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为汉相,同时又在谋划曹魏事业的发展,即使自己不取汉而代之,也要为子孙后代奠定代汉的根基。既有此心,便不当相信天命。因为通常所谓“天命”的最主要含义是“受命于天”。所以,如言天命,首先必须回答汉室久暂的问题。别人可以大谈汉代已进入季世、土德将代火德而兴,预言汉朝将要灭亡,但曹操不能,因为那样,篡汉野心就暴露无遗了。可见,从某科噫义看,曹操不信天命,也不谈天命之事,完全是基于重大的政治问题的考虑。也正是因为“天命”同一个时代的“政权”紧紧相连,所以反对者们由此便觉察到曹操“性不信天命”,就是“有不逊之志”。曹操回答反对者的意见,也基于此。
事实证明,曹操的确也不是完全不信天命。他的天命观到了一定时机便自然流露出来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侍中陈群、尚书桓阶也乘机进言,说汉家斯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略》)。曹操在此情势下,终于道出了真话:“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总之,曹操说他“性不信天命之事”,在其一生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真的。因为不谈天命,更利于发展。晚年,他对于称说天命之事,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因为言说天命才有利于取汉而代之。
这正是曹操作为一名杰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的真实体现。
辱。
4.不可天下人负我
当一个人心里只有自己的时候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对得起自己,更没有获得人心的可能。
汉末,天下大乱,董卓专权,擅自废少帝立刘协为帝后,便自任相国,参拜不用通报,入朝不行叩拜之礼,可以带剑上殿,威福无比,无恶不作,甚至夜宿龙床,奸淫宫女,朝廷大臣敢怒而不敢言。
董卓祸乱朝纲,司徒王允深为忧虑。一日晚间,王允以过生日为名,请众官员到他府上小酌。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
众人惊问:“今天是司徒的生日,为什么要大哭啊?”
王允说:“今天并非我的生日,是想与诸位一叙,怕董卓疑虑,才找这一托词。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朝夕难保,我怎能不哭!”于是众人皆哭。
座中一人却抚掌大笑,说:“满朝公卿,夜里哭到天明,天明哭到夜里,还能哭死董卓吗?”王允一看,原来是骁骑校尉曹操,大怒道:“你祖宗也食汉禄,今日为何不思报国,反要发笑呢?”
曹操说:“我不笑别事,只笑众位竟无一计杀董卓。操虽不才,愿意斩杀董卓,将人头悬于城门之上,以谢天下。”
王允问道:“孟德有什么办法吗?”
曹操说:“近日我之所以屈身侍奉董卓,实际是想乘机除掉他。听说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我一用,我入相府刺杀他,虽死无怨!”
王允说:“孟德如有此心,是天下大幸。”于是将七宝刀取来交给曹操。
曹操藏刀,起身辞别众人而去。
第二天,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问明董卓在小阁中,便直接进去,见董卓坐在床上,吕布侍立在侧。
董卓问:“孟德为何来迟?”
曹操说:“马太瘦弱,跑不起来,所以来迟。”
董卓扭头对吕布说:“我有西凉进贡的好马,奉先可去挑一匹赐予孟德。”
吕布领命而出。曹操暗想:“老贼活该死在今日!”
曹操要拔刀刺董卓,又怕董卓力大,不敢轻举妄动。董卓身体胖大,不能久坐,便倒身而卧,转脸向内。
曹操便急掣宝刀在手,正要行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孟德何为?”当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
曹操害怕,忙持刀跪下说:“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接过来一看,果然是把七宝嵌饰、极其锋利的宝刀,就递给吕布收了。曹操解下刀鞘交给吕布。
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称谢说:“愿试骑一下。”董卓令人配上鞍辔。
曹操牵马出相府,挥鞭望东南而去。
吕布对董卓说:“刚才曹操有行刺之状,被识破后推说献刀。”董卓说:
“我也怀疑。”
二人正在说话,李儒来相府,董卓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李儒说:“曹操没有妻小在京城,自己独居寓所,可令人去唤他,如果没有疑虑前来便是献刀,如果推托不来便是行刺,即刻拿下。”
董卓马上命人前往传唤曹操,差人去了很久回报董卓,说曹操没有回寓所,而是骑马奔东门而去。董卓大怒,确信曹操是来行刺,于是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
曹操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被守关军士捉获,来见县令。
曹操说:“我是客商,复姓皇甫。”
县令仔细端详曹操,沉吟半晌说:“我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你是曹操,如何隐瞒?先把他拿下,明日解去京师请赏。”
等到夜里,县令令心腹暗地取出曹操,押到后院审问,县令问:“我听说丞相待你不薄,为何要自取祸端?”
曹操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县令屏退左右,对曹操说:“你不要小觑我!我非俗吏,但恨未遇明主。”
曹操说:“我祖宗世世代代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我所以屈身事董卓,是想乘机除掉他,为国除害。今事不成,这是天意呀!”
县令说:“孟德此行,想去哪里?”
曹操说:“我将暂且回归乡里,假借皇上的名义发诏书,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县令听完,亲自为曹操松绑,扶他上座,再拜道:“曹公真是天下忠义之士啊!”曹操也拜问县令姓名,县令说:“我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和妻子,都在东郡。今感公忠义,愿弃官从公而逃。”曹操大喜。
当夜陈宫收拾盘费,与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宝剑,骑马而走。
二人走了三天,到了成皋这个地方,曹操对陈宫说:“这里有一姓吕人家,主人叫吕伯奢,是我父亲的结义弟兄,就在这里住一宿,如何?”
