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30700000007

第7章 近代亚非文学(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黎巴嫩反法西斯同盟创办《道路》杂志,作家欧麦尔·法胡里(1895~1946)任主编,他的代表作有《上闩的大门》(1937)、《四季》(1941)、《市场上的文学家》(1944)和《黎巴嫩的真理》(1945)等政论集。《道路》杂志团结了许多进步作家,他们被称为“道路派”。这些作家创作的主题多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和平与民主。具有进步倾向的作家还有拉伊夫·胡里(1913~1967),他著有《人权》(1937)、《法拉比》(1943)、《阿拉伯人的神话》(1944)等。这个时期的著名诗人有伊勒亚斯·艾布·舍白凯(1903~1948),他的诗表现人们内心的痛苦和对未来的向往,主要诗集有《竖琴》(1936)、《天堂的蛇》(1938)、《心的呐喊》(1944)和《直至永远》(1945)等。

近代土耳其文学

19世纪以前主要是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著名的宫廷诗人有富里、巴基、纳比、内菲等。民间文学中最丰富的是诗歌,其主题多为歌颂爱情和反对黑暗势力。

19世纪奥斯曼帝国在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开始进行政治改革,1839至1878年在土耳其历史上被称为“革新时期”。它的文学也逐步摆脱阿拉伯、伊朗文化的影响,竭力模仿欧洲文学。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抨击封建专制和宗教传统,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它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如话剧、小说、杂文、政论等;它所用的语言也是更加纯净的土耳其语。

这时著名的作家有锡纳西(1826~1871)、纳默克·凯马尔(1840~1888)和齐亚·帕夏(1825~1880)等。锡纳西于1859至1860年间首次翻译了法国的诗歌,创作了第一个剧本《诗人的婚姻》;阿卜杜尔·哈克·哈米德(1851~1937)最早接受欧洲诗歌的格律,对土耳其诗歌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19世纪70年代末,由于第一次君主立宪运动失败,文学的革新遭到挫折。

1896年,一批作家以文学杂志《知识宝库》为据点,形成一个流派,称为“知识宝库派”。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们的创作更加西方化,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充满悲观绝望的情绪。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夫菲克·菲克雷特,土耳其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及散文家杰纳普·谢哈贝丁(1870~1934)及著名的小说家、长篇小说《蓝与黑》和《破碎了的生活》的作者哈里德·齐亚·乌沙克雷吉尔(1866~1945)。

20世纪初,封建势力重新抬头,1901年《知识宝库》杂志被封闭,文学再次陷入停滞状态。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文学界才重新活跃起来。一些作家创办《未来的曙光》杂志,继承了“知识宝库派”的事业,但没有创新。这些作家中引人注目的有象征主义诗人阿赫梅特·哈希姆(1884~1933),以写历史和社会题材小说闻名的亚库普·卡德里(1889~1974)。

此后又出现民族文学流派,它的政治和社会基础是土耳其民族主义。这个流派的作家被认为是共和国文学的奠基者。他们尽量不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们主张广泛采用民歌形式,用音节韵律来代替阿拉伯诗歌的“阿鲁兹”韵律。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麦赫梅特·埃明(1869~1944)、亚赫亚·凯马尔·贝亚特勒(1884~1959),以及一些被称为“音节韵律派”的青年诗人。

在小说创作方面,他们要求取材于本民族的生活。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独立战争延续了4年,激起了一个爱国主义的文学潮流,出现了许多以民族解放运动为题材的作品。如女作家哈莉黛·埃迪普(1884~1964)的著名长篇小说《磨难》(1922)、《杀死淫妇》(1926)及亚库普·卡德里的长篇小说《私邸出让》(1922)等。但这个流派中最有才华的作家是厄梅尔·赛斐丁和雷沙特·努里·君泰金。他们的作品大多属于现实主义范畴,有的甚至带有自然主义倾向。

