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党的十六大至十八大(2002年---2012年)
这10年,党开展了先进性教育、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在党的作风建设中,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容的教育贯彻始终,更富有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一、主要问题
1.经济全球化,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国内发展瓶颈期,社会矛盾上升。
2.面临"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
二、主要理论和措施
十六大闭幕不久,胡锦涛同志率领书记处的同志,亲临西柏坡,号召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从自身做起,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1.2004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要求做到"三个坚持,三个反对",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坚决反对骄傲自满,铺张浪费。
2.2005年,用一年半的时间,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在践行"两个务必"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3.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随后在全党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更好地践行"两个务必",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落实到工作实际上。
4.2008年,在全党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更好的践行"两个务必",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实际上。
5.200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6.2010年,党中央部署了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时间之久在党的教育活动中是少见的。党的作风建设更加升华了"两个务必"教育,使"两个务必"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两个务必"支撑党的执政实践
一、提升综合国力的任务还很艰巨
中共河北省省委原省委书记、党的十八大代表叶连松在多次讲话和论著中都强调,综合国力包括"五个力":一是经济实力、二是科技实力;三是国防实力;四是文化实力;五是民族凝聚力。现在,河北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站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到2020年,我国要完成四项历史性任务: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二是城镇化水平达到60%左右;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是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我们面临着"人口基数过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难题,任务繁重。
新型工业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国际上实现工业化的标准,有三项结构性指标:
第一项指标,就是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5%以下。这项目标我们已经达到了,2011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2%。
第二项指标,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要在20%以下。2011年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全部劳动力占全国全部劳动力的37.2%,37.2%与20%,差距很大。
第三项指标,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以上。2012年,全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57%。1949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0.7%,我国是一个很典型的农业大国。到2012年底,全国(人口)达到52.57%居住在城镇,这是一个里程碑。现在我们国家还在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到2020年要达到60%,这几年差不多每年就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因为,一个百分点的话,全国十三亿五千万人口,那就是一千三百五十万人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才能乐业。这么多人进到城里面要有就业岗位,而就业岗位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发展工业,发展制造业,特别是要发展第三产业,没有这个就增加不了就业岗位,所以说这是我们到2020年第二项战略目标。第三项(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四项目标,就是要进入世界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要提高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让企业拥有更多的专利技术、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创造更多的名牌,都是围绕这第四项目标。到2020年有这么四项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能够成为世界上一个发达国家,这是我们多少革命先烈奋斗牺牲,多少代人努力奋斗所追求的目标。
二、"两个务必"将长期支撑党的执政实践
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全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新形势下对践行"两个务必"的新要求。
巩固执政基础,需要长期坚持"两个务必"。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求全党继续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执政,这是党的宗旨决定的,也是执政赖以生存的基础。
实践执政为民,需要长期坚持"两个务必"。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作风建设中更加突出了执政为民,进一步深化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强调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党是人民的代表,共产党执政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是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所要求的。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同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仍然有必要也有可能从毛泽东那里汲取政治智慧,"两个务必"最值得今人学习和运用,纵观历史,务必谦虚谨慎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厚德载物"的柔隐一面,务必艰苦奋斗体现着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的刚劲的一面。着眼现在,务必谦虚谨慎体现的是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务必艰苦奋斗体现的是聚精会神,是科学发展。
(一)"两个务必"与"两个结合"
毛泽东之所以在革命胜利的关头强调"两个务必",不仅是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需要,而且揭示了领导者成长的特点和领导活动的规律。
毛泽东不仅强调"两个务必",而且特别重视"两个结合"。即: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因为"两个结合"需要"两个务必",而"两个务必"则有助于"两个结合"。具体说来,务必谦虚谨慎有利于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务必艰苦奋斗有利于一般与个别相结合。说得更透彻一点,务必艰苦奋斗是从群众中"来",务必谦虚谨慎是到群众中"去"。"两个务必"才能"来去自如"。
