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8400000055

第55章 大戒篇(1)

三国人物中,有成功的人士,也有失败的人士。象袁绍,刘表等人物,位列三公却不会用谋,最终落到失败的下场,他们的命运与他们的性格是息息相关的。

一、智谋侏儒——袁绍

(一)好谋无决,多谋寡断

袁绍帐下虽谋士成群,智囊云集,但到决策时,谋士们各抒己见,意见相左,袁绍就没有主意了,缺乏判断力。

曾在袁绍手下谋过事的郭嘉对曹操说:“绍有十败,公有十胜”,其中一败就是“绍多谋少决”。

袁绍在被推举为十八路诸侯盟主时,有着领导才能的全面展示的机会,但是他的作为实是令人大失所望。他的所为表现出了决策上的优柔寡断,迟疑不定,以致贻误战机。当鲍信与孙坚被董卓手下华雄打败时,袁绍便向诸侯问计,自己毫无主意。袁术对先锋孙坚不发粮草,致使孙坚大败,他也不闻不问。之后,董卓劫持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曹操建议乘势追袭,而袁绍却担心“诸兵被困,进恐无益”。后曹操追袭董卓回来,见了袁绍,大为悲叹说:“今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操窃耻之!”后见袁绍等人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曹操、公孙瓒、刘备就各自引兵离去,讨卓行动只是将董卓从洛阳赶到了长安,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成果,就宣告解体。

袁绍受刘备之请,发兵三十万进攻曹操,声势浩大,但因内部矛盾,兵到黎阳,就停止进发,诚如曹操所料:“陈琳文章虽佳,其如袁绍武略之不足何!”由于袁绍大军不图进取,曹操乘机东击刘备,刘备向袁绍求援,让其夹攻曹操,谋士田丰也建议乘操东征刘备,许昌空虚之机,直捣曹操老巢。这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但袁绍以幼子患病为由不肯出兵。结果曹操一举击败刘备,回师京都。刘备前去投奔袁绍,此时,袁绍对刘备说:“吾欲进兵赴许都久矣,方今春暖,正好兴兵。”前者,许都空虚,袁绍以小儿患病为由不肯出兵;此时,曹操已回师许都,他却又提出“方今春暖,正好兴兵”,实在是极其荒谬的理由和不可思议的决定。小儿之病能够成为放弃战机的原因吗?季节冷暖又是决定战机的全部理由吗?这不禁使人联想起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对袁绍的一段评述。当时,刘备佯称袁绍为英雄,指出了他的外在突出优势:“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曹操否定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两人从内、外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袁绍作了评价,都是事实,但是个人品格上的劣势与外在的优势比起来,前者更是起长久作用的决定性因素。此次,袁绍更是体现了“色厉胆薄,好谋无断”的性格特点,致使出兵不择战机,埋下了失败的祸根。

白马战役失败后,袁绍退兵武阳,按兵不动。听说曹操封孙权为将军,曹吴关系密切时,凭感情冲动就起兵七十万攻曹,发起官渡战役。官渡之战,七十万大军几乎全数被歼;他急于复仇,又聚二三十万人马,由于仓促应战,复有仓亭之败。

袁绍的几次失利,归结起来都是不善于掌握出兵时机,当断时不断,不当断时却贸然行事所造成的。作为将帅,应避敌之强,攻敌之弱;避其实,攻其虚,袁绍却反其道行之,导致失败。这充分暴露了他不善决策、优柔寡断的性格特征。

(二)用人惟亲。外宽内忌

袁绍手下人才济济,文有沮授、田丰、审配、逢纪、辛评、辛毗、郭图、许攸等谋士为之谋划,武有颜良、文丑、高览、张邰等勇士为之统军,可谓积聚了许多争夺天下的优势。但官渡一战,袁绍全军溃败,由强势转为弱势,走向覆灭。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不重视人才,甚至迫害人才,导致人才流失。苟或、郭嘉、许攸等谋士离他而去;效死之士沮授、田丰等亦无施展才能的机会;张邰、高览则因被疑,愤然阵前倒戈。如此不善用人怎能不屡战屡败,终究归于灰飞烟灭?

