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97400000009

第9章

一切菩萨(至)阴界入等。法记云。论曰一切菩萨者谓住信行地者。信者十信。行者三贤。地者十地也。若约大分门。则信行地者三贤。得证者十地也。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者。不思议佛法则是佛内证也。谓犹如池水具含影像。有二义也。谓摄入诸像义。及现现诸像义。而有一人立在池边。见此诸像为他说也。如是佛证三种世间为自身心。如彼水中摄入诸像。以自内证临机外向分示十地。如彼水中现现诸像。金刚藏之定中称受佛外向法出定已后为机而说。如彼一人立在池边见水中像与他说也。谓如约内证。则唯不思议法。无十地相。然以前机多三乘故。佛意欲令为说十地。故于外向心头分示十地。是义大不可说。刚藏入定称受其法出定已后所说十地。是说大可说也。故至相云。地有二分。一因二果。因谓世间方便行修。即加行地分齐。果谓出世离相真证。即正证智分齐也。出世间道品者。问何故出世间处道有品耶。答若约不思议法。则虽无道品。然为机缘分示十地故有道品。是故至相云。今此十地者摄佛因位。一乘三乘声闻人天并在其中。为五乘所观。普贤证位佛果摄用无碍自在。一切皆尽。何以故。十地之法摄众生中最初门故。地法甚深最难了别故也。明者见智得证者。以证见之智。得证众生身心是不思议佛法也。问何故众生不知不见耶。答若约证见之智不动。今日个个众生之身心即是不思议佛法。即是世间道品。然但凡夫自不知耳。问何故至相云。前二观解。后二行解。见始智终。得始证终耶。答此但寄修云耳。若假言者。二佛世界尘数劫中。修缘起实相陀罗尼者是观解。念念得证者是行解也。说者于中分别者。有二。一若约佛心。则虽无十地。由所引机多三乘故。加金刚藏为说十地。欲令信行地菩萨证入智惠地故。乃于后得笔中分示十地以为说也。二刚藏菩萨定中称受后得言说以为说也。谓佛以无言为其说故。是无言教之本也。刚藏之称受亦是无言。而为待言教之本也。入者信乐得证者。佛言。我已修习证汝身心。汝等应知更无异事。何故我等未得知耶。但以无信故不得耳。信则能知。要须信也。是故能信自己身心是不思议佛法故云信也。不舍此信而能恒守故云乐也。由如是信乐故亲证自己身心故。云得证也。智惠地者谓十地智者。至相与远师同以此句为根本入也。问加所为二十句者。为是正说时言耶。为是经家所列耶。答约文则经家。约义则正说也。问若约义则正说者。为佛口业所摄耶。意业所摄耶。答口业也。问佛在定中无有口业为作之说。何云口耶。答以教之所起从口业故也。此所起之教从何而起耶。本以不说为根故是意业。若约现相放光摩顶执手触目等示法之轨。则是身业所摄也。然佛口业称大虚故。所起之教亦称大虚也。摄入者。信闻不思议法之心中其法顿现故云摄也。心契称法故云入也。闻惠中摄一切善根者。佛陀三藏云。称体闻惠摄圆宗理与理相应为可贵也(已上)。称体者。称海印体也。比如众苗皆依大地。世出世间一切善根无有不依海印而起。不依海印而住也。此海印之法于信心中了了顿现。故云闻惠中摄一切善根也。思议入者。闻惠所闻思而不失也。议者。于思惠中所思之法。以意言观了其相状。入者同上。一切道品者。不思议法也。智方便者。若闻法时心不外缘。专依此法相续思惟。是方也。由如是故。心便于法。是便也。分别选择者。其心行于所闻之法。别其逆顺。由如是故。取其顺法。是选也。舍其逆法者。是择也。法相入者。所思之法于心现现了了分明故也。彼彼义者。以不思议法非一故也。无量种种知者。凡所触向对面无非不思议佛法故。所知之法既无有量。能知之智亦无量也。教化入者前摄入中闻不思议法。思议入中思察其法相。法相入中彼不思议法现其心也。菩萨最初发誓愿者。非先自度。欲先度他故。以其心所现之法教诸众生故。云教化入也。随所思议名字具足善说法者。以其思惠所思之法教化众生故。云随所思议也。称前闻惠所闻之法立名教化故。云名字具足也。善决定说者。若以传闻之法而教他。则非善决定说也。比如明见掌中之珠。心中了法亦复如是。而以如是自所得法为他演说故。云善决定说也。证入者。