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22000000006

第6章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5)

公平生全力在于性命,命根不断,是非锋起,我此昭昭灵灵,乃自生后入此壳漏子,被现前种种业力[4]驱使。如今三界二十五,有莫不依此为凭仗,以此当主人公。屡闻辩论奇特,乃是依此发出来的。支节恐无始,习气未得剿绝,于应缘处则不相应矣。功名富贵真是令人可爱,大慧斥云:做得官大的无明大,做得官小的无明小,这老汉两句淡话,令人思之有味。学道人真如大火,聚一切大小名相[5]俱不依倚。世上梦幻[6],无有穷极,要得大醒,在于何劫,倘便道一谈,幸幸。

注释

[1]世相:世界表相。

[2]实相:实有本相,为佛教专用术语。实者,非虚妄之义,相者无相也。是指称万有本体之语。曰法性,曰真如,曰实相,其体同一也。就其为万法体性之义言之,则为法性;就其体真实常住之义言之,则为真如;就此真实常住为万法实相之义言之,则为实相。其他所谓一实,一如,一相,无相,法身,法证,法位,涅盘,无为,真谛,真性,真空,实性,实谛,实际,皆是实相之异名。

[3]究竟:佛教语。犹言至极,即佛典里所指最高境界。《大智度论》卷七二:“究竟者,所谓诸法实相。”唐王维《西方变画赞》序:“究竟达于无生,因地从于有相。”明李贽《六度解》:“此六度也,总以解脱为究竟,然必须持戒、忍辱以入禅定,而后解脱可得。”

[4]业力:一种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在道德上所产生的结果会影响其未来命运的学说。业力是组成因果关系的元素。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因此,个人有为自己生命负责的可能性以及责任。而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业力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用农作收成的话说,业力可解释成:假使你播下好的种子,你将会有好的收成,假使你播下坏的种子,你将得到不好的收获。

《法句经》中业的解释是,心是善、恶业的主导者,假使你的语言和行为基于善或恶的发心,则愉快或痛苦(不愉快)将跟随你,如同牛车跟随牛蹄,如影随形般永不离开。

业力就是一种行动,生命体中有一种动力,名叫本能倾向或意识等等,这种固有的习性推动每一种意识,包括推动心理和生理,这一动起来即成行为,这种行为的重复就是习惯,此习惯变成他的个性,在佛教中,这种过程称它为业力。就“业”的终极意义来说,它是有善有恶的,可以是心智活动,也可以是意志作用。佛说:“业是意志力”。如此说来,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以一种实体,它也是一种行为、能力和力量。有人解释这种力量为“行为影响力”,这是我们自作自受。人所经验到的苦乐都是他自己的身、口、意活动的结果。成功、失败、愉快、忧愁,都是由我们身、口、意的造作而来。

[5]名相:佛教语。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南朝梁萧统《令旨解二谛义》:“无名相中何得见有名相?”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罗拏苏伐剌那国》:“其义远,其文博。包含名相,网罗视听。”

[6]世上梦幻:所有的梦幻,包括众生梦幻与非众生梦幻,实有梦幻与寄生梦幻。

解读

禅师语录云:“学道人真如大火,聚一切大小名相,俱不依倚。”禅师此处说的“火”是真火,是灭火之火,不是起火之火,首先要分清,不然就错了,试想火宅熊熊,岂能火上加火?如果你知道这是灭火之火,就知这是火宅克星。学道人学的是什么道?并无别样道,学的就是灭火道。不真不行,真才能破幻。不猛不行,不猛不除魔。真火的特征就是真诚而猛烈。佛法又称真法、正法,无真不成佛。成佛要成真佛,不要成假佛。三藏法师西游,求的是真经,拜的是真佛。有了这个前提,才能看清一切,种种名,种种外相,都传诵,不再俦假山,不再痛饮假水,真山真水见真人。禅师说的一个“聚”字,有一并舍除的意思。事情都是一起来,魔都是一起上,当此时,正显大丈夫斩妖除魔的手段。一起来就一起收,一起上就一起完结。人处世间,眼前每日人潮汹涌,稍有触动,即有暗流蜂拥而上。学佛人视世上事如浮云,不为所动。不依靠他,就不会被连累。不求他,就不会被要挟。不贪心,人就动不了我。不互动,事就消亡。

禅师开示:真火所至,冰雪消融。做个无欲之人,一切事自然消停。名目繁多的世界,问一声“走向何处?”立刻化为乌有。

一别十余年矣,不得日侍左右,饫领教言,徒怀恋慕耳。宗社[1]寂寥,无如今日,单传[2]一路,荆棘丛生。海内参学者虽众,各执己见,不肯知非。欲得个返本归源,光扬祖室者,其在公乎!