近代澳大利亚文学

18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陆续有大批英国流放犯到澳大利亚定居,因此,澳大利亚文学实际上是英语文学。澳大利亚文学起始于殖民时期(1788~1890),以流放犯和乡野劳动者的口头歌谣为开端。

帕特森搜集编纂的《古丛林歌》(1905)就是这一时期的歌谣汇集,其中大多抒发被侮辱与被压迫者的感受,有较多的民主精神。最早在澳大利亚出版的诗集是英国官员巴伦·菲尔德(1786~1846)的《澳大利亚诗歌的第一批果实》(1819),但艺术性不高。

随后出现一批当地出生的诗人:威廉·查尔斯·温特沃斯(1793~1872)、查尔斯·汤普森(1806~1883)和查尔斯·哈珀(1813~1868)等。其中哈珀较为突出,他受英国诗人弥尔顿、华兹华斯和雪莱的影响,擅长描绘景色和叙事。继之而起的亚当·林赛·戈登(1833~1870)在当时颇负盛名,但意境不高,著有《丛林歌谣与跃马曲》(1870)等。亨利·肯德尔(1839~1882)是这个时期造诣较高的诗人,以抒情诗见长。

小说的出现较迟于诗歌。最早类似小说的作品是流放犯亨利·萨弗里(1794~1842)写于狱中的《昆塔斯·塞文顿》(1830)。但在1850年前后,游记、回忆录等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它们向英国本土介绍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及殖民者的生活情况。后期,这种形式的作品更接近于小说。较有影响的作品是亨利·金斯利(1830~1876)的《杰弗里·哈姆林回忆录》(1859)、马克斯·安德鲁·希斯洛普·克拉克(1846~1881)的《无期徒刑》(1874)和托马斯·亚历山大·布朗(1826~1915)的《武装抢劫》(1888)等,这些作品描写了放牧漫游、流放囚犯、绿林好汉、淘金致富等典型的澳大利亚生活场景,其中最突出的是《无期徒刑》,作者根据历史材料,在作品中揭露了澳大利亚早期的殖民流放制度。

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成就都不甚突出,基本上受英国作家和文学流派的影响,没有形成澳大利亚文学自己的风格特色。多数作品在艺术上也不够精湛,特别是小说,往往侧重于叙述故事,忽视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心理描写。

19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开始酝酿成立联邦,兴起了民族主义运动。蓬勃兴起的民族民主运动给澳大利亚文学带来了新面貌。1880年约·费·阿基布尔德所创办的《公报》杂志公开提出“澳大利亚属于澳大利亚人”的口号,宣传激进主义、共和主义和社会主义,团结了一大批作家,形成了“公报派”,促进了澳大利亚民族文学的发展。阿·乔·斯蒂芬斯(1865~1933)担任编辑之后,开辟“红页”,大力扶植青年作家,提倡创作短篇小说和“丛林歌谣”,并组织出版长篇小说。在他的倡导下,许多作家踊跃创作,出现不少优秀作品,形成了繁荣的创作局面。民谣和短篇小说的创作尤为突出。

