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诸葛亮到江东后,周瑜生平第一次感到自己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几番观察试探下来,他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比自己高明。周瑜曾三次感叹:“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先生神算,使人敬服!”“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从这些感叹里我体会到周瑜从由衷地敬服,转而为日后的担忧。周瑜三次想杀诸葛亮:“此人助刘备,其计谋又高我一筹。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却,免生他日之忧。”他担心的都是同一点:他非常清楚自己是江东最厉害的,但诸葛亮又远胜于他,将来势必对江东构成莫大的威胁。对于周瑜的不容诸葛亮,当时已有不少人认为是周瑜气量小最终自取灭亡。但是罗贯中每次都不忘记在描写周瑜的杀念之后注明他对东吴之忧,用意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从头到尾,作者对周瑜没有半点嫉贤妒能的评说。值得一提,也必须一提的是,周瑜在第一次设计杀诸葛亮之前先找来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让他劝说诸葛亮弃刘备事东吴。假如周瑜是嫉妒诸葛亮之能,他怎能容一个明摆着比自己高明许多的人与他同朝共事?甚至还派人去游说?这充分证明周瑜确实只是怕诸葛之能成为东吴之祸不得已而起的杀心。周瑜的几番举措,不仅不是狭隘嫉妒而是胸怀开阔,忠心为国。这也与他当初举荐张昭、鲁肃的行为完全吻合。其实整部《三国》中真正理解周瑜,听得懂《长河吟》的只有诸葛亮。这也不奇怪,因为周瑜每次所想所虑所算从没有逃过诸葛亮的眼睛。东吴众臣本就差他许多,又有哪一个能看得懂他的心思呢?周瑜因为万事俱备,突然想到隆冬时何来东风,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东吴众人皆愕然相顾,连鲁肃也心中纳闷,不知何故。诸葛亮却早已成竹在胸,知道前因后果了。而这一次的吐血,作者如此安排也是别有用意的,这一个伏笔是告诉读者周瑜在被诸葛亮三气之前就已忧患成疾,留下了吐血的病根,后来这就成了绝顶聪明的诸葛亮手里的一把软刀子。
再从诸葛亮的角度看,诸葛亮又何尝不是把周瑜当作自己的对手和敌人?
为了三分天下为了共同抗曹,他们之间确实也曾互相合作,但最终诸葛亮还是毫不犹豫对周瑜下了狠手。说实在话,光气是气不死人的,周瑜不是气死的。前面已经交代,周瑜有吐血之疾,而且在南郡城下,又中了曹操的毒箭。这一箭的位置比不得关云长手臂上的那一支,它致命的地方在于若怒气冲激,其疮复发。当时周瑜箭伤未愈不便出战,但他于床上奋然跃起说:“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言讫,即披甲上马。诸军众将,无不骇然。然而在曹兵的叫骂声中,未及交锋,周瑜忽大叫一声,口中喷血,坠于马下。想想周瑜那种当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那种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令将士们无不惊骇佩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诋毁他?当然这一次的死是周瑜的假死。性命交关的时候他想的不是自身安危,而是如何使用计谋战曹军。他胜了曹军,但是接着又输给了诸葛亮。他辛辛苦苦白忙一场,所有好处全让诸葛亮轻松夺去。这样的事摆在谁身上都会痛心疾首。周瑜确实几次想杀诸葛亮,反过来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几次刻意气耍周瑜?换了别人,诸葛亮未必会去气耍,但因为周瑜早有吐血之疾,这就很值得一做了。等到时机瞅准,诸葛亮便安慰刘备:“主公宽心,只管准备窝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饵以钓鳌鱼。等周瑜到来,他便不死,也九分无气。”诸葛亮确实高明,他非常清楚周瑜的病根,看准了周瑜的伤,算准了能要他的命。他总是棋高一招。周瑜就这样死了,死时才36岁。周瑜没能为东吴除掉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为刘备除掉了周瑜。诸葛亮杀周瑜之心丝毫不亚于周瑜杀他之心啊。关键时刻他又何曾手软呢?同是为主为国,凭什么谁对谁不对呢?周瑜死后,诸葛亮前去吊孝,他亲自祭酒,朗读祭文。他的祭文完整地概括了周瑜的一生,读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呜呼公瑾!生死永别!魂若自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诸葛亮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这是发自内心的悲切感伤啊。
名家回眸
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说: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老谋深算司马懿
提到司马懿,人们对他的印象是复杂的,但往往以负面居多。在历史上,司马懿饰演着天下有名的反面角色,有着难以尽数的“历史遗留问题”,背着沉重的黑锅。其实,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
历史上公认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强的敌手就是司马懿,他采用离间计使司马懿失去兵权的那次北伐,这是最成功的一次。其后,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良久,始终不能获胜,足见司马懿才智之高。
