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11100000027

第27章 数学王子高斯

在距德国柏林约200公里处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布伦瑞克(Brunswick)。1777年4月30日,卡尔·弗列德里奇·高斯诞生在这个城中的一个农民家。父亲格布哈特·迪特里希·高斯是一个地道的农夫。早年,他曾从其父那里学得一手好农活,不到20岁便在附近庄园从事园艺。他先后做过护堤人、泥水匠和喷泉技师等。据布伦瑞克教堂记事簿中高斯诞生记录的记载,他父亲的职业是屠夫。高斯父亲和第一个妻子共同生活了10多年,未生孩子就因病去世了。1776年,高斯的父亲同石匠赫里斯托夫·宾泽的女儿结婚,也就是高斯的母亲罗捷娜。高斯的母亲读过几年书,认得一些字,但不能写信。她结婚时已经34岁,婚后只生了高斯一个孩子。

高斯的父亲性格坚毅而严厉,但母亲却温柔而又聪慧。母亲对他备加疼爱,因而高斯喜欢母亲胜于父亲。

高斯聪敏早慧,他的数学天赋在童年时代就已显露。高斯的父亲虽是个农夫,但有一定的书写和计算能力。在高斯3岁时,一天,父亲聚精会神地算帐。当计算完毕,父亲念出数字准备记下时,站在一旁玩耍的高斯用微小的声音说:“爸爸,算错了!结果应该是这样……”父亲惊愕地抬起头,看了看儿子,又复核了一次,果然高斯说的是正确的。后来高斯回忆这段往事时曾半开玩笑地说:“我在学会说话以前,已经学会计算了。”

在高斯启蒙教育中,舅舅弗雷德里希·本茨对他影响较大。本茨是位技术高超的锦缎织工,勤学好思,头脑机敏。他是高斯家的常客。他十分喜爱高斯,并经常给高斯讲故事,同他做游戏。一次,高斯与舅舅出去游玩。走到河边时,只见河的上游漂来一根木头。舅舅问:“高斯,你说木头为什么不沉下去?”“木头轻呗。”高斯回答道。舅舅弯下腰,捡起一颗石子,又问:“这颗石子重还是那段木头重?”“木头重。”高斯说。本茨并不吱声,他用力一扔,扑通一声,石子沉到了河底。本茨用这种方法启发诱导高斯。

为了使高斯更好地成长,舅舅还为他买来不少儿童读物。高斯十分喜欢书里的故事,如饥似渴地读着。父亲对儿子的读书嗜好不以为然。每天,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就催促儿子上顶楼睡觉,以便节约燃料。顶楼又矮又小,而且还没有灯。高斯急中生智,想出了个好办法。他找来一根芜菁,把里面挖空,塞进油脂,再用粗棉搓一根棉条做灯芯。借着微弱的光亮,贪婪地咀嚼着书里的每一个字。知识的泉水汩汩地滋润着高斯幼小的心田。

1784年,高斯7岁,父亲把他送入耶卡捷林宁国民小学读书。教师是布伦瑞克小有名气的“数学家”比纳特。当时,这所小学条件相当简陋,低矮潮湿的平房,地面凹凸不平。就在这所学校里,高斯开始了正规学习,并在数学领域里一显他的天才。

1787年,高斯三年级。一次,比纳特给学生出了道计算题:

1+2+3+…+98+99+100=?

不料,老师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很快就将答案写在了小石板上:5050。当高斯将小石板送到老师面前时,比纳特不禁大吃一惊。结果,全班只有高斯一人的答案是对的。

高斯在计算这道题时用了教师未曾教过的等差级数的办法。即在1至100中,取前后每一对数相加,1+100,2+99,其和都是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因此,10150=5050,结果就这样很快算出来了。

通过这次计算,比纳特老师发现了高斯非凡的数学才能,并开始喜爱这个农家子弟。比纳特给高斯找来了许多数学书籍供他阅读,还特意从汉堡买来数学书送给高斯。高斯在教师的帮助下,读了很多书籍,开拓了视野。

“他已经超过我了,”比纳特不得不承认,“我没有更多东西可以教他了。”

