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31400000014

第14章 国共合作,跟着孙中山(4)

蒋介石通过发动“中山舰事件”,把汪精卫排挤出国后,不久又取消了汪精卫在党内的领袖地位,而以张静江为国民党中央主席。1926年7月4日,蒋介石又通过国民党中央会议,自兼中央主席(由张静江代理),并任中央组织部长、军人部长,“于是党权、政权、军权皆集中于总司令一身”,“威福之盛,过于中山为大元帅时”。对此,国民党左派何香凝、陈友仁等极为不满,要求改变现状,并希望共产党帮助。这时中共中央的态度是“联合左派并中派,向反动的各派进攻;我们只能扶助左派而不能代替左派;只能联合左派控制中派使之左倾,而不能希图消灭中派……有时还需要扶助中派”。当时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都把蒋介石划为中派,视汪精卫为“左派唯一首领”,赞成“将党权和军权分开,请汪精卫回粤,党权交于汪精卫”。以为只要汪精卫到了广州,“事实上便成了左派的中心,政治的中心,并且是党的中心”,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陈独秀还认为,“迎汪”有三个好处:一可以增加国民政府的力量;二可以缓和蒋与各实力派的矛盾冲突;三可望整顿广东政治。

1926年7月,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江苏5省国民党党部及上海、汉口特别市党部联衔电请“汪主席销假视事”。不久,其他各地区、各单位党部都发出电报,要汪精卫回国就职。尤其是革命根据地广州,“不仅在一切民众运动中,就是在所有军队中,甚至蒋之根据地黄埔军校学生,亦不满现状,而提迎汪口号。群众的情绪,都要求国民政府有一个新的改变,即要求恢复政治上左派的指导权”。

汪精卫对此沾沾自喜。他于1926年8月下旬,写了一封“自请复职”的信到广州,在国民党中引起了反响,何香凝等“主张将此信提出,借此请汪复职”。“迎汪”的问题,遂正式提出。

蒋介石对此十分反感。他致电黄埔学生说:“迎汪比倒蒋还坏。”并悻然表示:“我以为党政军只能有一个领袖,不能有两个领袖。”“如果大家要汪先生回来,我便走开。如果大家要我不走,汪先生便不能回来。”“汪回后将为小军阀所利用和他捣乱,分散了国民革命的势力。”他两次派人赴上海找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要求共产党“勿赞成汪回”,帮他维持总司令地位。但共产党人明确答复蒋介石:“我们赞成汪回。”

1926年10月15—26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及各省区联席会议。会上25个省市党部和海外10个总支部联名提出“请汪精卫同志销假回部主持大计案”,遭到张静江的反对。张静江暗中受蒋介石唆使,申言他的主席地位“决不能动”,“请汪复职,是不啻拥汪倒蒋,余誓以去就争”。又“申言汪系个人的事,不能过于张皇”,还“扬言提出欢迎胡汉民以为抵制”,最后还以“不知何处可以寻汪”为借口,反对派代表团出国迎汪。但由于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团结一致,迫使张静江公布了蒋介石“同意”迎汪的电报,“迎汪案”才获全票通过。会议还决定派何香凝、彭泽民、张曙时、褚民谊、简琴石5人为“迎汪”代表,前往巴黎欢迎,并敦请汪精卫“眷念党国,即日命驾回粤”,从而掀起了“迎汪复职”的第一个高潮。

中共中央在这一阶段的活动中,竭力主张“蒋汪合作”,以汪限蒋,反对“迎汪倒蒋”。192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致信广东区委,认为如果以汪倒蒋,必然会使蒋介石离开北伐,或“逼走到反动方面去”。如果利用群众迎汪情绪,继续坚持汪蒋合作,便可“逼蒋左倾”,使蒋“不得不对民众让步”。并指出,让汪精卫出来有三个条件,即:(一)是蒋汪合作,不是迎汪倒蒋;(二)仍保持蒋之军事首领、总司令地位,愈加充实蒋之实力,决不主张别的军人拥汪以助小军阀倒蒋;(三)不主张推翻“整理党务案”。

上述精神也反映在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委及各省区联席会议中。会议在发给各级党部的通告中说:“蒋介石督师前方,党务、政治任务繁重,汪同志亟宜销假,共同负责。”在给汪精卫的电报中也说要他同蒋“共肩党国巨任”。会议在通过“迎汪”案的同时,还通过了《电慰蒋总司令决议案》,向蒋说明:“因工作之扩大,筹划之需人,特决议促汪精卫同志销假,与执事共负党政重责。”可见“迎汪”与“拉蒋”并行,“迎汪”是为促成蒋汪合作。