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万至渭河南岸的塬上,司马懿率军过渭河背水筑垒同诸葛亮相持。诸葛亮为准备长期作战,屯田于五丈原。这期间,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均不应战。诸葛亮给司马懿送来一些妇女的衣服,羞辱司马懿不是男子汉。司马懿心中大怒,却强作笑颜:“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
对这件事,《三国演义》中的描写是相当精彩的,史书上也有相关记载。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是愚昧无知、懦弱胆怯的象征。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素衣,把他视为妇人,意在激怒他,使之出战。如果是一般人,绝对是咽不下这口气的,但司马懿老谋深算,不为所动。司马懿并非没有羞耻之感,但在他看来,受辱事小,战争失败才是大。因而强忍激愤,只在“心中大怒”。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于是,司马懿仍坚壁高垒,静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司马懿的忍,当然不是消极的,他在忍的同时,对蜀军的动静也是密切地注意着,特别是了解蜀军主帅诸葛亮的情况。蜀军使者言,“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系览也。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一番话,无意中把蜀国军师诸葛亮的一个重要消息透露给了司马懿:“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司马懿由此推测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原来不仅蜀国拖不起,就连诸葛亮的身体也吃不消。
对于诸葛亮的这番侮辱,司马懿没有白忍,形势终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蜀军正熬不住,盟友吴军又兵败合肥,无奈之下,蜀军只得无功而退。
司马懿接受巾帼素衣,很多人都以此为笑料,并以“死诸葛吓退生仲达”笑司马懿之怯懦。但人们却不知道,他若不含怒强忍,而逞匹夫之勇,率众一搏,蜀军很可能打破魏国防御而挺进中原。即不如此,魏军也会遭到惨重的损失。
司马懿懂得忍耐,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辱骂所怒,不争强,不上当,避免了坏结局。这才是真正的智者。
魏国的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位,就是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两人各领兵三千人,在皇宫内外轮流值班。
两个大臣共同辅政,历来的职位都是有高低之分的,不可能平起平坐。可是,陈寿《三国志》并没有把曹爽、司马懿的主次交代清楚,只是说:“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辅政。”其实,曹爽是首辅,司马懿的位置稍次于他,只因陈寿为晋臣,未便直截了当地叙出。
曹爽虽然是皇族,但论能力、资格都跟司马懿相差甚远。开始的时候,他还把司马懿放在眼里,有事总听听司马懿的意见。二人表面上相处得还算和睦。史称“宣王以爽魏之肺腑,每推先之”,曹爽也以懿“年位素高,常父事之,每事谘访,不敢专行”。
曹爽辅政后,把司马懿由太尉升为太傅,就是他采取的第一个措施。《三国志》是这样说的:“丁谧划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这种讲法是否正确呢?未必符合事实。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司马懿早已是居于其他军政要员之上的太尉。论资历、功勋、名望和同文武官员的关系,司马懿都远远胜过曹爽。曹爽原来只是一个武卫将军,他之成为首辅,主要是因为他是皇族后代。因此,曹爽恐司马懿不服,所以倡议把司马懿由太尉提升为太傅,这样,既对曹爽的决策大权没有什么影响,也给司马懿以最高官位的尊荣。正如曹爽在上疏中所说:“上昭陛下进贤之明,中显懿文武之实,下使愚臣免于谤诮。”
司马懿老谋深算,深谙用兵之道,连智谋惊人的诸葛亮也无可奈何。曹魏政权日益腐朽,频繁役使民力,致使农桑失业,国库空虚,加剧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这样就为司马懿控制曹魏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正在这个时候,曹爽和司马懿的矛盾已趋激化,曹爽遇事不再征求司马懿的意见,而是独揽大权。接着,曹爽开始采取行动,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司马懿看在眼里,却装聋作哑,对此不做一点干涉。
司马懿表面上什么也不说,暗中却另有一套打算。好在他有条件,因为他年纪很老了,就推说有病不上朝。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放不下心来,就想打听一下太傅是真病还是假病。
李胜是曹爽的亲信,有一次,他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实则是打探司马懿的情况。
李胜被人请进了司马懿的卧室,见到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的衣襟上到处都是,李胜在一边看了,认为他的确是病了。
李胜对卧床不起的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所以,特地向太傅您辞行。”
司马懿装作喘着气说:“哦,这真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恐怕以后再也没有见到您的机会了!”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
司马懿仍装作没有听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您说什么我都听不清了。您做荆州刺史,这是好事啊!”