谋士郭嘉、田丰都曾说过,袁绍是“外宽内忌”之人。这种“外宽内忌”首先表现为任人惟亲,搞家族王国,不能发挥集团人才优势。袁绍有四州之地,自己和幼子袁尚领冀州,长子袁谭领青州,次子袁熙领幽州,外甥高干领并州。待袁绍死后,由于继承问题上废长立幼,其子互相火并,争夺权势,致使“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很快就从内部瓦解了。第二,外宽内忌,必然导致不惟才是用。袁绍在作十八路诸侯盟主时,曾向大家宣布:“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过犯。”但当他的弟弟袁术出于私心,不给孙坚发粮草,坑害孙坚,袁绍充耳不闻,不能做到“有罪必罚”;当华雄搦战,无人可敌,,关羽请求出战时,他却一再考虑,“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等到关羽温酒斩华雄后,他的弟弟袁术反而要将关羽、张飞这些“县令手下小卒”赶出帐去,他也一言不发,“有功者赏”成了一句空话。第三,外宽内忌,也表现为袁绍“不念忠诚”。颜良、文丑二人跟随袁绍多年,屡建战功,是他的心腹爱将,在与曹操军马作战时,为关羽所斩杀,二人阵亡后,袁绍没有任何悲痛的表示,而当刘备提出为他招降关羽时,他竟然很高兴地表示:“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刘辟曾一度归顺他。合力攻操,但当刘备提议要去说服刘表联合攻操时,他竟然当众表态:“若得刘表,胜刘辟多矣。”这样的话真是让人听得心寒,如此的鄙视部下,鄙薄将士的生命,还有谁愿为他效忠呢?这与曹操对典韦一祭再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由此也可得见,为什么他的部下一个个都离他而去。

“田丰之死”也证明了这一点。田丰由于劝谏袁绍不可轻易向徐州进兵,未被采纳而入狱。后来果然袁绍官渡兵败,还军冀州。

像田丰这样的忠义之士,甚至可以说是为袁绍效死之士,都没有起码的安全感,更不要说其他的部众了。“得士者昌,失士者亡”,袁绍正是按照这个逻辑走向灭亡的。

曹操在袁绍死后平定河北时,曾喟然长叹:“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若能用,则安能正眼觑此地哉!”可见,对于一个统帅来讲,克敌制胜的关键并不在自己如何勇猛过人,谋略超群,而在集中良谋,使用良才。袁绍的失策恰恰是在关键时刻不能用人。

(三)偏听偏信,不懂协调

袁绍作为军子集团的统帅人物,不分良莠,偏听偏信,导致内部人士相互猜忌、陷害,加之袁绍本人不注意与部下联络感情,有“外宽内忌”之心,结果集团内讧不断,为敌所乘。从袁绍集团出来的荀或对这一点了如指掌。他说:“绍兵多而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郭嘉亦有同感,对曹操说:“绍性迟而多疑,其谋士各相妒忌,不足忧也。”事实确实如此。以谋士郭图为例。正当曹操火烧袁绍乌巢粮草时,“张邰曰:‘某与高览同往救之。’郭图日:‘不可。曹操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既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他们两人争论不休,袁绍毫无主见,竟听信了郭图的远水救火之计,一误再误,落得惨败。郭图恐怕张邰、高览回寨证对是非,追究自己的责任,就抢先来到袁绍前进谗言说:“张邰、高览见主公兵败,心中必喜。”袁绍不解地问:“何出此言?”郭图答道:“二人素有降曹之意,今遣击寨,故意不肯用力,以致损折士卒。”袁绍大怒,遂遣使急召二人归寨问罪。郭图又先派人报二人说:“主公将杀汝矣。”等到袁绍使至,二人无奈将来使斩了,引本部兵马投奔曹操。袁绍听信郭图谗言,致使损失了两员猛将,也使郭图有机可乘。

