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01100000028

第28章 金石水土部(2)

或言饮食既伤于前,难以毒药反攻其后,不使 砂、巴豆等,只用曲、柏之类。不知古今立方用药,各有主对。曲、柏只能消化米谷,如伤肉食,则非 砂、阿魏不能治也;如伤鱼、蟹,须用橘叶、紫苏、生姜;伤菜果,须用丁香、桂心;伤水饮,须用牵牛、芫花,必审所伤之因,对用其药,则无不愈。其间多少,则随患人气血以增损之而已。又有虚人沉积,不可直取,当以蜡匮其药,盖蜡能久留肠胃,又不伤气,能消磨至尽也。又有脾虚饮食迟化者,正宜助养脾胃,自能消磨,更不须用消导药耳。病久积而成症瘕者,须用三棱、鳖甲之类。寒冷成积者,轻则附子、浓朴;重则矾石、硫黄。瘀血结块者,则用大黄、桃仁之类,用者详之)。出西戎。乃卤液结成,状如盐块,置冷湿处即化。白净者良。水飞过,醋煮,干如霜用(畏醋)。忌羊血。

磁石

重,补肾辛咸。色黑属水,能引肺金之气入肾。补肾益精,除烦祛热,通耳明目(耳为肾窍,肾水足,则目明)。治羸弱周痹,骨节酸痛(肾主骨),惊痫(重镇怯)肿核(咸软坚),误吞针铁(末服),止金疮血(《十剂》曰∶重可去怯,磁石、铁粉之属是也。《经疏》云∶石药皆有毒,独磁石冲和,无悍猛之气。又能补肾益精,然体重渍酒优于丸散。时珍曰∶一士病目渐生翳,珍以羌活胜湿汤加减,而以磁朱丸佐之,两月而愈。盖磁石入肾,镇养真阴,使神水不外移;朱砂入心,镇养心血,使邪火不上侵;佐以神曲,消化滞气,温养脾胃生发之气,乃道家黄婆媒合婴 之理。方见孙真人《千金方》,但云明目,而未发出用药微义也。

黄婆,脾也; 女,心也;婴儿,肾也)。色黑,能吸铁者真。火 醋淬,碾末,水飞,或醋煮三日夜用。柴胡为使。杀铁消金。恶牡丹。

礞石

重,泻痰甘威有毒,体重沉坠。色青入肝,制以硝石,能平肝下气,为治惊利痰之圣药(吐痰在水上,以石末掺之,痰即随下。王隐君有礞石滚痰丸,能治百病。礞石、焰硝各二两, 研,水飞净一两,大黄酒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量虚实服。时珍曰∶风木太过,来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寒上、中二焦,变生诸证。礞石重坠,硝性疏快,使痰积通利,诸证自除)。气弱脾虚者禁用。坚细青黑,中有白星点。硝石、礞石等分,打碎拌匀,入坩锅 至硝尽、石色如金为度。如无金星者不入药。研末水飞,去硝毒用。

代赭石

重,镇虚逆,养阴血苦寒。养血气,平血热,入肝与心包,专治二经血分之病,吐衄崩带,胎动产难,小儿慢惊(赭石半钱,冬瓜仁汤调服),金疮长肉(仲景治伤寒汗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用代赭旋复汤。取其重以镇虚逆,赤以养阴血也。今人用治膈噎甚效)。 红醋淬,水飞用。

干姜为使。畏雄、附。

花蕊石

涩,止血酸涩气平。专入肝经血分。能化瘀血为水,止金疮出血(刮末敷之即合,仍不作脓。《局方》治损伤诸血,胎产恶血、血晕,有花蕊石散),下死胎胞衣(恶血化则胞胎无阻)。出陕华代地。体坚色黄。 研,水飞用。

炉甘石

燥温,治目疾甘温。阳明胃经药。受金、银之气,金胜木,燥胜湿,故止血消肿,收湿除烂,退赤去翳,为目疾要药。产金银坑中,金银之苗也。状如羊脂,松似石脂,能点赤铜为黄(今之黄铜,皆其所点也)。 红、童便淬七次,研粉,水飞用。

阳起石

重,补肾命咸温。补右肾命门。治阴痿精乏,子宫虚冷,腰膝冷痹,水肿症瘕(寇宗 曰∶凡石药冷热皆有毒,宜酌用。按∶经曰,石药发癫,芳草发狂。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相遇,恐内伤脾)。出齐州阳起山,云母根也。虽大雪遍境,此山独无。以云头、雨脚鹭鸶毛、色白滋润者良(真者难得)。火 、醋淬七次,研粉,水飞用。亦有用烧酒、樟脑升炼取粉者。桑螵蛸为使。恶泽泻、菌桂。畏菟丝子。忌羊血。

