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营企业7户、集体工业企业5户、乡镇企业60户,年总产值700多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元明粉、水泥、地毯、砖瓦、铁木农具等。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油料、生猪、活羊、鲜蛋、黑瓜子、党参等,年农副产品收购总值1000多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3000多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会宁重点抓了“十种”(粮食、油料、党参、黑瓜子、杏树、葵花、瓜类、蔬菜、林草、经济作物)、“六养”(养猪、养鸡、养兔、养蜂、养羊、养牛)和兴办建筑工程队、煤矿、农副产品和饲料加工、建筑用材、元明粉生产、饮食服务等二、三产业和乡镇企业。出现6000多户商品生产专业户、1800多户工商经营户。调查组建议:1要加快输电线路建设,实现村村通电,解决群众磨面、加工、照明问题,给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2加强小煤矿建设,搞好煤炭供应,解决农村燃料缺乏、破坏植被问题,为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改变干旱面貌创造条件。3在发展商品生产中,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先抓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防止盲目上马,齐头并进,分散财力,半途而废。4加强城镇集市建设,解决场地不足、设施简陋、管理不善、服务滞后的问题,促进商品生产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省政协将调查报告报送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并在1985年《甘肃政协》第1期刊登。
关于会宁县发展水利情况的调查
1986年6月中旬,省政协副主席王世杰、黄正清带领调查组,对会宁县水利建设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组首先听取了定西地区领导作的情况介绍,对定西地区计划通过修建提黄灌溉工程,建设100万亩水地,解决靖远、会宁两个县的干旱问题;通过修建引洮工程、治理渭河、打井提灌,发展100万亩水地,解决临洮、定西、渭源、陇西4个县的干旱问题的设想,表示赞赏。调查组在会宁县了解到,20世纪70年代初,靖会川电力提灌工程建成通水后,会宁北部郭城等5个乡的12万亩旱地变成了水浇地,粮食亩产一跃而为500至1000斤,路旁、渠旁、房前屋后的树木成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调查组建议:一、要从思想上明确认识会宁北部发展水利大有可为,要放开胆子想水利干水利。通过沿长关川、甘沟干渠,新建扎子塬、李家塬干渠,发展水地10万亩,进而修建草滩、刘寨、新庄上水工程,再发展水地9万亩,使全县水地面积达到38万亩。特别是关川、甘沟两条干渠的延长工程应尽快立项建设。二、要搞好靖会提灌工程总干渠的改造。第一个方案是进行扩容改造,将提水能力由12立方米/秒增加到20立方米/秒;第二个方案是将总干渠稍加改造,把现有12立方米/秒全部调给会宁,扩建靖远南川渠,加大上水量,解决靖远南川和三畅塬灌溉问题。建议省水利厅对方案作出选择,并注意在采取方案时,要给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三、要集中财力办大事。定西地区每年得到“两西”建设资金4000万元,会宁县每年得到“两西”建设资金908万元。建议省、地考虑,集中资金发展水利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会宁干旱面貌。这次调查情况向省政协五届六次常委会议作了汇报。省政协将调查报告报送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并在1984年《甘肃政协》第3期刊登。
关于正宁县三嘉乡脱贫致富情况的调查
1987年3月,省政协主席王秉祥带领调查组,赴革命老区正宁县三嘉乡,就老区群众脱贫致富问题进行了调查。三嘉乡是陇东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个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6年人均产粮865斤、纯收入233元,初步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但林业资源破坏严重,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资金严重匮乏,文化教育相当落后,群众生活困难。调查组建议:要帮助老区人民研究脱贫致富的思路,树立商品经济观念,摆脱小农经济观念的束缚,注意市场信息,努力发展商品生产;从老区山大沟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特点出发,认真调查研究,制订发展规划,确定具体发展项目,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逐步形成生产、收购、运输、销售一体化;扶贫工作要从过去单纯给钱逐步转到经济开发上来,变“输血”为“造血”,通过生产项目开发,使千家万户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要注意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尽力普及小学教育,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并抓好成人教育,提高农民掌握农业适用技术的能力;请各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积极为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献计献策。王秉祥主席关于《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调查报告,被中共甘肃省委印发给各级领导参阅。在1987年11月18日的《中国农民报》上刊登。
关于庆阳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1987年5月25日至6月8日,省政协李培贤、王宝善、金元济、龚得福、高继善、邓品珊等19名常委、委员组成的调查组,深入庆阳地区8个县市、34个乡镇、122个村,对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1986年与1949年相比,庆阳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4倍,粮食总产量增长115倍,森林覆盖面积增长11倍。但粮食生产水平低,产量低而不稳,1986年人均占有粮仅605斤。调查组建议:一、粮食生产方面,要教育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农业是基础的思想观念,落实化肥、柴油供应计划,解决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而粮食价格偏低问题;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林、牧综合发展;重视农田建设,扩大水浇地;改进作物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二、畜牧业生产方面,要走“南兔北羊”的发展路子,即南部地区抓好179万只兔的品种改良,北部地区抓好105万只羊的改良和繁殖发展,依靠科学饲养,增加群众收入。三、林业生产方面,要尽快实施“子午岭林区10处商品林基地”和“子午岭林缘百万亩林带”建设计划,同时有计划地发展果树,力争在“七五”末全区达到60万亩。在环县等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白兰瓜、西瓜等瓜类生产。四、扶贫工作方面,要帮助贫困户集中的子午岭前沿区镇原、环县与庆阳交界处,以及北部山区,发展林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搞好山区公路建设,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疾病防治,把贫困人口的比例由30—50%降到10%以下。调查后,省政协于1987年9月向省人民政府提交了《关于庆阳地区农业生产情况的考察报告》。
§§§第六节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视察和调查
关于优先发展河西农业的调查
