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军谶》曰: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战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御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注释】
威:威严,力量。
军政:指军事行政。
轻战:不害怕作战。
用命:听从军令。
还令:收回命令。
信:守信用。
如天如地: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如天之春夏秋冬,不失其期。如地之生长收藏,不失其时。”
御:统御,统率。
越境:出国作战。
【译文】
《军谶》上说:将帅有威严的原因,是号令严明;作战能获全胜的原因,是军政修明;士兵轻易死战的原因,是听从命令。所以将帅发出命令,像山倒下一样不可收回,赏罚必信,像天地运转一样不可改易,这样才可以统率军队。士兵听从命令,才可以出国作战。
【原文】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破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
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
【注释】
持势:控制形势。
众:士卒。
乱将:指挥紊乱的将帅。
乖众:纪律松弛的士兵。
邑:古代县的别称。
疲弊:疲惫困乏。
悖:违犯。
北:失败。
老兵:疲惫而无士气的军队。
无:没有,失去。
轻刑:轻视刑罚。
失伍:失去了军队应有的编制。
【译文】
统率军队掌握作战态势的是将帅,直接打击敌人取得胜利的是士卒。所以,不能让软弱少威、号令不明、指挥失当的将帅统率军队,不能让疲惫无士气的士兵进攻敌人。如果用这样的士兵攻打城池,就不能攻克;谋取县邑也不能占领。这两项都不能成功,军力就会疲乏损失。军力疲乏损失,将帅就会孤立,士卒就会违犯军令。用这样的军队防守就不牢固,作战就必然失败,这就叫作疲惫而士气衰弱的军队。军队疲惫而无士气,将领的军令就行不通。将帅失去威严,士卒就轻视刑罚。士卒轻视刑罚,军队就会混乱。军队混乱,士卒就会逃亡。土卒逃亡,敌人就会乘机进攻。敌人乘机进攻,我军就必然失败。
【原文】
《军谶》曰: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
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注释】
恕:儒家伦理道德,谓以仁爱之心待人。
治人:治理军队。
士力:士气和战斗力。
河决:江河决口。
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对这样的军队,敌人只能望风逃窜而无法抵挡它。
可下而不可胜:只可以投降而不可以战胜。明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可下人而不可胜战也。”
以身先人:以身作则。
为天下雄:称雄天下。
【译文】
《军谶》上说:良将统率军队,以恕己之道治理部下。把自己所喜爱的推及给士卒,以恩德待人。军队的战斗力就会一天比一天增强,作战就会像狂风暴发一样迅猛,进攻就会像江河决口那样汹涌。这样的军队,敌人只能望风逃窜而无法抵挡它,只有屈服投降而无法战胜它。将帅如能身先士卒,那么他的军队就会称雄天下。
【原文】
《军谶》曰: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震。
【注释】
军以赏为表,以罚为里:指表里互相呼应。
官人:以官职任人。
任贤:任用的官吏贤能。
震:震惊。
【译文】
《军谶》上说:军队里以赏为表,以罚为里。赏罚分明,将帅的威权就能实行。提拔任免官吏得当,士卒就会心悦诚服。任用的都是德才兼备的人,敌国就会震惊。
【原文】
《军谶》曰:贤者所适,其前无故。故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谋可深而不可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内外不相信,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
【注释】
适:归。
故士可下而不可骄:对“士”只能以礼相待而不可轻慢。
将可乐而不可忧:对将帅只可以使他愉快而不可使他忧虑。
谋可深:深思熟虑。
顺:顺从。
内外不相信:君主和将领互不相信。
奋:奋起。
致乱:招致祸乱。
【译文】
《军谶》上说:贤德之人归向的国家,其军队所向无敌。所以,对“士”只能以礼相待而不可轻慢,对将帅只可以使他愉快而不可使他忧虑,对贤德之人的谋略只可以深信而不可以怀疑。对“士”轻慢,下级就不顺从;将帅忧虑,内外就互不相信;怀疑贤人的谋略,敌国就会乘机奋起。用这样的军队进行战争,就会招致祸乱。
【简析】
本节阐述了将帅领兵作战击败敌军要具备的条件。将帅必须要有威严,只有威严的将帅,下发的军令才会令士卒听从,只有号令严明,军队的阵势才不会乱。如果将领没有威信,则所下发的军令就没有人听从,在对敌作战时,无法指挥军队,则定会为敌所乘。将帅还要对士卒施以恩惠,对士卒恩威并用,同时在战场上,将帅要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这样士卒才会以死奋战。那么,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战胜的。将帅还要注重赏罚,把持有度,让士卒心悦诚服。
在本节最后一段讲了贤士的重要作用。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贤士,才会变得真正强大。
因此,君王对贤士一定要尊重,而不能轻视怠慢;对将帅一定要充分信任,使将帅没有忧虑。
【例文】
吕布有勇无谋
三国时期的被称为“飞将”的吕布,可谓英姿潇洒,骁勇出众,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天下无双的一名武将,曾在虎牢关大战刘备、关羽、张飞的三人联手,曾一人独斗曹军六员大将。就是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却有着做为将才的致命缺点,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大业的命运。
吕布无谋,虽然有“辕门射戟”的小聪明,但无论从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吕布都没有表现。伴随他出现的不是“兵”就是“骑”,一旦出现“谋”,则前面必有个“无”字。濮阳之战,屡屡失去先机,面对少于自己的曹军,还是中计遭了埋伏。在对待袁术问题上,朝三暮四,有始无终,见利忘义,听信陈氏父子谗言,任用奸佞。即使是陈宫、高顺献计策,他也大多不采纳。河内郝萌曾经兵变。他疏远高顺,任用魏续,夺了高顺的兵权,而到了有战事的时候,却用高顺拒敌,即使他知道高顺忠诚,但其做法也无法让人理解。
董卓用权利引诱吕布,使吕布杀了丁原。
董卓对他也不错,封他骑都尉,二人表示“誓为父子”。董卓恶贯满盈,死有余辜。可实际上,吕布杀董卓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董卓这个人喜怒无常,曾经因为一点小事就用手戟掷吕布,吕布从此怀恨在心。后来又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被发现,常常内心不安。此时司徒王允令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后用连环计使吕布杀了董卓。
袁术不想与吕布为敌,就与吕布结盟,想与吕布结为亲家。吕布应允了,可闺女都到了半路上,吕布听信别人的谗言,又把女儿抢了回来,并杀了袁术的媒人。
后来,走投无路的吕布,决定投靠徐州的刘备。不甘寂寞的吕布,趁刘备征讨袁术之际,占领了自己“恩人”的土地,自称徐州刺史,并且把刘备招回来安置在小沛,宣告“飞将”在淮泗间东山再起。吕布建安三年,再败于曹操,被缢死于白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