1927年年初,国民政府迁都武汉,蒋介石在南昌别树一帜,军事独裁面目进一步暴露。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在开展反对独裁,提高党权的活动中,都视汪精卫为取代蒋的“最适当的党务和政治领袖”。所以当武汉行动委员会在《党务宣传大纲》里明确提出“促汪精卫销假复职”后,以湖北的武汉地区为中心,又掀起了“迎汪复职”的第二次浪潮。

从1927年2月中旬开始,各机关团体发出“请汪销假”的电报接连不断,要汪精卫回国主持党国大计的呼声逐日高涨。湖北省党部的电文中说:“当此革命怒潮高涨之日,目前需要无过于领袖集中共任艰巨,以建立有权威之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俾能指挥全国革命运动,以竟总理之遗志,而竣革命之全功。”湖北省总工会的电文中,称汪精卫为“党国领袖”、“革命民众之导师”,并赞美他“自去岁辞职以后,中枢失主,民众惶然。望先生之复职,如久旱云霓,劝驾文电,如飘飞雪片”。湖北省农民协会的电文也把汪精卫说成是“我全国革命民众最景仰最佩服之伟大革命领袖”。从这些电文中可以看出这次迎汪高潮的内容有了改变。其政治含义,已有以汪代蒋、以汪倒蒋的意思。因为在电文中,对蒋介石的政治地位已有所贬低,而把汪精卫比作“革命中枢”和“党国领袖”。人们把汪当做蒋的“克星”,天真地把制服蒋、扭转大局的希望,寄托在汪精卫身上。这暴露了武汉革命阵营的弱点和不足——并没有真正找到制止蒋介石的武器。

当时正在积极准备与武汉革命政府摊牌的蒋介石,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他一方面到处派人打听汪精卫在欧洲的行踪,托李石曾等设法阻止汪精卫回国;另一方面对汪精卫唱起了悦耳动听的赞歌,继续发电“请汪同志销假”,“赶紧回来,共维大局”。同时,又倒打一耙地说:“现在许多人故意造出一种空气,使得他不能够出来销假。”1927年二三月问,蒋介石、张静江等人,连连发表讲话,称汪为“总理生平最尊敬最敬爱的同志”,“我们要同总理一样尊敬他,敬爱他”,“精卫同中正关系是如手如足的”,“如果我中正个人想把持党,不要汪同志出来,中正便是没有人格,谁都可以杀我的”。3月17日,蒋介石致电汪精卫,全文谓“季兄先生钧鉴:前电谅达,未接复电为念!如不来,则弟惟有辞去一切职务,以谢党国,何如,盼复!中正。”同时写信,“请促”汪立即回国。据汪精卫自己说:1926年12月后,连接中央及蒋介石同志的电报,催促回来。1927年2月间,蒋同志又来一个电报,说你如果再不回来我也走了!那时心里十分难过,不能再读书,后来再接一个电报说党要分裂了,于是兄弟不能不回来!

汪精卫归国前夕,国民党内的营垒已经分明,武汉和上海已经是势不两立。蒋介石之所以一反常态,认冤家为亲家,其目的是要接过“迎汪复职”的口号,与武汉革命势力相抗衡,并引诱汪一起反共。他们看到,汪有一顶“左派领袖”的桂冠,可以影响一部分国民党军政要人,汪虽然表面很“左”,但骨子里是要“提防共产党”,“自始即不满马克思之学说”,到一定时候也要反共的;而且,汪还有很深的“领袖欲”可供利用。因此,要汪回国与他们一起反共,以便“彻底解决,断此亡党毒腕”。

汪精卫自“中山舰事件”被排挤出国后,表面上装出一副“不问他事”的超脱样子,但一直郁郁不得志,时刻窥视着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于国事的发展绝不稍弛其注意”。“迎汪复职”的浪潮和蒋介石请他出山,正是他东山再起的好时机。对于回国后,去上海还是赴武汉,汪精卫当然自有打算,他的目的地是武汉,在上海仅作短暂停留。这从他一到上海就马上致电武汉中央和国民政府“请示工作方法”的举动,就可以看出。

1926年11月下旬,汪精卫不顾盲肠炎刚开刀,身体未痊愈的情况,匆忙带着陈璧君及曾仲鸣启程回国。途经柏林,卧床不起,高烧发到40℃,不得不折回巴黎。1927年2月下旬,汪精卫经德国、波兰至莫斯科,住了5天,会见了斯大林,然后乘火车至海参崴,再乘苏联邮轮回国。

