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朋友友处听来的故事。
故事的男主角叫,家明。
蔡家明。
我初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总疑心那是朋友从亦舒处套用来的化名——编个耳熟能详的名儿加深读者代入感。
这年头,写文的,编故事,说书的,通常都这个套路。
因是无事可写,到朋友这儿蹭故事的,这小人之疑只敢放在心上,不敢直言,怕损了专门给我找故事来的朋友的面儿,却不想自己疑心过重,嘴上虽没说,面上却对朋友即将要讲的故事带了几分不信之色。抬眼之间,朋友便已将我的心思知道了大半,遂珉了嘴笑笑,顺水推舟,道,“真名,也可做化名,不过一个代号,别太在意。我们就讲这个‘家明’的故事吧。”
话语间,分明是调侃。我哪能听不懂,憨憨一笑,喝了口茶,表明自己不会再如此,朋友这才继续开了口,续道:
“我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
朋友说。
……
故事从08年开始。
Y市,市中心的一家商场因地下室闲置,便将地下室也隔成一间间商铺出租,朋友想着创业便同老婆商量着将两人定期存款买作商铺,卖卖水饺之类的主食——
反正租进商铺的人不少,就算只做做底下人的生意,也不至于赔了本。
朋友夫妻两对事业前景充满希望,第二天便去了商场办公室,找了经理,签了合约,交了租金,保证金,又请了专门在商场做装修的吴师傅给自己装修铺子。
也是因这儿,朋友第一次听说了家明的名字。
吴师傅一边做事,一边和朋友说道,自己一周前刚给装修的那家店,现在生意好的,外面看着的人想挤进去都费事。
那店店主,便是家明。
朋友听着,心里痒痒的,说不出的羡慕劲指使着他和吴师傅八卦了家明大半天,却不想之后,自家店铺开业第一天,遇见的第一位顾客便是那时八卦的正主。
但那时,朋友还不知道彼“家明”便是此“家明”。
家明点完单,便被一通老婆打来的电话给催回了店里,临走只不好意思地对着朋友补充了句“麻烦饺子好了,送到店里。”。
朋友望着家明着急离开的背影,当即有些眼红,同是刚开店,自己这儿才第一单,别人那儿似乎忙的连等餐的时间都没有。
好在妒忌的时间只有一瞬。
刚给家明送完餐,朋友便开始忙碌起来,同是底下做生意的,过路生意的,一直忙到下午一点,他和老婆才有空吃饭。
当然,朋友也没忘记和老婆八卦起给自己做开张生意的人——
家明。
“听说他们家生意好的外头人都挤不进去。”
“这年头男装这么好赚?不如我们也试试。”
后头的话朋友还未说完,便被老婆白了眼。
老婆道:“别人家生意好,也是苦出来的,你眼红什么劲。你要是踏实点,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瞎折腾,现在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我听到这儿也不由调笑了朋友两句。
其实照我看来,朋友本人家庭条件不错,做生意也有些眼光,奈何心思浮动,做事也总是想一出是一出,没什么定性,若是能坚定做一件事,也该是个聚宝盆之流。
朋友也是知道自己的,脸上不免讪讪。
老婆见此也不多说,顿了顿,又对朋友说道:“你晚上也去他家看件把衣服吧!最近忙开店,家里衣柜我也没空顺,这天也热了起来,起码,你也得看个两身换洗的衣服不是?你晚上去淘淘看。”
朋友应了声。
待到下午,忙完晚饭那一波,朋友便洗了洗手,别了老婆,去了家明店里。
家明店里,此刻人还是蛮多,的,但也没那么夸张,不过三波人,有一波是一大家子,妻子给老公买衣服,婆婆公公坐沙发上带孙子。
朋友一进去,员工便迎了上来,服务比较热情,朋友试了三身,待前头两波人走了,店里清闲了些,便和家明一家套起了近乎。
家明原先就是在商场前面一条街上开男装店的,一开就开了三年,因着商场这边的租金尚可,自己也想着往高级服装路上跑,就来这儿开了店,现在店里的客人也多是原来的老客。
朋友听着,想着自己这些年来的不定性,不免有些唏嘘,也聊了些自己前头的往事,最后,买了两身衣服。
端的是底下人的友情价。
这别后,半年内朋友做生意也都收了心,没作什么别的想头,老婆认定这是家明一家的缘故,故而,两家走的也较近。
日子天天过,转眼春节便近,朋友和妻子家中有老有小,自然不想过年还守着店,便寻思着休个假,待初五迎财神再来上班,又想着家明家老照顾自家生意,朋友便应了老婆的话,前去家明店知会一声,免得过年忙,他再搂了个空门,却不想自己还没到家明店跟前,便被满眼的人群遮住了视线。
朋友询问之下,前头一小哥才说道,店里老板娘突然晕倒了。
朋友大吃一惊,正欲挤进去帮忙,人群却让开了到,护士提着担架进来掉抬人了。
家明紧跟其后。
几人身影走远,除却买衣服的,和店里的店员,家明的小姨,其余不想干的人便都作鸟兽散去了。
“怎么回事?”