许攸降曹,也是袁绍听信谗言所致。许攸在投曹前,曾截获曹操催粮使者的书信,便赶来求见袁绍,为其献计日:“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袁绍不听,反听信审配诬陷许攸滥受民间财物的谗言,大骂许攸:“滥行匹夫!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今后不许相见!”将许攸斥退。许攸羞愤难当,几欲自尽。在走头无路的情况下,许攸投奔了曹操,为曹献上鸟巢劫粮之计,成为扭转官渡战役整个战局的关键。同一个许攸,在袁绍之下不为重用,才无所展,到曹军中却建奇功。这是袁绍听信谗言,气量狭小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作为集团的最高领导人,袁绍在这些事情上的直接失误,一是没有调查研究,只听信一面之词就妄下决断,甚至不给被诬陷者申辩的机会;二是对部下追究责任不选择适当时机。在两军决战的关键时刻,最需要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但袁绍却轻信谗言,猜忌部下,致使自己的部下被逼到敌人一边去,削弱了自己,壮大了敌人。其实即使许攸果真滥受财物,张邰故意卖阵,也是应该在战役结束后再作处理的,尤其是对张邰,在自己不能控制的时候就轻易决定给予处理,致使张邰阵前倒戈。在这件事情上袁绍应负的间接责任是平时对内部人员不事谐调,致使关键时刻他们互相攻击、陷害,各怀私心;再者,失误的决策和判断也源于他对部下缺乏基本的信任。

袁绍的失败,主要在于他的优柔寡断,不会用人,见计迟,得计迟。这一点,他的同时代人都看得很清楚。《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鉴于当时袁绍势大,曹操手下的部将担心他会攻打许都。曹操说:“我了解袁绍的为人,他志向大,智能低;外表严厉,内心胆小怕事;好猜忌,缺少威望;士兵虽然多,却指挥部署不得当,将领骄横,政令不统一。虽然他的土地广阔,粮食丰足,却正好来奉送给我。”郭嘉对袁绍的这些弱点也有所评论。《三国志·郭嘉传》记载,郭嘉起初在袁绍手下做事的时候,曾对人说:“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定霸王之业,难矣!”正因为如此,郭嘉才离开袁绍投靠了曹操。

二、忠义虎士——关羽

(一)恃才傲物,刚而自矜

关羽一生最大的性格弱点,就是“刚而自矜”。他在同僚面前,常常是自恃武功高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在他所接触的人当中,除了刘备和诸葛亮之外,他都不放在眼里,有时甚至对诸葛亮的话也不听。

关羽在荆州时听到马超投降了刘备,又听说马超武艺过人,他竟让关平带信给刘备,要人川与马超比试高低。马超这个人确实武艺非凡,恶战许褚,杀得曹操剃须脱袍;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的张飞打了一个平手,他在关键的时刻归顺了刘备,这对刘备而言,无疑是大大增加了一份力量。刘备封他为平西将军,这个地位超过了赵云,甚至和张飞平起平坐。赵云一向不重视权位,张飞对有才华的名士,也懂得特别尊重。偏偏远镇荆州的关羽对此有了意见,他不管“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的道理,也不管是否会因此削弱自己阵营力量的后果,执意要与马超争个高低上下,诸葛亮深知关羽这一个性,只好作书回答道:“亮闻将军欲与孟起分别高下。以亮度之,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关羽看信后大笑说:“孔明知我心也。”并将书信遍示宾客传阅,傲慢自得之态溢于言表。他将书信让别人传阅,也是要假借军师之言作为权威性的评判,使别人坚信他的武艺是“天下第一”的。

在对待孙刘联盟的关系问题上,虽然诸葛亮发自肺腑地一再叮嘱“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但关羽目空一切,骄狂自得,以致做出了一系列破坏孙刘联盟的举动。一次是孙权派诸葛瑾为使,索取荆州。刘备已经答应东吴先交割三郡,诸葛瑾带着刘备的亲笔书信来到荆州,而关羽不仅以“将在外,君命有所有受”为由拒之,而且执剑在手,大声怒斥:“不看军师面上,教你回不得东吴!”交还三郡对刘备来说并非真意,这不过是刘备、诸葛亮在荆州一事上继续扯皮罢了。关羽却不会耍这种扯皮术,致使矛盾激化,走向极端。又一次诸葛瑾奉孙权之命,为孙权之子与关羽之女联姻,并明确提出“两家和好,并力破曹”。此时,关羽如果许亲,就可以促进孙刘联盟;如果不愿许亲,也可以婉言谢绝。但是关羽却一听就勃然大怒,说道:“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乎!”即而又威胁诸葛瑾说:“不看汝弟之面,定斩汝首”,将其逐出。关羽这种骄矜的态度,拒婚、骂人、侮使,激怒了孙权,终于把盟友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孙权下定决心联合曹操兵马取荆州,使关羽处于两面受敌的态势,在战略上一步步被动起来,为最终亡人失地种下了祸根。