4月1日,汪精卫抵达上海。当汪精卫坐船一到吴淞口,宋子文就登船相邀“到上海住几天也无不可”。蒋介石会晤汪精卫时说:“你切不要到武汉去”,“总要把共产党消灭了再讲”。为了拉汪与他一起反共,蒋介石发表“致国民革命军各级将领”的通电,表示迎汪复职的“诚意”。电文说:

汪主席病假逾年,不特全国民众渴望仰慕,党国政要亦蒙受重大影响。中正曾迭电促驾,今幸翩然出山,恍若大旱之获甘霖,莫名欣慰。

汪主席为本党最忠实同志,亦中正平日最敬爱之师友。关于党国大计,业与恳谈。中正深信汪主席复职后,必能贯彻意旨,巩固党基,集中党权,完成革命,以竞总理遗志。

凡我将士,自今以往,所有军政、民政、财政、外交诸端,皆须在汪主席指导之下,完全统一于中央,中正唯有统率各军,一致服从。

汪精卫对蒋介石的这一番肉麻吹捧,付之一笑。他深知蒋介石口蜜腹剑的为人,但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也发了一个电报说:“愿以党员的资格,为党工作”,“推崇过甚,万不敢当。”

1927年4月1日开始,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李石曾等10多人与汪精卫会晤交谈。在会谈中蒋介石等人提出:马上发动政变以“分共”,吴稚晖还提出一个弹劾共产党的“呈文”,主张用“非常之手段”“十分紧迫”地“处置”共产党。汪精卫表示了反共倾向,说共产党要在中国实行列宁式的共产主义,“共产党一定要消灭国民党”的,莫斯科的政策也“是预定的,断不能为了我国民党有什么变更的”,苏俄只不过是“把我们国民党当工具”。他认为国共两党“不容继续相安”,“联俄与容共政策,为应付时代和环境的一种政策”,“时代与环境变了,政策也即随之而变化的”。他同意“分共”,以解决“党事纠纷”,并发誓说:如果武汉政府罢免蒋介石的职务,“我亦与大家共同反对”。但是,在分共的方式和时间上,汪精卫有不同主张,他不同意马上“分共”,强调在军事全局解决以前,“党员纵有意见,不可冲突”。因为他看到革命形势还在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工农力量很大,怕立即“分共”,反致陷党于“粉碎糜烂”,又怕蒋介石利用“中监委率领一班军人将党打得粉碎”,独吞果实,于己不利。因此,他甚至表示立即“分共”,“我宁自杀”或“将我枪毙”。他也不同意采取“非常处置手段”“分共”,强调党纪法统,主张召开二届四中全会解决,说“党纲非一成不易之物,如党纲有不适应,决非不可更改,然更改必须依据党的纪律,非可以个人自由行动,亦非可以武力迫成”。汪精卫的这种态度,被其他人称之为“始终袒共,一再申述总理的容共联俄及工农政策不可擅变,同时为武汉中央的行动辩护”。当时“与会人士则与汪氏激烈辩论,辩至最高潮时,吴敬恒十分激动,竟向汪氏下跪,求其改变态度,并留沪领导。会场空气甚为激荡。吴氏下跪,汪则逃避,退上楼梯,口中连说:‘稚老,您是老前辈,这样来我受不了,我受不了。’全场人都为之啼笑皆非。”

蒋、汪等人经过多次秘密会谈,于5日达成了协议:由汪精卫负责“疏通”在武汉的中央委员于4月15日到南京参加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讨论“分共”,以解决“党事纠纷”。密谈还取得了如下初步“谅解”:

关于解决危机的途径和主要办法:“最后乃依汪精卫氏之主张,暂时容忍,出于和平解决之途,其主要办法,即于4月15日召集中央全体执行监察委员联席会议于南京,以求解决。”

关于在开会之前的暂时应急办法,汪精卫赞成以下几条:(1)由汪精卫负责通知陈独秀,“暂停”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各地共产党员的“一切活动”,“听候开会解决”;(2)武汉政府所发命令,“如有认为妨害党国前途者”,得拒绝接受;(3)责令党政军各机关团体的“最高级长官”、“主要负责人”,取缔、制裁“在内阴谋捣乱者”;(4)“凡工会纠察队等武装团体,应归总司令部指挥”,否则认其为“阴谋团体”,加以取缔。这个协定,一向被认为是蒋、汪合伙反共的主要依据。从内容上看,蒋、汪间似乎已经取得默契,可是事实的发展却与此大不一致。

