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48000000009

第9章 勇于创新(1)

木匠祖师鲁班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土木建筑工匠,也是一个有许多创造的杰出发明家。在我国,鲁班深受人们的景仰和爱戴,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传说,鲁班发明了云梯、战舟、磨、碾子、钻子、锯子、刨子等工具,大大提高了我国古代工匠们的劳作速度,更大大提高了物品的质量水平和美观程度。

鲁班姓公输,名般,春秋时代鲁国人,古时“般”和“班”通用,所以人们也常叫他鲁班。鲁班改进和发明了很多工具器械,在《物原》、《古史考》等古籍中都有所记载。

一次,鲁班和其他一些工匠奉命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宫殿造到一半时,木料不够用了,眼看着工期一天天地逼近,工匠们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的活儿上山采木料。大家起早贪黑地用斧子砍木头,进程很慢。可是即使累得要死要活,大家也不能停下来,因为如果延误了工期,所有的人都会受到皇帝的惩罚。这一下子可使鲁班犯了愁。用斧子砍木头,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所以鲁班就想研制出一种新工具,来加快伐木的速度。一天,鲁班照常上山采木料,途中突然摔倒了,他下意识地抓住身边的小草。当他把草松开时,发现手上竟被小草拉了深深的一道口子。仔细一看,原来这种草和其他的草不一样,叶子边缘有一排又尖又细的齿。他眼前一亮,心想:“如果用一片特别大的这样的叶子来伐木,那会不会很省劲儿呢?”他上山后,找到一块竹子,把它边缘削成齿状,用来伐木。竹片轻而易举地就把木头割断了,但用了一会儿后,竹片上的竹齿都变钝了。鲁班明白这是因为竹子太软了,要找一种质地坚硬的材料来制造这种工具。他下山后,让铁匠按照他的想法打出带齿的铁片,再在两端安上木柄,这样第一把锯就诞生了。后来他们又造了许多锯,伐木头又快又省力,宫殿提前完工了。还有一次,有一个国家想去攻打另一个国家,于是就请鲁班给他们造一种攻城用的高梯子。鲁班想,普通梯子是搭在墙上的,如果被人从上面掀翻梯子是件很危险的事,于是他就苦思冥想了许久,突然灵光一闪,马上动手制造了一个能“站立”的梯子,即两个梯子相互支撑在一起,上面还可以坐一个人,因为这种梯子非常高,像高耸入云似的,所以他称它为“云梯”。虽然云梯的诞生是因为战争,但在今天,盖房子却离不开它。

告诉孩子虽然鲁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科学发明,但他却被工匠奉为“祖师爷”,他一生所创造的东西都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并不一定要去研究特别难的问题,有时候发明的灵感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所以,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在某些本来不怎么起眼的地方多留心一下,没准哪天你也会有奇思妙想,成为一名小小发明家的。

“起死回生”扁鹊

“扁鹊”,原本是古代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一位名医。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生于渤海郡鄚州(今河北任丘北)的秦越人,年轻的时候,在一家旅馆做账房先生。在旅馆里,他认识了一位名叫长桑君的民间郎中。长桑君见他诚实、善良、好学,便收到门下为弟子,倾囊相授毕生积累的行医经验。秦越人经过十余年从师勤学苦练,熟读了长桑君授以的《禁方书》,终于成为闻名遐迩的名医。经他治疗而痊愈的重症病人,都说他是扁鹊在世,慢慢地人们就忘却了他本来的名字。

后来,他开始周游列国行医济世,走遍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等地。他不仅接受王公贵族们的聘请,还主动为贫苦百姓看病,在许多地方,他不仅留下辛勤奔波的足迹,更留下善心菩萨的好名声。在赵国都城邯郸,看到许多妇女同患一种疾病,他细心观察病情,医治好使她们痛苦多年的疾病;在周朝都城洛阳,看到不少老年人耳聋眼花,他认真研究病理,为他们治疗,终于使他们听得真、看得清;在秦国都城咸阳,儿童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他摸索解决办法,配制草药,收到十分显著的效果……他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扁鹊不仅善于切脉和望诊,还善于运用针灸、按摩、熨贴、手术和汤药等多种方法综合起来治疗各种病症。这样一来,病人的痛苦很快就被消除了。他在诊断、病理和医治方法等方面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中医学界历来都把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祖师、“中国的医圣”。