面对历史的选择,是联合孙权,还是两面受敌?关羽的性格决定了历史选择的方向,导致了孙刘联盟的破裂,引发了战争。

关羽刚而自矜的性格,使他在遇到问题时不能保持清醒的战略头脑,不能从集团总体利益出发,而是把个人的争强好胜凌驾于集团共同目标之上,争个人之长短,这种个人英雄主义,本位主义的思维,是造成他日后英雄末路走麦城的主要原因。

杰出人才的悲惨结局,历史上并不少见,诸如项羽乌江自刎、岳飞风波亭遇害,李白成九宫山遭难等等,归结起来原因是出于性格上的矛盾性。一方面,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而另一方面,却因为才之高,德之高,而产生了“刚而自矜”的缺陷。若“不刚”而“自矜”,还不至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偏偏既“刚”又“自矜”,那么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就必然会有“天崩地裂”般的惨痛结果。关羽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种骄矜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是领导人物的大忌,它不利于团结部属,联络同僚,且会导致信息封闭,甚至会造成独裁现象的出现。

(二)骁勇有余,帅才不足

由于关羽“刚而自矜”的性格弱点的存在,虽然他有勇有谋,武艺高强,但在承担独当一面的重任时,就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在判断敌情、识人、用人等方面出现了多次失误。

荆襄之战初始,关羽水淹七军,节节胜利,形势使关羽骄傲自信,不可一世。一心只想“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前进,剿灭曹贼”,他早把东吴的威胁抛在脑后。吕蒙和陆逊充分利用了关羽盲目自信的心理,设计让吕蒙向孙权托病辞职,以没有名望的陆逊代替吕蒙之任。陆逊一上任,就向关羽致书送礼,信中词语极其谦卑,一付讨好的样子,关羽果然麻痹大意,当着东吴使者的面,就讥笑孙权“见识短浅”,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态。之后,他就撤走了荆州的大半防卫之兵,赴樊城听调,结果造成荆州守备空虚,被吕蒙率兵偷袭,失掉了荆州。这里关羽犯了兵法上的一大忌轻敌。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凡是轻敌者必定会招致失败。曹操轻敌,有赤壁之败;刘备轻敌,有彝陵之蹶。关羽一向自视过高,对敌人的能力估计不够,甚至还认为自己一向比别人强,这就造成了关羽轻敌的一贯倾向,这对于一个军事将领而言是绝对不能有的致命弱点。

关羽过分自信,屡屡忽视部属的建议,造成了在识人、用人上的巨大失误,以至荆州失守,悔之晚矣。

同类推荐
  • 敖雄

    敖雄

    无数个难眠之夜,柔和晚风道不尽方睿心中苦苦的相思。在他看来,那镶嵌在夜空的明月,犹如一珠冷冷的清泪。山的沉寂、水的清澈,难以抚平热恋中牵肠挂肚的灼伤。青春在岁月中流失,花儿在流失中凋零。方格生活埋葬了五彩缤纷的青春梦想。午后,金灿灿的阳光笼罩着训练团。方睿躺在营房后的草坪上,仰望着湛蓝湛蓝天空中飘浮的几朵白云,一次次地问自己,难道我错了吗,选择军营我错了吗?放弃高薪的软件公司不去,选择军营错了吗?……
  • 六韬·三略·百战奇略

    六韬·三略·百战奇略

    《六韬》以周文王、周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方略,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兵书,对后世影响巨大,受到历代兵家的青睐。《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专讲战略的兵书,阐述治国理政、统军驭将的政治方略,以及用兵打仗的谋略方法。其思想体系不局限于一家,而是杂糅各家思想,尤以吸收儒、道两家学说为多。因此《三略》虽以兵书著称,但也被视为一部政治谋略著作。《百战奇略》是一部阐释作战原则与作战方法的军事论著,搜集记载古代战例上百个,是一部既有思想价值又具学术价值、研究价值的中国古代军事史。
  • 兵为王者

    兵为王者

    “我是一个兵”“有人问过我,当兵为了什么?”“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我没有回答他,并且拿出枪杀了他!”一个恐怖分子,给我在这里讲道理?作死呢?千万不要试着触碰我的底线不然你必死无疑?——李察
  •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