著名作家约瑟夫·弗尔菲(1843~1912)和亨利·劳森(1867~1922)是这个时期创作成就最大而且最有影响的两个作家。弗尔菲是工人出身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长篇小说《如此人生》(1903)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了丛林风光和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有明显的民主精神,语言生动幽默,生活气息浓郁。劳森既写诗也写短篇小说,出版过诗集《在海阔天空的日子里》(1896)和短篇小说集《当罐里的水沸腾的时候》(1896)等14部作品。他的诗充满爱国主义激情,表达了人民反抗压迫和要求民主、自由的强烈愿望;他的小说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塑造普通劳动者的形象,歌颂他们的优秀品质。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都从现实出发,具有澳大利亚特色。他们对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此外,短篇小说作家还有:幽默作家阿瑟·霍伊·戴维斯(1868~1935),反映流放犯生活的威廉·阿斯特利(1854~1911),反映海洋生活的乔治·路易斯·贝克(1855~1913),反映工人生活的爱德华·乔治·戴森(1865~1931)。迈尔斯·富兰克林(1879~1954)的表现男女平等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光辉历程》于1901年发表,被誉为“第一部澳大利亚小说”。亨利·汉德尔·理查逊(1870~1946)是一位有才华的女作家,善于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她的三部曲《马奥尼的命运》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歌谣创作的著名作家代表是安德鲁·巴顿·帕特森(1864~1941),他搜集整理并创作了大量的歌谣,有些在谱曲以后广为流传,《雪川来客》(1895)等诗至今为人传诵。其他著名诗人有玛丽·吉尔摩(1865~1962)和克里斯托弗·布伦南(1870~1932)等。前者的诗具有明显的民主性,而后者的诗作中较多地表现出了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在诗歌和短篇小说创作的影响下,澳大利亚民族戏剧艺术也有所发展。1909年剧作家威廉·穆尔(1868~1937)发起,每年举行一次“澳大利亚戏剧晚会”。随后,路易斯·埃森(1879~1943)与万斯·帕尔默(1885~1959)等人共同组织了“先驱演员”团体。同时,出现了一批反映人民生活与斗争的剧本,如埃森的《时机尚未成熟》(1912)、帕尔默的《黑马》(1922)、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1883~1969)的《先驱者》(1922)等。

近代新西兰文学

1840年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1907年取得独立。几十年来,新西兰文学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新西兰的第一部小说是梅杰·斯托尼的《塔拉纳基》(1861),写毛利族的生活场景。以后写这类题材的作者很多,如约翰·怀特、威廉·鲍克等人。第二部小说是艾尔默夫人的《遥远的家》(1862),反映移民生活。初期的女小说家中,以坎贝尔夫人、巴克夫人、安妮·格伦尼·威尔逊、杰西·韦斯顿等比较有名。伊迪丝·格罗斯曼则以善于表现男女平等的主题而著称,代表作是小说《丛林心脏》(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作家,有《连绵的白云》(1898)的作者威廉·彭伯·里夫斯(1857~1932),《绿岩门》(1914)的作者威廉·萨切尔(1860~1942),保存了15年才发表的《一条新西兰河流的故事》(1920)的作者简·曼德(1877~1949),描写牧羊场生活的《图蒂拉》(1921)的作者格思里·斯密斯(1861~1940)。

这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她15岁就离开新西兰,长期侨居国外,擅长短篇小说,其代表作有《前奏》、《园会》和《在海湾》等。她对新西兰的小说创作有重大影响。

同类推荐
  •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本书是一本读书随笔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读书始终是人的一种精神享受。本书结合作者的阅读与写作经历,围绕“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抒发读写感悟,阐释阅读思考,并向读者展示了许多名家的阅读与创作故事,分享了他们的阅读理念与方法,对读者有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人艺情怀

    人艺情怀

    没有演出的剧本是“文学”;没有观众的演出是“彩排”;演出有了观众的喜欢并纷纷品头论足展开讨论,它的意义远非是一般的演出而是艺术活动了。子叶参与了人艺的艺术活动,并将她的感受记录下来、结集出版,这着实是对话剧的喜爱、对人艺的喜爱使然。感谢她的投入与参与,感谢她的辛勤笔耕。更应该向她学习!
  •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本书收录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其中有“鲁班的故事”、“华佗拜师的故事”、“天文学家张钰哲”、“钱学森回国的故事”、“近代科学之祖——伽利略”、“发明避雷针的人”等。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无声的中国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无声的中国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无声的中国》收录了鲁迅先生经典散文作品近五十多篇,其中包括春末闲谈、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学界的三魂、谈皇帝等,凝聚了鲁迅一生战斗的实绩,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风骨和骄傲!
  • 华音系列-彼岸天都

