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01100000016

第16章 草部(11)

治痿囊湿,女子阴痛阴痒(湿生虫,同矾煎汤洗),子脏虚寒,产门不闭(炒热熨之),肾命之病。及腰酸体痛,带下脱肛,喉痹齿痛,湿癣恶疮(杀虫止痒),风湿诸病。煎汤浴,止风痒(时珍曰∶肾命、三焦气分之药,不独补助男子,而且有益妇人,世人舍此而求补药于远域,岂非贵耳贱目乎?)。

似小茴而细。微妙,杀毒则不辣(以地黄汁拌蒸三遍佳)。恶丹皮、贝母、巴豆。

菟丝子

平补三阴甘辛和平。凝正阳之气,入足三阴(脾、肝、肾)。强阴益精,温而不燥,不助相火。

治五劳七伤,精寒淋沥,口苦燥渴(脾虚肾燥而生内热,菟丝益阴清热)。祛风明目,补卫气,助筋脉,益气力,肥健人(补肝肾之效。《老学庵笔记》∶予族弟,少服菟丝子凡数年,饮食倍常,血气充盛。忽因浴见背肿,随视随长,乃大疽也。适值金银花开,饮至数斤,肿遂消。菟丝过服,尚能作疽,以此知金石药,不可不戒。昂按∶此人或感他毒,未可尽归咎于菟丝也)。

无根,蔓延草上,子黄如黍粒。得酒良。淘去泥沙,酒浸一宿,曝干捣末。山药为使。

复盆子

平补肝肾甘酸微温。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便(寇氏曰∶服之当复其溺器,故名),泽肌肤,乌髭发(榨汁涂发不白),女子多孕。

同蜜为膏,治肺气虚寒(李士材曰∶强肾无燥热之偏,固精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

状如复盆,故名。去蒂,淘净捣饼,用时酒拌蒸。叶绞汁,滴目中,出目弦虫,除肤赤,收湿止泪。

蒺藜子

平补肝肾苦温补肾,辛温泻肺气而散肝风,益精明目(肝以散为补,凡补肝药,皆能明目)。

治虚劳腰痛,遗精带下,咳逆肺痿,乳闭症瘕,痔漏阴 (音颓),肾、肝、肺三经之病,催生堕胎(刺蒺藜主恶血,故能破症下胎)。

沙苑蒺藜 绿色似肾(故补肾)。炒用(亦可代茶)。

刺蒺藜 三角有刺。去刺,酒拌蒸(风家宜刺蒺藜,补肾则沙苑者为优)。余功略同(瑞竹堂方∶齿牙打动者,蒺藜根烧灰敷之)。

使君子

补脾,杀虫,消积甘温。健脾胃,除虚热,杀脏虫。

治五疳便浊,泻痢疮癣,为小儿诸病要药(《经疏》曰∶五疳便浊,泻痢腹虫,皆由脾胃虚弱,因而乳停食滞、湿热瘀塞而成。脾胃健,则积滞消,湿热散,水道利,而前证尽除矣。时珍曰∶凡能杀虫之药,多是苦辛,独使君子、榧子,甘而杀虫。每月上旬,虫头向上,中旬头横,下旬向下。《道藏》云∶初一至初五,虫头向上。凡有虫病者,每月上旬,空心食数枚,虫皆死而出也。按∶地黄、胡麻皆杀虫)。

出闽蜀,五瓣有 ,内仁如榧。亦可煨食,久则油,不可用。忌饮热茶,犯之作泻。

益智子

燥脾肾,补心肾辛热。本脾药,兼入心、肾。主君相二火,补心气、命门、三焦之不足(心为脾母,补火故能生土),能涩精固气(《本草》未载)。又能开发郁结,使气宣通(味辛能散),温中进食,摄涎唾(胃冷则涎涌),缩小便(肾与膀胱相表里,益智辛温固肾。盐水炒,同乌药等分,酒煮山药糊丸,盐汤下,名缩泉丸)。