后来,他又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编著了医书《黄帝八十一难经》。

有一次,扁鹊在蔡国拜见桓侯时,发现他脸上气色不好,知道是因病所致,便直言不讳地说:“君侯,我看您已经生了病,此刻病还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如果不赶快医治,恐怕会渐渐地严重起来。”

桓侯根本不相信自己会生病:“我什么病也没有。”

隔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君侯,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严重的。”

桓侯不理睬。扁鹊也不好再说什么,就离去了。

又隔了十天,扁鹊最后见桓侯说:“君侯,您的病已经侵入肠胃,再不赶紧医治,恐怕就……”桓侯还是无动于衷,不理不睬。扁鹊无奈离开了。

又隔了十天,扁鹊在街上遇到了桓侯。桓侯刚要与扁鹊说些什么,只见扁鹊佯装不见,扭头就跑了。桓侯心里生疑,急忙派随从追扁鹊。扁鹊严肃地说:“你家君侯的病不行了。”随从关切地问:“何以见得?”扁鹊说:“请听我说,一个人的病假若在皮肤与肌肉之间,用药水洗或热敷,就可以见效;待病到了肌肉里,用针灸就可以制止得住;病到胃肠时,吃些煎药就可有疗效;待病到了骨髓,再高明的医生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五天以后,桓侯觉得浑身疼痛难忍,急忙派人来请扁鹊。但扁鹊早就逃往秦国去了。不久,桓侯就因病与世长辞了。

后来,秦国太医令李醯妒贤嫉能,竟然偷偷地把医术高明的一代名医扁鹊暗杀了。

告诉孩子扁鹊虽然被人暗杀,但是他为百姓服务的思想,不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要积累不断,就有可能从中挖掘出自己所独有的东西,使自己取得成功。

蔡伦改进造纸术

远古时候,人们通常使用的是结绳记事法,就是在绳子上打上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结来代表事情的轻重缓急。后来文字符号就出现了,人们能够记录的内容也就丰富起来。最初人们把字凿刻在龟甲兽骨上,这是甲骨文。到了商周时期,就把重大事件记录在器皿上,即把字铸在青铜器上,这就是金文,或叫钟鼎文。春秋时候,笔出现了,刀笔并用,把字刻或写在竹简木牍上。但是竹简木牍太笨重,据说当时有一个大臣上朝奏事竟用了三千多片竹简,堆在宝殿上跟堆小山似的。所以人们又把字写在绢帛上。秦汉时候,绢帛和简牍并用。绢帛虽然轻便,但价格昂贵,所以人们一直寻找一种像绢帛那样轻便而价钱又便宜的东西用来写字。西汉时候,已经出现了一种用麻造的纸。这种麻纸很粗糙,不适宜于写字。

蔡伦字敬仲,是东汉和帝刘肇至安帝刘祐时候的一位宦官。他看到写字用的简牍太笨重,绢帛太昂贵,而当时已有的麻纸又不适宜于写字,就下决心一定要造出一种既便宜又便于写字的纸来。

蔡伦先仔细研究了前人造纸的经验,知道了制造麻纸的原理就是把麻的纤维捣烂,压成薄片。因为工艺很简单,造出来的纸就很粗糙。蔡伦想,如果把工艺搞得精细些,造出来的纸也许就会细致些而便于写字了。于是他开始把麻捣得很烂,压成很薄的纸。但是不够理想,因为麻里面还有不少粗纤维捣不烂,所以做成的纸仍然不适宜于写字,并且把能用来织麻布的麻来造纸,成本还是很高的。这次试验失败了。