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名叫约翰·马丁·巴蒂尔(1769—1836)的青年。巴蒂尔是比纳特的助手,他的工作是教小学生写字和削鹅翎笔。巴蒂尔后来成了德国数学家。由于对数学有着共同的爱好,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巴蒂尔买来代数分析书籍成了他们共同的课本。高斯不但看书,而且开始对数学大师们的某些“证明”不客气地提出挑战。

1788年,高斯小学毕业了,经过比纳特和巴蒂尔的再三劝说,高斯的父亲才同意儿子继续升学,学费由比纳特和巴蒂尔负担。这一年,高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布伦瑞克高级文科中学。在这所学校里,他很快地掌握了古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的主要课程。由于他在古典文学上的良好基础和独到之处,他一开始就上了二年级。过了两年,他又升到了高中哲学第一班学习。这时,高斯仍未放弃对数学的爱好。1788年,高斯11岁时,巴蒂尔买到了他们盼望已久的大数学家欧拉著的《代数的完整介绍》一书。这是公认的代数学的权威著作。高斯对二项式(1+x)n定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欧拉二项式(1+x)n的展开式是这样叙述的:当n为自然数时,展开式有有限项;当n为非自然数时,展开式有无限项。高斯对这一结论颇感兴趣,便尝试对它作出证明。关于这个证明的详细内容现在还没有留下可靠的资料,但即使这个证明是不完善的,至少也反映了高斯治学的严谨。高斯是公认的现代数学中第一个严格证明论者,他对分析的严密性要求影响了整个数学界。

12岁时,高斯对统治了2000多年的欧几里得几何是否是唯一的几何真理产生了怀疑,到16岁时,他已清楚地看到非欧几何的曙光。

由于高斯聪明好学,他很快成为布伦瑞克远近闻名的人物。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高斯边走边看书,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斐迪南公爵(?—1806)的门口。在花园里散步的公爵夫人看见一个小孩捧着一本大书竟如此着迷。于是叫住高斯,问他在看什么书。当她发现高斯读的竟是欧拉的《微分学原理》时,十分震惊,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公爵。

1791年,经卡罗琳学院讲师冯·齐美尔曼介绍,斐迪南公爵召见了高斯。通过简单的交谈,公爵喜欢上了这个略带羞涩的孩子,并对他的才华表示赞赏。公爵同意作为高斯的资助人,让他接受高等教育。

1792年,高斯在公爵的资助下进入了布伦瑞克的卡罗琳学院学习。在此期间,他除了阅读学校规定必修的古代语言、哲学、历史、自然科学外,还攻读了牛顿、欧拉和拉格朗日等人的著作。高斯十分推崇这三位前辈,至今还留有他读牛顿的《普遍的算术》和欧拉的《积分学原理》后的体会笔记。在对这些前辈数学家原著的研究中,高斯了解到当时数学中的一些前沿学科的发展情况。由于受欧拉的影响,高斯对数论特别爱好,在他还不到15岁时,就开始了对数论的研究。从这时起,高斯制定了一个研究数论的程序:确定课题——实践(计算、制表、或称实验)——理论(通过归纳发现有待证明的定律)——实践(运用定律进一步作经验研究)——理论(在更高水平上表述更普遍的规律性和发现更深刻的联系)。尽管开始研究时并不那么自觉和完善地执行,但高斯始终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对待他从小就开始的事业。

1795年,公爵又为他支付各种费用,送他入德国著名的哥丁根大学,这样就使得高斯得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勤奋地学习和开始进行创造性的研究。1799年,高斯完成了博士论文,回到家乡布伦瑞克,正当他为自己的前途、生计担忧而病倒时——虽然他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了,已被授予博士学位,同时获得了讲师职位,但他没有能成功地吸引学生,因此只能回老家——又是公爵伸手救援他。公爵为高斯付了长篇博士论文的印刷费用,送给他一幢公寓,又为他印刷了《算术研究》,使该书得以在1801年问世;还负担了高斯的所有生活费用。所有这一切,令高斯十分感动。他在博士论文和《算术研究》中,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献词:献给大公,你的仁慈,将我从所有烦恼中解放出来,使我能从事这种独特的研究。