    这本书没有穿越、没有主角、没有金手指;有的只是淞沪会战的中的惨烈战斗与不屈的民族精神!注:本书不参杂任何政治斗争!
  • 猎杀者佣兵之战

    猎杀者佣兵之战

    幻世记(3000年),人类达到了有始以来未达到的巅峰,自由穿梭银河系任何一个地方。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科技,才引发了这次人类的分裂。其中幻影军团和影子军团就是这次人类分裂的主谋我是林梦,我带你去看看这佣兵的战争。
热门推荐
  • 穿越者遇上前世界主角

    穿越者遇上前世界主角

    本来已经没有灵气的武侠世界突然灵气复苏,当穿越者碰见转世的大能,转世后的布局能否赢过带系统的穿越者。(本书主角不是穿越的。)
  • 做人还是现实点好

    做人还是现实点好

    现实锻造着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正因为现实的严酷,才使我们变得逐渐的坚强,才能锻造出坚实的信念。漫漫人生路.就是现实中的我们在不断地实现和完善自我的一个漫长而文极其短暂的过程,望大家能珍階这美好时光,让我们挽起手来相信自己。用平和心态克服人生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去实现我们的目标,逐步与自我接近。
  • 殇盅

    殇盅

    一人一剑,化魔狐,聚阴阳,踏青莲,入九幽,灭万神,弑苍天。
  • 快穿之反派的自我修养

    快穿之反派的自我修养

    自从干了攻略这个行当,苏桃的日子就没消停过。做女配,踢女主,上男主。做反派,踢女主,上男主。做炮灰,踢女主,上男主。哪一次不是呕心沥血、挖空心思地投身其中?为了做好攻略的任务,她做过女帝,反串过丧尸,用过超能力,变过吸血鬼,还穿越到宫斗文里做过某宠妃身边的贴身小婢……但凡读者需要她的,就没有她不去的。虽说带着一个高冷的系统闯荡于各种平行小说世界里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但只要酬劳给的高……哎哎哎!别跟她谈钱,谈钱俗了啊!
  • 淡去的年华逝去的青春

    淡去的年华逝去的青春

    中考的失利,使得主人公不得不走私立高中!高中的生活谱写着青春的乐谱!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老师!能否让主人公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憧憬的生活!面对青春的叛逆,又怎么逐渐迈向成功之路!各种校园故事又会怎么影响主人公的生活!经历种种困难,终归回走向成功!回头叹息,淡去的年华逝去的青春!我们的青春不后悔!
  •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

    这是一部青春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在医院相识,女孩的“作家”身份让男孩望而却步,男孩迷茫彷徨,但男孩子一直坚信,生活如雾中的晨曦,纵然前方迷茫,但终有光明与希望。两人关系一直若即若离,有一天,女孩在无意中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选择悄悄离开。两人产生误会,男孩错以为他只是她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但是,直到她离去之后,他才明白:尽管蹉跎了五年的青春岁月,她却也成为他五年中唯一的记忆与陪伴。他们的恩怨情仇,在岁月的流逝中,早已分不清谁是谁非。
  • 典型的美国佬

    典型的美国佬

    《典型的美国佬》是一个美国故事。小说讲述了三个中国知识分子20世纪四十年代来到美国追寻各自的美国梦的一段痛苦挣扎。拉尔夫·张、姐姐特雷萨、妻子海伦组成的张家人刚入驻美国的时候,由于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张家人对美国文化特别的排斥,还具有一定的鄙夷态度。然而,在追寻自己的“美国梦”的过程中,张家人面对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陷入一系列困境,在迷失与绝望中自省,他们逐渐理解了“典型美国佬”的实质,并也成为了之前被自己所蔑视的“美国佬”。
  • 穿越啦哥哥我超甜

    穿越啦哥哥我超甜

    女猪脚从艰辛古代变态养成傻白甜,家境贫寒,父亲是位书生,在她九岁那年失踪,留下重男轻女母亲和一岁弟弟。七年后母亲让弟弟上学堂请老师,将女猪脚卖入青楼,之后因为意外穿越到了现代。寄宿在男猪脚的小窝……
  • 穿过时光遇见你

    穿过时光遇见你

    她,用了整整七年去喜欢一个她只能仰望的人,几乎耗尽毕生感情与耐心,最终在心脏四周竖起长刺;他对她近乎一见钟情,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靠近她,慢慢拨开长刺走进她心里。却也能为了她的幸福,甘愿将她亲手送到那人面前。
  • 执法万界逍遥游

    执法万界逍遥游

    洛言来了,闲者退散,男的战中间,女人战旁边,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