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11200000028

第28章 老谋深算——司马懿(2)

与进攻孟达急速猛厉的策略相比,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却稳如泰山,谨慎行事,持重相抗。

诸葛亮是蜀国丞相,志在复兴汉室。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于后主建兴五年(公元226年)上表北伐。魏国起初以大将军曹真率督诸军抵抗诸葛亮。后来曹真病还洛阳,不久死去。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诸葛亮进军天水,围曹魏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这时,司马懿为荆州都督,镇守宛城,自荆州入朝,魏明帝说:“西方边事吃紧,事关全局,关系重大。除了你,他人是难负此任的。”于是派他西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辖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部抵御诸葛亮。司马懿受命进军隃麋,又进驻汉阳,与诸葛亮相遇。略为交战,蜀军因军粮不足,而撤军遁走。魏军追击,俘斩万计。

这时魏军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估计明年麦熟,诸葛亮必兴兵再犯,应抓紧冬季时间运粮于陇右。而司马懿则作了这样的预见:“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事实证明,司马懿的预见是十分准确的,诸葛亮果然在三年后复出,于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才大举兴兵。其出兵地点在陇东,作战方式主要是野战,完全不出司马懿所料。

尽管诸葛亮采取了种种措施,毕竟蜀汉国力不及曹魏,所以他是拖不起的,他与司马懿相持半年之后,再也耐不住了,便向司马懿下了战表。司马懿高悬免战牌,不予理睬,任凭蜀军骂阵也好,诱战也好,就是不为所动。

诸葛亮派人到魏营给司马懿送去一个礼盒,司马懿不知道老对手又在搞什么名堂,打开礼盒一看,原来里面装着一套女人的服装和一些脂粉、首饰等物品。送礼的使者说:“诸葛亮见司马大将军如此畏战,所以派小的送来此物,说大将军不如到裙钗中去为伍吧!”

司马懿堂堂的魏国领兵统帅,岂肯受此大辱,顿时大怒,正想发作,他又猛地按住自己的性子,告诫自己千万不要中诸葛亮的激将之计,于是他强作笑容说:“多谢丞相好意,日后定当重谢。”

司马懿虽有如此肚量,营中将军们却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请求出战,一时间,群情激昂,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司马懿为稳住军心,便说:“不要以为我心里好受,我的愤怒超过诸位十倍,但万事不宜莽撞,诸位将军请求出战,其志可嘉,还应请主上明示!”接着他派人去向魏明帝请示。

明帝深知司马懿的本意,只是为了堵诸将之口,并不真想作战,于是在奏本上批了“不准”两字,并派使节持他的节杖来到军营,明确宣布“若有再言战者,定斩不赦!”到底是皇帝的权威大,众将再也不敢求战了。

蜀军密切关注魏军的动向,见曹营来了朝廷使者,诸葛亮知道自己的激将法已被司马懿化解于无影,不免忧心忡忡。大将姜维怕他急出病来,连连安慰,诸葛亮心想:北伐的重任,看来我难以完成,这副担子要压在你们的肩上了。但他仍振作精神,不断地派人向魏军下战表。

司马懿我行我素,他知道蜀军粮草不如魏军充足,不战就是战,这是一场比实力比耐心的战斗。他还兴致勃勃地与下战表的蜀使拉家常、谈闲话,一次他“关心”地问起诸葛亮,使者出于对诸葛亮的崇敬心情,便实话实说:“丞相日理万机,无事不亲自操劳,连处罚二十板子的小事也要过问,饮食少进,寝睡不安。”

司马懿煞有介事地安慰说:“请转告丞相,望注意保重!”打发使者走了。

司马懿高兴地对部众说:“看来,蜀军不久就要退兵了。”

果如司马懿判断的那样,诸葛亮进兵无策,忧愁烦闷,难以排解,加上重任在肩,事必亲躬,身体已大不如前,患有疾病仍强打精神,听到使者报告司马懿问寒问暖,不由大惊:“司马懿居然来攻我的心了。”当然他心坚如铁,司马懿难以攻动,但从中他预料魏军决不会再与他决战了,对此,他心急如焚。

不久,诸葛亮果然病倒了,也是为了粮食之事,蜀国已告粮罄,尽管有木牛流马解决运粮之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急火攻心,在睡觉时吐出一口血来,他知道自己不行了,仍强支精神,对后事作了安排,命人将长史杨仪、大将姜维及费等重臣叫到跟前,商量退兵之计。

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急忙派大臣徐福为特使,昼夜兼程,赶往五丈原。诸葛亮在病榻上对徐福说:“我死之后,你们仍要一如既往,辅佐皇上,复兴汉室!”