"两个结合"是毛泽东领导方法的高度概括,是毛泽东领导思想的精华所在。毛泽东说,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领导方法。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可见,没有追随者就没有领导者,领导者再能干也是精力有限、能力有限,只有借助于群众的力量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才能达到领导工作的目的。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不仅指出了基本的领导方法,而且点透了领导工作的本质所在,动力所在、目的所在。
上述的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是毛泽东讲的第一个结合,第二个结合则是"一般与个别相结合"。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在"一般"中体现出"个别"。毛泽东关于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论述不仅有理论上的高度,更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任何一名领导者一旦感悟到这种"结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那么他的领导水平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两个务必"与"两件大事"
毛泽东认为,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只有"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决策,二是带队伍用人。决策和用人是领导者的职责所在,角色所系。领导用人务必谦虚谨慎,决策执行务必艰苦奋斗。
"两个务必"还与"两个集中"密不可分。如果说集中兵力和财力是针对"兵"的,是针对群众的,那么集中能力和精力则是针对"将"的,是针对领导的。领导者的能力和精力有限,所以必须在一些事上"少为",甚至"无为",才能在另一些更重要的事上"多为",真正"有为"。聪明的领导者一定要像毛泽东那样深谋远虑,去抓大事,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领导者要善于拨云见日,排优列序,要善于取舍,敢于决断并快速行动。
(三)"两个务必"与"两个情结"
毛泽东的一生有"两个情结"。一个是真真切切的"平民情结",另一个是轰轰烈烈的"英雄情结"。这两个情结伴随着毛泽东的一生,最能体现出毛泽东的性格特征。显然务必谦虚谨慎是平民情结的体现,务必艰苦奋斗则是英雄情结的体现。
英雄情结必须适应需要它的社会和时势。当群众需要你是英雄时,你就应该艰苦奋斗,挺身而出;当群众需要你是公仆时,你就应该谦虚谨慎,提供服务。
(四)"两个务必"与"两个权力"
务必谦虚谨慎就要多用软权力,务必艰苦奋斗更多需要硬权力。"两个务必"与"两个权力"也是互为里表互为因果的。
为了应对变化和利用变化,则需要运动"两个权力"与之配合。毛泽东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权力的应用。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不仅体现在政权、职权这些"硬"的权力上,而且体现在魄力、魅力等软权力上。把硬权力和软权力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毛泽东的政治智慧之"内核",才是毛泽东的领导艺术之"秘诀"。
权力的实质就是影响力。硬权力是指强制性的影响力,它不仅可以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而且可以调动配置各种资源。软权力是指非强制性的影响力,他只能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但不能调动配置各种资源。硬权力是外在的,法定的,稳定的;软权力则是内在的,个人的,变动的。硬权力的特点是刚性的,软权力的特点是柔性的。毛泽东刚柔相济的领导艺术的实质是硬权力与软权力适时适度的搭配使用。
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艰苦奋斗重在"奋斗",奋斗就要实干。事业是干出来的。作为国家,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作为个人,实干兴业、空谈误己。实干出真知,更能出成绩。
实干精神是实现人生出彩的重要途径,人生要奋斗,青年当自强,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更要有一种敢想、敢干、激情四射的精气神,把梦想付诸于实践,经受住现实的磨砺与坎坷、鼓舞与激励,才能在创业的实践中成长、强大,实现立业报国立功的理想。
实干,首先就要抓好落实。抓落实是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是推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发展的体现,也是个人工作能力的体现。在现实中,一定要避免"桶状落实",把落实与工作实际、工作创新结合起来,最终目标是推动工作。
其次,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工作。要树立打基础、利长远的政绩观,要办实事、求实效,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工作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再次,必须具有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在实干中,我们肯定会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我们必须要敏锐发现问题,敢于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发扬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持之以恒抓工作,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把所有的工作重心落到为国家和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来,才能深得民心,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拥有群众基础,才能干出漂亮事,干出可圈可点的大事,领导干部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同时还要具有实干兴邦的责任意识,反映的既是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的问题,也是能力水平问题,更是作风品质问题、职业道德问题。目标再高远,任务再明确,措施再具体,制度再健全,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只重口头、不抓落实就是一纸空文。所谓"实干兴业、空谈误己。人生要奋斗,青年当自强",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更要有一种敢想、敢干、激情四射的精气神,把梦想付诸于实践,经受住现实的磨砺与坎坷、鼓舞与激励,从实践中成长、强大,才能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才能在为民谋福祉的岗位上所向披靡!
实干,不是靠少数人闭门造车能成功的,实干离不开群众的力量。过去的成功是这样,今后的成功依然的是这样。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应该增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宗旨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媒体见面时,就讲了共产党人一贯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就是这个理。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阶段,与群众基本利益调整"幅度"较大的情况会发生。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大规模改造过程中,居民"居住地"的变化,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被"征地",产业结构变化中的"下岗和转岗",都"动了老百姓的很大的"奶酪"",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调节好,是十分重要的。有市民说,"干部把老百姓放在什么位置,老百姓也会把干部放在什么位置"。因为,干实事,无非会体现在各种"实事"和"项目",干部在实施各种项目中,应该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倘若以建项目为契机而"利己",就会失去声誉和公信力的。
要把蓝图变成现实,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早已肩负在我们党的身上,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虽然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我国取得了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但是我们仍然要面对我们作为13亿人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时刻保持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实现"双百"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