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生代早期的重要类群,纽齿类在一充满变革与动荡的世界里生存了2000万年。后期的纽齿类由于身体特化而适应性下降,不得不与裂齿类展开激烈的正面竞争,同时还要应对其他各种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强大挑战。结果,取食效率低、脑子小的纽齿类很快与“难兄难弟”裂齿类一起双双落败,仅仅坚持到了中始新世晚期。它们在进化竞技场上来得早,去得早,走的是一条后来再也没有哺乳动物走过的进化死胡同。
尤因它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尤因它兽
拉丁文名:Uintatherium
生存年代:始新世
生物学分类:恐角目
主要化石产地:北美洲、东亚
体形特征:身长4.0米,肩高1.6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尤因它山区的野兽
酷暑难耐,一个庞然大物正泡在泥塘中享受清洁肌肤的快感,只把头和脊背露在外面。这是一头尤因它兽母亲,除了头上长有6只奇形怪状的短角和一对獠牙外,体积和形态都艮像大块头的犀牛。它不怕这里的任何猛兽或鳄鱼,然而小小的昆虫却给它造成了不少麻烦。成群的蚊蝇总在它脑边乱飞,藏身在皮下的寄生虫也不时吮吸着它的鲜血,只有泡在烂泥里才能暂时好受一些。由于靠近火山口,这里的淤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附近的许多哺乳动物都不时来此故“泥浴”。此时两头半大的冠齿兽和一小群始马就在较浅处惬意地打着滚,但它们似乎对旁边的这个大个子心存忌惮,因为尤因它兽很容易莫名其妙地受惊,向周围毫无目标地乱撞一气。幸好今天这头雄性尤因它兽不像雄性那么容易暴躁,对周围那些联嗓的小家伙无动于衷。此刻它正感到腹内胎儿的跳动,本能告诉它不能继续在这里泡下去了。比平时更强烈的饥饿感驱使着它爬出泥塘来到岸边,在灌木丛中开始了漫长的进食……
在恐龙灭绝了2000多万年后,尤因它兽是陆地上首次出现的“巨人”。它与大象、犀牛或河马等今天的大型动物都没有太近的亲缘关系,而属于一个早巳消逝的古老门派-恐角类。
晚古新世,踝节类中的一支走上了迅速大型化的道路,发展为恐角类这样的巨兽。其最早成员如亚洲的原恐角兽,它们在当时巳算是-体形很大的,约相当于一头黄牛,与北美洲的同族在身体结构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显示当时两个大陆有密切联系。它们的头上还没有角,不过长着一对较发达的上犬齿,双颌和其他牙齿的构造也说明它们走的是专一的植食性路线。
到了早始新世,各种“超重量级”成员先后出场。漫游于亚洲和北美洲的尤因它兽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其形象常作为早期灭绝古兽的代表出现在插图中。如硕尤因它兽因化石最初发现于美国西部的尤因它山区而得名,其身长4米,肩高1.6米,体重可达2至3吨,几乎与白犀牛一样大。虽然它们的外表有些像犀牛,但原始的脚趾结构更接近貘,大腿长、小腿短的四肢又似乎显示与象族的联系。
其实,总体而言,尤因它兽只像它们自己,小脑子表明其智商应该很低,尚显原始的牙齿也暗示着它们的脆弱,而6只怪异的角可能像鹿类那样有皮肤覆盖,难以作为打斗武器。雄兽伸出上颌的大獠牙长达30厘米,下颌还伸出一对容纳獠牙的护叶,使其显得更加面目浄狞。不过,这种“剑齿”并非致命的捕猎武器,可也不是用来剥开树皮或掘开土壤的工具,很可能只用于雄性同类间的争斗或炫耀。
在竞争者和捕食者都很有限的时代,尤因它兽及其恐角类伙伴度过了一段黄金岁月。从中始新世起它们便迅速衰落,早渐新世之后没有留下任何后裔。即便如此,它们仍不失为开启哺乳类“巨兽时代”的先驱,其雄姿将永远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原康修尔猿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原康修尔猿
拉丁文名:Proconsul
生存年代:早中新世
生物学分类:灵长类
主要化石产地:非洲
体形特征:体重17-50千克
食性:植食性(以果实为主)
闷热的风吹过开阔的东非平原,焦黄的草随风摆动。连阿芬剑齿虎都躺在树阴下躲避烈日,三趾马更是早跑到雨水更丰富的地区去了。一群原康修尔猿正离开它们居住的森林,那里的树木基本都已枯萎了,周围的灌木丛中再也找不到什么种子和坚果。在雄猿带领下,它们正准备穿过草原去找寻另外一片森林。对于这些大型的原康修尔猿来说,穿越草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草原太过开阔,也有太多的危险,它们可能很难找到另外一片森林。经过大树下时,原康修尔猿们紧张地看了看正在喘息的阿芬剑齿虎,见其没有动静才陆续走了过去。几分钟后,阿芬剑齿虎悄悄起身,沿着它们离去的方向开始潜行……中新世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而高等灵长类也在这个时候全面发展,达到了全盛。非洲一直是高等灵长类演化的焦点地区,早中新世的非洲就生活着一类非常成功的古猿类一-原康修尔猿。
