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8400000044

第44章 大智篇(5)

孙权十八岁坐镇江东,继承父兄的基业,由于年龄较小,又非自创基业,所以就面临着与故旧文官武将怎样协调、如何相处的问题,如果问题处理得不好,就很难服众。孙权很出色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主要是有赖于他善于接受意见,勇于自我批评。

合淝之战时,与张辽交锋,孙权由于争强好胜而拒绝增援军队参战,想亲自大战一场,结果被张辽杀败,如非程普及时援救,几乎被俘。失败之后,长史张绂向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主公恃盛壮之气,轻视大敌,三军之众,莫不寒心。即使斩将搴旗,威扬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之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且今日宋谦死于锋镝之下,皆主公轻敌之故。今后切宜保重。”也就是劝孙权应以战略、谋划为重,而不该随便以身犯险。孙权当即表示接受意见说:“是孤之过也,从今当改之。”态度非常诚恳。

由于孙权善于接受不同意见,而且勇于自我批评,深得东吴将官的拥戴,对其事业的发展极其有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必改,任何人和事物都是在不断地改进中得以逐步完善的。

(四)爱民如子,善解人情

孙权两次亲临前线,每次都突出表现了他对部属的爱惜之情。第一次在合淝与张辽交战,损失了宋谦和太史慈。宋谦不过是一个侍卫将领,武艺也不大高明,但当他被乐进射死时,孙权十分悲痛,“放声大哭”,后悔不已;太史慈受伤致死,他更是“伤悼不已”,而且“命厚葬于南徐北因山下”,并“养其子太史亨于府中”。有了这样的感情,他的部下也乐于为之卖命。第二次先胜后败,损失了陈武与董袭,只好求和退兵。“甘宁百骑劫魏营”得胜归来,欢声大震,孙权亲自出来迎接,拉着甘宁的手说:“将军此去,足使老贼惊骇。非孤相舍,正欲观卿胆耳!”随即赏赐绢一千匹、快刀一百口。又是迎接,又是表扬,又是赏赐,表扬的话说得很有感情。

后来孙权被张辽、徐晃围在垓心,十分危急,周泰不顾个人性命,三番冲杀把他救了出来,已经是“身被数枪,箭透重铠”。但他一听孙权说徐盛还没有冲出来时,又翻身杀人重围,救出了徐盛。孙权对周泰救护之恩非常感动,为他特意摆了庆功宴。权亲自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日:“卿两番相救,不惜性命,被枪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乃孤之功臣,孤单与卿共荣辱,同休戚也。”言罢,令周泰解衣与众将观之:皮肉肌肤,如同刀剜,伤痕遍体。孙权手指其痕,一一问之,周泰具言战斗被伤之状。孙权命周泰一处伤吃一觥酒,是日,周泰大醉。权以青罗伞赐之,令出人张盖,以为显耀。这里既是表功,又是慰问,令人感动。而孙权的一言一行,“亲自把盏,抚其背,泪流满面”,无疑是对在场所有人的一种激励。那份深情的流露,那份对部属视兄弟般的爱惜之意,比任何的奖赏都重要。

那位百骑劫魏营的甘宁,原为黄祖的下属,后来离开黄祖投了孙权,受命去捉黄祖。黄祖在马上向他求情说:“我向日不曾轻待汝,今何相逼耶?”甘宁回答说:“吾昔在江夏,多立功绩,汝乃以‘劫江贼’待我,今日尚有何说?”甘宁本来干过“劫江贼”,但后又悔悟,改过自新,投奔黄祖后,曾救过黄祖,可是黄祖不但不赏功,反在背后说他是“劫江贼”,不可重用。这些话伤了甘宁的心,所以他没有放过黄祖,而到孙权处以后,却开始了另一番天地。