钟乳

补阳甘温。阳明(胃)气分药。木石之精。强阴益阳,通百节,利九窍,补虚劳,下乳汁。

服之令人阳气暴充,饮食倍进,形体壮盛。然其性 悍,须命门真火衰者可偶用之。若借以恣欲,多服、久服,不免淋浊痈疽之患。出洞穴中,石液凝成,下垂如冰柱。通中轻薄、如鹅翎管、碎之如爪甲光明者真。炼合各如本方,蛇床为使。恶牡丹、紫石英。忌参、术、羊肉、葱、蒜、胡荽。

白石英

重,润肺甘辛微温。肺、大肠经气分之药。润以去燥,利小便,实大肠。治肺痿吐脓,咳逆上气。但系石类,祗可暂用(《十剂》曰∶湿可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湿,即润也。

按∶润药颇多,石药终燥,而徐之才取二石英为润剂,存其意可取)。白如水晶者良。

紫石英

重,镇心,润,补肝甘平。性温而补,重以去怯,湿以去枯。入心、肝血分,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之(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经疏》云∶女子系胞于肾及心包络,虚则风寒乘之,故不孕。紫石英辛温,走二经,散风寒,镇下焦,为暖子宫之要药)。色深紫莹彻,五棱。火 、醋淬七次,研末水飞用。二英俱畏附子。恶黄连(石英五色,各入五脏)。

雄黄

重,解毒,杀虫辛温有毒。得正阳之气,入肝经气分。搜肝强脾,散百节大风,杀百毒,辟鬼魅。治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 痢,泄泻积聚(虞雍公道中冒暑,泄痢连月,梦至仙居,延之坐。壁中有词云∶暑毒在脾,湿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疟。独炼雄黄,蒸饼和药,甘草作汤,食之安乐。别作治疗,医家大错。如方服之遂愈)。又能化血为水,燥湿杀虫,治劳疳疮疥蛇伤。赤似鸡冠,明彻不臭,重三五两者良。醋浸,入莱菔汁煮,干用。生山阴者名雌黄,功用略同。劣者名熏黄,烧之则臭,只堪熏疮疥,杀虫虱。

石硫黄

燥,补阳,杀虫味酸有毒。大热纯阳(硫黄阳精极热,与大黄极寒,并号将军),补命门真火不足。性虽热而疏利大肠,与燥涩者不同(热药多秘,惟硫黄暖而能通;寒药多泄,惟黄连肥汤而止泻),若阳气暴绝,阳毒伤寒,久患寒泻,脾胃虚寒,命欲垂尽者用之,亦救危妙药也。治寒痹冷癖,足寒无力,老人虚秘(《局方》用半硫丸),妇人阴蚀,小儿慢惊。暖精壮阳,杀虫疗疮,辟鬼魅,化五金,能干汞(王好古曰∶太白丹、来复丹皆用硫黄佐以硝石∶至阳佐以至阳,与仲景白通汤佐以人尿、猪胆汁意同。所以治内伤生冷,外冒暑湿、霍乱诸病。能除扦格之寒,兼有伏阳,不得不尔。如无伏阳,只是阴虚,更不必以阴药佐之。《夷坚志》云∶唐与正亦知医,能以意治病。吴巡检病不得溲,卧则微通,立则不能涓滴,遍用通药不效。唐问其平日自制黑锡丹常服,因悟曰∶此必结砂时,硫飞去,铅不死,铅砂入膀胱,卧则偏重犹可溲,立则正塞水道故不通。取金液丹三百粒,分十服,瞿麦汤下,铅得硫则化,水道遂通。家母舅童时亦病溺涩,服通淋药罔效,老医黄五聚视之曰∶此乃外皮窍小,故溺时艰难,非淋症也。以牛骨作楔,塞于皮端,窍渐展开,勿药而愈。使重服通利药,得不更变他证乎?乃知医理非一端也。硫能化铅为水,修炼家尊之为金液丹)。番舶者良(难得)。

取色黄坚如石者,以莱菔剜空,入硫合定,糠火煨熟,去其臭气,以紫背浮萍煮过,消其火毒,以皂荚汤淘其黑浆。一法绢袋盛,酒煮三日夜。一法入猪大肠烂煮三时用。畏细辛、诸血、醋。