陈宫说:“最好。”二人来到庄前下马,入见吕伯奢。
吕伯奢说:“我听说朝廷已下文书,正在捉你,你父亲已到陈留躲避去了。你怎么到了这里?”
曹操把事情说了一遍,说:“若非陈县令,早已粉身碎骨了!”
吕伯奢拜陈宫说:“小侄若非使君,曹氏就满门抄斩了!请使君放宽心思,今晚就住在这里。”说完,即起身入内,半晌才出来,对陈宫说:“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买一樽好酒来相待。”说罢,匆匆骑驴而去。
曹操与陈宫坐了很久,忽听后院有磨刀之声。
曹操说:“吕伯奢不是我的至亲,此去可疑,当仔细窃听!”二人悄悄步入草堂后,只听有人说:“捆起来杀,如何?”
曹操说:“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于是和陈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统统杀掉,一连杀死八口。待搜至厨下,却见捆着一猪要杀。
陈宫说:“孟德多疑,误杀好人!”二人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吕伯奢骑驴迎面而来,驴鞍鞒旁悬酒二瓶,手中提着果菜,喊道:“贤侄与使君为何就走?我已吩咐家人宰猪款待,快请拨马回去。”曹操并不答话,只顾策马前行。
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喊吕伯奢说:“看那边来者何人?”吕伯奢回头看时,早被曹操一剑斩了。陈宫大惊,责怪曹操。
曹操说:“他回家后,见杀死多人,岂能罢休?干脆把他杀了,以免后患。这叫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见曹操如此做人,晚上投宿后,便趁曹操熟睡,另投他人去了。
其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信任感的建立是先从彼此的初步印象开始的,慢慢地在各自心中形成某种印象。而使这种印象加深的就是他们之间一起经历的过往。
这时候,印象的深浅会发生不小的差异,因为每个人对付出和得到的满足程度不同。自私一点的人总觉得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远不及自己为对方付出的,所以对别人就很严苛,甚至不容许对方出现一次失误。相反的,若能抱着一颗宽容之心对人,对方势必也不会无理取闹地计较。即使不能立即就明白你的苦心,也会有相通的那一天。
这一点也是现在唯己主义的年轻一代最需要去注意的问题。
5.泾渭分明,彻查邯城匿名信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在明白人的眼中,对的不会变成错的,错的也不会一直被允许错下去。
做事要有力度,决策要有深度,决心已下,要做便要做到底,不撞南墙绝不回头,这就是曹操的做事风格,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
曹操之所以能在三国乱世中取得非凡成就,得益于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不仅有谋略还懂决策和坚持。袁绍计谋多而决断少,外表勇猛,而内心怯弱,把握不住机遇。而曹操则果断明决,制定策略就立即执行,通权达变,可应付无穷的时势变化,这也是曹操在谋略上胜过其他势力的原因之一。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七月,曹操率军围攻袁尚军所控制的邺城时,袁尚回救邺城。正如曹操所料,他沿着西山而来,靠着滏水安营扎寨,夜里派兵进攻围城的曹军。曹操迎战,把袁军打得溃不成军,趁势包围袁尚的营寨。包围圈还没有合拢,袁尚害怕了,派原来的豫州刺史阴夔以及陈琳乞求投降。曹操不答应,包围得更紧。袁尚趁夜偷偷逃走,去固守祁山。曹军追击袁尚,袁尚大败,逃往中山国。曹军全部缴获了袁尚的辎重,并收得了袁尚的印章绶带、符节斧钺,又派已投降了的袁尚的将士把这些东西举给他们在城里的家属们看,使城里面人心瓦解。八月,曹操终于攻占了邺城。
又有一次,在邯城,曹操发现有人写匿名信诽谤他人,很是气恼,于是,他下决心查个水落石出。魏郡(治邯城)太守国渊请求办理此事。
国渊细看这封匿名信,发现其中很多处引用了《二京赋》(东汉张衡写的《西京赋》、《东京赋》)。他便让府吏选一些少年去拜师求学,并访求能读《二京赋》的人为师。当访得能读《二京赋》的人之后,就把选来的学生送到他那里就学,然后府吏乘机请这位老师写一份便笺,把便笺同诽谤书信相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同出一人之手。国渊当即把这个人收捕拘留,立案审问。
最后完全弄清楚了他作案的情况和动机。事过不久,曹操迁升国渊为太仆,居列卿之位,以表彰他这种将事情追究到底的认真精神。
综观曹操的一生,光明磊落是其阳谋的一面,心计多端是其阴谋的一面,前者造就了曹操的宏图大志,后者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无论是阴谋也好,阳谋也罢,一旦认定那目标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在曹操从政从军的一生中,他所表现出的那种对敌人穷追不舍、一追到底的精神,不仅造就了他的成功,也让他的对手心惊胆寒。
作为一个领袖人物,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事情虽然不需事事亲力亲为,但也决不能拖泥带水。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之后就要有明确的行动指南。
如果你想让下边的人把你交代的事情办好的话,那么你自己首先不要拖泥带水。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做的事情,别人又怎样做得出你心中想要的结果?
解决问题之后,是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坚持自己的行事作风和原则,才能公正果断地处理好事情。
凡做大事成大业的人必须具有坚持到底的气势,目标一旦确定断无收回悔改的余地。如今的许多管理者宜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来消化吸收曹操的做事精髓。依据自己的资赋天性和所从事工作的轻重缓急程度来确定取舍偏移尺度,提升自己的决断力和韧性。
6.人谋>天时>地利
天时,地利,人和,是一场战争胜利的三大因素。而这其中究竟孰轻孰重呢?
一场战争,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有三个因素都很重要,这就是天时、地利和人谋。
(1)从军队人数来讲,曹操的军队要比袁绍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