徐福含泪点头,问道:“丞相之后,何人继职?”

诸葛亮奄奄一息地说:“蒋琬可任丞相,再由费继之……”一代伟人就此永别人世。真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司马懿对自己拖住敌人避而不战的持重战略,十分自得,信心十足。弟弟司马孚来信问军事进展情况,他复信说:“诸葛亮虽率军十万,但已落入我的圈套。大破蜀军,指日可待。”

他与蜀军避战对峙百余日后,诸葛亮于八月病死。蜀将杨仪等整军而退,百姓奔告司马懿,司马懿忙率军追击。姜维让杨仪返旗鸣鼓,作出要反击的样子。司马懿怀疑诸葛亮死讯不实,不敢贸然再追,下令退兵。杨仪得以从容退去,至安全地带后才发丧。蜀军退走后,魏军才放胆而来,检查蜀军营垒,见粮谷、军事文件、图书弃置狼藉,断定诸葛公真死,蜀军之退并非诱敌之计,这才下令急追。但蜀军在道上布有很多蒺藜,难以通过。司马懿想出一条妙策,他命两千士兵穿着软材平底木屐走在前面,蒺藜尽被木屐沾去。后面的骑兵步兵顺利通过。一直追到赤岸,才得知诸葛亮死去的准讯。百姓用谚语讥笑司马懿说:“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听到后,自我解嘲说:“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他对自己的对手深为钦佩,称赞他为“天下奇才”。事实上,魏国如果没有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作统帅,要抵御诸葛亮的十万大军是十分困难的。

远征平公孙

魏明帝曹睿即位之初,继任辽东太守的公孙渊向孙权称臣。孙权急功好利,派使臣张弥、许晏带领两万士兵到辽东,想将远在外关的辽东土地,归入江南水乡泽国的吴国版图。公孙渊出尔反尔,杀了孙权的使臣并收编其士兵,又去归顺曹魏。

到了公元二三七年,公孙渊因对曹魏不满,就自立为燕王,建号绍汉,独立于魏、蜀、吴之外,同曹魏分庭抗礼。

曹睿如何容得公孙渊如此嚣张,他派大将司马懿领兵四万前往辽东讨伐公孙渊。临出发时,曹睿曾同司马懿谈了一次作战方案以及敌我双方攻防等方面的谋略,司马懿谈得头头是道,曹睿听了非常高兴,问道:“爱卿此次出征需要多少时间?”

司马懿说:“辽东路远迢迢四千余里,前往一百天,作战一百天,返回一百天,休息六十天,一年时间够了。”他连时间都算得那么精确,似乎胜券在握了。

司马懿率领大军渡过黄河,穿越华北平原,于当年六月进军到辽东。公孙渊得到消息,即令大将卑衍、杨祚率主力精兵数万屯兵于辽隧(今辽宁海城北),并构成了二十多里的长壕坚守,挡曹军于国门之外。

司马懿是个坚守不战的行家,现在公孙渊“以其人之道还诸其身”,这一着果然厉害,魏军将领因司马懿已提出作战一百天的期限,怕久拖不利,纷纷要求出战。

司马懿何等精明,他多次与诸葛亮作战,都能保持“金刚不败之身”。饶你诸葛亮有天大本事,也要被粮草有济所困扰,只能全身而退,即使拣点小便宜,如降服一个将领(如姜维),斩杀某个大将(如张郃),最后还是耗费军力物资,吃了大亏,公孙渊狂妄有余,智谋不足,哪是司马懿的敌手?一切都在司马懿的算计之中。

