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元稹和白居易都是中唐诗人,同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并称“元白”。而且就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言诗者称‘元、白’焉”(《旧唐书·元稹传》)。因为他们主要文学活动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所以把他们的诗及仿效他们的诗统称“元和体”。“稹尤长于诗,与白居易相埒,天下传讽,号‘元和体’。”又因为他们的诗集分别称《白氏长庆集》、《元氏长庆集》,故称他们的诗为“长庆体”(宪宗殁,穆宗继位,改年号为长庆,即821-824年。期间元白诗歌分别编辑成集,故名)。同时,他们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又称他们的诗为“新乐府诗”。
元白在政治上、文学上志同道合,成莫逆之交。诗文倡和、书信往来,彼此交谊极深。就连《白氏长庆集》也是元稹“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编辑成集的。
元白诗歌倡和颇多,在《白氏长庆集》中如《赠元稹》、《寄元九》、《和元九悼任》、《曲江忆元九》、《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叹元九》、《忆元九》、《见元九》等俯拾即是(尚不含题中未出现“元稹”、“元九”者)。
这首诗是诗人最早赠元稹之作。从《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题下作者原注知,这首诗作于元和初年。元和元年元稹以左拾遗屡上疏论时事直言,被贬为河南县(今属洛阳)尉;元和四年元稹因弹劾节度使严砺违法加税诸事,为执政者所忌,还,命分司东都(洛阳),本诗即写于元稹在洛阳时。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要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作为诗人最早赠元稹的一首诗。前四句写诗人从进士及第授校书郎的贞元十九年(803),到元和四年(809)前后,七年在长安,所交的挚友只有元微之你一人,这才知道交友难啊!
接着用“岂无”两个反问句,肯定元稹这个人有异于他们,很多年以来相互倡和使人永远不会遗忘。“要津”,水陆要冲之地。古诗有“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之句,后以居要职者为要津。“之子”第二人称,犹言这个人。“谖”,忘也。“要”,即“和(hè),跟着唱”。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两个巧妙的比喻。“有节秋竹竿”乃全诗之主旨,为人为官之道在“有节”,在“人格”,这是元白交谊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诗人另一首诗《赠微之》有云:“昔我十年前,曾与君相识,曾将秋竹竿,比君孤且直。”是“有节秋竹竿”最好的注脚和阐释!
“一为同心友”八句,忆及往昔的交游情谊。自从成为同心好友,“三及”即多次同处,那真是美好的年华,或是花间跨马游赏,或是雪天饮酒欢唱,两人横门、陋室相互迎送,不着那些佩带冠冕,春风红日高升睡觉,秋月夜深看花,自由自在,风流潇洒,无拘无束。
结尾四句,是说两个人交游日深友谊无限,既不是为了同登皇榜,也不是为了同署官位,哪是为什么呢?“所合在方寸,心源是异端”。“方寸”:又作“方寸地”,指心。这正是两位诗人友谊的惩结之所在!
“有节秋竹竿”是全诗的主旨。元稹在后来的和诗中,也拈出此句着笔。这是元白彼此对“孤且直”的赞许,也是元白为人处世做官的原则。诗中“秋竹”同《云居寺孤桐》之“孤桐”,相映成趣,足以说明元白的相同志趣及其在当时刚正不阿的处世态度。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对后世影响很大。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临江仙〕词中“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承白诗之语,而改“竿”作“筠”,《瓮牖闲评》则评论认为“改‘竿’为‘筠’,遂觉差逊”,是很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