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19200000025

第25章 中国民俗学学派基石论(1)

过伟

一、民俗——民众的知识

民俗是民众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事象的总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世世代代传承的基层文化与基础文化,是通过民众口头、行为、心理表现出来的事象,既表现于人的物质生活传统里,又蕴藏于人的精神生活传统里。民俗也构成人的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通俗、简洁的话语来说:“人是生活在变异中的民俗里的。”

作为个体的“人”,他一出世甚至还在娘肚子里时,便已生活在变异中的民俗里了。广西壮、仫佬、毛南等骆越后裔诸族,怀孕妇女向花婆(婆王)祈祝胎儿健康成长、顺利产出;婴儿出世,外祖母送背带给婴儿,预祝“明天世界由他做,由他开辟新歌台”,并采山花或剪纸人,在产妇房里设花婆神位,祈求花婆护佑女儿与外孙母子平安。我的母亲由于怀孕期劳累过度而早产,我在娘肚七个月便出世,家乡江苏无锡俗语云:“七上八落”,意为七个月的早产儿易成活,八个月的早产儿反难存世。母亲因我七个月早产而成活,深感幸运,待我长大后多次对我说起这俗语;又说她找算命先生为我算命,算命先生说这个小孩命硬,克父克兄,是“三早命”,只要早婚,便可早得发,但会短命早死,如果晚婚,三早命变了“三迟命”,晚婚则晚得发,但会长寿。祖母想要孙子早得发,促儿媳妇早给孙子娶孙媳传种接代早抱重孙。母亲自己31岁年轻守寡,愿儿子长寿,不让未来的儿媳也年轻守寡,同意我拒绝早婚。我是唯物论者,不信这些迷信说法,但也难由自主地在民间信仰氛围中渐渐长大。至于人生大事——婚娶,作为一个民俗学家,对现在的城市婚俗进行考察,发现现代城市婚俗已形成法律上结婚(男女双双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民俗中结婚(宴请亲友,实为请亲友们见证新郎新娘建立配偶关系,订立无形的社会契约,确立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生理结婚(人洞房后的男女性生活)三者相结合,方是完满的婚姻关系。如果只领了结婚证,从法律上讲,这对男女睡到一个床上已经合法了,但在一些人的观念上则“尚未结婚”,民俗之影响人的心理与观念,大矣哉!深矣哉!再说中国人一年四季几乎月月有节,每个节日各有其特定的风俗,尤其春节,成为最具民族凝聚力的民俗事象。总之,所以说,“人是生活在变异中的民俗里的”,“民俗文化是人的社会文化的基础文化”。

国际上,对“民俗”的内涵的理解,大抵分为三类:(1)指代表某些范围内的文化传统。如古代民众的信仰、风俗及整个传统。它在文明社会内受现代教育较少的人群中一直残留到现在。(2)指俗民文学范围内的民间文艺及相关的信仰习俗,甚至仅指口头流传的大众文学,即民间文学,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3)指与较高阶层的文化相对照的俗民的全部文化传统,包括原始民族及文明民族的指不出确实可信的发明人或造作人传下来的各种传统。在前苏联,也有把民间文艺从民俗中分离,与之并列的分类理解。

中国历史上,“民俗”的概念出现较早,主要指民间的风俗习惯。《礼记·缁衣》云:“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

民俗学是研究“民俗”的人文社会科学,和民间文艺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是关系密切的兄弟学科。

二、中国描写民俗学的优良传统

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研究民俗的悠久优良传统。《诗经·国风》分15个地域记录民歌。《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蔺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生动地记录了今河南境溱、洧二河的古代民俗,三月三在河边欢度节日的盛况,手持兰草祓除不祥,借此时机男女社交往来,谈情说爱。它是古老的“修禊”风习的早期记录,也可作为今天探讨广西以及南方各民族不同内容的三月三节日,进行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的珍贵史料。《易经·卦爻辞》所记古代民歌:“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非)寇,婚媾。”记录了中原古代抢婚风俗。屈原《九歌》、《招魂》描写了湖南沅、湘之间古代巫舞娱神祈神、病者失魂而为之招魂的仪式。经史子集古文献中有许多民俗资料,很早便有“描写民俗学”专著,如汉应劭《风俗通义》、晋干宝《搜神记》、周处《风土记》、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他们所记录的是汉族古代民俗。晋常璩《华阳国志》、唐刘洵《岭表录异》、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明邝露《赤雅》、清李调元《粤风》等,记下少数民族古代民俗。我们要继承、发展中国描写民俗学的优良传统。