李胜又在司马懿那儿呆了一会,就告辞了。他回去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最后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
曹爽听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曹爽处处防范着司马懿。他执政稍久,骄傲自满的情绪也与日俱增,《资治通鉴》载:“大将军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拟于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又私取先帝才人以为伎乐。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其党何晏等纵酒其中。
弟羲深以为忧,数涕泣谏止之,爽不听。”
爽兄弟出游,大司农沛国桓范谓曰:“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闭城门,谁复纳入者?”爽曰:“谁敢尔邪?”曹爽以远支宗室,功绩未立而独揽军国大权。开始辅政时,行事还算处处谨慎,但没过几天,就滋长了骄纵情绪,以为自己真堪处群僚之右,再没有什么忧患了,这就为司马懿夺权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249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马懿既然病得厉害,当然就没有请他一块去了。
曹爽做梦也没想到,他一帮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还假传太后的诏令,撤了曹爽大将军的职务。
还在城外的曹爽和他的兄弟得到了这个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根本没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去劝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一定不会为难他们,曹爽也就乖乖地投降司马懿了。
过了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当然,这也可能是司马懿之计),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下了监狱处死。
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还是曹氏的,实则全部权力都落在了司马懿一人手中。
人们常说,司马懿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实属偶然。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司马懿取胜并非偶然。看司马懿一派,包括高柔、刘放、孙资、孙礼、王观、卢毓、钟毓等人在内,他们多数都是曹魏的重臣元老,对曹魏的经济、政治事业都做过一定贡献,言行措施比较切合实际。如前所述,曹爽等人是代表腐化已深的曹魏皇族和世族地主中的浮华派,司马懿则代表了从曹操以来世族地主中的务实派。后者处世行事都很有魄力,行政效能较高,其所以能取得胜利,并非偶然。
而且,从政治上来看,司马氏父子比曹爽兄弟也有较好的作为。《晋书》
中说:“魏明帝好修宫室,制度靡丽,百姓苦之,帝自辽东还,役者犹万余人,雕玩之物,动以千计,至是皆奏罢之,节用务农,天下欣赖。”《三国志》裴注引《魏略》也说:“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及景王(司马师)之代玄,整顿法令,人莫犯者。”
根据史书记载,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揽魏政期间,没有什么扰民虐政的现象。虽然是由于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采取了一些收买人心的措施,但较之曹叡的大兴土木,扰民伤财,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
另外,司马懿也并不是只倚重世族,他提拔了一些出身低贱但有实际能力的年轻人担任军政要职。例如原来曾“为襄城典农部民”及“御隶”的邓艾和石苞,都由于司马懿的赏识和拔擢而成为对蜀吴作战有功的大将;又如与邓艾为“州里时辈”的陈泰,被司马懿提拔得如此之快,以致被钟繇嘲笑为“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由此可见,司马懿也是知人善用之人。
纵观司马懿的行为,如果说西拒诸葛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谋略。唐太宗李世民曾评价其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
名家回眸
着名历史学家马植杰这样评价他:虽然司马懿在小说《三国演义》的后半部才有机会正式登场,描写他的总共还不到二十回,但在这少得可怜的内容里,司马懿却大现光芒。他是惟一一个可以与孔明抗衡的统帅,善于玩弄政治手段,有表演的天赋,老奸巨猾,深谋远虑。如果说诸葛亮是一个幻想家,那么司马懿就是一个阴谋家,是三国人物中有可能超越孔明的高手。
忠义神武的关羽
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是这样的形象:“身高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