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60900000009

第9章 地月探秘(3)

该措施是在目标物上空几百米处引降一枚核弹。可使用一个巨大的俄国发射装置装上美国核弹头的拦截导弹射向目标上空。

该办法的原理同前面讲到的“激光束”一样,炸弹的能量使目标物一侧急剧升温使之分裂。

科学家们计算了各种可能性,其重量达到1万吨(可偏转1公里直径的物体),大到1000万吨(可偏转10公里直径的物体)。这种技术被认为是最节能的,使潜在杀手发生偏斜的手段。

防卫策略之三:粉碎来犯者

想避免宇宙大碰撞,看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摧毁来犯者。但是,严重的问题是这类爆炸势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巨大的、无法预测的碎片。为了摧毁撞击物,爆炸必须大得使每个碎片小于10米,以确保它们在地球大气层中全部烧光。想要取得效果最大的爆炸,最好的办法是把爆炸物深深地置于撞击物的内部。这种技术要求性能良好的深埋装置(目前尚未发展这类产品),也需要炸毁天体所需的巨额能量。一枚百万吨级的核弹头能摧毁一个750米直径的球体,10亿吨级的核弹能摧毁一个7公里直径的物体。与偏转办法相比,粉碎行动不仅危险得多,所耗能量之大也无法比拟。

防卫策略之四:“以毒攻毒”方案

此方案,又称“灵巧峰峦”计划。

这一计划堪称是争议中的星球大战计划“灵巧卵石”的老大哥。它建议把体积很小的小行星准确地引入地球轨道,用它们攻打一颗较大的小行星。这一办法纯属异想天开,但尚未经受过认真研究。

近曰,英国科学家向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政府必须积极努力地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来自外太空的陨石撞向地球。

为研究被称之为“近地球物体”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而成立的一个特别工作小组称,来自太空陨石的威胁并不是科学幻想,而是一项必须严肃对待的事情。这项报告是由为几家太空机构和政府研究协会工作的哈里阿特金森和英国前大使克里斯宾蒂凯尔以及伦敦学院戴维威廉姆斯教授联合发表的。

这项报告发表的内容与将要掠过地球的2000RD53小行星的情况有关,这颗行星距离地球的距离是月亮与地球距离的12倍。尽管这颗“太空巨石”不会撞向地球,但这颗直径在300到400米的行星会在“极近”的距离掠过地球。这应该是特别工作小组结论中最重要的部分。

天文学家最近预测说,大约会有一千颗直径在一公里,或者更大的行星沿着它们的运行轨道掠过地球。

大约六千五百万年前,一个直径10公里的行星撞在地球上,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因为陨石的撞击而死亡。然而,科学家称,来自太空陨石的威胁可以说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科学家们估计,大约每1万年就有一颗直径100米、相当于百万吨级炸弹的太空物体撞向地球。每10万年就有一颗直径1公里大小的太空物体撞向地球。

这次的报告向政府提出了14项建议,其中包括:1.敦促国际社会就此问题作出努力。2.提高对外来陨石的预测能力。3.预估风险及事情发生后的后果。

陨石曾毁灭地球吗

尽管陨石的坠落会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但科学家们对它本身的研究的热情依然不减。美国航天局的一位科学家宣布,30年前坠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含有石化的微生物。

当地媒体报道说,科学家使用新的技术在陨石中发现了这种石化的外星生命,这颗陨石的年龄为46亿岁,是1969年坠落在默奇森的维多利亚镇的。

马歇尔航天中心空间生物学小组的负责人理查德胡佛教授对墨尔本的《先驱太阳报》说,他认为这种微生物是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的细菌。

他说,生物有可能先是在太阳系中别的什么地方进化,然后才随着陨石来到地球上的。

他说,另外一种可能是,一颗陨石在撞击地球之后把尘埃抛到了太空中,此时穿过这些尘埃的小行星或者彗星有可能会沾染上一些尘埃。

采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这块陨石的照片表明,这种“外星生命”在结构上与生活在温泉或者南极洲冰盖下的微生物相似。

他说:“在默奇森陨石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化石。如果我们是在地球的岩石中发现这些东西的,那么整个科学界都会认为这无疑就是微生物的化石。我个人认为这是生命起源于陨石的强有力的证据,我们找到了细胞壁的证据,这些微生物与蓝细菌和紫硫磺细菌相似。”

胡佛说,现代技术使科学家能够区分陨石样本中近期的生物污染和真正的微生物化石。

美国航天局目前正在研究其他6块陨石,胡佛认为这些陨石中都含有微生物。

地球生命起源之谜

不仅是科学家,包括许多普通人在内的人类,自始至终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

在我们这个生机勃勃的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是地球固有的还是外来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科学界到目前还未有一致的说法。