司马懿不与公孙渊的主力纠缠,却绕道去攻公孙渊的老巢襄平(当时的辽东郡治所,今辽阳市北),并在途中设下伏兵,攻击回援襄平的辽东兵马。

公孙渊果然被司马懿牵着鼻子走,他怕襄平有失,忙令大军撤回,在途中遇到伏击,魏将夏侯霸将辽东大将卑衍斩于马下。公孙渊退入襄平,陷于魏军的包围之中。

正当魏军准备攻打襄平城时,突然天降大雨,终日不停,辽河猛涨,洪水泛滥,攻城魏军陷入洪水的包围之中。不要说打仗,连生活都成了问题,有的将领提出要移营,司马懿怕移营出现不稳的被动局面,就不准移营;有的将领又提出冒雨进攻,司马懿怕冒雨进攻,得不偿失,不准进攻。

既不移营,又不进攻,司马懿是在与公孙渊比毅力、比耐心。他认为,天下大雨,是偶然因素,总有天晴的时候,那时形势就会逆转;再则,襄平虽被包围,但包围圈尚未合拢,趁雨天公孙渊不会主动出击,将包围圈合拢,再说公孙渊现正洋洋得意,认为天公作美,帮他大忙,决不会逃跑,这就有利于把他们就地歼灭。

雨过天晴,司马懿向襄平发起强攻。他筑土山,居高临下,向城内射箭;在地面用冲车撞城;在地下挖地道进攻。公孙渊好景不长,他抵挡不住司马懿的猛烈进攻,想逃跑,为时已晚,襄平被围得像铁桶似的。在关键时刻,他属下大将杨祚又率部投降,他无计可施,派相国王建和御史大夫到魏营求和,提出:“魏军后撤解围,公孙渊率领朝廷大臣们自缚投降。”

司马懿不是孙权,岂会上他诈降的当?再说司马懿志在消灭公孙渊的势力,哪肯后撤解围,当即将两个使臣杀了。公孙渊又派出使者到魏营求和,以儿子作人质送到魏营,要求魏军“后撤解围”。司马懿对来使说:“军事行动有五个步骤,能战就战,不能战就守,不能守就退,这三步做不到,就只能投降和送死两条路了。公孙渊如今不肯自缚来降,还喋喋不休提出议和条件,你回去告诉他,他的儿子不必送来了,就让他等着送死吧!”

不久,魏军攻陷襄平,公孙渊和儿子公孙修率领数万骑兵向东南逃跑,司马懿挥马追击,在梁水上游,彻底打败了公孙渊的逃兵,临阵斩杀了公孙渊父子,并乘胜平定了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把辽东重新纳入了曹魏的版图。

司马懿班师回朝,时间正好一年,他得到了明帝曹睿的奖赏和朝野人士的交口称誉,从此他权势日重,成为能左右曹睿所执政的曹魏政权的最大实力派,打下了司马氏家族取代曹魏家族的基础。

韬晦诛曹爽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急急赶到京城,跑到嘉福殿卧室内拜见气息奄奄的魏明帝。魏明帝拉着司马懿的手,将八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命太子上前抱着他的脖子。司马懿顿首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幼主。明帝即日死去,葬于高平陵。

曹爽是已故大将军曹真的儿子,是曹操的侄孙,小皇帝曹芳的族叔,代表着宗室显贵的利益,官拜大将军,更是权倾一时。他嫌司马懿碍手碍脚,就任用自己亲信,竭力排挤司马氏家族的势力。

曹爽的亲信是些什么人呢?何晏是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的儿子、曹丕的妹夫,他喜欢涂脂抹粉,每走一步路都要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是典型的顾影自怜的花花公子,外号“擦粉太郎”。成语“傅面何郎”就是指他。邓飏是东汉初年名将邓禹的后代,还有李胜、毕轨、丁谧等人都是官僚世家的公子哥儿,当时有人称他们为“浮华友”。曹爽是“浮华友”的首领,他的生活骄奢淫逸,竟然把魏明帝时候的宫女收在自己府中当乐妓,这帮“浮华友”哪是司马懿的对手呢?