治呕吐泄泻,客寒犯胃,冷气腹痛,崩带****(涩精固气。因热而崩浊者禁用)。

出岭南,形如枣核,用仁。

砂仁

即缩砂 宣,行气,调中辛温香窜。补肺益肾,和胃醒脾,快气调中,通行结滞。

治腹痛痞胀(痞滞,有伤寒下早里虚邪入而痞者;有食壅痰塞而痞者;有脾虚气弱而痞者。须分虚实治之,不宜专用利气药,恐变为鼓胀。鼓胀,内胀而外有形;痞胀,惟觉痞闷而已,皆太阴为病也),噎膈呕吐,上气咳嗽,赤白泻利(湿热积滞,客于大肠,砂仁亦入大小肠经),霍乱转筋,奔豚崩带。祛痰逐冷,消食醒酒,止痛安胎(气行则痛止,气顺则胎安),散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鲠(王好古曰∶得檀香、豆蔻入肺,得人参、益智入脾,得黄柏、茯苓入肾,得赤石脂入大、小肠。《医通》曰∶辛能润肾燥,引诸药归宿丹田,地黄用之拌蒸,亦取其能达下也。《经疏》曰∶肾虚气不归元,用为向导。殆胜桂、附热药为害)。出岭南,研用。

白豆蔻

宣,行气,暖胃辛热。流行三焦,温暖脾胃(三****,脾胃运,则诸证自平矣)而为肺家本药(肺主气)。

散滞气,消酒积,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治脾虚疟疾,感寒腹痛,吐逆反胃(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白睛翳膜(白睛属肺,能散肺滞),太阳经目 红筋(太阳脉起目 )。番舶者良,研细用。

肉豆蔻

一名肉果燥脾,涩肠辛温气香。理脾暖胃,下气调中,逐冷祛痰,消食解酒。

治积冷心腹胀痛(挟痰、挟食者并宜之),中恶吐沫,小儿吐逆,乳食不下。又能涩大肠,止虚泻冷痢(初起忌用)。

出岭南。似草蔻,外有皱纹,内有斑纹。糯米粉裹,煨熟用。忌铁。

草豆蔻

一名草果燥湿祛痰,除痰截疟辛热香散。暖胃健脾,破气开郁,燥湿祛寒,除痰化食。

治瘴疠寒疟(佐常山能截疟。或与知母同用,取其一阴一阳,治寒热瘴疟。盖草果治太阴独胜之寒,知母治阳明独胜之火),寒客胃痛(散滞气,利膈痰,因滞因寒者多效),霍乱泻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解口臭气、酒毒、鱼肉毒(故食料用之)。过剂助脾热,耗气损目。

闽产名草蔻,如龙眼而微长,皮黄白、薄而棱峭,仁如砂仁,而辛香气和。滇广所产名草果,如诃子,皮黑、浓而棱密,子粗而辛臭,虽是一物,微有不同。面裹,煨熟,取仁用。忌铁。

香附

一名莎草根宣,调气开郁性平气香,味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血中气药,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主一切气(人身以气为主,气盛则强,虚则衰,顺则平,逆则病,绝则死矣。经曰∶怒则气上,恐则气下,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劳则气耗,此七情之气也。以香附为君,随证而加升降消补之药。《素问》中仍有寒则气收,热则气泄,名九气)。利三焦,解六郁(痰郁、火郁、气郁、血郁、湿郁、食郁),止诸痛(通则不痛)。

治多怒多忧,痰饮痞满,胸肿腹胀,饮食积聚,霍乱吐泻,肾气香港脚,痈疽疮疡(血凝气滞所致。香附一味末服,名独胜丸,治痈疽由郁怒得者。如疮初作,以此代茶。溃后亦宜服之。大凡疮疽喜服香药,行气通血,最忌臭秽不洁触之。故古人治疡,多用五香连翘饮。

康祖左乳病痈,又臆间生核,痛楚半载。祷张王梦授以方,姜汁制香附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遂愈),吐血便血,崩中带下,月候不调(气为血配,血因气行。经成块者,气之凝;将行而痛,气之滞;行后作痛,气血俱虚也;色淡亦虚也,色紫,气之热;色黑则热之甚也;错经者,气之乱;肥人痰多而经阻,气不运也。香附阴中快气之药,气顺则血和畅,然须辅以凉血补气之药。丹溪曰∶能引血药至气分而生血,此正阳生阴长之义),胎产百病。

能推陈致新,故诸书皆云益气(行中有补。丹溪曰∶天行健运不怠,所以生生无穷,即此理耳。时珍曰∶凡人病则气滞而馁,香附为气分君药。臣以参、 佐以甘草,治虚怯甚速也)。