三、中国现代民俗学与西方民俗学

现代的中国民俗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借鉴西方民俗学而建立、发展起来的。

西方民俗学在18、19世纪之交时兴起,有德国格林兄弟对民间诗歌、史诗、神话、故事之研究,本斐对印度《五卷书》故事之研究。英国汤姆斯提议以Folklore(意为“民众的知识”)命名这一新兴学科,逐步为各国学者认同,研究民众的礼仪、风俗习惯、典礼仪式、迷信、歌谣、故事、寓言。安德鲁·郎将泰勒人类学理论引入民俗学,研究神话、巫术、宗教。哈特兰德研究非洲部落文化。法国范·热纳研究仪式文化、澳大利亚土著、法国当代民俗。芬兰阿尔奈研究故事类型的情节单元。美国博厄斯研究印第安部落文化、社会组织、物质文化。多尔逊研究美国民俗。俄罗斯乔治研究俄国各民族生活仪式、信仰、习俗、住房、服饰、节日。从西方早期民俗学家研究领域和重要成果看,其民俗学是从研究民间文学起步,扩展到研究仪式、迷信、信仰、民俗等,属于研究“民众的知识”;又从研究欧洲以外的民族、部落,发展到研究欧洲本国;汲取进化论人类学为理论武器,从研究古代文献里的神话、史诗发展到田野考察,采录歌谣、故事、民俗事象;20世纪进而发展到研究都市及其社区的民俗,进行都市民俗调查。因为民俗蕴藏于民间所传承的生产、生活文化之中的特点,学科本身及其研究对象及其主要资料的特性,决定了田野考察、采风调查的方法是民俗学的基石。

中国有记录民俗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中国现代民俗学始于北京大学1918年征集歌谣。中国民俗学会1998年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纪念中国民俗学运动80年。蔡元培留学欧洲,研究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归国后,1917年1月4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支持教授们征集歌谣,创办《歌谣》周刊,开展诸学科研究。中国民俗学早期成果有《歌谣》周刊,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吴歌研究、北京妙峰山碧霞元君香会考察研究,江绍源、容肇祖民间信仰研究,董作宾歌谣研究,茅盾神话研究,钟敬文民间文艺研究等。他们像西方民俗学家一样,也是从民间文艺起步,以田野考察和描写民俗学为基石的。顾颉刚的妙峰山香会考察、钟敬文的金华斗牛考察,乃早期田野考察的榜样。抗日战争时期,北京、上海大量学者西迁云南、四川、贵州,采录西南诸少数民族民俗,写下中国民俗采录研究史的华彩乐章。

1949年建国后,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被认作“资产阶级伪科学”而贬入冷宫,但受苏联学术界影响,民间文艺作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而搜集研究有较大发展。20世纪50~60年代的民俗采录主要不是由民俗学家,而是由社会学家(多改行为民族学家)、民族学家们,结合少数民族识别工作而记录其民俗事象,使描写民俗学绵绵未断,有许多成果,但汉族民俗之采录则乏人问津。

民俗学的复兴,始于《民间文学》杂志1979年第5期发表吉林女学者汪玢玲同志《民俗学运动的性质和它的历史作用》,第12期发表顾颉刚、钟敬文等七教授《建立民俗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1983年5月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全国第一部系统记录一个民族的民俗实录,费孝通题书名,乌丙安、段宝林写序,杨通山(侗族)、过伟等五人合编的《侗乡风情录》也在1983年6月出版。全国第一部系统记录一个省自治区范围内诸少数民族的民俗实录,钟敬文题书名,过伟执编、写序的《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录》1985年9月出版。此后,描写民俗学成果和比较民俗学、历史民俗学、理论民俗学成果蓬勃发表、出版。

正是在描写民俗学厚实的基础上,民俗学家们认知“民俗”产生于人类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始终受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民俗”在传承过程中,具有传承性、相对稳定性、变异性、创新性、民间性、社会性、心理性、民族性、地方性和立体性十大特点,对民众有导向、整合和凝聚三大功能。

正是在描写民俗学丰厚的基础上,民俗学家们拓宽了民俗田野考察的视野,由早期民俗学家研究风俗习惯、禁忌、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谚语,扩展到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从物质生活到相应的上层建筑、组织制度、文化意识,群体性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共同的心理活动。中国民俗学家们的共识,大抵努力考察六大部类:(1)节日民俗。(2)经济民俗,包含生活民俗衣、食、住、行诸方面,生产流通民俗农、林、牧、渔、手工业、工业、商业诸方面。(3)社会民俗,包含人生礼仪民俗生育、成年、恋爱、嫁娶、寿诞、丧葬诸方面,村社组织民俗,民间组织民俗,民间规约民俗等。(4)信仰民俗,包含民间信仰、民间禁忌等。(5)民间科技、民间医药卫生保健防疫与民间防灾抗灾民俗。(6)游艺民俗,包含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谚语、俗语,民间音乐、舞蹈、曲艺、戏曲,民间美术,民间体育、竞技、游戏、棋艺等方面。

正是在各项民俗研究成果蓬勃涌现的基础上,钟敬文教授1998年在中国民俗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作学术报告,倡议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钟老的倡议,获众多民俗学家们赞同。

四、“中国民俗学学派”的基石是什么

其基石当是“描写民俗学”(又称“记录民俗学”)。这是从西洋民俗学史、中国民俗学史两方面考察以后提出来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中国各民族的民俗进行立体描写研究,在这基础上进行各种研究。以下进一步阐明之。