原康修尔猿是非洲的中新世古猿中最早被发现、被命名的,时间是1933年。当时在伦敦动物园恰好有只叫“康修尔”的黑猩猩很有名气,而这种古猿的化石显示了一些比黑猩猩还要原始的特征,因此被命名为“原康修尔猿”目前共发现了,是中到较大型的灵长类,其中最早被发现的非洲种体重超过2纤克,而最大的大型种体重达到5纤克,比黑猩猩的平均体重还大一些。
原康修尔猿与现存猿类相比是非常原始的,但却比原上猿类更加先进,一般被视为最原始的真正猿类。不过其分类地位还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其混合特征使有些人对它们是早期猿类的观点产生质疑。有些人认为原康修尔猿应该处于猿类和旧大陆猴分歧之前,许多接近猿类的特征可能是更早期高等灵长类的共同特征。过去曾认为各种原康修尔猿分别进化成了现存的各种非洲猩猩,其中非洲种进化成了黑猩猩,大型种进化成了大猩猩,不过这个观点早已被推翻。现在看来,黑猩猩和大猩猩无疑是很晚的猿类演化-支系,而原康修尔猿则是早期的原始类型-
原康修尔猿的四肢较短,通过对其肢骨的分析,无论树栖还是地栖的种类都应该是四足行走的。它们并不像今天的长臂猿那样在树枝间悬荡,也不像非洲草原上的狒狒、赤麵贿掸长跳跃或者奔跑。根据对伴生动物和沉积物等的分析,原康修尔猿的栖息地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大型种可能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中,而尼安萨种则主要生活在开阔林地。
原康修尔猿有很多近亲,共同组成了更加多样化的类群。它们之间的体形差异较大,有些小型种类体重不到原康修尔猿大型种的1/10。
而且这些古猿的运动方式、食性等也比较多样,也包括一些可在树枝间悬荡的种类。总体而言,原康修尔猿及其近亲不仅涵盖了现存猿类、旧大陆猴类的体形范围,而且也占据了几乎所有现存猿猴所生活的各种生态区位。
和亚辟猴等早期高等灵长类相比,以原康修尔猿为代表的早中新世高等灵长类的体形更大,运动方式和食性更加多样。可以说,高等灵长类正是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而原康修尔猿及其近亲们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类群。
原雷兽
古兽档案
中文名称:原雷兽
拉丁文名:Protitan
生存年代:早中始新世
生物学分类:奇蹄目
主要化石产地:中国
体形特征:身长1.5米
食性:植食性
释义:前面的巨人
千万缕阳光渗透进树枝间的空隙,照在幽暗的森林底部。沿着地面,一片黑绿色的灌木密密麻麻地生长开来,许多小动物都把这有利于隐蔽的灌木丛当作自己的家。有一丛灌木突然轻微晃动起来,几只受惊的小鸟随之窜出,狼狈地飞向了天空。一群肥壮的原雷兽走了出来,它们个子很小,粗短的腿说明它们不善于用奔跑来躲避肉食生动物的侵害,只能躲在灌木丛中,觉得安全时才会出来寻找食物。它们一走出森林,就迅速散到河边的草丛里寻找可口的浆果,时不时有几头原雷兽抬起头滑稽地撅着嘴闻着空气,辨别着空气中有没有异样的气味。它们并不知道,自己正是亚洲雷兽这个家族的开路人,不太久之后它们的后代就将成为这片大陆上最庞大的动物之一……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在我国发现了一种个头小、形态非常原始的雷兽一原雷兽。它们是雷兽家族中一个较大的类群,可能是锤鼻雷兽等亚洲雷兽类的祖先。
原雷兽的袋不大,额鼻角不发达,只在眼睛前方有2个微弱的向上凸起。它们的牙齿形态与一般雷兽没有什么差异,低齿冠的臼齿使它们同样只能以柔软的叶子为食。原雷兽主要生活在早中始新世的中国内蒙古、云南和河南等地。
以原雷兽为代表的亚洲雷兽虽然化石非常丰富,但完整的较少,多为上下颌碎块、牙齿和破碎的头骨,尤其是一些早期或者较原始种类的化石相当贫乏。所以目前人们只能根据这并不丰富的化石材料,分析以原雷兽为代表的亚洲早期雷兽在这类著名史前巨兽的进化中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而北美洲的雷兽类却有着相当完整的连续化石记录,主要集中在北美大陆西部,一般从早始新世出现一直持续到早渐新世早期灭绝,化石也有许多很完整的。不过,近几十年来在蒙古共和国和我国内蒙古地区也发现了保存较好、数量多、包括一些完整个体的雷他石。
以前学界曾把亚洲的雷兽归入北美洲雷兽的类群里,但后来的研究者认识到它们在北美洲雷兽出现不久就迁移过来,两者是各自独立进化的,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又将亚洲雷兽新建立了几个亚科,划分为10多个新属和不少新种。
虽然科学家对它们的研究还不如已研究了100多年的北美洲雷兽透彻,但目前已经清楚,以原雷兽为代表的亚洲雷兽类的进化特点还是很明显的,和北美同族相差很远。亚洲雷兽的额鼻角在进化中一直没有增大,并在晚期普遍退化、消失,而鼻骨却加长、上翘成为角状。虽然原雷兽的后代中涌现了锤鼻雷兽等大好福,但一獅类仍略小于北美的雷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