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译文”
人生没有比闲适更好的,但是太闲适反而做出不善之事;人生没有比清高更好的,但是,太清高反而显得做作。
“赏析”
闲适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坐在厅堂中,感受清风徐来是闲,当窗对月享受月色溶溶是闲,之所以为闲,是心无杂念,意在境中,能忘却生活的忙碌与名利的诱惑,心中自有一番闲适的天地。然而,如果功底不够深厚,心中追逐名利,万念难平,而外在的身体又无事可做,那么这种身闲心不闲的日子也许会生出种种邪念,为实现对名利的渴求也许会做下许多不善的事,正印证了太闲反生恶业的道理。
为人也是如此,清高固然可贵,但清高而至矫揉造作,令人生厌,这种清高还是少一些的好。
“故事”
蒲松龄赴宴戏权贵
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
朝廷里有个翰林叫王渔洋,他是蒲松龄的好友。有一回,王渔洋设宴庆寿,特意几次写信请蒲松龄也来赴宴,蒲松龄见无法推托,只好骑着小毛驴赶去赴宴。刚要进王渔洋的府门时,忽然来了四乘大轿,从轿子上走下四位官员:一个红衣大个,一个蓝衣小个,一个黑衣胖子,一个白衣瘦子。这么一挤,蒲松龄就被推到了一边。那个白衣瘦子还用眼角斜了一下蒲松龄,尖声尖气地说道:“一条穷书虫子,也来这里凑热闹,简直岂有此理!”
蒲松龄冷冷一笑,回过身走到街上重新买了一份礼品,来到王渔洋的府门口,把礼品交给门人后,骑上毛驴头也不回地走了。
再说王渔洋左等右等不见蒲松龄来,正在着急,门人过来送上了蒲松龄带来的礼品,并告诉王渔洋说蒲松龄已骑毛驴走了。王渔洋不知怎么回事,便吩咐人备马,他亲自骑马朝蒲松龄走的方向追了过去。
红衣大个见状冷笑着说:“好大的架子!把他送来的礼品拿过来让咱们见识见识。”
蒲松龄的礼品被打开了,原来总共有四个包:红绸子包着根长谷草,蓝缎子包着根短谷草,黑线子包着根粗谷草,白绢里包着根细谷草。
这四个官员还都挺敏感,知道蒲松龄是在骂他们,可又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王渔洋已把蒲松龄追了回来,这四个官员一见,顿时来了劲儿。黑衣胖子清清嗓子,怪声怪气地说:“早就听说蒲先生文才出众,怎么老不见蒲先生金榜题名呢?”
蒲松龄微微一笑,说;“对功名利禄我已心灰意冷,最近我弃笔从商了。”
白衣瘦子也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说:“经商可是很赚钱的事啊!可蒲先生为什么衣衫不整?该不是亏了本吧?”
蒲松龄叹了口气说:“大人说的一点不错,我前些天去了趟登州,见到一批从南洋运来的象牙,大都是用绫缎包裹的,也有一些是用粗布包裹的。我当时以为绫缎包的总会名贵些,就多要了一些,几乎没怎么要粗布包的。后来带回家一看,气坏我了!绫缎包的全是狗骨头,粗布包的才是真正的象牙!”
满堂宾客听了,都会意地抿嘴而笑。那四位官员被窘得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