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孔子的意思是说,只要肯用心在实行仁德之上,就不会没有力量。在论辩中,辩手如果绕开直接对抗,反守为攻、以退为进,以“仁”为本,从对手论据的谬误为切入点,便可以逐个瓦解,一举歼灭从而取得论辩胜利。正所谓仁者无敌!
【经典今解】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这两段话反映了孔子对理欲的看法。很多人对孔子存在一个误解,仿佛他主张人们讲仁义,不讲利和欲。事实上并非如此。没有人甘于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所有人都希望过得富贵安逸。孔子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对,但追求的方法必须合理,即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否则就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对今天而言,孔子的理念仍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在孔子的哲学理念中,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一直备受强调。但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不过,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修得仁德品质,主要还是看个人是否自觉努力:因只要一个人下功夫,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的仁德观念告诉我们,在形势不利于个人发展的时候,个人必须坚持原则,最终也能够实现修身的目的。在论辩过程中,如何逆转形势,实现说服的目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古为今用】
方法1:反守为攻,扭转情势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单纯防守不足以保存自己,我们必须主动寻找对方漏洞,抓住论敌的矛盾观点,反守为攻,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借此赢得话语权,实现说服的目的。
首先,要学会釜底抽薪法,直接击破对方立论。
某地学生围绕“武将也要文才”开展论辩。
反方认为,做武将不要文才也可以,理由是“武将成功的要素在于指挥打仗,学文属于扬短避长”。
正方瞅准对方漏洞,釜底抽薪地说:“在知识的海洋里,每一种知识和技能都是相互连通的。武才和文才也不例外,武才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文才总结,文才是应用和时间需要武才落实才能证明。有一位高级将领曾经列举武将学文的好处,包括:一,可以把实践经验总结为理论,便于战术交流,也方便兄弟部队在实战中借鉴;二,迫使自己不断进取,在理念上取得进步,防止陷入经验主义的逻辑陷阱;三,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由于文才要求不断思考各种具体环节,就能够避免粗枝大叶的作风;四,提升思想修养,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五,丰富业余生活,文武互补,一张一弛,能够让脑子更灵活。。”
反方的理论出发点是,文武对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正方则直接摧垮对方的逻辑基础,提出,不管文才还是武才,归根结底都是才华,而且只有两方面互相交流,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当对方论据与论题关联不紧或方向相反时,就可以采取釜底抽薪法。简要地说,就是在对方论辩逻辑具有明显的立足点,而你可以彻底颠覆它的时候,就要集中火力攻击这个立足点,打破对方的辩论逻辑,对某些概念进行正名,使其按照我方的论辩逻辑归位,为我方的观点服务。论辩语言能否实现说服力强、震撼力大的效果,最重要的在于可信度高,二者就得看论辩逻辑是否强而有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先驱李大钊在革命活动中被捕。在接受庭审时,法官杀气腾腾地说:
“李大钊听着:你幼年教育不足,青少年时期不安分守己,现在天天与政府作对,简直是天生一副反骨。自从踏入社会,你可以说是一天也没有消停过……”
听了这套说辞,李大钊极为镇静地反问:“法官大人,你说的这些花词儿自己信吗?什么反骨,什么不消停,这算什么犯罪事实?”他笑着说,“法官大人,在这光明正大之地,我也要控诉你。你,主审法官何丰林,曾伙同张作霖,一次性谋杀平民376人,可谓十恶不赦!”
何丰林听了气得脸色铁青,立即阻止李大钊继续发言:“不准胡说八道!”