在面对甘宁与凌统的矛盾问题上,孙权也能处理得当。甘宁在黄祖手下任职时,曾与孙权军队作战,射死孙权部将凌操。后来与黄祖发生矛盾,欲投江东,又恐江东记旧日之恨。孙权听说后,派吕蒙引甘宁入见,当面对他说:“兴霸来此,大获我心,岂有记恨之理?请无怀疑,愿教我以破黄祖之策。”(第三十八回)之后,甘宁深受孙权信任与重用,屡立战功。但凌操的儿子凌统常想向甘宁报杀父之仇。在一次宴会上,他拔剑直砍甘宁,二人刀枪相对,孙权急忙劝住,并耐心地对凌统讲:“今既为一家人,岂可复旧仇?万事皆看面属。”最后又作了两次人事调整,一是安排甘宁领兵去夏江镇守,以避凌统;二是加封凌统为都尉,以慰其心。后来,攻皖城之时,甘宁与凌统又在阵前发生冲突,孙权闻讯,急忙骑马前去劝解。一次凌统出战,因马伤落地,在曹将赶来相刺的性命攸关之际,甘宁一箭射伤曹将,救了凌统性命。凌统回阵后从孙权处得知放箭者是甘宁,从此与甘宁化解仇恨,结为生死之交。

孙权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以大局出发,不仅自己不记旧恨,也善于用这种思想影响和教育自己的部下,促进部属之间的团结,共同为本集团的事业奋斗。

四、布衣青云——刘备

(一)锐意进取,永不言败

刘备出身贫寒,但素有大志。少时与玩伴戏耍,曾指着家门前的桑树对伙伴们说:“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他的叔父对他的话很惊讶,认为“此儿非常人也!”他28岁起兵,至63岁谢世,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始终不折不挠,锐意进取,坚定不移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刘备早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从讨黄巾到赤壁之战前,他先后投奔了十几个山头,毫无立足之本,但是凭借着坚忍的毅力和旺盛的斗志,终于能夺取荆州,并吞益州成为一方霸主。在这个过程中,刘备首先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在初访诸葛亮未遇时,向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委婉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第三十七回)后在隆中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向刘备提出“愿闻将军之志”的要求,刘备慨然对答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第三十八回)刘备一向是不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理想的人,但是求贤若渴的心态以及将遇良才的知音之感,令刘备道出了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要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中施展才能,安邦治国。朝着这个理想目标,刘备一直孜孜以求,从未放弃。

安逸的生活往往会消磨人的意志,但是对刘备而言却丝毫动摇不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刘备曾依附刘表,刘表对待他非常好,军中久无战事,生活安逸。一日与刘表共语时起身人厕。见自己因久不骑马奔驰疆场,胯下长了肥肉,不觉潸然流涕,人席后刘表惊问其故,刘备长叹道:“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蹉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第三十四回)刘备在夫人死后去东吴招亲,其时孙权集团对刘备占据荆州一直耿耿于怀,想夺之又无计可施,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后,周瑜、张昭等人建议孙权:“刘备起身微末,奔走天下,未尝享受富贵。今若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使彼各生怨望,然后荆州可图也。”(第五十五回)这实际是要软困刘备在吴中,以美色享乐为诱饵,使其丧失斗志。但是刘备一听说曹操起兵50万,杀奔荆州,要报赤壁鏖兵之恨,情况危急,还是说服孙夫人,历尽艰险回到荆州。如果没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坚韧的毅力,要放弃现有的安逸享乐是非常困难的。

家庭出身和生活环境,养成了刘备的双重性格,他一方面有宏图伟志,一方面又要依附他人,对他人俯首低眉,因而使他有意隐藏起自己的志向,在言论上小心翼翼,谨言慎行。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刘备正明里依附曹操,暗地与董承等人结成反曹联盟,为了隐藏自己的志向,他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避曹操耳目,作韬晦之计。当与曹操饮酒间论及天下谁人堪称英雄时,曹操说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以为自己的韬晦之计已被识破,大吃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觉掉落到地上。正巧此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俯下身捡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第二十一回)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这样将自己闻言失态轻轻掩饰而过,曹操也不再怀疑刘备胸有大志了。在行动中,刘备一直不敢公开打起自己的政治旗帜,害怕目标过大,招致祸患,尽量表现出自己胸无大志,直到占领西蜀,夺取汉中之后,实力雄厚起来,这种双重性格才稍微有所改变。刘备一生遇到的挫折无数,但是他始终不屈不挠,不断进取。最后终于使刘备不再屈居人下,这正是“善败者不亡”的道理的体现。

