:“化光造物含气贞,”次语令幼主诩续下,诩年方七岁,却也有些聪慧,思索半晌,乃续咏道:“恭己无为仰慈英。”太后面有喜容,(又合心坎。)即叹赏道:“七龄幼主,有此续句,也好算是难得了。”群臣齐呼万岁。太后乃令群臣赓续,你一语,我一句,凑成一片古风,无非是颂扬母德,敷奏升平。太后大喜,命左右取出贮帛,颁赏有差。

越年改元熙平。(是梁天监十五年。)侍中侯刚,掠杀羽林军,为中尉元匡所劾,诏付廷尉议处。廷尉谓杀人抵死,应处大辟。胡太后记念前功,偏说刚因公掠人,邂逅致死,不得坐罪。嗣经少卿袁翻,力为辩驳,始削刚封邑三百户,撤去尝食典御使职。刚以善烹调得幸,尝主御食,要使垂三十年,至此始被撤销,但仍得出入宫禁,与闻朝政。有时且随从太后,游幸宗戚、勋旧各家,往往宴至夜半,方才还宫。侍中崔光,援经据史,谏止游宴。(太后可主祭祀,为何不可游幸!)看官,你想胡太后到了此时,已是荡逸飞扬,从心所欲,那里还肯听信崔光,深居简出呢?而且历朝妇女,多信佛事,胡太后有一姑母,曾作女冠子,好谈释教,太后自幼相依,耳熟能详,至此特命在崇训宫侧,建造一永宁寺,又在伊阙口建石窟寺。两寺皆备极华丽,永宁寺尤觉辉煌,内设九层浮图,高九十丈,浮图上柱,复高十丈,四面悬着铃铎,每当夜静,铃铎为风所激,清音泠泠,声闻十里。此外佛殿僧房,尽是珠玉锦绣,炫饰而成,真是个五光十色,骇人心目。自从佛法传入中国,寺刹巍峨,得未曾有。落成时候,太后率领王公夫妇等,自往拈香。凡京内外僧尼士女,俱得入寺瞻仰,络绎奔赴,不下十万人。扬州刺史李崇,谓宜裁省寺塔糜费,移葺明堂太学,一再上表,好似石沉大海,毫无转音。到了熙平三年,有人献一异龟,当作神奇看待,遂改称神龟元年,(恐怕是个死乌龟,要应在宣武身上。)颁诏大赦,庆宴群臣。

忽报称征北大将军灵寿公于忠身死,大众颇称快意,独太后优诏褒荣,赐谥武敬,并赠厚赙。又越数日,司徒安定公胡国珍又死。国珍系胡太后父,饰终典礼,格外从隆,追赠相国太师,兼假黄钺,加号太上秦公,并迎太后母皇甫氏灵柩,同墓合葬,称为太上秦孝穆君。当时有一个谏议大夫张普惠,还想斟情酌理,竭力奏谏,说是太上名称,不能施诸人臣,同朝统说他不识时务,从旁讥笑,普惠却应机辩析,驳得朝臣哑口无言。但终是空费辱舌,不闻收回成命,徒博得一个直臣名目罢了。

过了数月,天象告变,月食几尽。胡太后恐自己当祸,特想出一件替身符来,密令心腹内侍,赍毒至瑶光寺中,药死故太后高氏,佯说是得病暴亡,棺殓俱用尼礼,草草治丧,即令舁柩至北邙山,埋葬了事。(高氏该有些结局,胡氏狠毒尤甚,怪不得后来沉河。)内外百官,毫无异议。胡太后越无顾忌,索性任情纵欲,引入一位皇叔,自荐枕席,作成了一段叔嫂奇缘。小子有诗叹道:

雉鸣求牡已增羞,叔嫂何堪结凤俦!

才识妇人须尚德,飞扬荡逸总贻忧。

欲问皇叔为谁?待小子下回申叙。

北魏故例,皇宫生男,立为太子,即赐母自尽,此为夷狄之敝俗,不足为训。但胡氏不死,后意临朝称制,恣为威福,穷极奢淫。论者或归咎魏主恪,谓其不遵古制,致贻后患,实则未然。北魏之宫闱不正,非自胡氏始;就使胡氏已死,而貌美心狠之高皇后,安知其不与胡氏相等耶!高氏专横已甚,天特假手胡氏,令其翦灭。胡氏不惩前辙,尤而效之,罪又甚焉。故其后日之结果,亦较高氏为尤甚。盖天下未有骄****佚之妇人,而能长此不亡者也。故圣王起化,始自闺门,刑于之大本先端,自可无忧女祸,彼留子杀母之故事,岂真足为治平之道乎!

同类推荐
  • 癌人

    癌人

    一位生物学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使用自己去世祖母的癌细胞克隆了一个黑人女孩。不料,这个拥有超常生长速度和器官再生能力的女孩很快就成了“蛇头”的目标;与此同时,“维护人类纯洁联盟”也发觉了女孩的存在,视其为异类,欲将其置于死地。在“新人类”系列作品中,王晋康用一贯的苍劲笔触和悬念迭起的情节为读者展示了人与非人的较量。在本书中,作者构筑了一个身世离奇的异种人类和一个险恶复杂的社会群体。从不自知到渐晓身世,从懵懂到成熟,黑人少女的成长史及心理境况的变化亦是周遭社会的折射。
  • 女少年

    女少年

    小女孩儿梁悠悠从5岁开始经历的各种成长之怪现状。涉及内容有家长婚变,亲子关系,校园生活,宠物,逃学,偷窃,幻象,寄养,离家出走……等等系列事件。涉及情感有快乐,孤独,叛逆,怀疑,冷漠,对抗,忏悔,信任和爱的建立……等等对心理变化的挖掘。由于内地“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兄妹”成了历史,这是一部怀念亲兄弟姐妹关系的小说……
  • 终极爆炸: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3