土硫黄辛热、腥臭,只可入疮药,不可服饵。

石蟹

重,泻,明目咸寒。治青盲目翳,天行热疾,解一切金石药毒。醋磨,敷痈肿。出南海。身全是蟹,而质石也。细研,水飞用。

无名异

重,和血,行伤咸入血,甘补血。治金疮折伤,痈疽肿毒(醋磨涂),止痛生肌(人受杖时,须服三五钱,不甚痛伤)。生川广。小黑石子也,一包数百枚。

重,燥,祛寒积辛热,有大毒。治坚癖痼冷,寒湿风痹(苏恭曰∶攻寒冷之病最良。《别录》曰∶不炼服,杀人。此石生于山无雪,入水不冰。时珍曰∶性气与砒石相近。《博物志》言∶鹳伏卵时,取此石暖足。谬也)。有疮、白数种,火烧但解散,不能脱其坚。置水不冻者真。恶羊血。

砒石

大燥,劫痰辛苦而咸。大热大毒,砒霜尤烈。专能燥痰,可作吐药。疗风痰在胸膈,截疟除哮。外用蚀败肉,杀虫枯痔。出信州,故名信石,衡州次之。锡之苗也(故锡壶亦云有毒)。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畏绿豆、冷水、羊血。

石灰

重,燥湿,止血,生肌辛温性烈。能坚物散血,定痛生肌,止金疮血(腊月用黄牛胆汁和,纳胆中,阴干用),杀疮虫(有人脚肚生一疮,久遂成漏,百药不效,自度必死。一村人见之曰∶此鳝漏也。以锻石温泡、熏洗、觉痒即是也。洗不数次,遂愈)蚀恶肉,无瘢疵(和药点痣)解酒酸(酒家多用之,然有灰之酒伤人),内用止泻痢、崩带,收阴挺(阴肉挺出,亦名阴菌,或产后玉门不闭。熬黄水泡,澄清暖洗)、脱肛,消积聚、结核。风化者良。

圹灰,火毒已出,主顽疮、脓水淋漓,敛口尤妙。

白矾

涩,燥湿,坠痰酸咸而寒,性涩而收。燥湿追涎,化痰坠浊,解毒生津,除风杀虫,止血定痛,通大、小便,蚀恶肉,生好肉,除痼热在骨髓(髓为热所劫则空,故骨痿而齿浮)。治惊痫黄胆,血痛喉痹,齿痛风眼,鼻中息肉,崩带脱肛,阴蚀阴挺(阴肉挺出,肝经之火),疔肿痈疽,瘰疥癣,虎、犬、蛇、虫咬伤(时珍曰∶能吐风,热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阴挺、脱肛、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风眼、痰饮、泄痢、崩滞,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痈蛊、蛇伤,取其解毒也)。多服损心、肺,伤骨(寇宗 曰∶劫水故也。书纸上,水不能濡,故知其性劫水也。李迅曰∶凡发背,当服蜡矾丸以护膜,防毒瓦斯内攻。矾一两,黄蜡七钱,溶化和丸。每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日服百丸则有力。此药护膜托里、解毒化脓功甚大。以白矾、芽茶捣末冷水服,解一切毒)。取洁白光莹者, 用。又法以火 地,酒水于上、取矾布地,以盘复之。四面灰拥一日夜,矾飞盘上,扫收之,为矾精。未尽者更如前法。再以陈苦酒(醋也)化之,名矾华。七日可用,百日弥佳。甘草为使。畏麻黄。恶牡蛎(生用解毒, 用生肌)。

胆矾

一名石胆宣,吐风痰,涩,敛咳逆酸涩辛寒。入少阳胆经。性敛而能上行,涌吐风、热痰诞,发散风木相火。治喉痹(醋调咽,吐痰诞立效)咳逆,痉痫崩淋。能杀虫,治牙虫、疮毒、阴蚀。产铜坑中,乃铜之****(故能入肝、胆治风木)。磨铁作铜色者真,形似空青鸭嘴色为上(市人多以醋揉青矾伪之)。畏桂、芫花、辛夷、白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绯闻