李大钊的论辩方式就是釜底抽薪法。他审时度势,看准法官的判词与事实缺乏关联性,抓住时机,及时反驳,让对方的语言显得荒唐可笑,效果非凡。
使用釜底抽薪法,重要的是要跳出“非此即彼”的观念束缚。这主要是要打破定势思维,在“非此即彼”的框定下,我们很容易落入对方的逻辑陷阱:对方说A是对的,我们就说A是不对的,这反而给对方留下进一步发挥的空间。正确的论辩方法,是看对方的申辩逻辑,找出其中的漏洞,而非汲汲于A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一语以言之,即以倒树寻根之势推翻对方预设选项的正确性。
在一场“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超越)市场经济”的论辩中,双方分别做好充分准备,都摆出了必胜的架势。
第一回合。反方问:“雷锋精神到底是无私奉献还是等价交换?”正方回答:“你方错误理解了等价交换的含义,根本上就是不合理的。等价交换是说,所有的交换都要等价,但这并不意味这所有东西都要参与交换。雷锋在服务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想到交换这回事儿,当然谈不上等价不等价了。”
第二回合。反方说:“请问对方辩手,我们思想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还是求利呢?”正方答:“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正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吗?”
哪一方能够赢得热烈的掌声,已经不言而喻。
其次,要懂得借助动作行为,实现反守为攻。
在许多论辩场合下,尤其是日常生活中,有些问题单凭口头议论难以表述清楚,反而凭借一些具体的动作行为,就可以很快将问题解决。这是因为动作行为显白直观,具有不容置疑的雄辩力量。这里所说的动作行为,可以是自己做,也可以要求对手做。
某村李老汉丢了一头100多斤的猪,他怀疑是邻村一个叫矮冬瓜的偷走了。官司打到县衙,知县把二人召在一起讯问。
矮冬瓜说:“猪走得慢,偷猪的怕被发现,一般不敢赶猪走的,所以他们总是背着猪走。大人,小的瘦骨嶙峋,手无缚鸡之力,如何偷得动这肥猪?”
知县打量了他一会儿,说:“确实如此。矮冬瓜,我听说你向来清白。今日本县听你说得可怜,念你贫困,现在赏你一万钱,回去做点小本生意,切莫辜负本县一片苦心。”
矮冬瓜听说有赏钱,立马磕头谢恩。把钱理好后,矮冬瓜就麻利地扛在肩上,转身就要走。
此时,知县一声令喝:“慢!矮冬瓜,这一万钱可不止100斤吧!”
矮冬瓜一愣,犹豫了一下说:“嗯,差不多。”
知县冷笑道:“你先前说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如今扛起这百斤钱财却轻轻松松。难不成100斤的猪要比100斤的钱重一些?。”
矮冬瓜无法抵赖,只好如实招供。
在论辩中,我们有时尚未掌握对方逻辑漏洞,不能直接击破对方的论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无招可出。在情况不明朗时,我们可以创造条件,让对方自乱阵脚戳穿自己虚假的论据。其要领是,诱使对方做出动作行为,再用对方作为论据的语言证据进行比对,看是否存在误差。
一种情况是:论辩对手做出行为,我们要观察其行为的漏洞。
晚清年间,一位县令审理一桩案子。原告控诉某人欠债不还,并出示一张写有“宣统二年七月三十日,借银子五百两整”字样的借据为证。经核对笔迹,借条确为被告手迹无疑,而被告虽然声称不是自己写的,但又缺乏有力的辩护。于是,县令决定判处被告如数偿还。
正要结案宣判时,一位精通天文算数的史官恰好到堂。他一看借据便说:“这分明有假,怎能结案?大家请看,借据日期写的是宣统二年七月三十日,这年七月根本没有三十日,写债据怎会这样粗心?可见是追填的。即使这张借据真是被告所写,但原告没有发现这个错误,债据也应当无效。县令,你看是否该当重申?”