后来蔡伦一想,麻能造纸,是因为它有纤维,能粘在一起,那么破布、破鱼网、树皮、麻头等不值钱的东西,也都含有纤维,是不是也能用来造纸昵?想到这里他又开心起来,又动手去做试验了。他把破布、破鱼网、树皮、麻头等东西收集起来,先泡在水里,洗去污垢,再放在石臼里捣烂成浆,然后压成片,做成了纸。这一次他成功了,现在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了。而且用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做原料造纸,纸造成了,成本也降低了。但是先前的缺点还存在,仍有一些捣不烂的纤维混在里面,做成的纸还不够光洁,写起字来还是很难受。

为了把纤维捣得更烂,使造出来的纸更加细腻光洁,蔡伦又在造纸用的破布、破鱼网、树皮、麻头等原料中加进了带腐蚀性的石灰等东西,一起放在石臼中舂捣。结果,不但原料捣得更烂了,并且还意外地出现了漂白效果,使得捣成的纸浆变成了白色。可是用这样的纸浆直接压制成的纸,仍然不能除掉那些实在捣不烂的粗纤维,并且由于放了石灰等东西,做成的纸又出现了许多细小的颗粒。看到试验已经有了些进展,蔡伦又接着做。他把捣烂了的纸浆兑上水调稀,放在一个大木槽里,然后用细筛子去捞那浮在上面较细的纸浆。等细筛子结了一层薄薄而又均匀的纸浆以后,把它晾干,揭下来就成了一张洁白细腻的纸。就这样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试验终于成功了,他造出了便于写字的纸。

这时候是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日子。

蔡伦把自己改进造纸术的经过上奏汉和帝。汉和帝听了很高兴,叫蔡伦继续改进,扩大造纸的规模,造出更多更好的纸来。蔡伦没有辜负汉和帝的信任,果然造出了更多更好的纸。蔡伦在汉安帝的时候被封为龙亭侯,所以人们就把蔡伦造的纸叫做“蔡侯纸”。

后来蔡伦将造纸术传入了民间,工匠们也发挥智慧,又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所以造出来的纸越来越精美。造纸用的原料,也因为各地方的出产不同,又有所扩大,如出产藤的地方,用藤皮做造纸原料;出产竹子的地方,用竹子做造纸原料;出产楮树较多的地方,用楮皮造纸;沿海地方,用海苔造纸。就这样纸张的品种丰富起来了,人们终于能用上又便宜又好用的纸了。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最早传到东邻朝鲜,通过朝鲜再传到日本。大约在唐朝的时候,造纸术通过西域传往欧洲。而在欧洲,当时还在使用羊皮记事呢!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比欧洲早了一千年!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传遍了全世界,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告诉孩子在东汉之前,就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史学家和书画家。但是到了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随着文化传播的方便化,越来越多的书画艺术大家涌现出来了。此后中国迎来第一个文化高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不能不说是有蔡伦的一份功绩在里面的。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不能不为祖先深厚的智慧所折服。有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创造,也是凝结了无数心血的,它还可能是推动整个民族甚至是世界的发展的重要力量。

张衡发明地动仪

在震惊西方世界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出现之前一千多年,我国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的名字叫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人。张衡的祖父叫张堪,曾任蜀郡太守。到张衡这一辈时,家境没落了,生活比较贫困。但是,正是这种清贫的生活激励了张衡自幼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斗志。他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文章写得很出色。为了开阔眼界,求得一些新鲜的知识,十七岁那年,张衡离家到外面游历。他先是到西京长安(今西安),后又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就读于最高学府——太学。

