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译文”
读史书要忍受得了错误的字,就像登山要忍耐山间的隘路,踏雪要忍耐危桥,闲暇生活中要忍耐得了俗人,看花时要忍耐得了劣酒一样,这样才能进入史书佳境中。
“赏析”
从对史书的要求来说,当然应该抛弃无错不成书的俗念,编印出一本完美的史书,这样读史的人就能纵情进入书中的境界,不致因为书中的错字或断简残篇而败人兴味,但是金无足赤,绝对的无讹是很难的,而且读书也要能沉得住气,发现讹误不妨批注在文字旁边,也是一种情趣,因此要在“耐”字上下功夫。
史书中发现了错讹还可以订正,生活中有些不如意的事却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登到山中险处,踏雪寻梅遇到危桥,遇到世俗之人,这些都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试图改变反而会失去不少生活情趣,不妨也从“耐”字上做些文章。
“故事”
顾炎武读书
顾炎武,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昆山。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青年时代,顾炎武发愤学习经世致用的学问,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失败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
顾炎武的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的《日知录》及《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著作闻名于世。
顾炎武从小时候起,就跟祖父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部书有294卷,他不但全部学懂了,还从头到尾抄了一遍,可见他读书多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