    终极爆炸: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3

    与刘慈欣齐名的当代科幻名家。12次斩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得主。2010年世界华人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奖得主。迄今为止最全版本——王晋康最经典科幻小说精选集!
  • 汝龙译契诃夫短篇小说

    汝龙译契诃夫短篇小说

    契诃夫的显著特色是他能够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他高度淡化情节,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重要的社会现象。但他不陷入日常生活的“泥沼”,恰恰相反,他的深刻的现实主义形象常常升华为富有哲理的象征。
  • 笨故事集

    笨故事集

    周云蓬首部小说集,收入《敬亭山》、《高渐离》、《南寺》等18篇小说。周云蓬写小说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他拥有过人的现实感、观察力和想象力,更不用说他的生活阅历和音乐创作对叙事能力的加持。在这些故事中,他展现了诗人对语言、音乐人对结构和节奏的把控能力。《少年心事》纪实感强烈,宛如一篇青春期日记;《敬亭山》兼具古典诗意与志怪氛围,结构却相当现代;《高渐离》直接复述《史记》相关记载,却在最后时刻以虚构“反杀”史实;《无人》、《养老院》情节截然不同,却都透过科幻感指向终极……这一切又统一在文字的朴实、轻快和自由之中。
热门推荐
  • 麟国女子花鉴

    麟国女子花鉴

    以麟国女子为中心,从长公主到女将军,从北国到南国,展现一卷令人唏嘘且称快的麟国女子花鉴。女主本为小透明却终成长为挽救母国的超级女强,宫廷到塞漠,女主一路学、听、看、用,踏步云巅,一路坎坷,亏有少小公子一程呵护。我若挽弓,日月可落!我若说不,呵,等着瞧……谁说女子不如男,偏叫这女儿也铮铮铁骨、也经天纬地、也谋略无双、也满腹经纶,也一鸣惊人、两言可决、三……三妻四妾(呸,不行!)、五车腹笥、六出奇计、七纵八横、九天揽月、十荡十决!【语录】崔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不能破!家也不能毁!众爱将,我北国女子,可生儿养女,可戎马南征,可温柔体贴,可刚烈铿锵,我们回头看看,千里之外,万里之外,有各位儿女翘首以盼归,有各位夫君倚门寄相思,今日血若不染手中弩,他日南国剑便割城中诸亲头颅,本帝,北国策安长公主,崔筠,愿与众爱将,同生共死,不离不弃!度降淄:一抔黄土,一寸心肝,家国天下,万骨俱枯。你问我值不值得,我却要问这地里埋的无数尸骨值不值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粟疆:徒弟,师傅挺你!下次一定挺你!崔刈澜:孤能平天下、定四海,值了!方杂粮:你养的是娼妓,我养的可是亲哥!
  • tfboys之绝恋公主

    tfboys之绝恋公主

    三位绝色公主遇上三位王子,会把他们冰冷的心融化吗?进来看看吧!
  • 宠婚:霸道总裁独宠娇妻

    宠婚:霸道总裁独宠娇妻

    元旦晚会,她被下药,救她的人却是她喜欢已久的人。与霸道总裁的一夜缠绵,一个多月后,她怀孕了,他娶她,婚后的他们在外人的眼里是绝世佳人,今人羡慕的一对,可是,她却觉得,他娶她,不过是因为那天晚上的一次意外,她怀了他的孩子,他只是在负责任而已。真的是这样吗?
  • 无人筑仙宫

    无人筑仙宫

    十星连珠,世界异变。这天起,大地翻涌膨胀,岛屿浮立天空,神秘石碑现世,七彩霞光飘飞。杜辰偶然进入太虚秘境后,来到浩瀚的仙侠世界。这里,众多皇朝古国林立,无数仙门宗派争霸。有飘立九天的圣女,众生仰慕;有威武神威的神子,屹立巅峰。大能争霸,仙术交锋,翻天覆地,斗转星移。……星域变,轮回动,黑暗将至。谁能筑仙宫,镇压乱世敌?
  • 顽皮小仙来报到

    顽皮小仙来报到

    江静歌,一个顽皮搞怪的穿越小仙女,明明是一个天才跳级生,却常常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无奈之事。南宫云,南风国太子,皇位继承人,一个扮猪吃老虎的笑面虎……这俩人凑一块儿,天下大乱咯!
  • 刹天录

    刹天录

    白无涯,本是大世界中的无上大帝,可却因为与好友的玩笑降落凡世,收留了一个家破人亡的少年为徒,且看满级高手在新手村的重修之旅。
  • 我想唠唠嗑

    我想唠唠嗑

    不定期更新。这是我兴趣使然的作品,每篇相对独立,想到啥写啥,有真实的故事,也有虚构的,看得开心就好了。
  • 让学习更有效

    让学习更有效

    本书重在以方法指导引领学生步入学习的有效境界,以理性地觅得科学的方法,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使学生探寻、构建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 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五)

    55位名作家的成长历程(五)

    本书介绍了司马迁、蒲松龄、曹雪芹、沈从文、姚雪垠、歌德、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55位古今中外作家的成长历程。
  • 问仙记

    问仙记

    市井中摸爬长大的少年林萧巧合之中得到一本修炼功法,踏上了修仙之路。杀人夺宝,五行剑煞,元神百炼,九大佛门法印。魔焰滔天,横扫天下,成就一代魔尊,谁人敢挡?漫漫修仙路,傲视苍穹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