长安和洛阳都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城里的官僚贵族过着奢华糜烂的生活,根本不顾天下的老百姓在受冻挨饿。张衡看到后,心里十分气愤。由于他是比较有名气的人,所以许多官员请他去做客,但是他拒绝许多官僚贵族的召请,只认真研究学问。他说:一个人不应该担心自己的地位不高,应该担心自己的品德不高尚;不应该为了收入少而害羞,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张衡历时十年,写出了《东京赋》和《西京赋》。这两篇赋既描写了洛阳和长安的繁华,又深刻揭露和讽刺了帝王贵族腐朽的生活,成为传世之作。

除了是个文学能手,张衡还特别爱好数学和天文学。公元115年,张衡被任命为太史令。太史令的职责是观察天文,制定历法,记录各地发生的灾异等等。

当时关于天体、宇宙的学说一共分三种:一种是天盖说,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像盖子一样罩在地上。另一种是悬夜说,认为天没有一定形状,日、月、星辰都自然地悬浮在天空中。还有一种说法是浑天说,认为天是浑圆的,像蛋壳,地像包在中间的蛋黄,日、月、星辰都在蛋壳上不停地转动。

张衡经过认真的观察和反复地实验,肯定了浑天说。这种学说虽然不完全精确,但比较符合观察的实际。

张衡为了形象地论证浑天说,还制造了一个仪器,叫“浑天仪”。浑天仪用铜铸成,是一个可以转动的球体。球体上刻着日、月、星辰,随着球体的转动,日、月、星辰的依次出现,和天空中星象出没的实际情况完全相同。

张衡还把浑天仪和计时用的漏壶连在一起,漏壶中水的滴漏带动浑天仪转动起来。这样,一天里面什么星从东方升起来,什么星从西方落下去,坐在屋子里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在1800年前,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

浑天仪的发明和演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只可惜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长期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创造发明得不到重视,这架精密的天文仪器到东晋以后就失落了。

张衡的第二大发明是在公元132年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东汉时期,我国地震比较频繁。据史料记载,公元92至125年的三十多年中,共发生了26次较大的地震。张衡正生活在这个时期,对地震有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各地的地震情况,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制造出了地动仪。

地动仪也是用精铜铸成的,圆径八尺,形似酒坛,上有隆起的圆盖。内部立有一根“都柱”。柱旁有八条通道,道中安有机关。仪器周围铸有八条龙,龙头对着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龙头和内部通道中的机关相连,龙嘴是活动的,每条龙的嘴里都衔着一个小铜球。每条龙头下面,又放了一个张大了嘴的铜蛤蟆。要是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正对着这个方向的龙嘴会自动张开,铜球“当”的一声恰好落在铜蛤蟆的嘴里。公元汉顺帝永和年二月初三,安放在京都洛阳的地动仪突然发生的异常,一枚铜球从位于西边的龙嘴里吐出,掉到蛤蟆嘴里。可当时在京城的人们对地震没有丝毫的感觉,也就根本不相信地动仪。

同类推荐
  • 五色树

    五色树

    鲁格列是一个聪明的赫哲族孩子。他能与公鹿贝克交流,知道小鸟跟伙伴聊天的内容……多年以前,鲁格列的爷爷猎杀过一头母熊和它的两只熊宝宝。鲁格列的爸爸在一次狩猎后再也没有回来,没过多久,村子里来了一个熟悉森林、身材魁梧又对鲁格列和他的妈妈异常关心的莫特额大叔……爷爷怀疑这位莫特额大叔就是来寻仇的熊爸爸。鲁格列始终相信爸爸会回来,也相信如果找到了五色树,自己重新拥有了祖先的翅膀,就一定会找到爸爸。
  • 最伟大的世界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最伟大的世界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特洛伊城真实存在吗?玛雅文明是如何消失的?复活节岛石像是如何建成的?金字塔里的超自然现象怎样解释?亚特兰蒂斯文明来源于何处?《最伟大的世界古代文明未解之谜》一书将带领您畅游世界古代文明的圣殿,进行一次全球范围的文化之旅。
  •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世界最具教育性的寓言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天摧地陷:地震的防护与自救