此段事决非小根浅识者所能担荷,若非铜头铁额汉子,浑身是胆,未敢撒手悬崖。若肯直下,赤手空拳,一肩担荷,何惜余光照临穷谷耶?

不审日用事作么生?迎接僚属时,政务冗杂时,还生忻厌否?逆境逼迫时,心安寓否?事不称意时,心一如否?六根对物时,人境两空[3]否?形骸分散时,来去自由否?望一一明示。

注释

[1]宗社:较小的僧团、寺庙。

[2]单传:又称心传。一脉传承,故称单传。有时佛法传众不传私,有时佛法传私不传众。

[3]人境两空:内心与外部环境都清静。境是境界的省语,为佛教语。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有时指感悟到的意境。《无量寿经》卷上:“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有时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解脱之道。

解读

禅师语录:“若非铜头铁额汉子,浑身是胆,未敢撒手悬崖。”俗谚云:“苦海茫茫,回头是岸。”回头难,难在身后不堪。回头难,难在前方诱人。然而不回头则断头,不收手则断手,因此威信英雄并非一味前冲,而是能按住马缰。禅师说的好:“撒手悬崖”,紧要关头放弃,往往是明智的,要看放弃的是什么。如果为求佛法,磕头到灵山,这是可贵的,最后一步要走,最后一个头要磕,否则就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如果是为了世间名利,杀个不休,最后一刻放弃,正是智者所为。禅师说“撒手悬崖”极难,必须要“铜头铁额、浑身是胆”的“汉子”才做得到,这就说明了放下的难度要大于进取,忘怀的艰辛要大于记得。然而正因为难,才显出其可贵。当世人争斗不休时,我来包容。当某事、某物、某个位置“抢手”,我来拱手让人。不押宝的人肯定有更大的宝。不赌者不输,不斗者不败。

禅师开示:眼前有万丈悬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悬崖上梦游。要找一个人拉住梦游人的手,这人必须是自己没在梦游。

别后不奉道诲久矣,不审动定如何?近日士大夫以聪明意见,将暂时岐路指为究竟,便抛入无事甲里。道力不能胜业力浸淫,打入尘劳[1]内,几与“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2]此等外道同一窠臼,如此岂唯生死大事不得力,即小小利害已自手脚忙乱了也。如居士根力道眼,迥异时辈,想不蹈此病。

古德云: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竿头进步是所望耳。至于日用行持,尤宜绵密。昔李汉老已明大事而大慧,犹叮咛之曰:日用间当依黄面老子所云,违其现业,除其助因,此乃了事汉无修证中真修证也。居士家尊奉五戒[3],谨护三业[4],此乃悟[5]与未悟所共之行,如日用饮食,必不可废者,莫将逆行菩萨偶尔示现之迹,便附会入一切无碍见解。自己一人其毒犹小,展转相传,写乌成马,将来无忌惮之流,殆不忍言。

山僧往年见刺不破,虽不敢自抉藩篱,误出示人,亦未免有圆滑托大之弊。今喜宰官中黄慎轩、袁中郎兄弟辈同时回头,苦心参禅,真实修行,守护戒宝[6],此乃法门之幸事也。居士是法中有力健儿,但恐休歇太早,智不入微,道不胜习耳。若不回头,此纸即同腊月扇子[7]也。

注释

[1]尘劳:在红尘中劳碌。佛教讲六尘,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相对,为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六尘是外境,六根是内境,必须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才能产生身心现象。心为外境所转,也就是被六尘所动,就会以六根造作善恶、好坏等的行为,佛法称此为造业。其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造恶业下堕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造善业则还生为人,或生天界,享受人天的褔报。但是不论下堕或上升,都是在世间的轮回生死苦海之中。欲解脱,则必须认识六尘是虚幻的、不实的、多变的。《金刚经》把它形容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能够彻悟六尘世界的虚幻不实,当下就是解脱自在。若身心处于六尘世间,而不为六尘世间所困扰、诱惑,就不会起烦恼,称为解脱之人。

