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1936年3月,德国进军莱茵非军事区,从这时开始,德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1936年7月,德国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政;1938年3月,德国出兵占领了奥地利;同年9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并于1939年3月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为了解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并建立起进攻苏联的前进基地,德军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立即将侵略矛头指向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首先向波兰发起“闪击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仅有3000多万人口的波兰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虽顽强抵抗了一个多月,最终难逃失败的厄运。德国征服波兰后,立即将军队调到西线,准备进攻西欧。
为了进攻西欧,希特勒于1939年10月9日下达了第六号指令,接着,陆军总司令部拟制了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实际上是“史里芬计划”的翻版,即通过比利时的中部向法国首都巴黎实施主要突击。不幸的是,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西线作战计划的德军军官乘飞机在比利时上空经过时,因其座机在航行中迷失方向,不得不在比利时机场迫降,德军的西线作战计划落入英、法手中。
消息传回德国,德军“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泰因认为,由于该计划已被敌人截获,如果再执行这一计划势必难以达成战略突然性,建议改向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他的这一建议遭到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等高级将领的反对,不过希特勒在仔细权衡利弊后,认为曼斯泰因的建议有道理。1940年2月24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发布了一道指令,正式采纳了曼斯泰因的建议。
经过修改后,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为阿登山区,作战具体安排为:首先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北部,然后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法国的巴黎;在法国马奇诺防线的正面以佯动进行牵制,待主力攻占巴黎绕至该防线侧背时再进行前后夹击,围歼该地法军。
当德军占领丹麦并在挪威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德国最高统帅部认为进攻西欧的时机基本成熟。到1940年5月初,德军已在从北海到瑞士一线集中和展开了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4500架飞机。德军“A”集团军群共44个师,配置在亚琛到摩泽尔河一线,其任务是经由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地区,向圣康坦、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沿岸方向实施突击,割裂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军;“B”集团军群共28个师,集结在战线北翼荷兰、比利时国境线至亚琛地区,其任务是突破德、荷边境上的防线,占领荷兰全境和比利时北部;“C”集团军群共17个师,配置在马奇诺防线正面,其任务是牵制马奇诺防线上的法军;德军预备队共47个师,配置在莱茵河地区。
英、法等西欧国家对当时的战略形势判断失误,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自以为只要严守中立,就能避免卷入战争;法国统治集团认为德国打败波兰后,可能要继续东进攻打苏联,即使进攻法国也要在四五年之后;英国则指望地面作战由其盟国承担,自己只以海上封锁和战略轰炸来消耗德国。因此,这些国家都没有发现德军的战略企图,战前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直到1940年3月12日,盟军的作战计划才最后确定下来。
这个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规定:如果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盟军则以两个法国集团军和一个英国集团军的兵力,在比利时集团军的掩护下将德军阻止在代尔河一线;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以一个集团军群进行坚守防御,并以一个集团军群为第二梯队增援;英国在海上担负封锁德国的任务。
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远征军共有135个师、3000多辆坦克、1300多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上的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荷兰的10个师,比利时的22个师都部署在本国东部国境线上。法国和英军共103个师编为3个集团军群:第1集团军群共51个师,配置在法、比边境和法国北方各省;第2集团军群共25个军,配置在从瑞士到卢森堡的马奇诺防线上;第3集团军群共18个师,配置在瑞士边境的马奇诺防线之后。法军的战略预备队为9个师,也在本国内整装待发。
经过: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在荷兰海岸至马奇诺防线向盟军展开了全线进攻,3000多架飞机突然袭击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一举摧毁了盟军的几百架飞机。同时,德军的“B”集团军群向荷兰和比利时北部展开了进攻,空降兵在其后方着陆,夺占了对方的机场、桥梁、渡口和防御支撑点。
在德国的前后夹击中,荷兰一下子陷入混乱和惊恐之中,荷兰女王及其大臣见败局已定,便乘驱逐舰逃往英国避难。女王临行前授权荷军总司令温克尔将军,要他“在认为适当的时机即宣布投降”。1940年5月15日,荷兰经过五天的抵抗后宣布投降。5月11日,德军地面部队在空降兵的配合下,攻占了比利时列日防线上的埃本·埃马尔要塞,5月17日占领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当德军“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地区实施主要突击时,只有30万人的卢森堡不战而降。