(二)仁治为本,以德服众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善待下属,下属才能效死力。

从赤壁之战到汉中之战短短10年的时间里,刘备从毫无“根基”到全部占有巴、蜀和汉中之地、荆州三郡,成就天下三分的事业,究竟靠的是什么?从外部看孙刘联盟是成就蜀汉事业的根本保证;从其自身来看是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手段巧妙结合,仁治为本,以德服众的观念最终成就了刘备的治国安邦大业。

刘备的性格是宽容礼让,广结仁义,体现在政治上就是仁政思想,这使得刘备的政治集团有了明确的目标,保证了集团的稳定性,同时也使自己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政治声誉。

刘备仁治为本的观念,首先是表现在与集团内部的情感交往上。刘备与关羽、张飞初识见面,因义气相投而结为异姓兄弟,生活上是食则同桌,寝则同榻,不分彼此。而关羽、张飞对刘备则秉承着“信”、“悌”、“忠”的思想,当刘备在某些场合就座时,关羽、张飞则侍立身旁不知疲倦。张辽与关羽交情甚厚,曾问关羽:“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如何?”关羽回答说:“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正是由于刘、关、张三人稳固的关系,才从根本上保证了刘备集团的持久稳定性。在对待同盟者的态度上,刘备处处标榜仁义。曹操为父报仇杀往徐州,孔融代陶谦向刘备求救,刘备答应向公孙瓒借兵相救,孔融叮嘱:“公切勿失信。”刘备回答:“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公孙瓒劝说刘备:“曹操与君无仇,何苦替人出力?”刘备回答:“备已许人,不敢失信。”

对待落难者,对待俘虏,刘备仍然以“仁义”的姿态出现。如当曹操听了旬或的计谋,写密信让刘备杀掉吕布时,张飞认为吕布是无义之徒,杀之无碍,而刘备则认为:“他势穷而来投我,我若杀之,亦是不义。”于是,不但未杀,反而还将事告知吕布,并安慰他:“兄勿忧,刘备誓不为此不义之事。”当魏延活捉了刘璋部将泠苞时,刘备毫无加害之意,赐与衣服鞍马,令其回城,魏延担心放回去不再来了,刘备却说:“吾以仁义待之,人不负我。”结果泠苞回去仍反刘备。他第二次被俘,刘备责备泠苞日:“吾以仁义相待,放汝回去,何敢背我!今次难饶!”杀了泠苞,又烘托了刘备的仁义。

刘备仁治为本的领导观,也是他取西川的决定因素。在取西川整个过程中,都是凭借着仁义而取信于人,既攻城夺地,又广揽人才。益州别驾张松欲献西川图本给曹操,碰壁之后有意识取路荆州回西川,想看看刘备是否像人们传闻的“仁义远播久矣”。他刚行至郢州界口,刘备已派赵云轻装软扮,带领五百余骑人马等候多时。相见后军士跪奉酒食,赵云亲自进敬,张松自思日:“人言刘备宽仁爱客,今果如此。”(第六十回)来到荆州界首,天色已晚,来到馆驿门口,却见关羽已派人洒扫驿庭,击鼓相接,又排上酒筵,欢饮至更阑方罢。第二天一早,刘备带领诸葛亮、庞统亲自来接,远远望见张松,便下马等候。刘备的这种宽仁爱士的态度,一下子攫取了张松的心,他便有意将西川图献给刘备。刘备留张松饮宴三日,并不提起川中之事。张松请辞,刘备在十里长亭设宴送行,刘备与张松把盏,对张松说:“甚荷大夫不外,留叙三日;今日相别,不知何时再得听教。”言罢,潸然泪下。张松自思:“玄德如此宽仁爱士,安可舍之?不如说之,令取西川。”于是张松明确告诉刘备“长驱西指,霸业可成”。但刘备虽有取西川之心,却又不想明示,只说不忍夺“帝室宗亲”之业。张松听后,分析了益州这块宝地还在他人窥觎之下,“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直到此时,刘备才流露出取川之难的想法,张松亦在此刻,义无反顾地献出西川图本。毛宗岗批《三国演义》指出:“张松暗暗把一西川欲送与曹操,曹操却白白把一西川让与玄德。玄德以谦得之,曹操以骄失之也。”至此,刘备迈开向西川进军的坚实一步。在取西川过程中得了张松、法正,为其谋划;又得了严颜、马超,为其征伐,都是他秉承仁义的结果。