曹爽联合一些大臣,给司马懿来个“明升实降”,让他去做“太傅”(即皇帝的老师)。名义上是够尊贵的,但太尉的军权却没有了。司马懿也来个“以退为进”,他告病在家休养,但让大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紧紧抓住部分军权不放。

有一次,曹爽的亲信李胜,当了荆州刺史,曹爽就叫他以辞别为由,到司马懿家里去看看他的“病情”究竟如何?

司马懿知道曹爽派来了密探,就故意装出重病的样子,披散头发,捂着被,坐在床上。李胜来到床前,问病问痛,并进行赴任前辞别。司马懿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一会儿又欲言而止,手指胸口,吭吭喘气,侍从的婢女赶紧过来给他捶背喂水,结果一碗汤水全浇在脸上身上,半晌他才吐出了几句“肺腑之言”:“我病势沉重,恐怕不久于人世,留下两个儿子,望多指教!”

司马懿的“病”装得太像了,李胜信以为真,回去向曹爽作了详细的报告,说:“太傅只剩一口气了,您就不用担心了。”

转眼到了新年,曹芳到城外高平皇陵祭祖,曹爽和他兄弟曹羲及亲信大臣都去了,司马懿病得“只剩下一口气”,当然没有去。

哪知曹爽一出洛阳,太傅司马懿的病全没有了,他全副武装,精神抖擞,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撤销曹爽大将军职务。

曹爽知道司马懿发动政变,有人建议他挟持皇帝去许都,还可以与司马懿作一较量。但他只知享受,害怕吃打仗的苦头,所以答应交出兵权,跟着皇帝回到洛阳。不久,他就被司马懿处以灭族的刑罚,连他的“浮华友”何晏、邓飏等也被杀害了。这就是历史上的“高平陵事件”。

过了两年,司马懿死了,由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司马师废掉了曹芳,拥立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主政(称高贵乡公)。司马昭更是野心勃勃,逼着曹髦封他为晋公,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杀反对他的曹氏宗室和无辜臣民,根本不把曹髦放在眼里,篡权的野心毕露。当时民间纷纷传说黄龙在宁陵县的井中出现,这个传说是借黄龙在井中,比喻皇帝受到奸臣的围困,揭露司马昭的篡权野心。

曹髦对司马昭非常不满,他有感于井中出现黄龙的民间传说,提笔写了一首《潜龙诗》,诗的大意是:可怜的黄龙被困井中,不能到大海里自由翻腾,泥鳅鳝鱼也敢来欺悔,在黄龙面前逞能,可怜的黄龙呀!我眼前的处境和你相同。

司马昭知道后大动肝火,居然带剑上殿大声责问曹髦,曹髦无言以答。曹髦回到后宫,找来三位亲信大臣,他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等着他来废掉我,现在我要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三个大臣劝阻他不要闯祸,但曹髦决心已定,有两个大臣怕祸及自己,偷着去向司马昭报信。

二十岁的曹髦带了几百个侍卫要去讨伐司马昭,被司马昭指使凶手成济杀了。司马昭杀了人,还要追查凶手,把成济一家人都杀了灭口。

这样处置,朝廷内外仍旧议论纷纷。司马昭为了堵住众人口,以太后的名义,下诏书诉说曹髦的许多罪状,把他废为平民,既然不是皇帝,死了一个平民就不值得再继续追究了。

司马昭除掉了曹髦,在曹操的后代中找了一个十五岁的曹奂接替皇位,这就是魏元帝。不久以后,在世家大族的拥护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最终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司马懿本人也被尊为宣帝。

同类推荐
  • 法家眼中的三国演义——法家三国

    法家眼中的三国演义——法家三国

    从法家的观点来点评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全书共计230万字,计划历时七年左右时间完成。
  • 少年纵横家

