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20600000012

第12章 农业生产的变革

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西周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是西周的主要生产部门,随着农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进步,原始农业逐渐向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态过渡。西周的手工业和商业尽在官府的掌控之下,即所谓的“工商食官”。手工业方面,青铜冶铸技术渐趋成熟,车辆制造业发达,原始瓷器的制作已较为普遍。西周前期的商业贸易受到政府的严格监控;到了中后期,随着私有观念的发展,商业贸易已渐渐超出了官府的控制范畴。

经过周民族的长期发展,承夏、商而起的西周农业,在生产规模及其技术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其农业生产情况也在上古文献如《周易》、《尚书》、《诗经》等书中有所反映。如《诗经·小雅·甫田》所说:“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就是说在广阔无边的大田上,每年收获万万千,只要拿些陈粮来,就能够养活耕作的农人,年年都是大丰收—较直接地反映了在井田之下各级贵族领地上农业的丰收情况。

西周的农业发展,首先得力于农具的改进。西周的农具,虽然仍然像商朝那样以木、石、蚌、骨器为主,但是出土的青铜器农具比商朝有所增加,如江苏仪征破山口的西周墓葬发现出土了两口锋利的青铜镰刀,山西、河南等地的西周墓葬也发现了大量的青铜斧和锛,可见青铜工具在西周的农业生产中比较普遍。常见于文献的农具主要有耒、耜、钱、艾等。

耒和耜是用于掘土的工具,其功用就像今天的铲子。最初,人们在播种前,用木棒等简单工具来掘土,这就是原始的“耒”。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对这些简单的工具进行了改进:在曲柄木棒的下端歧出一块尖锐的木叉,用以插地,在木叉上加一块横木,作为踏足处,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耒。在耒的下端安装半圆形锐利金属则称为耜,是耦耕的工具,也是原始的犁。

钱是一种带有金属锋刃的耕具,可以说是一种带锋刃的耜。是有金属锋刃的耨具,即除草的工具。为割草的短镰;艾就是今天的镰刀,和艾都是用于收割的工具。可见钱、艾都是金属农具,至于是铁器还是青铜器,还未经出土的实物证实,不过有一点比较清楚——古代农具的金属锋刃与后世不同,它不是整块都是金属,而是在有锋刃的边缘镶一层金属,其他地方仍是木制的。可见,这种“金属”农具在西周一代普遍存在的观点是比较可信的。而且这些工具比起石器工具来更为锋利,使农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如《诗经·周颂·载芟》所说:“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即刈草除木,耕作起来很迅速,成千耦耕的人在田间作业,往来于田畔和耕地之间。可见工具的进步对西周农业的发展贡献很大。

除了在工具上有所突破外,西周农业的垦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三圃制”的休耕方式和“耦耕”的耕作方式。西周的田有3种:田、新田和田。那么什么是田、新田、田呢?《说文》解释田为“不耕田”,指的是刚开垦还不能播种的田;田经过整治到第二年成为新田,此时田里长满野菜和草,所以《诗经·

采芑》才说“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田”,即到新田和田去采野菜;开垦到第三年的田则称之为“田”。

田、新田和田是西周耕垦年数不同的三种田,是垦耕技术的发展。后来由于田土耕作的成熟,又把田分为上田、中田和下田:可连续耕作的田为上田,不需休耕;两年一耕的田称为中田;三年才一耕的田称为下田。田和新田包括了重新垦耕的休耕之田,形成与西欧农业的“三田制”相似的休耕制,即按照田力的肥瘠而耕作不同的年限。这是对原始农业抛荒制的一项重要变革。