    天摧地陷:地震的防护与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起死回生的神医扁鹊、看到锯叶草发明铁锯条的木工始祖鲁班、主持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利天才李冰父子,发明造纸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蔡伦,带来了印刷业的翻天覆地一场大革的毕昇、世界上最早预测地震的张衡……14位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你带进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当中,感受中国古代璀璨的科技文明。
热门推荐
  • 雄姿传

    雄姿传

    曹魇,一个出身平凡的青年却是混沌体质的王者,为了报仇得到后卿的传承获得强大的力量,报了仇之后,他将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巅峰?人间界、修真界、异界、....这些世界的人能阻挡这位的锋芒吗?且看一位巅峰强者如何崛起!《雄姿传》书友群180113893
  • 人生的枷锁(毛姆长篇作品精选)

    人生的枷锁(毛姆长篇作品精选)

    主人公菲利普出身于上层社会,却自幼父母双亡,而且先天残疾,在备受冷遇的寄居生活中度过了童年。步入社会后,他饱尝世态炎凉。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与纷扰的生活激流中,他摒弃不切实际的梦想,努力挣脱精神的桎梏,不断地追寻人生的真谛。《人生的枷锁》是毛姆出版于1915年的长篇代表作,取材于作者早年的真实生活经历,具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小说出版后,受到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推崇,以至在英美乃至世界范围内流行,而毛姆本人也将此书视为“一部不朽的小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2104(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2104(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王二的故事,但是此王二已非彼王二,这让我诚惶诚恐。于是我只能叙述自己所知悉的王二,十七八岁时的王二和一百多岁后的王二,在过去和未来两个迥异的时空里,稍微讲述一下王二存在之尴尬。我为王二介绍了两个女友,一个是十七八岁时就进入王二生活的女友,一直伴随王二到2104年而不肯罢休,另一位是王二在2104年工作时认识的女友,后来异想天开,变成了一只麻雀,被保安一枪打死了。由此可见,到了2104年,保安已有了配枪的权利,但人们却失去了变成鸟去天空飞翔的自由。就这样,我尝试着这么去继续王二的故事。
  • 星河领主

    星河领主

    当科技的发展凌驾于自然之上,必然带来文明的毁灭!地下城市,普通的高中屌丝杜冰,竟捡到了一名肤白貌美的昏迷美女,还是个外星偷渡美女!在她的帮助下,杜冰觉醒异能,脚踩高富帅,逆袭黑市太子,一路碾压地球上各路天才、强者。并开启了宇宙新的征程。
  • 罪恶契约

    罪恶契约

    未来的某一天,病源碎片席卷世间,人们像其它所有生物一样都将被它改变。在那个世界,黑暗和光明没有被划清;在那个世界,科学和迷信没有绝对的界限;在那个世界,人类与神并非单纯的崇拜和被崇拜的对象……那是一个罪恶的世界,一个必须用一种恶行接替另一种恶行的世界!
  • 梦家三姐妹的穿越日常

    梦家三姐妹的穿越日常

    梦家三姐妹送晓芳后,不小心穿过一道屏障,来到了冥界,她们遇见了阎王爷,阎王爷把她们送到了古代,虽说是古代但阎王对她们并不薄,让她们遇上三大美男,拥有现代别墅,现代的所有东西,高科技,而且还可以连通现代,可以把任何东西传递到先带去,她们与三大美男的爱情经过了重重的考验最后与她们的如意郎君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 凤轩残影

    凤轩残影

    江湖本是一珠帘,金丝俗线牵,有情有仇亦有怨,挥刀斩宝剑,生死为红颜。天下皆是一汪水,炎寒沙雪连,有争有斗亦有战,独坐残影楼,遥望凤轩山。
  • 两小不猜之我只喜欢你

    两小不猜之我只喜欢你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才是最美好的,往往人们所需要的也正是那样不虚伪的感情,在这个世界里,找到一个你喜欢的,和喜欢你的,很难,所以找到了,就好好珍惜!毕竟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收获满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