民俗研究有描写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理论研究、民俗采录研究史研究等多种研究,诸种研究必然以描写研究为基石,如果不以描写研究为基石,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江、空对空的清谈。

(一)什么是“描写民俗学”

描写民俗学即对民俗事象进行“立体描写研究”之学。从哲学一思维科学的角度切入民俗事象,则不仅有长、宽、高三维立体,更有时间一维,乃动态的四维立体,段宝林同志进而考察、分析、思辨,还有事物内部多层次结构的第五维,外部生态环境第六维,总之,“六维立体”。运用这“六维立体思维”,对民俗事象进行研究性的调查采录。

学习、借鉴费孝通老师在社会学、民族学领域倡导的“微型研究”,运用于民俗学。费老说:“‘微’是指深入到生活的实际,而不是泛泛的一般化的叙述,要有地点、有时间、有人、有行为,这样才能说是直接的观察。‘型’是指把一个个麻雀作为一个类型的代表,解剖得清清楚楚,五脏六腑,如何搭配,如何活动,全面加以说明,而且讲出特点,它和别的麻雀有何不同,为何不同等等。”

在微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研究。

(二)怎样进行“描写民俗学”研究

将六维立体描写研究与微型研究结合起来,对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里的、具有六维立体的、历史传承性和心理性的民俗事象进行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加以忠实地、形象化地(也可用通俗语言称为“绘声绘色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地(即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地)描写记录;同时也包括对民俗事象的渊源、历史沿革与演变、新风萌芽与传统民俗的变异、未来发展趋势之评估(也可用通俗语言概括为“来龙去脉”,主要指存在于活的民俗事象中的“来龙去脉”因素和口碑流传的史料,也注意搜集史籍、诗文集、笔记、地方志等文献所记的民俗资料),以及民俗事象所反映的民族心理(主要指口碑流传的对民俗事象的传说性和哲理性解释)的探讨与记叙。这样的描写研究成果,是彩色立体录像和立体声录音所代替不了的,当然,文字记叙配以照片、录像、录音则采录工作更为完善,几者相辅相成。

同类推荐
  •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热门推荐
  • 末世危机:我的地球生活

    末世危机:我的地球生活

    我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普通人,但是我又是那么的不普通,我只不过是顺着第六感的指引寻找的成年的西雅图之旅罢了,为什么竟然让我回到地球的末日?难道我回到地球的使命就是为了带领全人类度过这次危难吗?可是她这样的普通人承担不起这样拯救全人类的责任啊。。。。啊
  • TFBOYS之一颦一笑只倾城

    TFBOYS之一颦一笑只倾城

    绝不剧透,,,,,想,,,,,,想知道就看文吧,,,,,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绝不弃文(?,,???,,`)有戏看了
  • 九爷夫人又跑去做慈善了

    九爷夫人又跑去做慈善了

    在她准备好当大龄剩女的时候,却转角遇见爱。她说她不想爱,九爷说没事有他爱就可以了;她说她看不惯小人,九爷说没事,需要多少人尽管说;她说这社会需要慈善,九爷居然说宝宝,我也需要爱,有空的时候可以关注关注我……
  • 初字

    初字

    我们在黑暗之中伛偻前行各自牢牢带着面具可还是会觉得彼此碍眼世事的诡谲,在这里得以窥见而在人群中奔跑,叫喊,流泪仍然抱有希望期待这一次,会有人牵起我的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撕血

    撕血

    前世的他,命运浸泡在鲜血与死亡之中,把自己的一切藏在阴冷的黑暗中,向往光明,仰望光明。今世的他,只是一个寂寞的少年,生活在光明下,却不知道未来的命运早已笼罩在黑暗的阴影中。为了改变命运,重新走上血色与死亡征途的他,能否用自己的双手撕裂那让自己无比厌恶却纠缠不去的血途?
  • 怎会又再遇见你

    怎会又再遇见你

    一夜之间,一个神秘的胎记曝光,她的身份变得扑朔迷离。那个曾经根本不愿意多看她一眼的男人却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你能不能有点风度?离我远点!”“是不可能的!离你远点,那是更不可能的,这一辈子都不可能的……”
  • 良人

    良人

    一个是备受冷落的富家千金,一个是举世无双的商业鬼才,她冷漠沉静,在处心积虑的阴谋算计中谨慎存活,他睿智卓越,在世人赞叹称羡的目光中掌控一切。她不愿嫁,他不愿娶,却最终无奈走到了一起,是天意注定,还是前世相许?如果有选择,她会忘得干干净净,他却笃定她不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葬仙九帝

    葬仙九帝

    在这诸神纷争的世界,主角林天逸,这个凡人出身的修士,能否傲视群雄,让我们拭目以待.....本书又名《修仙龙神》,《九帝》
  • 巷尾烟雨阁

    巷尾烟雨阁

    世间本无烟雨阁,烟雨迷蒙在人心。欢迎光临烟雨阁——上通天界,下引九泉,静默在六幺巷尾,只为这次相遇。 对了,进门记得保持安静,不然会被禁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