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尽量多地给学生们提供创新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建立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锻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培养助手时,非常注意机会的提供。他将一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助手,让他算一下灯泡的体积。灯泡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做了半天助手也没能算出来。爱迪生便接过灯泡,往里面注满水,然后倒入杯里,便一下子准确地算了出来。爱迪生的做法令人深思:身为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搭建创新的舞台,提供创新的契机,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上。一位历史教师在教高一年级《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一课时,同学生共同讨论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的方针、步骤、形式、结果后,立刻联系日本极右势力嚣张和国内一些人的反动言论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假如中国至今仍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下,中国是否会像如今的日本一样富裕?而香港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下,直至1997年7月1日才回到祖国怀抱,可它为何发展得如此繁荣?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了起来,学生们从政治、历史、经济、地理各个角度打开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结论:日本帝国主义只能让中国越来越穷、日趋劣弱;而香港的繁荣得益于其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和金融文化的长期积淀。由此可见,假如仅就历史教历史,仅就教材分析教材,学生就不会产生独特新颖的见解,思维习惯和能力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课堂上要多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如语文教学中,涉及文章结构的分析、题旨的把握,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涉及文章的理解、词语的推敲,就让学生各抒己见,允许提出反对的意见;涉及谋篇布局、文章的改动,更要提供独创的机会,引导学生大胆调整、重组文章,甚至否定、推翻。
再次注重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有非常鲜明的创新特色,要有益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一个10岁的少年在美国学校读书,一堂历史课留给他深刻的印象。这堂课的内容是学习二战史。老师没有详细介绍二战发生的背景、战争过程、战争结果及输赢的原因,只是给学生列出了一大堆有关二战的问题,例如“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假如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态度?”“你认为现在防止战争的最佳办法是什么?”等等,乍一看,这些作业对小学生来讲,有点勉为其难,实际上老师采取的恰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同学们结合自己所看所听的各抒己见,尽管不一定准确、科学,可是其新思想、新思维的火花却时时在闪现。课后,为完成作业,学生们还兴致勃勃地查阅了相关的参考资料,很郑重其事地将作业打印出来,贴上自己设计的封面,最后部分还列出一本本参考书的书名。采用创新教育方法,学生既掌握了知识,还明白了获得知识的途径,并运用知识来进行新的创造,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多给孩子创新的台阶
这是幼儿园大班主题为“情系西部”的一堂课。阿姨指导幼儿看录像,孩子有了西部严重缺水、西部孩子十分苦的强烈感受,于是纷纷举手打算帮助困难的人,有的要寄吃的去;有的要寄衣服去,有的要寄压岁钱……这时,阿姨说:“吃的寄过去了,会吃完;衣服寄过去,会穿坏;钱寄过去,会花光,到时候西部人还会很穷。孩子们,我们要想帮助西部,根本的是要帮助他们找到什么?”孩子一下子活跃起来,思维跳到了帮助西部找水的台阶上。于是,有的决定要送矿泉水;有的决定要送纯净水;有的想帮助西部人打井;有的打算为西部人装自来水……阿姨又说:“送水去,山高路远,很困难;打井、装自来水,地下水太深太深了,河又少,河水又浅,要耗费好大的劲、花很多的钱……”孩子们的脑筋又动到寻找固定的水源上来。有的要做孙悟空,把云、雾都集中到西部,每天不停地下雨;有的从头上拔下一根夹针使劲一画,说想做王母娘娘,在西部画出一条天河;有的说要打隧道,让这里的水流过去;有的要做“白雪公主”,在西部下雪,积冰,然后慢慢融化……孩子们想得多好!他们的思维多么活跃!当代社会,孩子见得多、听得多、智力也发达,他们今天这么想,明天或许就会这么做。做老师的就应像上面那个阿姨一样,充分地挖掘出孩子的创造意识,千万不能忽略孩子的“异想天开”,扼制住孩子的想像空间,或无意抹杀孩子的创新意识。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是平面的,要在观念、手段、措施都到位的基础上,善于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台阶,将学生逐渐引入创造的空间,及时点亮创新的火把。上面所讲的幼儿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当孩子的思维到达一定的活跃程度之后,要及时为他们铺就上升的台阶,拓展其“创造场”,发掘其“创新度”,从而达到一个思维的跳跃。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有一种认识:有时或许是思维阻滞之后一句及时点拨的话语;有时或许是课堂教学中掀起的一个小“高潮”;有时或许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个实验;有时或许是让孩子自由地进行大胆设想、猜测甚至重新组合……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不断超越自身,不断超越所在的群体,不断超越人类现有的认识水平”,教师就必须想尽法,铺就一级又一级上升的台阶。这是现代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同时也是教师达到自我超越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品质。
三、正确引导产生的创新思维
进行成功的创新教育,便会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但因其知识、阅历、思维等因素的制约,有时创新思维会是片面的、错误的,教师此时要及时地加以纠正和引导,确保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轨迹的正确、健康、科学。
正确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目的是为让学生适应教师的创新教育,培养成良好的创新能力。战国时期,思想家鬼谷子教授学生时的一种做法可为此佐证。相传鬼谷子有两位学生:一个叫孙膑,一个叫庞涓,鬼谷子在教育他们时,常提供一些“创新”的机会,并予以正确的引导。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布置了“上山砍柴”的作业,规定了“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为引导他们的独创思维,鬼谷子突出了“百、余”二字,引导不能依据常规来想问题,要超常突规、敢于创新。孙膑经过仔细考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挑了一些榆木放入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内,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意思为“百(柏)担有余(榆)”。而庞涓则固守成规,不认真思考,没有思维的跳跃与突破,没能真正领会老师的创新引导,每天砍柴不止。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内点燃庞涓的干柴,炎势虽旺,可浓烟滚滚。然后鬼谷子又点燃了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很明显,正确的创新引导让孙膑具备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它使孙膑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尽管庞涓声名赫赫,但他终究是勇猛有余而智谋欠缺。
学生在形成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有时会走一些弯路、产生一些错误苗头,此刻,老师要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德国的一位小学一年级老师在教“1+1=2”时,使用了苹果、糖块等教具,通过直观性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郁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得轻松舒畅。更精彩的是:教师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又立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轻声地问孩子:“请同学们再仔细想一下,1+1还能等于几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维立刻再一次活跃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有只小手举了起来:“把两个1并起来就等于11。”老师热情地鼓掌加以鼓励,表扬他会动脑筋。然后又启发学生:“并起来是不是加呀!”孩子说:“不是!”老师说:“对,要加才可以。”过一会儿,又一只小手举了起来。在得到鼓励后,学生勇敢地走到讲台前,先剥了一块糖放入嘴里,接着又拿了一块糖高举着向其他人示意后,又放入嘴里,并鼓起小嘴巴说:“一会儿糖化了,1+1就等于零了。”他的表演惟妙惟肖,他的回答更超出了老师和同学的想像,大家都不由地笑了。老师先表扬学生点子多,让同学们一起为他鼓掌,然后再慢声细语的进行纠正:“糖是两块,即便是化了融在一起,吃到肚里,它们是两块的‘量’,并非是没有了。”学生一听,会心地笑了。老师再一次一字一顿地说:“1+1只能等于2。”接着,老师又简单地介绍了以后学电脑时,要用到二进制:1+1=10,但这10还是常用十进制里的2。可见,这位德国老师是非常有水平的,他的高超在于:不但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想象,还在打开学生创造性的求异思维之后,进行了积极的引导,确保了学生思维的正确方向。
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关键要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课堂上不但要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更要注重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确保这种培养的正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