    少年纵横家

    大道凋零,玄机暗生~~没有成长,没有小白,没有单一恋爱脑。。鬼谷弟子,出现就是高手,深邃昂藏,不畏非议,不畏纷争,挺身入局~~~为方便大家阅读,说明下:鬼谷子是暗线大boss,明线一号主角:张仪、钟离春。(非恋爱关系)二号:孙膑、苏秦。三号:周朝公主墨玉,杀手青龙皇天惟德是辅,至人感天而生。事有定则,谋无常局,故能捭阖。
  • 三国之陆逊传

    三国之陆逊传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士。生于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卒于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享年六十三岁。作为《三国演义》之中重要桥段:“火烧连营”的主角,陆逊在民间拥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但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其曾代替吕蒙诓骗了关羽,并以所谓“一介书生”的身份,在夷陵统兵击败了刘备而已。但历史上的陆逊,其人生经历远比演义中要精彩的多,而作为《三国志》中除了诸葛亮之外,唯一一个单独有传的人臣,他对东吴乃至三国历史的影响,也远比大家想象的要深远。《陆逊传》将首次结合《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相关记载和描述,通过原著小说和影视剧相结合的方式。完整的向观众展现一代风流儒将、世家领袖—陆逊的人生,同时以其为主视角,展开一幅有别于以往三国题材作品的乱世画卷。
  • 世界间谍破译总集

    世界间谍破译总集

    《世界间谍破译总集》一书介绍了世界史上有名的间谍及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热门推荐
  • 女王:你的皇冠掉了

    女王:你的皇冠掉了

    爱上一个外星人,于是本小姐的形象彻底木有了喂,面瘫笑一个好不好,大不了人家让你亲一口吗什么!你嫌弃我!看我不拍死你!等等等,我的王冠掉了,帮我捡下,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能女帝:殿下,离远点!

    异能女帝:殿下,离远点!

    我所期盼的爱情,是细水长流。撩人女帝攻和痴情忠犬攻的故事。他说:我会一直爱着你的。这是一个男人的承诺。她说:你不许离开我!这是一个女帝的执着。(成长文,女强男强,绝对宠,偶尔虐。简介无能)
  • 大陈风云变

    大陈风云变

    大陈帝都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不为人知的一面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揭开
  • 第五次开始的世界

    第五次开始的世界

    “再研究下去是很危险的!”白褂女子将手中的资料拍到桌子上,看向面前的男人。“……”男人没有多说什么,继续调整手中的仪器。……在自己的成年礼过后,人族最大的王国中,举世无双的冰术式天才,同时也是王国的公主——斯卡尔,在第二天的夜晚将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斯尤克,带离王国。仅仅数日就与数人有所交集,并被卷入兽族领域的权利纷争,但面对这一切,从未来到兽域的斯卡尔似乎对这一切游刃有余?
  • 童想语

    童想语

    孩子是面对危险而不自知的蠢蛋,孩子是面对危险还要傻傻的执着向前的愣头青,孩子是被危险伤害以后还死不悔改的二百五。孩子就像一根粉嫩嫩的刺头,只会扎在父母的心头上而无法抵御危险。可是尽管孩子有如此多的“缺点”,但是如果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再一次成为孩子。以上孩子的种种缺点只是以大人们的角度看待孩子,而这些缺点用另一双更加灵动的眼睛看来,童年是有梦想,有激情,有坚持,有对世界幻想、爱冒险,爱生活的时代。童年其实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史诗,从不被现实打扰,也不应被现实打扰。
  • 新世修仙

    新世修仙

    一个学艺归来的少年,在人间发生的种种事迹;在历练中,一步步成长,修为也在不断进步。这是一部先从人间,再到仙界的现代修仙作品。
  • 心有林樨一点通

    心有林樨一点通

    快要初中毕业的女主傅丸樨,在临近毕业时想起了与班上同学予林的点滴,不经觉得遗憾,于是回忆起了三年来的各种经历,有美好有悲伤有陪伴也有离别。
  • 黄泉逐尸

    黄泉逐尸

    他徘徊在阴阳里。他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鬼怪,他觉得自己是个怪物。师傅说,他们只是找不到路的孩子。师傅说,解脱他们才是财富……致那些渐渐消逝的民间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