这种以仁为本的观念,还导致刘备更多地赢得了各阶层民众的同情与支持。他初做定州中山府安喜县衙时,督邮巡视至县,欲逼勒县吏陷害他,便有五六十个老人在督邮馆驿门前替刘备求情。刘备“三让徐州”,徐州百姓则拥挤府前哭拜说:“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携民渡江”一回,刘备面对曹操大举进攻,从新野、樊城败退,两县之民一同表示:“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江。因曹操追兵将至,众将劝刘备弃却百姓先行撤退时,他道出心腑之言:“举大事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仁义是刘备夺取天下的一面旗帜,也是服务于政治目标的一种手段。当西川在掌中之时,他曾对庞统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者。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第六十回)正是这种浸透着仁义精神的政治手段,成就了刘备三分天下的事业。

(三)含而不露,以柔克刚

刘备是一位不善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的人,虽对事业从未间断过不屈不挠的进取,但却始终含而不露,做出胸无大志的表象以掩饰其治国安邦的宏图大志,表面柔弱不争,但却能以柔克刚,终究不屈居人下。

从桃园结义以来,刘备为人一直小心翼翼,凡是涉及到朝廷的政事、官民关系,他从来都是谨慎行事。第一回刘备遇着卢植被囚车押送,问明原因是宦官索贿不遂,诬陷他怠慢军心,因而获罪。张飞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他急忙加以拦阻说:“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接着,他们打败黄巾军,救了董卓,因董卓轻视刘关张三人都是平民之身,张飞又要斩杀董卓,刘备与关羽又一起加以拦阻说:“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后来做了小小的安喜县尉,为督邮所辱,却竟然“喏喏连声而退”。直到张飞要打杀督邮时,他还是喝住了张飞,忍气吞声,弃官而去。

同类推荐
  • 抗日之横扫天下

    抗日之横扫天下

    率特战旅穿越到了三十年代,郑啸开始了抗日征程。上千精锐特战队员,用之不尽的精良装备,强大无比的后勤保障,雨后般春笋冒头的奇人,咱就是要当乱世霸王,看谁不爽揍谁!强大的军力横扫华北,席卷全国,一路打的小鬼子哭爹叫娘、望风而逃,晚上睡觉都噩梦不断……本故事纯属虚构。
  • 滨土纷争

    滨土纷争

    汉室衰微,天下一分为九,谁能逐鹿中原,问鼎中原?
  • 大国战舰

    大国战舰

    一个大国怎么能够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呢?重生的舰船设计师朱劲东,为海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奋图强,设计建造各种先进舰艇的故事。
  • 谍战觉醒

    谍战觉醒

    抗战时期,岭南少年于连宗被强掳到日本北海道当劳工,在逃离杀人魔窟后展开了一系列痛苦复杂的传奇经历,成为一个出色的中国特工。
  • 灭人之战

    灭人之战

    一个好战的民族,一个强大的帝国,再加上一位嗜战的君主,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离不开他的女人,可是为了争宠,11三千佳丽,又会发生一些怎样的故事呢?而在他功成身就的时候,又被别人称为暴君,可是谁有能明白他的心呢?只有她,才明白!为了自己的子民,为了自己的民族,为了自己的帝国。走向了一个令别人认为是错误的道路,可是谁有知道,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自己呢?
热门推荐
  • 地下城谜