    华音系列-彼岸天都

    四天令传说为诸神遗落人间的神器,有开天辟地的力量。图谋远大的吴越王从怪人曰曜处得知这个传说,亲往苗疆。吴越王抓走苗疆首领的女儿吉娜,以换取上古神器四天令,却引来更多人的争夺。嵩山之巅,卓王孙与武林盟主杨逸之一战,天下震动。日曜借预言之力,推断出相思是一位异族女神转世,她用相思的心血将四天令熔铸成湿婆之箭。吴越王得到日曜的帮助,一心搜集上古神器四天令,以获取一统天下的力量。被奉为武林砥柱的武当三老莫名陨命,陈尸少林寺门口。杨逸之为避免天下浩劫,独闯华音,与卓王孙约定三月之内查明真相。杨逸之追踪线索却被吴越王偷袭成重伤,失去仗以纵横天下的风月之力。与公主交换了身份的相思从井底现身。
热门推荐
  • 装嫩王妃pk魅惑王爷

    装嫩王妃pk魅惑王爷

    “女人,本王一定要征服你!”英明冷酷的王爷殿下,即将进行婚后第一次洞房:装嫩的王妃躺在白玉牙床上,身穿薄丝睡衣,竟散发出21世纪90后的气息。特工来穿越,废柴变天才,邪魅王爷很霸道,装嫩王妃来闹闹。王爷想洞房,还得问她同不同意!"
  • 星警

    星警

    2106年10月10日,龙国太空监察总局,首席科学家道岳恒轩教授看着手中迄今为止人类利用最尖端中子技术制造的“北极”太空望远镜刚刚传回的一张照片陷入了痴呆,在苍茫宇宙数千亿光年外,一道散发无尽金色光芒、气势磅礴的身影傲立虚空!
  • 绝封神

    绝封神

    天之骄子的主角,打破修真界的枷锁,一人力夺成仙契机,偏偏却不肯踏足仙界,硬是喜欢在下界吓唬老头,打劫门派,引得三界人神共愤
  • 青春二三事

    青春二三事

    曾经是一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少年,他们玩弄着美好的年华。缘分让他们聚到了一起,对于友谊,以前的那些恩怨不值一提。有梦想的青春才是最美的,我们在一起书写我们的青春,让青春飞扬。
  • 海贼之莫利亚

    海贼之莫利亚

    莫利亚在海贼王之中可以说是一个很悲催的人物了,我一直想看到一本有关莫利亚的小说,但一直没有令我满意的,所以自己决定写一本,第一次写,不喜勿喷。
  • Empowerment Takes More Than a Minute

    Empowerment Takes More Than a Minute

    The new epilogue describes obstacles companies have encountered and overcome and outlines empowerment strategies that have proved successful during the fifteen years the authors have been consulting, researching, and refining these concepts.
  • 绿洲与冰川

    绿洲与冰川

    流氓痞子系男主VS端庄学院派女主。这是一个想在网路上撩人,结果却掉马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演义(青少年无障碍阅读)

    三国演义(青少年无障碍阅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 相望于江湖

    相望于江湖

    爱,恨,都是什么东西,没有意思。。。现代的阿喵莫名其妙被只狗追来到了莫名其妙的额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国家年代。嘿嘿。。。萌,阿喵我立志吃遍天下的“美食”,然后,擦擦嘴,说声byebye,咱们相忘于江湖吧。。。阿喵,阿喵,不要跑,咱们绝对会相望于江湖的,小心了。。救命啊。。。。身后是吃过的美食,可是,我真的只是想相“望”于江湖呀。。。
  • 人闲车马慢

    人闲车马慢

    成霜是普高的一个高中生有点小小的自闭但是当天上那一束光芒照射下来的时候便是最耀眼的自己王星辞是不学无术的小学渣活泼开朗他是成霜最温暖的太阳热血青年星辞vs虎狼女孩成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