    绯闻

    故事梗概:大学生穆晓含在宾馆实习期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犯罪集团,犯罪分子利用裸照控制着城市里一批女大学生,同时她在调查中触及到这个犯罪集团的另外一个罪恶事实:到乡下招工的名义诱骗少女到城市,穆晓含本人也一直是犯罪头目眼中的猎物。在一次试图摆脱犯罪头目的过程中她因为正当防卫无意踢中犯罪头目重要部位,他发誓这一辈都不会放过穆晓含,为了报复,关于穆晓含的绯闻在这个城市里弥散,犯罪集团甚至采用过下毒、用车跟踪、恐吓等各种卑劣的手段对穆晓含进行威胁,但穆晓含在朋友和有正义感的人们的帮助下终于将这个犯罪集团的内幕公布于众,当一切烟消云散的时候,这坐城市里的绯闻又重新开始……
  • 越王

    越王

    作为国安局头号特工的越天空,因为在追捕外国间谍的事件而意外来到万腾大陆,成为越天世家的废物长子,越天空。自小体弱多病,筋脉郁结,为同父异母弟弟马首是瞻的越天空也因此有了梦想,就是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成为一名绝世强者,叱咤风云!梦想虽然远大,但越天空却自信满满,凭着前世积累下来的人生经验,越天空在练武,为将,对人对事圆润八面,聪睿的抓住身边每一个向上攀爬的机遇,最终身耀四方,争夺梦想中的一切。真龙王朝程碧落的狼子野心,元廷一统大陆的痴人说梦,长平道荒漠的悬浮孤岛,扑朔迷离的灵悄逍事,诡谲复杂的社会峥嵘,莽莽天道涿桑田,瑶瑶武路擎浮事……弱者变强,强者至巅峰!越家男儿,异世为王,是为“越王”!※※※※易无书继《超级武修》之后,2011年第二本玄幻力作!
  • 诸天时空旅行家

    诸天时空旅行家

    一着不慎,刘勇被一个自称是旅行系统的东西给绑架,不是,绑定。根据系统自己说,它的功能就是带他前往诸天万界去吃吃喝喝,游山玩水,享受自由的人生……刘勇开始以为这玩意还不错,但直到他接到了一个系统给他分配的美食任务之后,他开始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 很坏很man很嚣张

    很坏很man很嚣张

    俺很坏。什么,有多坏?比反派的大BOSS更坏;俺很Man。什么,有多Man?比超人,蜘蛛侠更Man;俺很嚣张。什么,有多嚣张?比官二代,富二代还要嚣张。什么,你不服?那就放马过来吧。
  • 此生莫相离

    此生莫相离

    他才貌双绝,倾城一笑如春风拂面,梨花盛开。他风度翩翩,衣袖轻拂便有傲视天地的强势,一举一动无一不张扬着高贵与优雅。她从异世而来,淡眉如秋水,玉肌伴清风。她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处事不惊,云淡风轻。她想逃离那皇权之争,那后宫算计,那战场杀戮…她只想与她爱的人,静静地度过一生。牵手若相依,此生莫相离。
  • 见到你就笑了

    见到你就笑了

    2016年风靡全网电竞圈的大神——赖洋与他的战队。这让奈丽子心动不已,有一天去到大神的训练基地让大神们求带,从不收徒弟的赖洋居然收徒了,还是个弱女子。就这样,一只小白兔被一只大灰狼慢慢收入囊中的故事开启了。(全本离不开游戏!只因我也喜欢游戏!)
  • 前世的死对头暗恋我

    前世的死对头暗恋我

    一百多年前,各方合力好不容易才被诛杀的女魔头竟然又活了,整个真灵界瑟瑟发抖:那女魔头怕不是回来复仇的?!穆裘鱼:前世仇前世了,今生我只想静静修个魔,所以长天真君,你可以不要跟着我吗,你是太阳成精咩,我走到哪你跟到哪!魏长天:一朝错过,苦等一百多年,怎敢错眼不盯着。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恋爱吗,我男朋友超帅

    恋爱吗,我男朋友超帅

    分手男女的正确打开方式?老死不相往来,从此人间蒸发?哪会像她和颜祁那样剪不断理还乱,像是让那月老缠死了红线,像是不可抗力那样非搓着他俩在一起,哪有这样的道理。但是就是发生了,野蛮地打碎了顾小北平静安稳的小日子,顾小北备受煎熬,却无法摆脱这种天神的祝福……
  • 某泡泡的超狙星炮

    某泡泡的超狙星炮

    7月,在这个炎炎夏日,就让灼眼的讨伐者为学园都市添上一把天壤之萌火吧!8月,绝对能力者计划?这种不人道的东西绝对要终止!土狼如是发誓,但没有吾王。。。。。9月,萌狼会咬掉你的头的,上条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