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这首诗大约写于宝年间(825~826)诗人在苏州刺史任上。当时,朋党倾轧,宦官专权,唐宪宗被宦官杀死,穆宗在位仅四年,敬宗上台才二年,于宝二年又被宦官杀死。就是在唐敬宗短暂的两年中白居易写了此诗。
白云泉,在苏州西南二十里的天平山上,据史籍记载:“此山在吴中最为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吴郡志》卷十五)、“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山》)。山上岩峻峭青松蓊郁;山腰建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泉水清洌晶莹,自白居易题此绝句后,“名遂显于世”,有“吴中第一水”之誉。白云泉是天平山半山腰的名胜。吴中,即苏州。天平山有“枫、泉、石三绝”之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起句即点明白云泉之所在,交代了题目。尽管无什么令人惊讶的,但却给人以清静闲雅之感,青山、白云、山泉,俨然人间仙境。他远离朝廷,遭到贬官,“兼济天下”之志渐减,“独善其身”的“知足保和”思想增长,名山胜水的壮美景色在诗人眼中也是那么闲静:“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悠闲自在,舒卷自如,了无牵挂;泉水清澄透澈,淙淙流泻,从容不迫。状云绘水,描慕“云无心以出岫”的情状,形容“水性自云静”的境界,与其说是对云水悠闲自得的情韵神态的绝妙拟写,勿宁说是诗人此时此际自我心灵感受的坦露与写照。两个“自”字连用,自由自在、逍遥自得。云水与诗人,物我融会、物我契合,移情注景、景中寓情。当时,已经五十四岁的白居易,由元和谏官被贬为江州司马,到杭州、苏州刺史,实际上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仕途的坎、官场的失意、政争的严酷,诗人的斗争锐气顿挫,那种“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李都尉古剑》)的气慨早已烟消云散,而“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的心态也已根深蒂固,他在杭州、苏州的诗中亦多有反映和流露。于是引出“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的感慨。
其实,诗人面对白云泉是有所感而发的。宝中,白居易身为苏州刺史,“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秋寄微之十二韵》)公务极其繁冗,今日面对白云泉,不禁产生企慕之情,所以才发出“何必”、“更添”的质问和希望。这里一种期望尽早脱离俗务,也就是“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绪的流泄,表现了诗人晚期“随遇而安,出世归隐”兼济之志别移的情感。
这首七绝运用象征手法,写景抒情,景中寓志,寄托遥深,意在象外。写景深得云泉山水之神韵,抒情恰收意在言外之妙谛,抒情与写景紧密结合,言近旨远,理趣盎然,二十八字,“小小题目,说得高超,唤醒热中人不少。”(《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在艺术技巧上,诗人摹绘白云、泉水的优美飘逸神姿情态,使之人格化、形象化;点击个人闲适独善心志向往,饶具风趣与清新之感。如清文人田雯所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全诗“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风格浅淡朴质、明快简练,恰似一幅明丽素洁的淡墨山水染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