以自所得之法化众生时。自行即满故也。一切法者。是不思议法也。平等智者。此菩萨心得彼法时。其心与法不可得分。比如以器汲盈池水。还注池中。不可得分此是器水此是池水。故云平等智也。教化众生即是自成佛法者。问何故至证入后方释教化入耶。答辨证入时方现利他即是自利之义也。谓菩萨发誓只欲度他。然先度他时。法尔自证真如法故。至证入后释教化入也。不放逸入者。如缘柱时。心若有转。即是放也。由其放故。趣于他境。即是逸也。如是菩萨依不思议佛法其心不转。又于他境心亦不趣。故云不放逸入也。言一切魔法不能染者。魔有四种。一天二人三阴四烦恼也。烦恼魔者。三毒为根所起烦恼也。谓修行之心对违顺境。或嗔或贪。不能寂静。是烦恼魔也。阴魔者。五阴之中。四是心。一是色。修行之时。贪求衣食等及五尘境界。是色魔贪求之心。是心魔也。人魔者。修行之时。父母檀越恶友好色等类。皆人魔也。天魔者。修行之时第六天魔即自思惟。此人起其胜心修其胜行。必得胜果。非我眷属。是故不离此人常欲恼乱。若不能恼乱。即欲令其死。此等是天魔也。地地转入者。七地已前虽能趣向无相而修。然是有功用位故。犹起加行作意。乘于自心行力而修八地已上。无相观智现前究竟故。乘本誓愿及与法力。任运进修故。云地地转入也。无贪等善根净者。不思议法中本无三毒故。无贪等善无始时有。然约寄位。则七地以前有功用位执心不舍故。三种善根清净之义不得现前。至于八地任运之位三种善根净义竟现故。云无贪等善根净也。复有善根等者。决伏疑也。于十地中。一一地皆有地前加行善根。有地上善根故。约地前加行。云复有善根。约地上善根。则是不思议佛法也。疑云。七地以前加行善根生于八地以上善根耶。为决此疑故。云唯八地之加行善根生其八地善根也。是故云复有善根能为出世间道品因也。菩萨尽入中如来秘密智者。约不思议佛法。则虽无十重。而随寄位且分十种秘密智也。此秘密智是不思议法故。约得此法云入一切如来秘密智也。佛尽入中于一切智入智者。一切智者是佛一切智一切种智也。入智者。菩萨智也。由菩萨智入佛圆智故。菩萨之智亦成圆智也。问菩萨尽入中云入如来秘密智。与佛尽入中云入佛一切智。何别。答菩萨尽入中得不思议佛法。而但是尽果之因位。佛尽入中得不思议法。是尽因之果位。故别也。问远公以佛尽入为在因中。与菩萨尽入何别。答约建立。则菩萨尽入立第十地。佛尽入立佛果位。而以佛尽为因中之果者。以信行地菩萨得不思议佛法故。以为因中果。而云得佛果德。非谓佛尽为在因也。是诸入为挍量等者。从是诸入至差别为所挍量者。是远公之意。从诸入至转胜为所挍量者。是藏师之意也。远公意则三贤十地次第转胜之位。是所寄故是所拂也。九入差别是根本入中德义差别故。非所拂也。藏师意则三贤十地是全不思议佛法之位也。摄等九入亦全不思议佛法也。是故九入差别及三贤十地之转胜皆不舍也。是则智义差别之九入次第转胜三贤十地皆非所拂。是故挍量而不舍也。其三乘中行布次第差别转胜决定者皆所舍也。问既全不思议法之三贤十地应无胜劣。何云有转胜耶。答虽无情计之胜劣。亦有缘起之胜劣也。问缘起胜劣云何。答犹如瓶中含大虚空。瓮中亦尔。然含大空之瓶童稚能提含大空之瓮童不易提。如是十信位中摄尽法界。十住等位亦摄法界。虽摄法界义同。而随位别故。摄法界之十信是劣。摄法界之十住等是胜也。故缘起差别非所拂也。是故约一信位。成佛之义顺梵行。将二德立为圆满佛。余人等立为随分佛。于是林德举此二义。就问相元元曰。俱非和尚之意。则以十信一位形十住等为门别故。云随分佛。然全摄法界究竟无侧故。云圆满佛也。是以一乘随何一位。成佛之时具足分满二义也(已上)。故藏师之意。九入中入者。是根本入之入也。九入中摄等九者。是根本入中智惠地也。故皆不舍也。此言说解释者。有三义。远公云。此九入言说中。以六相解释之义应知也。藏师二释如疏。除事事者。谓阴界等者此义实难可解。故林德问于大乘冏公。冏云。于阴界入须六相则融之无难。而言除者。言三科百法不用六相也。然而若除阴界入。何处用六相耶。故非吾所可知也。余师云。六相者引三乘时之所用方便也。然彼所执体性各别。三科法上用六相。则其法杂乱不得利益。故云除事也。融顺和尚云。要以六相言说说花严经。若以三科百法说。则是三乘。故云除事也