耦耕是常见于上古文献的一种耕作方式,在西周以至春秋都很流行。《周礼·考工记》说:“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即两个耜称为“耦”,那么两人同耕则称为“耦耕”。在西周之时,耕地所用的工具主要是耒和耜,即用下端为尖刺的耒刺入土中向前推,用像今天的铲子的耜向外挑,发掘土块。为了深耕起见,一般要三推而后一发,又由于手劲不足,往往用脚踏在脚踏处助推合发。《诗经·豳风·七月》曾说:“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就是说在三月修理耒耜,四月则举趾而耕。人们称这种举趾而耕的方式为“拓耒而耕”,就是踩在耒耜上耕作。“拓耒而耕”往往是依次掘土而往后退,与后世的犁耕往前推相反。但是,这种一人“拓耒而耕”的方法十分费劲,所以人们采取了两人合耕的方法—耦耕。耦耕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所以才出现了“亦服尔耕,十千维耦”的盛况。

西周之时虽然没有发明牛耕和犁耕,但是由于西周一代的农垦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土地比较疏松,便于耕种,而在普遍采用有金属锋刃的耕具和耦耕之后,西周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除了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垦耕技术的发展外,西周的田间作业技术也有了较大发展。当时人已经开始注意整饬田间沟垄。耜除了用于耕作以外,还用来挖掘田间的小沟。《国语·周语》说:“或在畎亩”,即田间的土地分为畎和亩,“畎”是田间用来培土和排水的沟洫,而“亩”就是田间的用来耕种的高畦—垄。

在《诗经》中经常出现“南东其亩”和“南亩”的记载,其实这里的“东亩”即是指田垄朝东的田,“南亩”就是田垄朝南的田。原来,周朝的田亩朝向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根据地势不同或朝南或朝东。除了朝向之外,田垄之间的距离也有一定规定,便于作战时戎车进退。当时齐国的田亩是南北朝向,齐在晋的东面,所以当晋国为了便于进攻而要求齐国不顾土地之宜将田亩改为东西朝向后,齐国使臣怒不可遏的情形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西周的田地规划成整齐的“亩”和“畎”的行列,不仅便于洗土排水,还可以用来灌溉,如《诗经·小雅·白华》记载,当时人们引用丰、镐京郊附近的水来灌溉稻田。这就是说在西周之时,人们已经懂得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

西周的田间管理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如翻土、锄草、施肥和治理虫害等技术都有所发展。西周的田间作业很讲究时节,如天子举行的籍田礼,先派掌管天时历法的太史察看土壤情况,如果看到地里的阳气上升了就可以翻土播种了。一般察看土壤的时间在立春前9天,而翻土的时间一般在“土气具发”、“阳气具蒸”的立春时节。翻地播种之后,重要的就是锄草。《礼记·月令》记载在季夏之时“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即是说夏天雨水较多,杂草容易丛生,所以要不断耨耘,然后将锄下的草用来做肥料。

西周之时,尤其是西周后期,虫害较为严重。由于虫灾严重,人们对害虫都有了细致区分:食心曰螟,食叶曰,食根曰蟊,食节曰贼。当时人们对付这些虫害的方法是火攻,即在夜间点火,引诱这些害虫,然后在火边掘坑,将烧死的害虫就地掩埋。

由于精心的田间管理,西周的农业经常获得丰收,所以《周颂·载芟》说:“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即收获的庄稼堆得又满又高,多达万亿及亿亿之多。

当时西周的农作物很多,统称为“百谷”或“五谷”,但主要有黍、稷、禾、粱、麦、麻、菽、稻、粟、芑等。

禾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指一种谷类外,还泛指所有有穗的高杆植物。黍和稷都属于禾类。黍的颗粒是黄色的,比谷粒大些,所以又称为大黄米。

黍是西周款待客人的细粮,如《论语·微子》说:“丈人止于路宿,杀鸡为黍食之”。《诗经》也经常把黍作为谷物之首,可见其地位尊崇。稷也是禾的一种,周的始祖弃为后稷之官,后被尊为“后稷”,且“社”和“稷”合称“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故稷在西周的地位也十分重要。粱是稷的一个优秀品种,穗大,芒长,颗粒扁长。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粱,良也,谷之良者也。”由于粱是珍贵的粮食,所以经常与稻、膏、肉相提并论,故有“稻粱”、“膏粱”和“粱肉”之称。

