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爆发后,涉足海外投资的银行、基金公司的QDII产品出现了大幅度的亏损,最严重时亏损达60%以上,甚至出现了“三毛钱基金”。
2008年3月26日,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港基直通车”QDII产品由于净值低于50%而进行清盘,持有该产品的客户遭受了近50%的亏损。造成巨亏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全球金融海啸冲击香港市场走弱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的过程中,QDII理财产品遭受汇率风险的短板,可以说在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中,这种QDII理财产品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QDII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仅为20余款,到了2007年,该类产品发行数量一举突破190款。在QDII理财产品纷纷出海、大上快上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投资团队、投资经验和技术积累等并未跟上,未充分考虑客户风险属性等因素,导致产品大面积亏损,遭到投诉是难以避免的。
(3)理财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理财行业刚刚兴起,国内理财师培训、认证机构很多,培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中国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通过与国际CFP理事会合作,已经启动了金融理财师(简称AFP)和国际金融理财师(简称CFP)的两级资格认证制度,但同样面临着理财师本土化和国际化接轨和兼容的问题。因为各国政策、法律、人文历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培训教材和模式。这种形势下培养出来的理财师水平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要将理论付诸于理财实践中去,仍需要漫长的过程。
这对理财培训机构也提出了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经验积累后,我们相信这些机构能培训出大量高素质的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财师。
(4)分业经营的限制。
理财师为客户设计理财规划,要涉及保险、投资、税务、养老、财产传承等多个方面。而在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就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单一金融机构仅能提供片面的、不成熟的理财业务,且分业经营制度使得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业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受到影响,对于理财客户来说,更趋向于接受全面的一站式的理财服务方式。
银行的一些理财经理,他们基本都不懂基金、股票、保险方面的知识或者经验,在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时,也仅限于范围很窄的银行理财产品或者银行代销的基金等。
按照全球金融发展的轨迹,混业经营是大事所趋,国外金融机构因具有混业经营的体制,理财方面能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理财服务,且理财中间业务贡献了相当大的利润。随着海外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带动着中国金融机构走向混业合作的大趋势。
2009年6月份在中国金融领域发生了一件大事,深圳发展银行宣布计划向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每股18.26元的价格定向增发至少3.70亿不超过5.85亿股的新股。这次购并实现了市场化的金融整合,将大幅上升中国平安的银行业务,这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大动作。
完成收购后,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银行在资产规模扩大的同时,可借助深圳发展银行在全国布局已久的网点展开银行业务,实施保险和银行业的优势互补,平安将成为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从平安和深发展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更重量级的金融整合、金融混业经营的大戏将上演,金融机构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平台,将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专业化服务。
4.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
首先,什么叫第三方理财呢?通常我们所说的第一方指客户,第二方指银行,传统的理财方式是第二方将理财产品卖给第一方。而第三方理财是指那些独立的理财机构,它们不代表银行、保险、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能够基于客观、中立的立场,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及理财咨询服务。
第三方理财起源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2003年我国开始出现第三方理财机构,在2004年很多公司经营难以维系,2005—2006年进入行业缄默期,2007年10月红杉资本宣布注资诺亚财富,预示着中国的独立理财顾问机构开始驶入资本轨道,第三方理财公司进入创业高潮期,2007年国内第三方理财公司约有近万家。
1.第三方理财的特点
独立性:第三方理财坚持相对独立的立场,完全站在客户的角度、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构建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组合。通常第三方理财机构仅提供专业的理财建议,不涉及打理客户资产,因此能保持独立的第三方立场。
客观性:因第三方理财机构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没有银行理财师推销产品等业绩压力,因此,在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时,能保持客观性。比如同样是介绍理财产品,第三方理财师会客观分析产品的风险、收益、流动性等各项特性,尤其对风险要如实告知,而银行理财师可能迫于营销业绩压力而仅强调收益而忽略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
中立性:相对于和客户有着产品买卖关系的金融机构来说,第三方理财具有相对中立的特点。有些第三方理财咨询公司具有很完备的投研团队,建立了完善的模型等对理财产品和服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他们没有任何自己的投资或保险产品,不管理任何基金,因此,在理财服务中能保持中立性的特点。
个性化:第三方理财机构为客户提供的是个性化理财服务,理财咨询或者理财规划等都围绕着客户的需求,个性化、量身定做成为第三方理财的特点。
2.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种类及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作为第三方,以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为对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代表公司:普益财富资顾问有限公司。它是国内理财市场中一家集理财资讯、数据分析、行业研究、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为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部、财富管理中心等高端理财市场以及个人投资者提供专业服务。
盈利模式:向投资者出售服务终端,收取服务年费。
普益的理财服务终端主要向个人投资者提供服务,普益公司也通过数据终端,向机构用户提供理财市场的数据服务。
(2)为高端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代表公司:诺亚财富。目标客户锁定于资产百万级的富裕阶层,通过理财顾问免费为客户做个性化的理财规划,赚取金融机构产品的佣金。
诺亚一般通过理财讲座、举办论坛等形式来开拓客户群,理财师免费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理财规划是诺亚积累客户的最主要手段,一般可提供投资规划、风险管理规划、税收筹划、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养老规划和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据诺亚财富介绍,根据客户总数收取费用的数据库销售模式,已成为当前主要的收入来源。
(3)资产管理类第三方理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