去毛用。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旁彻腰膝。童便浸炒,则入血分而补虚;盐水浸炒,则入血分而润燥(或****炒);青盐炒,则补肾气;酒浸炒,则行经络;醋浸炒,则消积聚(且敛其散);姜汁炒,则化痰饮;炒黑又能止血。忌铁(时珍曰∶得参、术则补气,得归、地则补血,得木香则散滞和中,得檀香则理气醒脾,得沉香则升降诸气,得芎 、苍术则总解诸郁,得栀子、黄连则清降火热,得茯神则交济心肾,得茴香、破故纸则引气归元,得浓朴、半夏则决壅消胀,得紫苏、葱白则发汗散邪,得三棱、莪术则消积磨块;得艾叶则治血气,暖子宫。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仙药也。大抵妇人多郁,气行则郁解,故服之尤效,非宜于妇人,不宜于男子也。李士材曰∶乃治标之剂,惟气实血未大虚者宜之,不然恐损气而燥血,愈致其疾矣。世俗泥于女科仙药之一语,惜未有发明及此者)。

木香

宣,行气辛苦而温。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泄肺气,疏肝气,和脾气(怒则肝气上,肺气调,则金能制木而肝平,木不克土而脾和)。

治一切气痛,九种心痛(皆属胃脘,曰寒痛、热痛、气痛、血痛、湿痛、痰痛、食痛、蛔痛、悸痛。盖君心不易受邪,真心痛者,手足冷过腕节,朝发夕死),呕逆反胃,霍乱泻痢,后重(同槟榔用。刘河间曰∶痢疾行血则脓血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癃闭,痰壅气结,癖症块,肿毒虫毒,冲脉为病,气逆里急。杀鬼物,御瘴雾,去腋臭,宽大肠,消食安胎(气逆则胎不安)。过服损真气(丹溪曰∶味辛气升,若阴火冲上者,反助火邪,当用黄柏知母,少以木香佐之。王好古曰∶《本草》主气劣、气不足,补也;通壅导气,破也;安胎健脾胃,补也;除痰癖症块,破也,不同如此。汪机曰∶与补药为佐则补,与泻药为君则泻。

李时珍曰∶诸气 郁,皆属于肺,上焦气滞用之者,金郁泄之也;中气不运,皆属于脾,中焦气滞用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肠气滞则后重,膀胱气不化则癃闭,肝气郁则为痛,下焦气滞用之者,塞者通之也)。

番舶上耒,形如枯骨,味苦粘舌者良,名青木香(今所用者,皆广木香、土木香)。磨汁用。东垣用黄连制,亦有蒸用,面裹煨用者(煨用实肠止泻)。畏火。

藿香

宣,去恶气辛甘微温。入手足太阴(肺、脾)。快气和中,开胃止呕(胃弱、胃热而呕者忌用),去恶气,进饮食。

治霍乱吐泻,心腹绞痛,肺虚有寒,上焦壅热(能理脾、肺之气。古方有藿香正气散,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

出交广,方茎有节,叶微似茄汁。古惟用叶,今枝、茎亦用之,因叶多伪也。

茴香

古作怀香燥,补肾命门,治寒疝大茴辛热。入肾膀胱。暖丹田,补命门,开胃下食,调中止呕。

疗小肠冷气, 疝阴肿(疝有七种,气、血、寒、水、筋、狐、 也。肝经病,不属肾经,以厥阴肝脉络阴器也。多因寒湿所致,亦有挟虚者,当加参、术于温散药中),干湿脚气。多食损目发疮。

小茴辛平,理气开胃,亦治寒疝。食料宜之。

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者名大茴,出宁夏,他处小者名小茴。自番舶来,实八瓣者,名八角茴香。炒黄用,得酒良。得盐则入肾,发肾邪,故治阴疝(受病于肝,见证于肾。大、小茴各一两,为末,猪脬一个,连尿入药,酒煮烂,为丸服)。

甘松香

宣,理气醒脾甘温芳香。理诸气,开脾郁。

治腹卒然满痛,风疳齿 ,香港脚膝浮。煎汤淋洗。

出凉州及黔蜀。叶如茅,用根(根极繁密)。

山柰

宣,温中,辟恶辛温。暖中辟恶。

治心腹冷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

生广中,据叶皆如生姜,入合诸香用。

高良姜

宣,燥,暖胃散寒辛热。暖胃散寒,消食醒酒。

治胃脘冷痛(凡心口一点痛,俗言心气痛,非也。乃胃脘有滞或有虫,及因怒、因寒而起。以良姜酒洗七次,香附醋洗七次,焙研。因寒者,姜二钱,附一钱;因怒者,附二钱,姜一钱;寒怒兼者,每钱半,米饮加姜汁一匙,盐少许服。初梁绲患心脾痛,梦神授此方,二味等分服,后入各炒方用),霍乱泻痢,吐恶噎膈,瘴疟冷癖。肺胃热者忌之。

