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7600000084

第84章 清高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2)

《四库全书》由清高宗乾隆年间时官修,由清高宗爱新觉罗·永瑢领衔编撰,纪晓岚担任总撰官。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开设四库馆,四库馆员先后总计达4186人。历时10年,所辑的书籍按照经、史、子、集四部排列,共收书3457种、79070卷(文津阁本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亦有收书3461种、79309卷之记载);另有存目书6766种,93556卷。第一部《四库全书》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正月二十九日缮写告成。后又抄写了6部,分储在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文溯阁、避暑山庄文津阁、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和杭州文澜阁,另有副本一部藏于北京翰林院。《四库全书》包罗宏大,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然而,在编书过程中,根据满清统治阶级的需要对不少书的内容作了删改,还下令查禁、销毁了“悖逆”、“违碍”的书籍近3000多种,六、七万卷以上,其数量几乎与《四库全书》所收的书相等。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在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后。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七月到清高宗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

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但是,《四库全书》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篡改。

中外交流

帝国皇帝与外国人的交往

整个十八世纪中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面临着日益强大的西方列国和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的压力,但依然盲目沉浸在自己“中央之国”的地位中。在这种情况下,中英两国一次较大的文化冲突来临。

清高宗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9月,由前驻俄公使、孟加拉总督马戛尔尼率领的由科学家、作家、医官及卫队等90人组成的使团,携带天文仪器、车船模型、纺织用品和图画等600箱礼品,乘船自普利茅斯启程代表英王庆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83岁寿辰,并向其递交的信函和国书。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对英使首次来华极为重视。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八月,马戛尔尼一行抵达大沽,旋由接待大员陪同经北京前往热河(今河北承德)行宫。关于觐见礼节,马戛尔尼拒绝行跪拜礼。军机大臣和砷在热河约见使团,马戛尔尼称病不见,只派副使斯当东前往要求举行谈判。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称该使“妄自骄矜”,对其来华别有所图,更具戒心,但仍表示可“顺其国俗”,行免冠屈一膝深鞠躬礼。九月十四日,马戛尔尼在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觐见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正式递交英王国书并参加万寿节活动。马戛尔尼多次想与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讨论两国贸易和建交问题,均无结果。十月三日,英使提出书面要求6点:准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等地贸易;准英商在北京设货栈;于舟山附近指定一小岛,为英商停泊、居留、存放货物之所;在广州附近辟一地,准英商享有与上款相同的权利;英商在澳门、广州内河运货得免税或减税;粤海关除正税外悉免其他一切税收,中国应公布关税额例,以便遵行。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以所请与“天朝体例”不合,一一驳回,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警告英人不得再到浙江、天津贸易,否则必遭“驱逐出洋”。至此,马戛尔尼的使命归于失败。十月七日,使团一行乘船由运河南下杭州,然后改行陆路至广州离境,于次年九月回到英国。

在马戛尔尼回程路上写的“纪”中,他说:“我们的许多书里都把汉族和鞑靼族混淆了,好像他们是一个民族。可是清君却在时刻关注着这权力的诞生地”。“在热河,鞑靼皇帝从他们祖先的传统中汲取营养。这时他们并不是完全在中国,也不仅仅只是在中国”。“两个世纪过去了,换了8个或10个君主,但蒙古人还是没有变成印度人;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也没有把乾隆变成一个中国人”。

马戛尔尼归国后将自己满清一行写成游记,内对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治下人民生活穷困,思想愚昧多有记载,其得出结论:“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很想凌驾各国,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一个专制帝国,几百年都没有什么进步,一个国家不进则退,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状态。”清朝“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给英王的敕谕共有两道。第一道敕谕是正式国书性质的,主要是讲英王“倾心向化”,遣使来庭,“恭赍表章”,“叩祝万寿”,“备进方物”,故特许使臣朝觐,赐宴赏赍,并赏赐其随行人员及通事兵役。现使臣返国,特颁敕谕,并赐赍英王“文绮珍物”。同时,这道敕谕还专门讲了,英王表内请派一人留京照管英国买卖的要求不能批准的各种理由。

前文说过英国还提出了几项要求,即:多口通商,可到宁波、珠山、天津、广东地方交易;在北京设立英国商行;在珠山附近给一小岛;拨给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英国货物自广东到澳门免收税或少收税;英船照其他地方税率交税;允许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第二道敕谕中对英国提出的要求,逐条列举理由驳斥,不允其请。以上几项要求,如果单就具体要求来看,有些是应该断然拒绝的,如要求拨给珠山、广东一块土地,这涉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当然要予以驳斥。免税减税的要求也不合理,不能允准。至于多口通商,在京城设立英国洋行和使馆,传教士在华传教等。单是孤立来看,似乎并不过分,双方都有好处,不应一律拒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如果仅因为英使没有三跪九叩,就这样处置,未免太小器了。但是,设若联系到当时的历史客观条件,看看英王给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信的比较准确的翻译和有关资料,便可以作出另外一种解释,看出五个问题:

其一,英王乔治三世是比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更加自大的君主。乔治三世也自诩为“奉天承运”“拥有本国已经足以满足一切需要的非常广大领土”的君主,他立志造福于全人类,“促使全人类同受其惠”。这和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自夸天朝大皇帝,有何不同?当然,远隔万里,区别还是有的:一是乔治三世比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还多了一点自知之明,谦逊一点,他还把中国当作是与己同等的国家,英王与清帝,旗鼓相当,不分伯仲,不像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自视为天下共主,将英王当为远夷强酋;二是英王是更加锐意进取化的帝王,他此时正锐意进取,大力扩张,“军事威力”“远及世界各方”,战胜一切反抗的国家。而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现在却固步自封,不再开疆拓土。

其二,英王坚决支持扩大对华贸易,保护英商利益,谋求得到超过其他国家的特权。

其三,不等价交换的趋势有可能迅速加强。英国很多商品价廉物美,扩大对华出口,定会获得高额利润,像钟表,在中国“售价最高”,“这些玩物源源不断地由私商运进中国,价值已达一百万英镑之巨”。

其四,鸦片输华迅速增加,在清高宗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偷运到中国的鸦片,价值已达25万英镑之多。

其五,英国必将对华宣战。英王自诩军事威力远及世界各地,屡战屡胜,岂能接受谈判失败要求落空的事实?为了报复清帝的傲慢和对英国的轻视,为了“达到促进商业利益”的目的,扩大对华贸易,获取巨额利润,英国政府必将在时机成熟之时,发动侵华战争。

考虑到这些问题,便可看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拒绝英使的要求,是有其历史的、实际的原因,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作出的严肃决定,不应对其轻易地全盘否定。当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盲目自大,对西方情形的无知,闭关保守的对外政策,也是应该予否定的。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弘历天资聪颖,性格刚强,勤奋好学,几十年如一日,因而不仅能善理国政,指挥征战,并且学识渊博,诗、文、书、画、语言兼长,著作等身,这一切又为他勤理国政,创造“文治武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有很高的语言资赋,精通满文、汉文。为了完成用兵准、回,两征金川,安定西藏的宏伟事业,他“自乾隆八年以后,即诵习蒙古及西番字经典”,一直持续了50余年,研讨不停。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又学习“回语”(维吾尔语)”和“唐古特语”(藏语),从而成为当时罕有的通晓满、汉、蒙、维、藏及安多(藏语的四川西北部方言)等多种语言文字的语言学者。这对他的治政用兵起了很大作用。史称其与“番酋”会见时,能用“番”语交谈,“重译朝见,告语如一家”。

生平最得意之事

六十五岁上女儿十公主出生

清高宗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十月十八日,又一位丽人被抬进了后宫。她是满洲正白旗人,姓汪,父亲做过都统。这年汪美人年方二九,整整比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小36岁,比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长子清高宗爱新觉罗·永璜还小17岁!不过汪美人还不是入宫最晚的!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66岁时,又选了两位妙龄佳人入宫,她们才是最后一批。汪氏很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宠爱,入宫第六年上,被晋封为永贵人。过了3年,又被晋封为敦嫔。再过3载,又晋封为敦妃。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一生有多少个女人,没人清楚。被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正式册封的有名位的女人,宫廷档案有记录可以查清的共18人,敦妃汪氏名列十七位。·敦妃住在东六宫的翊坤宫。东六宫在乾清宫、六泰殿、坤宁宫东侧,一字排开;三大宫殿的西侧,还有一组叫西六宫。东、西六宫都是两进院落,有前殿、后寝、东西配殿,占地2500平方米,宫墙高耸,门户森严。如囚徒般深居东、西六宫的便是那些嫔妃。皇后的中宫是坤宁宫,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从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以起,移住养心殿。

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正月初三,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65岁的时候,春节的喜庆气氛尚浓,敦妃在翊坤宫生下一个女儿。·这是弘历的第十位公主,她的9个姐姐中有5个早殇,仅存活4人,但在排行上,她仍是“皇十女”。这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老来得女,自是格外喜爱。来年正月初三,皇十女1周岁生日,当时叫“晬盘日”。晬,满一周期。是日,以盘盛纸笔刀箭等物,让婴儿信手抓取,以占他或她将来的兴趣,叫作“试儿”,也叫“试晬”、“抓周”。盛物的盘子叫“晬盘”。赵翼《血气日衰竹初劝食人乳戏作》诗云:“晬盘孩稚已扶床,又费餐钱雇奶娘。”皇十女抓了些什么,没人去记录下来,后人只知道她惹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高兴,特地赏了她很多玩具,有汉玉撇口钟、汉玉娃娃戏狮、清玉匙、红白玛瑙仙鹤、油珀圆盒等。皇十女刚刚降世,她的母亲敦嫔便被册封为妃。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对这个盼望已久的女儿,给予的关爱也是超过所有其它子女的。经常有世间稀少的珍宝被送入敦妃宫中,赏赐给十公主以及她的母亲。