从上述协议看,汪精卫的反共倾向已定,只是时间问题,而“召开四中全会解决”“党事纠纷”是汪精卫坚持的方针;而对蒋介石来说,拉汪参与反共的目的是达到了,但召开二届四中全会解决问题,不是蒋介石所期望的。

为了执行“应急办法”第1条,汪精卫与陈独秀“协商”,结果在4月5日发表了《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宣言说:无产阶级独裁制,依据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现在固然不发生这样问题,即将来也不致发生”。宣言还竭力为蒋介石的反共行为辩护,说什么:“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纠察队,这类谣言,不审自何而起。”宣言还说:“国民党最高党部之议决已贴示全世界,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上海军事当局,表示服从中央,即或有些意见与误会,亦未必终不可解释”,要求两党同志“立即抛弃相互间的怀疑,不听信任何谣言,相互尊敬”,“开减合作”,“勿致为亲者所悲,仇者所快”。

汪、陈宣言的内容和作用是不好的,可是在蒋介石竭力拉拢汪精卫共同反共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宣言公开重申“国共合作之旨”,宣称“建立一个各被压迫阶级的民主独裁来对付反革命”,则是有一定意义的。这对陈独秀来说是有拉汪反蒋之意,而对汪精卫来说则是他不同意与蒋合作马上反共的政治表态。所以,4月5日,国民党首领在上海再次开会时,汪精卫受到吴稚晖的一顿臭骂,说汪接受了以“联共”代替“容共”的原则,等于承认了国共两党“共同治理”中国。汪解释说:“此系误会。”吴骂汪投降了共产党,“狗不如”,要他“滚蛋”,并讽刺说:“现在有人以国民党党魁自居,恐怕也不见得罢!”汪精卫“痛哭流涕地说,他自己也是反共的,只不过是方法不同而已”。李宗仁当时主张把汪精卫软禁起来,不能“放虎归山”,让他去武汉。宋子文得悉后,怕难于向武汉政府交代,于当天夜里,偷偷把汪送上“江丸号”轮。汪精卫于次日凌晨不告而别,悄然离沪赴汉。蒋介石沮丧地说:“我早已料到留他不住,留他不住。”汪精卫在赴武汉途中曾写信给李石曾,再次重申要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来“解决党内的分歧”,“舍此实无出路”。并说明,他与蒋介石等人尽管有分歧,但“道义感情,一切如故,弟敢信天壤问,更无一物能摧毁我等之道义感情也”。

对于汪精卫与蒋介石等人的“分歧”,了解内情的李石曾有过确切的解释,他说:“汪精卫先生的主张,与吴稚晖先生不同,汪注意于党的组织纪律,而吴则注重以革命手段行之。”但是,汪“注重在党纪,不是牢牢的不肯分共”。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19世纪末,中国韶山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与世长辞,告别了热爱他的人民和他热爱的革命事业。今天,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其目的在于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曾从事过的革命业绩,鼓励人民学习、继承毛泽东思想,将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变成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优良传统和聪明才智,使新中国的航船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顺利到达四个现代化的辉煌彼岸。这既是本书作者的意愿,也是本书主编的意愿。
  •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富,他的成长故事仿佛与比尔·盖茨相似,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本书讲述了马克的童年、求学、创业、恋爱经历,同时介绍了他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和经营理念。
  • 延安女兵(第二卷)

    延安女兵(第二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马未都说马未都

    马未都说马未都

    这是第一本关于马未都的深入专访,百家讲坛没有讲述的收藏故事。马未都在百家讲坛讲的是“高雅”的收藏文化,但谁都知道其实他本人更有趣有料,《马未都说马未都》就是让马未都爆料他自己的精彩故事。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热门推荐
  • 我想和你有个未来

    我想和你有个未来

    你其实就是我最想要的简单的幸福,如月光清辉一般皎洁又幽静的光芒,仿佛从亘古一直穿越射破到我面前,明亮闪烁得我几乎睁不开眼睛。
  • 书生义气

    书生义气

    我,我的剑,我的兄弟,我的师长,我的宗门。
  •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From This World to the Nex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包括琵琶缘、琵琶情、琵琶魂3部分,分别记录了吴玉霞在成长与记忆、观察与思考、艺术与人文方面的所思所想,表达了她对琵琶艺术的难分难解之情。该书的雏形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她在家休息时创作的6万多字的随笔,在博客网友的鼓励与支持下,加之为此次独奏音乐会做准备期间的思考,近日终于成书面世。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缘定三生都是骗人的