麦是西周的主要粮食之一,常与麻、菽等并列。周代已经有大麦和小麦之分,如《诗经·臣工》说:“于皇来牟,将受厥明”,其中的“来”就是小麦,“牟”就是大麦。

麻是西周庶民用来织衣服的主要原料,它的杆可以用来做薪材,其籽可以食用。《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九月叔苴”,“食我农家”,“叔”是捡拾的意思,“苴”则是麻籽,可见麻籽也是粮食的一种,与禾、麦、菽并称为“禾麻菽麦”。

菽是豆类植物。在西周,统称豆类为菽,如《诗经·生民》说“艺之荏菽”,大概在周的先民时期就会种植豆类,而且有不同种类的细分,这里的“荏菽”就是“大豆”。

稻也是西周的主要农作物。一般而言,北方植麦,南方种稻,但是在西周之时,南北方都种植稻谷。《诗经·白华》说:“池北流,浸彼稻田”,池在西周丰镐京郊,今位于西安市西北。

西周时,“民之大事在农”,所以“王惟农是务”,连天子也要举行象征性的开耕仪式—籍礼,广大庶民在西周的广大的井田上劳作,出现了“千耦其耘”的景象,再加上周民族本来就是善于农耕的部族,所以西周的农业发展很快,农作物也很丰富。

至于西周的畜牧业,与夏、商两代相比并不出色,不过西周的桑蚕业比较发达。在周原地区曾出土过红、白、黄等颜色的丝绸残迹,经鉴定,这些丝绸所用的丝是经过精练工艺加入了含钙物质,说明西周的缫丝技术已相当成熟。

同类推荐
  • 三国大帝孙权

    三国大帝孙权

    孙浩穿越到三国,成为孙权,曹操要南下了,赤壁之战要打响了,该我施展手段了。
  • 三国之蜀汉再来

    三国之蜀汉再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汉室衰微,群雄逐鹿。穿越成刘备未夭长子的刘晓,眼见时代滚滚向前。这一年,子龙意气风发这一年,二爷勇猛无敌这一年,孔明年轻气盛汉室的大船,能否在刘晓这个蝴蝶翅膀地扇动下,再次起航。生于此世,见诸方豪杰登场,男儿当世间留名。何不三兴汉室,成就汉光武帝之伟业!书友群:980510191
  • 贞观年少

    贞观年少

    那一年,突厥十万铁骑南下。那一年,渭水河畔醒来一位少年······
  • 大唐好伙计

    大唐好伙计

    “京兆府办案,闲杂人等速速滚蛋!”“老铁,注意你的身份。”“京兆府办案,闲杂人等速速退散!”“老铁,难道你们当官的真的可以为所欲为?”“没错!我们当官的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老铁,我发现你最近有点膨胀啊!”“哪里哪里,都是正规操作!”二十一世纪青年意外穿越到大唐贞观年间,在酒楼当起了一个伙计,为了挣点外当起了一个临时捕快!
  • 我是塔齐布

    我是塔齐布

    一座普通的学校,一幢普通的教学楼、一间普通的的教室,正上着普通的的英语课,一个普通的学生在看书。当然不是英语书了,看的是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为什么不看英语书?那凭什么中国学生要学英语?连离它近的法兰西、德意志都不学,为什么隔着一个亚欧大陆或者是两大洋的中国要学?顺便说下,到现在为止,学校组织的周考,英语满分150,我还没超过零头。不是我笨学不会,是我不屑去学英语,想我华夏子孙,天朝上国,何苦去学什么鸟语?蛮夷之语?所以……,看小说吧。
热门推荐
  • 墨云倾月

    墨云倾月

    她本是仙界之女,却被“正派”所害,被诬陷为魔女,再次醒来,她是大四女学生云卿月,随着记忆的苏醒她将怎么做呢?他是墨家家主,亦是冥界之主,遇见她,是他最大的幸运……
  • 天道bug修复记