不过,科学家相信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不论它是什么,都一定具有繁殖下一代的能力,而这个最初生物懂得把有关自己的信息资料,以遗传形式传给下一代,把生命延续下去。

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有两种假说,一种认为原始生命是原始地球上产生的。进化论学派生物学家认为35亿年前岩石形成时期的一种单细胞细菌,是人类的祖先。这种“原始”生物的构造也相当复杂,它拥有DNA的RNA两种基因,并由蛋白质、脂类和其他成分组成。令人怀疑在这“原始”生物出现以前,另有一种构造更简单的生物存在。

1953年美国大学生斯坦利米勒的实验证明,生命的单位氨基酸能从几种简单的化合物中得到。从而使生命的“地球产生说”几乎成了定论。但根据近15年的见解,原始大气不是“还原型”的。米勒的实验很难合成生命的基本素材——氨基酸。

人们一直相信,地球上的生命最早是从海里诞生的,也就是说,生命起源于水。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有些科学家对四十多亿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批生命(即原始生命)的起源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引起了科学界的注目。这种新看法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生命是从火里诞生的”。

按照过去地质史学界长期以来的传统说法,在地球形成的初期(距今35亿~36亿年前),由各火山口喷出的炽热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大气层中筑成了一个相似于温室的气墙,它吸收了太阳的热力,把热力凝聚在地球的表面上,因此,在地球诞生后不久的那些岁月里,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高达540<1:左右,所以那时绝对不可能有任何生命的存在。直到地球表面的温度逐渐降低之后,生命才开始孕育生长。可是,有些科学家近年对上述说法提出了怀疑和挑战。

据1981年8月3日《新闻周刊》和1982年第5期美国《读者文摘》发表的文章报道,美国的圣海伦斯火山于1980年爆发时,释放出来的高温和喷发出来的有毒化学物质,杀死了附近苏必利尔湖中几乎所有的生物。但是,令人惊奇的是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却在该湖中发现了一些微生物,它们非常类似四十多亿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批生命——原始微生物。该大学着名的微生物学者约翰贝洛斯说:“火山喷发释放出的酷热能够将一些最基本的原始气体变成蛋白质和其他分子。”——这是地球上最早产生生命的第一步。

火山爆发把一些金属和硫倾散在苏必利尔湖中,使湖内淤积了大量的金属和硫磺,并把火山口里表面覆盖着硫磺的岩石加热到194T——这恰好是一些奇怪的细菌能够繁衍的适当条件。该湖里的微生物用它们多孔的“皮肤”吸收养料,包括铁、锰、氨、硫、碳等。这些微生物是厌氧的,它们根本不靠氧气生存。据一些科学家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第一批生命一微生物,就是厌氧菌,也是不靠氧气生存的。这一推测和20世纪80年代于加拉帕戈斯深海火山口周围发现的水下微生物是一致的。

另一些科学家不赞成生命原自地球本身说。

星体科学家们怀疑生命的起源来自星际空间,理由是在月球表面或火星的火山口,都可以找到不少有机合成物。早在19世纪初,人们巳在陨石上找到有机分子,它们是有机合成物诞生的重要因素。这种观点认为:地球生命来源于宇宙,陨石是载着生命种子的星际“飞船”,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是由陨石送来的。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中川直截大胆地提出一种新设想:生命的基本物质诞生于漂浮在宇宙的尘埃上,掺杂在宇宙尘埃上的氢等受到放射线的照射,发生反应,形成氨基酸等复杂有机物。

它们随陨石进入地球,形成生命的母体。如果这种见解是正确的话,那么昔日被人笑为幻想的生命地外说又死灰复燃了。

不过,持原始生命产生于地球本身观点的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星体上的有机物,迁居地球的机会绝无仅有,因为它们降落地球时产生的髙温,足以把整个海洋蒸干,令地球成为不毛之地,任何生物也无法在其上生存。由此看来,两种见解都有难以服人的缺陷,两种见解至今还在不断完善,不断争论之中。

据2000年7月23日《大河报》报道,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天文学家,目前仍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生命是否起源于火星而非地球,地球上的生命是否是由陨石带来的?