出岭南高州。

子,名红豆蔻,温肺散寒,醒脾燥湿,消食解酒(东垣脾胃药中常用之)。并东壁土炒用。

荜茇

茇、一作拨燥,除胃冷,散浮热辛热除胃冷,温中下气,消食祛痰。

治水泻气痢(牛乳点服),虚冷肠鸣(亦入大肠经),冷痰恶心,呕吐酸水, 癖阴疝。

辛散阳明之浮热,治头痛(偏头痛者,口含温水,随左右以末吹一字入鼻效)、牙痛(寒痛宜干姜、荜茇、细辛,热痛宜石膏、牙硝,风痛宜皂角、僵蚕、蜂房、二乌,虫痛宜锻石、雄黄),鼻渊。多服泄真气,动脾肺之火,损目。

出南番,岭南亦有。类椹子而长,青色,去挺用头。醋浸。刮净皮粟,免伤人肺。

烟草

新增宣,行气,辟寒辛温有毒。

治风寒湿痹,滞气停痰,山岚瘴雾。其气入口,不循常度,顷刻而周一身,令人通体俱快,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饥能使饱,饱能使饥。

人以代酒代茗,终身不厌(故一名相思草)。然火气熏灼,耗血损年,人自不觉耳。闽产者佳(烟筒中水,能解蛇毒)。

金银花

泻热,解毒甘寒入肺。散热解毒(清热即是解毒),补虚(凡物甘者皆补)疗风,养血止渴(丹溪曰∶痈疽安后发渴,黄 六一汤吞忍冬丸切当。忍冬养血,黄 补气,渴何由作)。

治痈疽疥癣,杨梅恶疮,肠 血痢,五种尸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霸宠娇妻,撒旦千金重归

    霸宠娇妻,撒旦千金重归

    她,魔鬼撒旦的女儿。他,神秘莫测的身份。她因父王的决定要嫁魔界第二的男子,不愿意逃离人间。到人间后失去记忆,她遇到了他。撒旦千金记忆重回,会怎么样呢?魔界人间的恩怨又是什么?
  • 双负萧心与剑名

    双负萧心与剑名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一场浩劫突然降临,引发大规模生物变异,世界遍布危机。幸存人类团结起来建起避难所,规避外界带来的危险,物资匮乏,知识断层,几百年过去了,少年居住的避难所意外崩塌,从此走上流亡之路,异能的觉醒,使命的召唤,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终究是双负萧心与剑名。
  • 万古药尊

    万古药尊

    “练就无上药术,换妹子的芳心,开神墓,建天庭,左右遗迹世界中未来走向,未来世界统统有我来做主!”——药千石。“云心鹤性死也冲霄,我药千石的命运由我不由天!”——药千石。“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也不能够埋住我的心,我要诸天神佛烟消云散,我要众生随我杀上九重
  • 诸天万界之源道纵横

    诸天万界之源道纵横

    诸天万界,无数位面,数之不尽的洪荒宇宙尽在鸿蒙起源中。
  • 我的绝美妖妻

    我的绝美妖妻

    小时候,家里人总不让我去后山的土地庙,长大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是因为里面有个女人......
  • 2012年房价直跌一万元

    2012年房价直跌一万元

    中国房地产究竟怎么了?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究竟如何?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被房地产绑架?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末日审判何时到来?房地产行业真会要面临灭顶之灾吗?即使房价下跌了,真的能做到人人有房,“居者有其屋”吗?
  • 超脱万界诸天

    超脱万界诸天

    “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的……活着吗?”刚穿越没几天的宅男慕云看到电脑桌面上莫名出现的弹窗,下意识的点击了“No”,却一脚踏入了隐藏在普通世界表面下的真实世界修士、武者、异能者、轮回者......是敌是友?无数的世界有无数的可能,是沉沦还是超脱?一切随心而定
  • 爱和情的颤抖

    爱和情的颤抖

    好不容易走到了最后却终究是所有错乱的感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河迢迢月未歇

    星河迢迢月未歇

    缘起缘灭,花开花落。 她误闯进幽冥,误入凡事纠缠,以为不过都是巧合,结果却是劫数…… 传说,天池能容纳天地浊气,洗涤灵魂,然而泉眼匿迹,干涸万年。六界之中,凝聚天地灵气而生的泉眼,竟化成了形体,遁迹于六界之中。然而一番苦寻,人间危难未解,却再来一难,混沌临世,六界面临巨大浩劫。只有泉眼化身容器才能承载混沌之气,消灭世间浊气…… 为了维护六界秩序,只好踏上寻找泉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