藏疏释加所为中二十句文依二利分。初十共他自利。后十共自利他(云云)。前中论王佛四门解释。一总释现本(云云)。四本末无碍。初中总论地法缘起有六义。一一切菩萨是信行地者。举所被机。谓地前菩萨未证真如。但依信心而起行故(云云)。不可思议诸佛法者是出世间道品者。此是所得之法。然有二释。一约因。谓十地法体是出世间。无流之法。心言路绝。名不思议。通生佛果故。名为道。下云。大圣道者是彼因故。十位品类差别名品(云云)。二约果。谓佛所得之法故名佛法。非下位图杔名不思议。令地上菩萨分证此法名出世间道品。地智所游曰道。分证未圆名品。三明者。创瞩名见。委照名智。智照非比故名为得。冥神契合故复名证(云云)。四说者于中分别者。于此能所证得法中。以言分释十位差别明智行优劣功惠等异故也。五入者信乐得证者。谓地前信乐远有入义。地上证得现成交入。通论入义。必从此至彼故具始终也。亦信始乐终。得始证终。六智惠地者谓十地智如本分中说。谓此证理圣智有生成住持佛果等用名地。始从欢喜终至法云。本分中现可知。此上六义融合无碍通教。及义通证。及比通境。及智通人。及法通因。及果混通无碍。总为一团名十地法。若展于后种种差别。皆悉于此总句中出。是故名此为根本入。二依本开末分成九句。于中四位。谓愿乐位。见位。修位。究竟位。初四寄前地前愿乐位。次一寄初地。次三寄修位。后一明究竟位。问此中正为说十地法。何故乃说地前及佛果。答为现十地前有起下之功后有成上之义。又释由十地证智放阿含光。是故地前是此十地阿含分摄。由此地智依果海成故有佛果。上不思议佛法及下鸟迹所依空等。并是其事。初中初一约闻惠修善根名摄一切。二明思惠之始。简择道理。论中智方便者释善分别也。道品释佛法也。三思惠之终。谓因思广知。彼彼义释诸法。种种知释广知。四明修惠。无疑立教可信故云决定说。谓修通二利。今举利他。菩萨化他即是自成佛法故。入自利摄。论中随所思议是思惠所思。名字具足是闻惠所持。故决定说也。上来现信乐。自下辨得证。五见位(云云)。论中一切法平等智。释无分别智。谓于初地正证真如。无能所二相。故云平等。见道时中善清净者。释善净不杂。谓离二我分别随眠。六明修道位中地地别断一无明。故于烦恼障亦永伏离。故云世法不杂名不放逸入。魔法是母法也。七明修位中智行转进名地地转入。谓无流善根永离一切三不善法。无贪等善根等者。等取无嗔无痴也。复有善根能为出世间道品因者。是诸地中加行善根也。八十地学穷名菩萨尽入。如下大尽分中明。第十地菩萨入如来十种秘密智。以秘隐深密难可测知故名不思议。九究竟位明因道既圆佛果斯克穷满果圆名佛尽入。论中入智者。释得字也。三会末归本。言是诸入者。牒上九入。为挍量等者。现其无别之别。谓寄地前地上乃至佛地。挍量地智差别次第转胜之相。非谓根本入中亦如此等行布次第决定差别。是故融末归本现无二矣。前依本起末明无别之别。今会末归本明别而无别故也。四本末无碍者。谓明六相总别无碍故也释此六相义作六门。一明教兴意。谓破定执见以现缘起圆融之法。此理现前一切惑障一灭一切灭。一切行位一成一切成等。二种类者。不自不他等四句。及不有不无等四句。并不生等八不十不等。皆悉会事入理。是此流类。但彼等入理以顺一寂。今此入理圆融彼事使相即相入成普贤法有斯左右耳。三明所出者。此文出在下经第四大愿中。经家自说。非是论主率意而作。四明建立者。何故唯六不多不小者。谓泛诸缘起法要有三门。一末于本有起不起。二彼所起末既带于本。是故相望有同有异。三彼带本之末既为本摄。是故当体有存有坏。若不具此三不成缘起。三中各二故但唯六。五问答决择者有二。初逆。谓非总非别等各各互相形夺诸相皆尽故也。二顺。谓亦总亦别等各各顺相成就等。思准作之。六释文有五。一约法举数。谓于所说法中有六种相等。二辨定教义。此言说解释者。是定教。谓于此中安此六相之言说。为欲解释经文。应知此义。又释。此中释六相非是此处经文。但是论主解释之意。应知除事谓阴界入等者。此辨定其义。谓约道理说融通。非是阴等事相中辨故除简之。三列名可知。四释相中别内别依本者。明依总开别。满彼本者还能成总。谓要依本之别方能满本故也。增相者。是前九入渐增之相以现异也。缘成和合略言标现。缘散无作广辨因缘。如世界成坏者。举喻以现。谓如百亿四天合成一娑婆。略言标现为成。若分别广说。百亿差别令一娑婆无所依住故为坏。五余一切者。劝于一切处。准类知之