    地下城谜

    來自遙遠東方的蘭斯,決定要在「克諾索斯」這個地下城展開冒險者旅程……
  • 胖子的现状

    胖子的现状

    有些人,有些事,很难有的情,有的感,可叹很多事很难,很多时间很快
  • 天鸿魔道

    天鸿魔道

    这是一部背景庞大,气势恢宏的奇幻修真小说,来自天鸿大陆的少年林风,为了使命,接受了家族的考验,这个故事,就是从他得到一件不起眼的魔神器残件开始……,修魔,修仙不过在于其心罢了。一个复仇的少年,一场交织的爱恨情仇,演绎着怎么样的惊心动魄,09年,小羽最新奇幻修真作品《天鸿魔道》敬请收藏!!!
  • 来自新世界(全集)

    来自新世界(全集)

    “新的秩序,要经过无数鲜血浇灌之后才能诞生。”日本鬼才作家贵志祐介的反乌托邦作品,第29回日本科幻小说大奖获奖作品,“恶意毕现”的奇幻恐怖小说“神作”;花泽香菜、梶裕贵、浪川大辅配音动画《来自新世界》原著,关于1000年以后“未来世界”的奇幻故事,“恶意毕现”到令人想要膜拜。故事发生于1000年以后,人们放弃了高科技,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前现代农业生活。与人类的祖先不同的是,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意念移物、意念点火(“咒力”)等超能力。拥有凡人一样的躯体,却有神一样的能力,有着如此矛盾结构的新人类组成的世界,称为“新世界”。然而这种神的能力对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 我知道你是凶手

    我知道你是凶手

    密宗修行时的咒语,手印,声海,意念引导等这些神秘的事件,主人公在追寻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做的一个奇怪的梦而不断破解了一个个谋杀案,充满了阴谋,谎言,谋杀,贪婪等!
  • 死灵之万界

    死灵之万界

    主要讲述了从现实世界穿越过的罗峰,为了回到母亲的身边而努力变强的故事。
  • 神偷王妃偷帝心

    神偷王妃偷帝心

    医毒双绝的神偷妍云,因一场意外,被神戒澜星羽带到异世。结果她初到异世,发现戒指里面的空间可以自由出入。偶然一次去偷稀世珍宝药草之时,她遇到一个残废的王爷,并且救了他一命,二人因此结缘,又被皇上赐婚......熟识之后,她助他登上高位,他则宠她入骨。【小剧场】某天,有侍卫说道:“不好了,王爷!王妃她将院子里那棵你种的树给砍了烧火。”王爷气定神闲的道:“无妨,王妃她伤到了没,不够的话加派人手帮她。”又有侍卫来报:“王爷,不好了,王妃她将人杀了。”王爷又道“无事,不够再将牢里的人让她杀个够!”
  • 星际之奇宝大亨

    星际之奇宝大亨

    世间留有始皇之传国玉玺,并有古书曰: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传国玉玺,得此宝者得天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块方寸玉璧,到底有何不凡?星际时代一位流落到监狱里面的少年顾明,得到一件神秘的怀表,故事由此开始……【每天两章稳定更新中,冲榜期间视情况不定时爆发】
  • 风吹过我爱你的地方

    风吹过我爱你的地方

    苏眠从小到大的梦想都是考上一中,却在情窦初开的那年,遇见了槐树下的他,花瓣落在他的肩头,动摇了她一生的信念。他们同学三年,苏眠明恋他三年。她和他告白了108次,写了76次情书,他的名字在她的日记本里出现了1654次。最后的最后,他扔了她的情书,她撕了写满他名字的日记本。
  • 漫步神州

    漫步神州

    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我漫步其中!一个对封神、西游里的人物有看法的人,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一个自私好色的人,一个现代人。跑到神仙妖怪满天飞的世界,遇到蚊道人、申公豹、杨戬、孙悟空等等这些强人。他该怎么办?到后面甚至还有菩提老祖、如来佛祖、西方教主等等更强的人出现。你叫他怎么活?至于遇到那些威力巨大的法宝,他是用脑袋去硬顶。还是留点灰尘,跑路先?不过话说他的运气真的很好,但这究竟是祸是福就不一定了!有阴谋!这里一定有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