[2]般若:般若(bōrě),梵语的译音。或译为“波若”,意译“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为表示有别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译。大乘佛教称之为“诸佛之母”。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不是普通的聪明,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着作中,《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3]五戒: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大庄严经名五大施弥勒问经论》云:五戒名大施者,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众生乐故,以能增长种种功德故。

[4]三业:指身业、口业、意业:身业是身所作业;口业新译为语业,指口所说业;意业是意所起业。

有时指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具称为三时业。

有时指福业、非福业、不动业:又称三行。

[5]悟:吾心为悟,指见心。是禅悟的省语。禅的本意是静虑、冥想,悟与迷对称,指觉醒、觉悟。悟是意义的转化,精神的转化,生命的转化,含有解脱的意义。禅是修持方式,悟则是修持结果,两者是有区别的。中国禅宗学人把禅由坐禅静思变为日常行事,由心理平衡变为生命体验,从根本上改变了禅的内涵。中国禅宗学人还认为觉悟要由日常行事来体现,由生命体验来提升。禅与悟是不可分的,悟必须通过禅来获得,禅没有悟也就不成其为禅。没有禅就没有悟,没有悟也就没有禅。从这个意义上说,禅与悟之间不存在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或者若从禅包含了悟的意义上说,禅就是禅悟。禅宗的认识论,即禅悟,与我们今天以及西方认识论不同。禅悟不能用西方的认识论,如直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质的飞跃等来比附。禅悟自有其特点,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惠能与神秀的争论在于顿悟与渐悟之分。其实,无论顿悟、渐悟,都是顿中有渐,渐中有顿,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一致的,即没有主客之分,于平常心中悟得平常心。禅悟是独特的生命体验。其方法有不可说与无修之修等。

不可说

禅宗认为第一义(或第一句)不可说。《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云:“若第一句中得,与祖佛为师。若第二句中得,与人天为师。若第三句中得,自救不了。”第一义是不可说的。《佛果禅师语录》云:“师升座,焦山和尚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乃云:‘适来未升座,第一义已自现成。如今槌下分疏,知他是第几义?’”就是说,第一义不能说,当一说的时候,已不是第一义了。这些说都是戏论。但戏论归戏论,总得说出来,就用遮诠的方法。说第一义,即不做死语,让人知道什么不是第一义,从而体会第一义。比如,有人问和尚什么是春源一滴水。师云:是春源一点水。和尚没有说什么。你只管问,和尚只回答不相干的话,这就是说第一义不可问,不可说,让你自己明了。说了第一义不可说,则会招来“为什么不可说”一类的问题。故而和尚不说或说些不相干的话,这就是不道之道。

无修之修

就是非修非不修。马祖在南岳传法院整天坐禅修行,对于来访者一律不见。师(怀让)就在马祖面前磨砖,马祖不理会他。时间长了,马祖问师:“磨砖干什么?”师说:“磨做镜子。”马祖说:“磨砖怎么能成镜子呢?”师说:“磨砖不能成镜,坐禅能成佛?”也就是说,坐禅不能成佛,道不可修。马祖问:“什么是修道呢?”师说:“道不是修得的。如果道是修得的,你能修得道,就还能坏道。如果说不修呢,那就是凡夫俗子了。”道是非修非不修,即“无修之修”。因为佛法认为万事万物皆为因果,就有成有坏。若能修则能坏,所以道不能修,不修就是修,故为无修之修。不修,不是不做任何事,而是做事无心,不滞,不住。禅者要在日常起居中做不用功的功,不修之修,即没有认知的对象,也没有认知的主体,即无主客对立。不要想悟道,就整天思量着道是什么?道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主客对立立场了。这样就执着于道本身或悟道本身。有所执就丢失了整体的生活世界。如此则永远不能进入禅的境界而悟道。只有每天并不思量道是什么,也不整天总是要记得不要想道是什么。而是根本不想这个问题,只是如常人一样饮食起居。有一个法演禅师见圆鉴法师。圆鉴法师让他看“如来有密语,迦叶不复藏”一句。一日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早来,我年纪太大了,你去参见白云端和尚。法演到了白云,一日上法台,忽然大悟:“如来有密语,迦叶不复藏。”果然如此。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诚哉是言也。于是颂谒一首:“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向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青风。”悟己所得,并非新得到了什么知识。禅宗人常说:山是山,水是水。在你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你悟中,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前一片闲田地,几度卖来还自买”,田地就是那块田地,本来就是你的,除此另找田地,岂不是多事而造新业。开悟前无道可修,开悟后亦无佛可成,即没有得到什么新的知识或大道。这就是佛传给迦叶禅宗,迦叶从来也没有藏起来,是公开的秘密。