古记云。藏疏云。论主作四门解释(云云)。此四门名虽是疏主自作。然彼论中本具其义。故云论主作四门也。问此四门者皆一乘耶。或三乘耶。答一云。四门皆是一乘。何者。初门则通教及义。乃至通因及果。混通无碍(云云)。如是约十种普法名。第二门则无别之别。第三门则别而无别。第四门则总别无碍故。一云。初后二门同前释也。第二则依根本入开九入末。同于三乘依一心本流成六道。第三则会九入末归根本入。亦同三乘会六道差别归平等一心之义。故此二门并三乘也。一云。初一一乘。次二三乘。亦同前释。第四门则虽明六相。六相教兴意云。破定执见以现缘起。既云破执而后现德故。是修相门之圆融义。故对初门总释现本之一乘故云三乘也。一云。论主于前三门不明六相。至第四门论六相故。约此论文相现着。则前三三乘。后一一乘也。然第四门明六相时。将前三门本末论故。约第四门看。则前之三门皆亦一乘也。问此第四本末无碍其义云何。答一云。第八会疏云。本会舒为末会。末会卷为本会故。今此亦尔。开根本总成九入末会。九入末成根本总也。一云。一乘中无定本末故。举一为主。余则为伴。是以于十入中随举为本。余则为末也。一云。本则自恒本。末亦自恒末而无碍也。谓一向根本入名为总。非以余九入名为总。一向余九入名为别。非以根本入名为别也。问若尔何成本末无碍耶。答依总开别时。若破根本总而成九入末。则别碍于总也。会别成总时亦若尔。则总碍于别也。然而总不动而成别。别不动而成总故。本则恒本。末则恒末。而能成无碍也。问六相章云。椽即是舍。故名总相。舍即是椽故名别相(已上)。依此文。则可许本还为末。末还为本耶。答一乘之中若不成。则已成则离始终故。虽云椽即是舍。既是舍时离始终故。非是先有别椽后成舍也。是故不云本还为末末还为本也。问椽是别缘。既云椽即是舍。故亦有摄入等别为总之义故。亦可云末还为本之义。何不然耶。答若摄入等为总之义即是根本入故。但以总名为总。不以别名为总也。是以摄入等若为总。则但云根本入也