1988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刚组建的省政协农业委员会,在主任白文翰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河西5个地市、8个县市、26个乡镇,对优先发展河西农业,“兴西济中”问题进行了调查。“兴西济中”,即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指的是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帮助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恢复植被,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兴西济中”战略构想和随之而来的“两西”建设,是河西地区和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经济发展、治穷致富的重要推动力。在“两西”建设开始后的5年中,河西的水利建设得到很大发展,农业结构得到较快调整,科学种田得到大力普及,初步形成了以商品粮生产为主,农、林、牧、副、工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格局。1987年,河西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378亿斤,人均占有粮1262斤,给国家提供商品粮14亿斤,占全省商品粮的70%;乡镇企业产值达到7亿多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6%。调查组对优先发展河西农业提出5点建议:1以水利为先导,从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商品粮再生产。在外延方面要争取立项建设疏勒河、黑河水利工程和打井提水工程,扩大灌溉面积;在内涵方面要抓好节水灌溉,实行集约经营,依靠科技,主攻单位,增加总产。2强化农业科技力量,健全乡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不断培训提高和充实科技队伍。3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制定土地承包、投入、转让、奖罚等一整套经营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土地的质量和效益。4搞活农贸市场,解决“谷贱伤农”问题。改革粮食购销和价格体制,解决粮价偏低问题;逐步减少粮食定购,压缩粮食统销,扩大市场调节份额;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经济实体,为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5多方筹集资金,积极争取世界银行贷款,搞好水利建设,强化河西农业发展后劲。调查组《关于优先发展河西农业的调查报告》在省政协六届三次常委会议上印发审议,并由农业委员会主任白文翰作大会发言。1988年10月26日《民主协商报》发表。1989年中共甘肃省委研究室《调查与研究》第1期刊登。
关于建设中部沿黄灌区商品粮基地的调查
1989年5月15日至27日,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与省政府办公厅、农业厅、财政厅等部门组织联合调查组,对中部沿黄灌区商品粮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中部沿黄灌区的景泰、古浪、靖远、会宁、皋兰、榆中、永登、临洮、临夏、康乐10个县,共有213个乡镇、325万人口、998万亩耕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438万亩,占全省水地面积的201%,人均08亩。景电二期和引大入秦工程建成后,有效灌溉面积将达到350万亩。这10个县多数地处兰州、白银市周围,光热水土资源比较丰富,水地增产潜力大,发展农业有利条件多。调查组建议:这一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要坚持以挖潜为主,扩大保灌面积;以粮为主,农、林、牧、副、工综合经营;以科技进步为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川区带山区,以城市带农村,城乡、川山互补。在政策上,要继续稳定完善、巩固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机制,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开发土地,增加稳产高产农田;建立科技投入和推广机制,以科技兴农兴粮;搞好粮食流通和价格的改革和管理,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在增产措施上,一是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发展水地、梯田、条田、沟坝地;二是狠抓肥料建设,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农家肥、化肥、绿肥、微肥一齐抓,并做好化肥、地膜、柴油等生产资料的供应;三是改革耕作制度,调整作物结构。扩大间作、套种、复种和带田面积,合理安排夏秋作物种植比例;四是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把农业科技送到千家万户。特别要搞好农村知识青年的培训和小麦良种、玉米杂交、洋芋脱毒、科学施肥、机耕机播等品种和技术的推广应用;五是积极开发利用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抓好农业出口创汇、“菜篮子”工程、畜禽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建材等。省政协农业委员会《关于建设甘肃中部沿黄灌区商品粮基地的调查报告》受到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和省政协领导的重视,成为指导沿黄灌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重要依据。《民主协商报》摘要发表。
关于秦安、庄浪等5个县农业建设的调查
1989年5月,省政协副主席、省“两西”建设总指挥黎中,先后深入到中部干旱地区的秦安、庄浪、静宁、会宁、靖远5个县,就农业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5县农村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进展,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普遍扩大;农业科技得到普遍重视,涌现出一批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高效农业典型;注重经济效益,大抓商品生产基地建设,黑瓜子、果树、泡桐、沙棘、花椒、油料、洋芋、豆类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有的已初步形成系列开发;扶贫工作进展顺利,“四个一”的温饱工程得到实施,将有9万贫困户越过温饱线,贫困面将下降到总人口的10%以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抓好“两西”建设的4点意见:一是要进一步破除小农经济思想,坚持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综合发展的路子,建立一个比较稳定脱贫的产业结构。坚持“有水走水路,水路不通走旱路,水旱路都不通另找出路”的方针,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生产基本条件。同时要抓好扶贫攻坚的重点产业,为稳定脱贫创造条件。二是要继续搞好科技承包,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把科学技术与传统经验结合起来,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种养业,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大力搞好科技服务,把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认真总结推广先进典型,使科学技术和先进经验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三是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经济实体,搞好系列化综合服务,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要加强基地建设,向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方向发展。科技人员要围绕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搞好服务促发展。四是要抓好骨干龙头企业建设,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富县问题。以龙头企业辐射千家万户,带动乡镇、村社和农户发展优势项目,形成规模经营和产业优势,促进群众脱贫致富。要从种、养、加传统产业开发入手,按区域经济开发要求,一项一项地抓落实,逐步开创出各具特点、各具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和系列化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培植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向大农业和现代化农业过渡。
关于陇南地区经济开发情况的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