[6]戒宝:以戒为宝。这是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

[7]腊月扇子:腊月不需要扇子,比喻多此一举。

解读

禅师语录云:“学道如钻火逢烟且莫休,竿头进步是所望。”禅师说话,讲俗话,但话中有深意。俗谚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讲的是前进不能停留,然而无休止的进步是可怕的,将很快迷失自己。因此,禅师这句语录的关键在于上一句“钻火逢烟且莫休”,讲学道如钻木取火,一阵猛钻,木头冒烟,但不能“见烟就是火”,还需要继续下力气,烟透了,才会亮出火。禅师这句语录有两层意思,浅层意思是学道要学透,深层意思是见火要住手。“学道要学透”,如果不透,等于不学。不明白的人睁眼瞎,不明了的人做事鬼打墙。一旦透,哪有什么墙,哪有什么鬼,坦荡而行,何等畅快。“见火要住手”,如果不住手,将有断腕之危,甚至有焚身之忧。见火就住,不失为勇者。见水就渡,不失为智者。

禅师开示:学道如钻木取火,为的是取火,既然取了火就应该住手,不然将木烧了是小事,把人烧了是大事。成道之难,不是难在得不到,难就难在得到了要住手。学道学的是“住手之道”。

复方督学讱庵

同类推荐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寻鹿集

    寻鹿集

    这是一本文集,收录了我写下的一些文章,闲着无聊的书友可以翻阅一二,或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这本书,旨在记录生活,从不同的视角解读生活,已完本。
  • 年轻医生

    年轻医生

    五个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室、妇产科、神经外科的年轻医生,通过在医院的成长和经历。
  • 鸾归天下

    鸾归天下

    这是一个看起来好欺负的姑娘最后成了天下赢家的故事。
  • 当法师成为巫师

    当法师成为巫师

    辗转重生的艾伦,一步一步从普通人变为一名超凡法师,带着泰瑞亚的记忆再次重生在哈利波特的世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小白作者第一作,会尽最大努力写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三生造化篇

    三生造化篇

    浩瀚无边的宇宙中,地球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甚至于整个银河星系,也渺小到忽略不计。修真世界,科技文明,流浪星空,宇宙边际,挥手焚灭星河,天地塌陷,万物寂静,言出法随,时间停滞,虚空塌陷。茫茫宇宙中,徐卿的道路清澈无比!
  • 并蒂同生

    并蒂同生

    生活在网络小说世界里的都市讲师,厌倦了在浮华没有信仰的世界一成不变的生活!因探险旅游而进入长白山迷失于峡谷惨死!重生于并蒂莲并灵魂两分,得到轩辕血脉传承!且看同魂双胞男女成神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颜如玉

    毕业前,颜玉借酒浇愁,醒来的时候发现一个男人光光的趴在她旁边,一只手臂还搭在她肚子上。是程书墨!天,这是怎么一回事!心虚的颜玉套好衣服赶紧溜了。六年后,程书墨无视她精彩的表情,脸上带着儒雅的笑,“好久不见。”颜玉差点气到喷血!这个该死的官二代,靠着强力爹,竟然做到了副市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一只外星宠物

    我有一只外星宠物

    宋天材在攀登珠峰时遇险,却幸运的捡到到一只刚刚孵化的外星宠物。宠物开口道:“爸爸,爸爸”宋天材脸黑如碳:“别乱喊,我还未成年哩,会被人笑死的。”宠物龇牙咧嘴:“吼吼...吼吼...”宋天材:“乖儿子,咱回家吧,爸爸给你准备好吃的。”宋天材生无可恋的带着一只会说话的宠物,掀起波澜壮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