古记云。根本入大虚之中有八难也。若得知此八难。则虽不见其本疏。可谓得知地论之妙旨。若不知此八难。则虽得一十二十家疏。不可谓知地论之旨也。谓一此大虚中虽无总别之相。而有可分总别之义。此难见也。谓于上五重总别。约初三重见也。二此大虚中虽无诸教行位。而有可分诸教行位。亦难见也。于所流三乘九入处见也。三此大虚中虽无常无常。而有常智断障无常智断障。亦难见也。约复有善根等文见也。若约品会者。是差别平等二周因果修生本有之二智也。四此大虚中有常无常智。合成一无流智。亦难见也。谓初会四十类法体及法界会神众则有为也。普贤文殊等同生众则无为也。此有为无为合成法身。毗卢遮那自体智也。五此大虚中有生灭不生灭。合成法体。亦难见也。是无住别教门中无浅深三观之生灭。证分中无生佛法之不生灭也。六此大虚中不动根本无明即是满足法体。亦难见也。于终教根本枝末等无明以普字印。印定而见也。七此大虚中于佛尽入发心。于摄入位成佛。亦难见也。约是诸入为挍量。智义差别等文见也。八此大虚中无地狱位发心之人。然有地狱中发心成佛。亦难见也。依此言说解释应知之文见也

诸法各异至诸地功德。法记云。诸法各异住自如故一如多如如如相不可得者。约五十四角故。云如如而不可分。此是第一角如。此是第二角如等故。云相不可得。约一角时即约五十四角故。云如如。约第二角亦如是也。至此竟答前问。上云。因果不同而一家实德性在中道。未知所由之义

大记云。是故经云。问云何深信佛法。答一切诸法唯佛所知。非我境界等者。引胜鬘经证上自谦也。谓前云。此义其实难解。虽然依天亲论主。乃至随分可解云者。意云。唯佛所知。非我自分所解。然依教理随分现此义也。是故引经中仰推之智而为证也。彼经云。成就甚深法智为第一人。成就随顺法智为第二人。仰推如来非我境界为第三人。解云。初则证智。次则三贤。后则十信也

法记云。七处八会及品类不同而唯在地品。所以者何。以是根本得法尽故者。如悉昙章。一切诸字初章为本。如是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十地为本。故云摄法尽也

古记云。一乘十地如何见耶。答浮石山四十日会和尚云。一乘十地横也竖也。相元智通等以谓已得和尚之意。及其会终各呈所领。和尚曰。并不得也。一乘十地者。依寂灭道场始成正觉佛心而见也。后林德释云。初会十地者。如生盲人见色而见也。光明觉品以去十地者。如生聋人闻声而见也。谓依初会本起后光明觉品十地。修生十地。佛果十地本有十地。离世间十地入法界十地也。问一乘无尽十地如何见耶。答三乘中依三千界法明也。一乘随门中亦依界法明也。自别教中依于种法明也。三乘十地者。初地依百叶莲花明也。谓仲密证遍满真他受用身之所依也。亦是应身也。其百叶中全统一叶则净土之化也。又一一叶中各有百亿释迦。则秽土之化也。二地则依千叶莲花明也。准前可知。乃至第十地则依无数叶莲花明也。亦准前知此。三乘中莲花者。十地菩萨之所依住也。一乘莲花则是十地体也。一乘随门中依界法辨者。同于三乘。但以六相成故别耳。言依种辨者。初会中合有五十六重十地。谓教分之一重证分之五十五重也。言教分一重者。世界海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尘数之香水海。最中央海出大莲花。此莲花上有世界种。此一种中有二十重世界。此二十重即是十地。十地各有自分胜进。故有二十重也。如此一种既有十地。余一一种皆有十地。故有十不可说世界尘数十地。故云无尽十地也。此则一重耳。若进见者。即有重重无尽十地。可思。言证分十地者。约五海十智见也。谓以海入智故有五十海。则五重十地。以智入海故有五百智。则五十重十地。是故证分中合有五十五重十地也。是约一行门也。若进见者。即有重重无尽十地。可思。问三乘以欢喜离垢等为十地。一乘中何以名耶。答同教随门中与三乘同。若别教中世界名海名智名等皆十地名也。圆教门中欢喜等名世界等名皆十地名。谓三乘中唯有名耳。无实法体。圆教之中以具法体为十地也。又三乘初教十地者竖位也。谓从十信十住渐至佛果故也。熟教十地者横位也。谓于一如来藏体中之所分立故也。一乘中具横竖也。谓横包虚空法界。竖贯九世十世故也。十信十住等皆从十地而起也。故藏师云。十地者前摄地前上摄佛果也。会会本分皆云有海。是知皆以十地为根本也。和尚之意应知尔耳