朋友颇是焦急。
也是,谁也没想到一个大熟人会突然晕倒,要医院担架来迎。
小姨脸上也颇有些焦色,摇摇头,说了句,“老毛病,现在店里人多,不聊了,等过相时再和你说。”
朋友想想,也只好退了回来。
到了夜晚,收银算账,准备回家了,朋友又记起这事儿,便和老婆商量着要不要去医院看看家明妻子。
老婆当然也是想的,但眼下正是忙时,又不知家明妻子到底是什么情况,家明小姨又天天忙着做生意,他两也不好意思老去人店里打扰……两人寻思了半响,觉着还是等大伙儿忙完了这阵子再说。
节前,服装,饮食,各项生意都是好赚的。
朋友和妻子每天在忙碌中度过,家明小姨也日常在朋友店点水饺,让朋友送过去。
一来二去,虽谈话时间少的可怜,但朋友也对家明妻子的状况知道些许。
家明妻子确是老毛病。
家明妻少时便失父母,下头还有一个妹妹要养活,虽有父母遗产,和亲戚照料,但毕业出来后仍是无比艰辛。
好在遇见了家明。
两人于学堂相识,毕业后便跟亲友借了钱开了店。因两人家中都没什么大的助力,故而都很拼。家明妻少时便只知照顾他人,不知道照顾自己,自己时常三餐不记。后两人开店,又常忙于外出进货,身子便慢慢垮了下来。
最叫人心惊地便是家明妻在一次外出进货中,因身体缺钾,突然晕倒了下来,好在有好心人将她送往医院,不然真不知道会落个什么状况。
家明小姨某一回谈到此事时,也是叹气,“也是我姐倔,人说什么非不听。身体不好了,还死撑着,这次也是。她前两天就喊着不舒服了,我让她在家休息,店里两个店员,她老公也在,一起四个人呢,哪会忙不过来,她非不听人话,非要过来,诶。大过年的,诶。”
朋友不知说什么,也跟着后头附和两句,罢了,问了家明妻现在的状况,待到节后,又抽了空和老婆拎着水果,包好的饺子去家明家看了两回家明妻。
那正是晚上。
家明妻脸色已经好看多了,但家明不放心,硬是要妻子多在家呆两天,再养养。
朋友携妻女过去时,家明还未回家。
门,是家明连襟开的门。
家明儿子在自己房间写着作业。
家明小姨则在房里陪着姐姐,劝着姐姐安心修养,别老想着店里。
朋友老婆放上水果,陪着家明小姨,和家明妻唠嗑了两句。
末了,家明小姨和老公先回了家,朋友则在家明家的厨房给刚刚到家的家明下了几个带过来的饺子作夜宵——
朋友过来之时,家明正忙完店里生意下班。
朋友问家明,他的父母怎么没过来帮忙。
家明道,他们不住一起,都是早上过来帮着照看自己老婆,带孙子,晚上给媳妇做完晚饭,收拾完回家的。
两人聊聊,又提到了家明妻子的身体状况。
家明霎时红了眼,无比感叹道:“幸好她没事。幸好。”
朋友也不多言,两人绕了话题,聊得开怀。
待家明吃完饺子,老婆也从家明房里和家明妻聊完天出来了,便与家明告了别。
年后,大伙又一同聚了一回餐。
……
“后来,我生意做大,又开了了这家茶楼。”
朋友呡了口茶,续道:“家明一家的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
我听得愣神,“到此为止,这就结束了?没有下文了?他妻子的身体后来好了没有?”
朋友笑笑,“是你问我要现实的故事的,到此为止,不就是最好的结局麽?”
“至于家明妻子的身体,”朋友叹了口气,“到现在还没有好,不过家明很爱他的日子,他会照顾好她的。”
“可是,”我急了,“那我该作什么结尾?说她死了,还是好了?你不知我们写文要给读者的只能是一个准确的答案麽?”
朋友笑的狡诈,“那是你的事,我可不在乎,对了,名字打码哦。”
我翻了个白眼,“不是你说名字只是代号麽?打不打码有什么要紧?”
朋友语塞,想了想,道:“那你还是给个好的结局吧!就当我对家明的祝福。”
朋友似想到家明当时的模样,心下仍是不忍,“就写,后来家明年纪大了,带妻子一同外旅行了,神佛既然安排他们今生相遇,那便乘着儿女已长成,一同去看看那忙碌生活之外的美好风景吧!”
说罢,便抛在了正在抓狂想着结局的我,带姑娘下了楼。
我叹了口气,看着自己收集的故事集,想着朋友说的结局,忽然大悟——
“懒人,那分明是你连襟那两口的故事吧!!!还什么水饺,不就是你姐姐最爱吃的那一口嘛!”
话追不上人,茶楼之下,朋友和连襟哥两带着妻子女儿玩闹的场面,分外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