县令派人把万年历拿来一查,史官所说果然无误。最终,原告供出实情:原来,这张债据是他用一百两银子雇佣一个善于仿冒别人笔迹的人写的。
县令最终宣判:原告监禁一年。
另一种情况是:以事实驳倒论据,对方的论点自然站不住脚。
有个老太婆,东西被人抢走。一人路过,恰好撞见,就帮着老太婆帮东西追了回来,并抓住强盗。但此时,强盗反咬一口,诬称对方时强盗。此时,天恰恰是黄昏时候,夜色沉沉,老太婆也分不出来到底谁抢了自己的东西。于是,两人来到县衙,请官府审断。
县令见到这桩看似棘手的案子,却不慌部级,笑着对他们说说:“你二人赛跑一次,先跑出凤阳门者不是盗贼。”
两个人得令,立即开跑。不久,二人就回来了。此时,县令对那个后出凤阳门的说:“如果盗贼跑得够快,他就不会被抓住。既然盗贼被人家抓住了,可见是跑得慢的。你跑不过人家,可见是真正的盗贼。”
盗贼无奈,只好如实招供。
在利用这一办法论辩时,关键是注意动作行为与推断之间的逻辑联系。
最后,要在逻辑上直接翻转达到反守为攻。
战国年间,楚平王荒淫无道,在奸臣费无极的怂恿下做出不伦之事,父纳子妻,将原本要做太子妃的秦哀公长姝孟赢纳为后妃。与此同时,平王担心事情透露出去,引发意外叛变。结果,费无极再次献策,要平王把太子建调离京师,到城父去守城。太子临行前,平王假惺惺地指令奋扬负责保卫太子,并嘱咐:“此去城父,不比在京城,怕是风霜雨露都要经受。你侍奉太子要用心,就像侍奉我一样。”
次年,孟赢为平王生下一个儿子。平王心中大喜,就对其许诺,要立这个孩子为“太子”以继承王位。但碍于太子健在,平王一直没有公开宣布。费无极看出平王心思,趁机造谣说:“太子与伍奢合谋,企图勾结齐、晋两国兴兵造反,目的是报复您娶孟赢为妻之恨。”
昏庸的平王听了谗言便密令奋扬:“杀太子受上赏。要是让太子跑了,杀无赦”。不料,奋扬本来就痛恨平王不理朝政、荒淫无良,还滥杀无辜。于是,他把密令报告太子,并让他赶快逃走。太子平安离开之后,奋扬让人把自己绑起来,送去见平王说:“太子已经逃走。微臣前来请罪。”
平王听后大怒:“暗杀太子的命令是我亲自下的手谕,除了你谁也不知道。他怎么能逃走?”
奋扬坦荡地说:“微臣故意放走了太子。”
平王一听,顿时暴跳如雷。他呵斥奋扬说:“你先是不听王命,放走太子;现在,你又跑来见我,难道不怕我按抗君之罪斩了你吗?”
奋扬听了这番气急败坏的训斥,心中却万分平静。他从容答道:“我前往城父之时,大王命我‘侍太子当如侍君’。现在,我保护太子不受伤害,正是奉了您的命令!我既然尊奉王命,就是没有罪,那有什么可怕的呢?今日面圣,如果大王要因为我不遵从后来的命令而把我杀掉,微臣死而无憾。况且,微臣在城父整日跟随太子左右,知道太子对大王忠心耿耿,没有叛逆之心。今日我放走太子,是楚国留下未来的血脉,即便我今日因此而死,微臣也死而无怨。既然无怨,也就没有什么好怕了。”
奋扬说完这番话,就准备引颈受戮。结果,平王为他的义士风范打动,不但决定赦免他的死刑,还让他回到城父官复原职。
奋扬面对平王的这一场辩驳,可谓反守为攻,步步为营。他将自己的行动与平王的命令结合起来,据理自辩,立足主动,不是恳求对方原谅,而是稳扎稳打地层层辩驳。这事实上是论辩技巧的体现:不按照对方的论辩方向展开辩驳,而是主动提出自己的论辩逻辑,将对方打败。
运用反守为攻术,一定要注意好“守”与“攻”的逻辑关系和事实联系。在论辩中,要等待时机,看准条件,一旦发现对方逻辑漏洞,立即组织自己的逻辑,直捣黄龙,击破对方论说的出发点。
方法2:以守为攻,后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