法记云。不起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等者。此中正明缘起法。故云一摄一切也。问若约缘起。满足无侧法者。即其一言已足。何必重言普摄耶。答实则如是只言一地足矣。但随顺云耳

古记云。至相释经中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之文云。就行相次第终至穷实自体以论要略有四。一以于始故能生。于后终竟满足故言摄也。二虽是初始。然能行于诸地。所行诸法无殊故言摄也。而所成之行但在自分中。上下优劣但以明昧为异耳。三但是初始即摄一切诸地功德故名摄也。四非谓以初后故名摄。但是初始即正是终故名摄也已上。解云。一云。初二始终教后二一乘。一乘二中初缘起分后果分。一云。初中门后即门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鬼武至尊

    鬼武至尊

    这里是阿拉德,一片奇异的大陆,一个武技、魔法、念气、科技并存的世界。而他,阿尔德,是一名……鬼剑士。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是古代汉语中的精华,是我们现代语汇中的“明珠”,它们大多数来源于古代典籍,一小部分来自于人民大众千百年的口头锤炼,它们都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概括的功能。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但是往往能说明一个寓意深刻的道理。它与我们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是汉语语言最宝贵的财富。
  • 他是校草

    他是校草

    一个冷酷冰山女和流氓男的故事喂霉女滚不要吗滚姐姐诶滚交个朋友滚你只会滚离我远点美眉滚滚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岂知一梦是黄粱

    岂知一梦是黄粱

    “其实这天下谁做皇帝梁儿都不在乎,她只是不想当初那么多人为之流血牺牲换来的安定化为泡影。你本可以是个可以为世人歌颂功绩的好皇帝,却偏偏为了遮掩那些苦主已经不准备再追究的丑事,做出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有时候我在想,当初陕州一役若梁儿没有去,慕容弃没有延误战机,现在的光景会好很多。”
  • 洛林妖记

    洛林妖记

    为了争抢人界的一个小小医者妖界闻风丧胆的大佬VS妖界第一美人本来他俩抢一个媳妇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料,天界的战神又插进了一脚,还与之定了婚约,两人争夺了这么久,不曾想却半路被人截胡,到底三人最后谁能娶得佳人,我们书中且慢慢瞧着……
  • 德云古国

    德云古国

    许给你的一辈子,许给你的蓝色天空,小巷里的丫头抬头凝望着漫天大雪“角儿,是你回来了吗"
  • 姽婳怪谈

    姽婳怪谈

    本作品包罗万象:有悬疑惊悚微故事黑段子;有诗文爱情文悬念文等纯文学短篇;短则千字内,长则上万字;希望在这里能找到自己的钟爱,以文字的魅力点燃那份宁静中的快乐!!!……怪谈小故事来了,畅享快感阅读,让脑细胞亢奋起来。。。(疲于阅读百万字的书友们,这里总会有一片绿园属于你。。。么么哒!!!)
  • 无限挑战之2046

    无限挑战之2046

    一个来自2046的人,在2016寻找动物消失,人吃人的秘密。
  • 向着太阳歌唱

    向着太阳歌唱

    本书记述了一位出色的无产阶级战斗歌手光辉而伟大的一生。我们的战士,高唱着:“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排山倒海,冲锋向前,击败日寇,覆灭蒋家王朝,涤荡旧世界污泥浊水,捧献出光辉灿烂的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