芬兰研究人员毛利威尔托嫩在给美国天文学会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近来的天文观察和实验结果,使得有关的科学家们越来越相信,我们地球人的祖先很可能是来自火星的“火星人”。

当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生命源于一个类似现代的细菌那样的“先祖”。这个细胞后来进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等各种生命形式。传统的观点认为,地球上第一个这样的细胞出现在35亿~38亿年之前。

然而,一个由10位来自欧美国家的天文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最近提出,比地球小,并且离太阳更远的火星,早在地球冷却前,就已经适合生命的存在。这个小组中的来自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的资深学者米莱考斯基说:“火星先于地球出现生命,我们人类的祖先很可能是某种形式的‘火星人’。”

许多科学家还认为,如果生命形式真的起源于火星,那么,这种生命形式区很容易到达地球的。因为火星陨石是由彗星或小行星撞击火星表面造成的。这种撞击足以将火星表面的携带微生物的岩石抛到火星引力之外的地方。他们估计,虽然只有不到1%的这类岩石到达地球,但它们已经足以将生命的种子传到地球上来。证明这一观点成立的关键在于论证火星上是否存在着或存在过生命。而论证火星上存在生命,就必然论证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问题。

二十多年前,从美国“海盗”号飞船登陆火星时起,科学家就得出结论,火星在距今二三十亿年前可能遭遇过特大“洪灾”,但其引发“洪灾”的水源却不得而知。据“火星探路者”发回的观察结果表明,火星南北两极冰盖宽1200千米,长约30千米,面积比美国得克萨斯州还要大,但只及地球上格陵兰冰盖的一半,是地球整个南极冰盖的4%。研究人员认为火星两极冰盖中含有的水能够填满火星上的一个古代海洋。但有些科学家的观点不一致,认为火星冰盖中水分有限,火星表面上纵横交错的沟渠不太可能是水流冲刷所致。火星北极地区有一个很深的盆地,据推测是由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冰盖就位于该盆地中。但2000年年初,英国科学家对火星“洪灾”又给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洪水很可能由火星地表下的火山运动所引起。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炽热的火山岩浆可能融化火星地下的冰冻层,产生大量的水源,从而引发火星地表洪水泛滥,洪水最终在火星地表深处重新冻结,有一部分可能重新渗入地下。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便有可能存在生命。寻找火星上的生命,人们渴望得到答案。1996年8月,NASA的科学家对一块名叫“阿兰山84001”的势火星陨石进行了分析,它是从南极冰盖中发现的。他们认为这是火星与小行星发生碰撞时产生的碎片,在太空中游荡数百万年后,于几年前落到地球上,认为这块陨石是由古代火星细菌形成的。岩石中的氯是由微生物或其他生命沉积而成的,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化学教授对此提出新的质疑,认为陨石中的氯元素与大气中的氯元素的化学特征相同,而与水中的氯元素不同。不过,从火星上有水的证明巳充分说明了火星上生命的存在可能了。

科学家们也指出,还存在有另一种可能性,这就是生命起源于地球,然后传播到火星。可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机会不大,因为地球陨石是很难击中离太阳系中心较远的一颗较小的星球的。

据英国《新科学家》2000年7月刊载的文章,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千年会议上,美国的科学家提出了一新假说,地球高层大气中的微小水滴具备形成复杂有机大分子的条件,生命也可能诞生于这些水滴之中。这一观点虽然与“火星生命说、”“陨石”说不同,但却有力地支持了地球生命来源于地外的学术观点,解决了有机物在降落地球时被高温所毁的理论缺陷。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海洋孕育了所有的原始生命。然而美国科学家却认为不尽然,他们大胆假设部分地球生命乃“横空出世”。

美国专家对大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近一半杂质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随水一起从海洋中蒸发起来的,它们在水滴周围形成一层有机物薄膜。这些尺寸仅有几微米的水滴在同温层中可停留一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们会彼此融合,并与其他悬浮微粒相结合,使水滴中的杂质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随着水的蒸发,水滴中的有机物浓度越来越高。在强烈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有机物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使简单的有机分子结合成复杂分子。原初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也许就是这样形成的。此外,当水滴因彼此融合而变大,最终落回海洋之中时,海水中的有机物可能在它周围形成另一层薄膜,与原来的薄膜共同构成一个双分子膜,其结构与生物细胞膜类似。科学家说,这或许可以成为细胞膜起源的新解释。

地球人类的起源之谜

人类的祖先是谁?很多对人类历史感兴趣的人都想知道答案。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发现》杂志列举了现代世界十大科学谜团,人类的起源即是其中之一。

其实,探索人与猿之间的空白的过渡环节也一直是现代人类学家的热门话题,化石研究者与分子生物学家之间关于何时出现人类的争论时起时伏。

古生物学家认为,2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不再属于灵长类动物了。

同类推荐
  •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微小真菌细析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微小真菌细析

    真菌就在我们身边,蘑菇就是真菌的一种,除了蘑菇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种的真菌,有些就在我们的身上,只是我们还没有注意而已。真菌是什么呢?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如果说蘑菇,那就是尽人皆知了。其实,蘑菇只是真菌的一种,也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真菌。蘑菇真菌除了以蘑菇的形态表现出来以外,它还会以像细菌一样微小的形态表现出来。最具代表的就是长在人体皮肤上的癣病,也就是我常说的皮肤病;还有一种更为可怕的就是长在肺里面的真菌,长在肺里面的叫做真菌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支气管炎或肺炎,除此之外,真菌还对人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 听妈妈重讲红色经典