    缘定三生都是骗人的

    千年道行,因果颠倒。她只是区区写信人,不能替人执笔写信,那她替妖写信好了。只是没想到,却因此误闯一段因缘。三世纠葛,求而不得…她想,如果世事都能如白纸黑字,清楚明了就好了不虐~暧昧向~( ̄▽ ̄~)~
  • 媚世修仙之娘子妖娆

    媚世修仙之娘子妖娆

    据说,只存在于远古时代的天灵师乃是世间最强大的存在,特殊的天赋让他们得以调动四周灵气为己用,控制空间里的一切,掌握世间流速。他们能够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茫茫仙界,群英荟萃,却无人能敌,一场天地大战,生灵涂炭,让天灵师永远消逝在了这个世间,当万年流逝,天灵师只成为了一个历史,曾经的辉煌也不过沦为神话,众人却不曾想到,世上还有一位幸存的天灵师,那便是南宫清。❀本文一女多男,女强。一朝穿越,她成了万人唾弃的昏庸暴君。本以为自己是废柴灵根,无法修炼,却不曾想到竟是万年前远古时代中的至尊强者,她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天灵师。凡是进入她的范围之内,无论人,妖,魔,甚至是仙,都无力抵抗,修炼等级越深,控制的范围也就越大,她可以运用周围的灵气形成空间漩涡,让无形的灵气变为刀刃,让对手出其不意。天地万物,皆为吾所用。本是万年难遇的废柴,却在一夜之间转为惊世绝伦的天才,无尽的光华也从此展现,成为一代天骄。❀至于她的废柴体质么:小样,别说寡人是废柴,天材地宝?那是寡人用来喂猪的。炼器?本小姐的无限生命空间是旷世之宝。契约?咱最不缺的就是神兽!炼丹药?这都神马年代了,寡人早就突破炼药大师级别了。她仅仅是在掩藏,掩藏风华绝代之后的惊人天赋。但尽管这样,也仍然有各种风情美男的投怀送抱—————一、“陛下。”一道温润的声音从背后悄然传来。“谁?”南宫清转身,见轩辕梦倚在栏杆前,微喘着气,病态的脸上微微泛着红光。他张开薄唇,似乎是要说些什么,却有即可停住,一双美眸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她。“爱卿此次前来,所谓何事?”她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听他的各种冷言讥讽。“我。。。我。”他竟有点语塞。“爱卿若是觉得难以启齿,寡人便先行一步了。”说完,欲离开。突然之间,一个欣长的身躯猛然拥住她,淡淡的药草味涌入鼻间,他把他倔强的头颅深深地埋在她的怀里,“陛下,我爱你。。。”清凉的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流淌过她的手臂。他抬起头,苍白的俊美熔岩中出现粉色红晕,宛若初绽的粉嫩桃花,娇弱含羞。“爱卿不是说寡人是残酷至极的暴君,我们势必水火不相容吗?”她挑眉。“陛下若是酸,我愿成碱,只为伴君,一生一世,永不离弃。”他松开手,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回答,此刻,他的心扑通扑通地跳着,他从来都没有如此害怕过遭受一个人的拒绝。南宫清荷思考片刻,”这对于寡人来说有何益处?“她笑的十分龌龊。”若陛下不嫌弃,臣愿以身相许。“他面
  • 孩子素质教育——礼仪篇

    孩子素质教育——礼仪篇

    风度礼仪展示出洒脱、高雅、文明、富有涵养之美。而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量完美地结合与平衡里才可以找到“(席勒语)。在人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典雅的风度礼仪绝不是简单地学习效仿,也不是仅仅讲究形式的例行公事和一种机械的动作,它是与人自身的修养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人良好的内在素质、高尚的文化道德修养的外化和表现。外秀的根基在于内在的素质,”慧中“方能”秀外“。因此要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要想使自己具有文明、高雅、洒脱的礼仪风度,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质。
  • 避霜

    避霜

    摆着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是如何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呢?遇到敌人是杀戮还是放过?
  • 鬼域警戒线

    鬼域警戒线

    没算过命,没拜过神,刑警学院接触的也是纯正的唯物论;只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毕业后的第一案居然就和灵异扯上了关系,一系列的事件让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但是这一切又如此真切的刺激着我所有的感官;火辣辣的像一种神经般的痛!从山城到古村,从荒漠到海域;我们拉出了第一条鬼域的警戒线,或许惩罚有时候是无能为力,但是真相谁也不容许掩盖,罪恶必须暴晒与烈日之下!本书搜集的是我在全国侦破的一系列灵异案件;平静的生活中,它们都时时刻刻让我毛骨悚然、惊心动魄;让我冷汗浃背、寒气直冒。《鬼域》:314057790。鱼人老群,欢迎过来冒泡调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