5月14日,德军的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编成的第1梯队通过阿登山地区后,在法军第2和第9集团军接合部色当地区强渡马斯河,并重创盟军。德军占领色当后,以每昼夜20至40公里的速度向西挺进,5月20日占领阿布维尔。5月21日,德军先头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分割了英法联军的战略正面,并以荷、比两国作为空军和潜艇基地,封锁了加莱海峡,阻止英军增援,英法联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
5月23日布伦陷落,27日加莱被占,盟军在海边陷入重围。退守在敦刻尔克的盟军三面受敌、一面濒海,处境极为危急。就在这危在旦夕之际,希特勒却下令坦克部队停止追击。对于希特勒的这一决定,西方分析家认为可能是希特勒想保存坦克部队的实力,以便南下进攻法国、进而迫使英国言和。不管怎么说,希特勒这一命令给盟军一个喘息的机会。5月26日,英国海军开始执行从敦刻尔克撤退的“发电机计划”。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盟军虽遭受重大损失,但总算保存了有生力量。
德军占领法国北部后,为了不让退至松姆河、瓦兹河、埃纳河一线的法军设防固守,立即向巴黎和法国内地发起进攻。6月3日和4日,德军先以大量航空兵袭击法国各机场和重要目标,摧毁了法军飞机900多架,夺取了制空权。接着,德军“A”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分两路发起进攻,很快攻破了马奇诺防线。6月22日,法国被迫签署了停战协定。至此,德国闪击西欧的计划实现了。
结果与影响:在德国闪击西欧的整个过程中,德军只用了44天的时间便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相继沦亡,英国退守本岛、坚守阵地。德国的“闪击战”获得了巨大成功,预定的战略目标也圆满地实现了。德军闪击西欧的目标之所以能够这么容易地实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德国竭力进行战略欺骗和伪装,隐蔽战争企图,达到了战略的突然性。在闪击西欧五国之前,希特勒一再向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保证,德国将尊重他们的中立,不会向他们发起进攻。并且,希特勒还一再向英法两国声称,德国对法国没有任何要求,德国不愿与法国打仗,德国和英国可以实现“体面的和平”等。希特勒的这些狡诈手段,使得英、法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没有觉察到德国的战略企图。
第二,德国能够及时修改作战计划,主要突击方向选择得当,确保了首次突击的胜利。当作战计划落入盟军手中后,德国及时修改了作战计划,改变了主要突击方向。为了隐蔽主突方向,德军还采取了一系列伪装措施,比如,制造假情报,散布“史里芬计划”的作战思想具有永恒的意义;担任第一梯队进攻的师配置在远离国境线的位置,直到进攻前夕才进至出发阵地等。这些措施使德军一开始就突破了对方的防御,达到了首次突击的目的。
第三,集中使用航空兵、空降兵的作用,充分发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快速闪击的威力。在德军的空军夺取制空权后,盟军就失去了行动的自由,防御能力大为削弱。德军的坦克部队在航空兵的支援下行动十分迅速,集中使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这大大出乎盟军的意料,使墨守成规的盟军惊慌失措,迅速溃败。
英、法等国的惨败,教训是极为深刻的。特别是在当时被称为“欧洲最大的陆军强国”的法国,竟然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灭亡,实在让人难以想象。他的灭亡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和平主义”思想影响严重,没有做好充分的作战准备。法国国内普遍存在着一种厌战情绪,贪恋和平生活,法国统治集团战前推行“绥靖政策”,没有做好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准备。而且,法国人自恃马奇诺防线坚不可摧,因而在战争动员、国防生产、部队训练等方面没有做好应战准备,军队战斗力普遍较低。
第二,不能适应德国“闪击战”的特点,军事理论落后。法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中得出结论,只要坚持堡垒阵地和步兵火器相结合,就可以在作战中取得胜利。在这一理论和思想指导下,法军的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防御阵地上,机动兵力很少。当德军闪击法国时,法军的防线很快被突破,而且难以组织有力的反击。
第三,对德军主要突击方向判断错误,战略指挥严重失误。法军在拟制作战计划时,没有想到德军会改向阿登山地区实施主要突击,也没有根据已变化的情况及时修正自己的作战计划,只是仓促应付,最终导致了难以挽救的败局。
相关链接
希特勒的幻想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半,在流经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边境的因河河畔奥方的布劳瑙小镇的一家名叫波默的小客栈里,一个名叫克拉拉的年轻妇女生下了一个男婴。由于克拉拉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早早夭折了,所以她对这个儿子就特别疼爱。这个男孩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1895年,希特勒6岁了,他父亲被调往林茨任职,全家又搬回奥地利。在林茨郊外,他们置办了一所环境清幽的漂亮住宅。不久,希特勒就被送到一所乡村学校上小学。学校离家很远,每天早上,他要和其异母姐姐走一个小时的路才能到达学校。
就在这一年,干了40多年公务员的父亲退休养老。但他很难适应这种退休生活,于是开始与酒为友,消解烦闷。日子一长,就开始酗酒,变得脾气暴躁、易于激动,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用马鞭乱抽,以致于14岁的异母哥哥被逼离家出走。然后,小小的阿道夫·希特就常常成了他爸爸的“出气筒”。
1903年1月,希特勒的父亲在早晨散步时中风而死。对希特勒来说,这是一个转折。14岁的他成了家庭中唯一的男子汉,形单影孤的寡母对他没有任何约束力,甚至家庭中的事务也要受到他的支配。
后来他领到了四年制中学的毕业证书,他虽可继续进入综合性高中就读,但他却不愿吃这份苦,终以自己患过肺结核,繁重学业对健康有害为理由,说服溺爱他的母亲,让其中断了学业,进行休养,在林茨过起他自己称之为“好像梦幻一般”、“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虽然他母亲、亲戚劝他、催促他去做工学得一技之长,但他却在此后两年半的光景里,陶醉在将来做艺术家的美梦里,在多瑙河畔逍遥闲荡,做“妈妈的心肝宝贝”,打发“懒洋洋的日子”,享受“空虚的舒适生活”。
他也贪婪地涉猎书籍、大量作画、欣赏歌剧、参观博物馆,这时的希特勒虽然只有16岁,但已经热衷于政治了,已经成了一个至死不改的德国民族主义者。在这段时间里,作为他日煽动家的希特勒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落落寡合,一种带有自怜情调的唯我独尊和经常突发的一种压抑不住的演讲欲,他对制订“宏伟计划”有着一种强烈的欲望,而对于任何一种按部就班和循规蹈矩的活动则都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