    听妈妈重讲红色经典

    听妈妈重读红色经典,就是随同父辈穿越岁月之河。走进昨天,拨动昨日情弦,红色经典所蕴藏着的审美视野与人文精神,也将同样滋养着今日少年的情怀。本书对《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绞刑架下的报告》等五篇名著进行了重新的欣赏。
  • 喜马拉雅狂想

    喜马拉雅狂想

    本书围绕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来,从晚更新世进入全新世,亦即冰后期,具有2500余年为周期的全球性递变,已为世界有关科学界公认。基于这一背景,就寒带、温带、热带地区将发生的灾变和应对措施展开科学幻想——主人公穿越时空帷幕,寻求通过打通喜马拉雅山墙来解决这一灾变环境,情节生动曲折,内容丰厚扎实,故事性强且极富警示意义。
  • 绿色童话书

    绿色童话书

    《绿色童话书》是一本33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三只狗》《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鹳鸟哈里发的故事》《玫瑰公主》……
  • 智慧的悖论

    智慧的悖论

    教育可以改变人生,对于残障人尤其重要。我和很多残障人一样,仅仅是肢体的病患,大脑却是正常的,智力的幼苗需要知识的浇灌。我独自在家,可以看看书,来排遣寂寞,有了打动心灵的感悟,还可以写下来。
热门推荐
  • 虞见阿笼

    虞见阿笼

    多年前的小狼,就偷偷喜欢上了小小的阿笼多年后,男人终于如愿娶了阿笼可这婚后生活就真的如愿吗?闷骚男人很郁闷:我有那么可怕吗?阿笼:……几经波折,到底是天意做人,还是命运的安排???
  • 千年芙蓉终会开

    千年芙蓉终会开

    三个少年(潲雪,安慧彧,司马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张中国地图。只要点击不同的国家、城市或省份,就可以穿越到那里的一段经典历史中。并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见证这千年之间的兴衰,请教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名人……
  • 恶魔校草,都怪你

    恶魔校草,都怪你

    第一次见面女主就一头栽进了男主的怀里。女主一向都都是温和的,呆萌的,可是对着男主她却会有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当他们知道他们是有婚约搬进同一所房子里。两年培养他们的感情,男主向女主表白了,女主也同意了。可是正当他们在热恋中的时候,男主的前女友却扰乱了他们的生活。一切都变了,男主是否还会将心放在女主的手上呢?
  • 凤杳

    凤杳

    那年魔族作乱,太子玄烨领命下凡,她悄悄跟了去,无端惹出一桩情债来,余后千年,因着这情债,她成了六界笑柄。临终前她说:“二哥,我这一生为一个人卑微活了千年,如今好不容易能为六界做点事,却要这样死去了。四海八荒之内,怕是没有比我更我窝囊的公主了。”她痴恋他千余年,又与他做了百年的夫妻,朝夕相处,奈何始终换不来半点柔情。“好在神仙是没有来世的,我再也不会爱上你了。”
  • 老徐的第一本练手扑街之做

    老徐的第一本练手扑街之做

    十年前,李白衣被人从大唐神京掳到了百万里之外的天山中。十年后,李白衣从天山脚下开始了回京之路,这煌煌大唐,就更精彩了起来
  • 为你千千万万次心动

    为你千千万万次心动

    早读打盹,英语短文在眼前逐渐模糊,他从座位上站起来突然低头小声对她说“让我牵一下你的手吧,我清醒一下”......月考结束他们不再是同桌,晚上回家他给她发消息“你突然不在了,有些不适应”......统考前的一晚,他给她讲完题,拉着她的手对她说“你不会离开我吧”,她低头笑了笑,沉默不语...寒冬袭来,“QQ不常用,有事微信吧”六月来临,希望你记得我的好。
  • 陆夫人你又拽了

    陆夫人你又拽了

    重活一世,沈凡凡决定反击。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居然遇到前男友?前男友纠缠不止?抱歉,她没这个心情谈恋爱!陆亦思愤怒:“沈凡凡,你在说一遍,你说没心情谈恋爱?骗了我的人,骗了我的心,还想逃?”沈凡凡,“……”本以为凡姐就是爱玩一点,当有一天第一个马甲掉在他面前时。 陆亦思宠溺的笑着,“凡姐,玩够了吗?玩够了就和我回家”
  • 阿宅穿越成虐文女主

    阿宅穿越成虐文女主

    十八线网文写手顾明晓,在家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床-洗手间;零社交零外出,唯一的交流大概就是和看自己作品的读者叨叨,终于有一天,不过是和网友争执的几句,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穿越了,穿到自己写的虐文小说里,穿就穿吧,还穿成了女主,但是,我们的十八线顾明晓同学是个热爱言情小说的男性写手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