1806年,公爵在抵抗拿破仑统帅的法军时不幸阵亡,这给高斯以沉重打击。他悲痛欲绝,长时间对法国人有一种深深的敌意。大公的去世给高斯带来了经济上的拮据,德国处于法军奴役下的不幸,以及第一个妻子的逝世,这一切使得高斯有些心灰意冷,但他是位刚强的汉子,从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窘况,也不让朋友安慰自己的不幸。人们只是在19世纪整理他的未公布于众的数学手稿时才得知他那时的心态。在一篇讨论椭圆函数的手搞中,突然插入了一段细微的铅笔字:对我来说,死去也比这样的生活更好受些。

慷慨、仁慈的资助人去世了,因此高斯必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由于高斯在天文学、数学方面的杰出工作,他的名声从1802年起就已开始传遍欧洲。彼得堡科学院不断暗示他,自从1783年欧拉去世后,欧拉在彼得堡科学院的位置一直在等待着象高斯这样的天才。公爵在世时坚决劝阻高斯去俄国,他甚至愿意给高斯增加薪金,为他建立天文台。现在,高斯又在他的生活中面临着新的选择。

为了不使德国失去最伟大的天才,德国著名学者洪堡(B.a.VonHumboldt)联合其他学者和政界人物,为高斯争取到了享有特权的哥丁根大学数学和天文学教授,以及哥丁根天文台台长的职位。1807年,高斯赴哥丁根就职,全家迁居于此。从这时起,除了一次到柏林去参加科学会议以外,他一直住在哥丁根。洪堡等人的努力,不仅使得高斯一家人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高斯本人可以充分发挥其天才,而且为哥丁根数学学派的创立、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数学中心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标志着科学研究社会化的一个良好开端。

高斯的学术地位,历来为人们推崇得很高。他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或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或加上欧拉)。人们还称赞高斯是人类的骄傲。天才、早熟、高产、创造力不衰,人类智力领域的几乎所有褒奖之词,对于高斯都不过份。

高斯的研究领域,遍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开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从最抽象的代数数论到内蕴几何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研究风格、方法乃至所取得的具体成就方面,他都是18—19世纪之交的中坚人物。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虽然数学研究、科学工作在18世纪末仍然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但高斯依然生逢其时,因为在他快步入而立之年之际,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科学研究。随着拿破仑对法国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重视,俄国的沙皇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也开始对科学家、科学研究刮目相看,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的地位不断提高。作为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高斯获得了不少的荣誉,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泰斗都把高斯当作自己的老师。

1802年,高斯被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喀山大学教授;1877年,丹麦政府任命他为科学顾问,这一年,德国汉诺威政府也聘请他担任政府科学顾问。

高斯的一生,是典型的学者的一生。他始终保持着农家的俭朴,使人难以想象他是一位大教授,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先后结过两次婚,几个孩子曾使他颇为恼火。不过,这些对他的科学创造影响不太大。在获得崇高声誉、德国数学开始主宰世界之时,一代天骄走完了生命旅程。

同类推荐
  • 乒坛皇后邓亚萍

    乒坛皇后邓亚萍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记录了邓亚萍富有传奇色彩的三十年人生。其中包括邓亚萍如何从一名被省队淘汰的乒乓球手,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世界排名第一的乒乓国手。如何将小学文化刷新为剑桥博士。如何从运动员成功转型为擅长体育经营管理的政府官员。
  • 蒋英传

    蒋英传

    蒋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位传奇女子。她的父亲,是蒋介石的军事顾问蒋百里;她的丈夫,是“两弹一星”的功勋钱学森。她本人则是中国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她十五岁留学德国,深陷二战旋涡仍坚持完成学业。在丈夫钱学森被软禁美国期间,她坚韧支撑整个家庭。回国后,她为支持丈夫的科技事业告别了舞台,在“文革”苦难面前保持了善良本性,迟迟暮年仍倾尽全力培养声乐人才。她从教近半个世纪,亲手培养二十多位知名歌唱艺术家,被誉为“培养大师的大师”。
  • 北大的校长们

    北大的校长们

    北大是中国学术和文化的象征。主宰这所最高学府的校长绝不能是平常之辈。远一点来看,北大历届校长都是著名的学者,他们不仅是北大校长,而且是某一时期知识界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身上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潮流和社会趋势。他们是一群精神火种的播撒者,在他们的星火薪传下,北大一直绵延着不熄的文明之光。这不同于父母繁衍后代那种物质的遗传,而是人类灵魂的塑造与远播。
  • 陈纳德