    天道bug修复记

    楼裳在出生的时候天界发出异象,楼裳是唯一一个能和天道石交流的人闹得沸沸扬扬,从此踏上了……漫漫的修bug的路。漫漫之路毫无趣味,半路捡了个徒弟,自此她负责修复漏洞,他负责学习各个世界的……美食的做法。一到有一天……“师父,你说,你都这么老了整个天界都没人敢要你,要不你跟我回冥界吧”“老娘死也不回你冥界!”结果某人巴巴的跟着某只乖乖回了冥界。
  • 冲喜王妃

    冲喜王妃

    订婚仪式上赵玉华男友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劈腿,说最爱的人是她的姐姐赵玉倩。从订婚仪式上落荒而逃的她遭遇车祸,穿越到禹西国丞相府庶出二小姐柳如烟身上。被迫代嫡姐柳如仙嫁给快要翘辫子的六王爷冲喜。她这两世为人,都和姐姐有着纠葛,既然这嫡姐对她不仁,那么就不要怪她这庶妹不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贵妻不好惹

    豪门贵妻不好惹

    一年前,受伤离开,一年后她脚踏星辰归来。欠她的,谁都别想逃。名门贵女隐藏身份,却被爱人的长辈棒打鸳鸯,呵。待我强势归来,又该如何。误会解除后,便要订婚。婚后生活竟被宠上天。
  • 秋雨凄凄,凉了青春

    秋雨凄凄,凉了青春

    树下的女孩轻轻哼着歌“请告诉她,我不爱她,笑着难过,自我惩罚,想终止这一切挣扎,横了心说真心谎话,别告诉她,我还想她,恨总比爱容易放下,当泪水堵住了胸口,就让沉默代替所有回答......个胖胖的女孩是谁呀,跟姐姐长得很像呢?”一个可爱的女孩仰着脸望着她。她看了看女孩手中的老照片,笑了笑,想要说话却被另一个小男孩打断“胡说,她怎么会像姐姐呢,姐姐那么瘦,那么漂亮。”她摸了摸脸庞“瘦吗?漂亮吗?”她喃喃自语,盯着照片,仿佛再想一场梦,忽而又笑了笑“其实这真的是姐姐呢。”孩子们一脸惊讶。“姐姐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可好?”抬起头,望着那到不了的远方。。。。。。
  • 魂兽守护

    魂兽守护

    “坐下!打滚!翻跟斗!……”一个少年站在一个黑白相间的小兽面前不停地说着各种命令。可是让少年尴尬的是小兽没有丝毫听从的样子,依旧懒洋洋地躺在草地上晒着日光浴。这小兽胖嘟嘟的,四肢大开,平躺着,一双大眼睛瞥向少年,艰难地翻着眼白,一副势必将鄙视少年的事业坚持到底的样子,萌极了。这是小兽与少年第一次的相遇,可这却不是少年和小兽第一次的相逢。命运的重启还是新人生的开始?
  • 盛苏

    盛苏

    上一世,苏栀妤被父皇嫌弃,被姐妹排挤,又错嫁良人,也错过了他,这一世,她会弑天……
  • 明珠凤后

    明珠凤后

    一个是青梅竹马的六皇子,一个是冤家路窄的五皇子,都在她的心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当曾经的许诺成为泡影,那个自小认定的人一席红袍另娶她人。当此时已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时,暮然回首,才发现最爱自己的那个人一直在身边,从未离开。“你为什么叫张袅袅啊?”“因为羡慕小鸟可以那么自由自在啊。”“朕给不了你完全的自由,但是可以给你完全的爱。这偌大冰冷的皇宫里,时光太长,岁月孤单,你可愿一直陪伴着朕?”“一世一双人,这条命,这颗心,早已给了你。”
  • 吐槽就变强

    吐槽就变强

    一个走向吐槽不归路的骚年,逐渐成为生活高手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