同类推荐
  • 美丽王朝:我的人生我的传奇

    美丽王朝:我的人生我的传奇

    是中国的“阿信”还是中国美容业的“松下幸之助”?一部中国美容业发展的篇年史;一个成功女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一本化妆品企业经营管理实录。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马尔克斯传

    马尔克斯传

    《马尔克斯传》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生的经历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人物丰满生动,形象立体鲜活,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如同与大师面对面的交谈。《马尔克斯传》通过对马尔克斯人生的细节化描述使读者更能确切体会到大师的成长历程,以及在求学和人生道路选择上所经历的波折和磨难,通过对其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的体会,更加能够领悟其广阔思想和对社会的思考。《马尔克斯传》将马尔克斯深厚的文学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通过对其生命轨迹的描绘,使读者对其传世名作的实质精神进行更加深刻地认识。
  • 品康熙

    品康熙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全面、翔实地品评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与雄才大略。康熙帝在文化上,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他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在治理国家中,他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他废止了残酷的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淮河运等水利工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施行“摊丁入亩”制度清王朝在康熙的治理下,由大乱走向大治,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幅员辽阔、政治统一、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的世界强国。可以说,也正是他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坚实基础。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叶罗丽精灵梦

    快穿之叶罗丽精灵梦

    她躺在床上,正看着叶罗丽精灵梦,抱怨着不应该是这样。忽然有道声音传来,宿主您好,521已检测到你的抱怨值已到100%,宿主是否绑定521系统穿越到小说世界进行攻略,绑定成功,请宿主到小说里按照宿主的方法进行攻略
  • 斗罗之神奇宝贝大师

    斗罗之神奇宝贝大师

    一个在斗罗大陆中的穿越者,觉醒了神奇宝贝为武魂。(会加入许多不同世界的东西)
  • 神偷王妃:废柴三小姐

    神偷王妃:废柴三小姐

    她,南落神武将军府三小姐,虽说有个公主娘亲罩着,但是她的白莲花好姐姐却在娘亲回母国时将她扔进落云山脉,手无缚鸡之力的她硬是被吓死了。再睁眼,灵魂却换成了21世纪绝世神偷,除废柴之体,升级打怪,虐渣男白莲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不过,在他面前,她永远是他的柔软小糖猫…
  • 两交婚小传

    两交婚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狩猎

    大狩猎

    仙魔大战后孕育的新世界,魔物千奇百怪,我来狩猎!
  • 终焉落幕之刃

    终焉落幕之刃

    传统的刺客之道已经落幕,传承也几乎断绝完,只剩下最后一位名叫泰隆的刺客。
  • 孤月少

    孤月少

    他曾以为自己是凡人,却不知额上的伤疤藏着一个二十几年的秘密;他曾以为自己是寄人篱下,却不懂那是生身父母对他最后的保护;他曾以为自己是别人争权夺利的棋子,却不察有朝一日他也会站在执棋者的位置上;他曾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却不晓这个世界上从来不止他一人带着使命降生……
  • 重生总裁狠宠妻

    重生总裁狠宠妻

    上一世蒙了双眼,错过挚爱。重生回来,强宠豪妻,一个是商界霸道总裁,心狠手辣,人人畏惧,一个是珠宝女王,一件珠宝价值千万,每天在老婆怀里撒娇,求亲亲,求抱抱的小奶狗。
  • 转身一梦

    转身一梦

    每段历史,有着她独特的精彩与不足,身在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着这段历史的痕迹。一次偶然的“鬼压床”事件,填补了翌晨遗憾的同时,也让他经历了无数精彩的历史片段。完成两次考验后,他将正式开启属于他的历史追寻之旅。当系统要求改变这段历史中的某个人物的命运后,如何在不改变人物本身带有的历史痕迹的基础上,实现这个目标呢?当任务一步一步地深入,难度一步一步提升后,翌晨又将如何应对呢?这是一本,我们可以审视“历史”的书。
  • 穿越奇情:落魄皇子高能妃

    穿越奇情:落魄皇子高能妃

    “不!不!不!我不要穿越!我马上就要嫁给高富帅了,老天爷你不可以这么对我!”一朝穿越,即将嫁与良人的地质学女教授成了有名绣娘的女儿,却在战场上遇见了遭亲兄弟暗害的落魄皇子。她身怀绝世武功,她有着现代人的高能大脑,她怀着赤诚钟情之心,却被迫卷入各国纷争。他武艺超群,他智谋卓略,他心怀大义,却偏生不得父皇喜爱。他的家国一日日变小,她便找来千万黄金以充兵力;他只身涉险独闯修罗,她便出手相助与他并肩。“兄弟?那是何物!规矩?莫要与我论规矩!你暮云朝,此生若是胆敢再有半点挣脱我的念头,纵是黄泉碧落,我也绝不会放过你!我南宫未昌,定护你一生,守你一世。”当她来到异世,身处战场。一个眼神,便是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