    陈纳德

    陈纳德原名克莱尔.李.谢诺尔特,1893年9月3日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中学毕业后入克里佛航空学校攻读,并取得优异成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陈纳德进入印第安纳州.本杰明.哈里逊堡的军官学校受训。3个月后,成为预备役中尉转入陆军通信兵航空处。1918年秋,陈纳德到长岛米契尔机场担任第46战斗机队的副官,他利用工作之余学习飞行,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阻力,终于掌握了飞行技术,并且在1920年得到飞行员职位,从而转入正式飞行,与蓝天结下了不解之缘。1923年,陈纳德调到夏威夷珍珠港担任第19驱逐机中队中队长。1930年,陈纳德被保送到佛吉尼亚州兰黎空军战术学校学习。
  •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一书,用历史资料翔实、完整、全面地介绍了张骞开远夷、通绝域的事迹,非常感人,读来引人深思。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张骞爱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赤子之情。使张骞的开拓精神、雄伟业绩得到弘扬。对宣传张骞、倡导开放精神、启迪人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华有着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因为疼痛所以珍惜

    因为疼痛所以珍惜

    因为青春,所以会痛,因为疼痛,所以要珍惜……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漂泊,有时候一千滴眼泪,才能换回一次微笑。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各自的特色,然而每个青春都少不了创伤、疼痛,如何在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面对生活的疼痛苦楚?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本书有关疼痛,有关青春,有关梦想,着力从生活的细微之处探寻人生的哲理,启发我们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坚定信念,沿着梦想前进。是写给还在疼痛中挣扎的年轻人的正能量之书。
  • 大明星与小黑粉

    大明星与小黑粉

    【短篇】从来不关注娱乐圈的苏沫,某天,电话被打爆!电话那头都是疯狂的小女生尖叫。“太好了,打通了,我太激动了,你是大明星楚时谦么?我是你的粉丝!”“是演员楚时谦么?我超喜欢你的,你演的那个电视剧太好看了!”“……”“……”苏沫好言好语跟对方解释打错电话后,电话依旧不断,忍无可忍的苏沫终于爆发。【一个电话号码,让大明星楚时谦与素人苏沫相遇了!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我真的是个妹纸

    我真的是个妹纸

    假如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不愿错过这条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如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短梦,我也愿把这梦做得生意盎然。(本文全篇无逻辑,作者智商不高,就当个玩笑看吧,不要太深纠。)
  • 总裁霸爱:老公不离婚

    总裁霸爱:老公不离婚

    她第一次被胁迫去见他的时候,他面无表情地跟她说——跟我结婚,有什么条件,你可以提。你将我扑倒也没用,我做不了那档事!于是一纸婚约让她成为了面前这个坐在轮椅上阴沉不定的俊美男子的太太。三个月后,同样一纸协议,让她从欧太太恢复成没有王子的灰姑娘一个。
  • 九一归龙诀

    九一归龙诀

    集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的血脉,修炼成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莲倾情

    白莲倾情

    白莲一现,天下必乱!她是一切祸害的根源,所以她在江湖兴风作浪,让整个江湖无法忽视她的存在,虽然她早料到,可是没想到倒会与妖之子这般的缠绕不清。他的决心完全可以媲美糨糊,怎么甩怎么的粘手。没见她真的很忙吗?一边玩去啦!可这妖之子却处处护她、帮她,弄得整个江湖鸡飞狗跳的……
  • 腹黑小贱猫

    腹黑小贱猫

    殷妧妧最喜欢看修仙小说。无论是男尊的女尊的np的1v1的小白的或是搞基的,殷妧妧通通都一网打尽。可殷妧妧没想到自己会穿越到一直追的肉文小说中。殷妧妧穿成小包子之后暗暗握拳.蠢作者你过来谁让你把我写成小包子的..Σ(°△°|||)︴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摄影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 幻雾岛

    幻雾岛

    如梦似幻、云雾缭绕的一座岛屿,本应如仙境似神居,岛上之人不食人间烟火,淡忘事俗。四个懵懂的少年,却发现了一件惊世之秘,他们为了将其揭开,努力提升修为,不惧一切生死之危,只为求一个真像。--------------新书刚刚开始,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您的点击与收藏对本书无比重要。小峰我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