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15500000066

第66章 社区建设:目标选择与行动效绩(1)

蔡禾

自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开始,“社区建设”这个词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政府都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而且它已经成为一个在城市实践中轰轰烈烈展开的行动。不可否认,已经开展的社区建设行动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实效:小区变得整洁干净了,花草树木多了,购物方便了,小区文化娱乐设施完备了……但是,随着社区建设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显现了出来,社区建设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面临一个直接影响城市社会、政治发展的选择问题,问题的核心是:社区建设是一个政府行政事业还是一个社会事业?事业性质的选择不同,社区建设的目标就不同,社区建设的行动方式也不同,社区建设的行动绩效必然不一样,而由此形成的城市中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不一样。

一、社区建设问题的提出和组织选择

城市社区建设在20世纪末的中国提出不是偶然的,一个显而易见并为政府广为宣传的原因是政府为适应经济体制转变而政变城市管理模式。具体来讲它与以下三个方面相关。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政府主要是依靠单位来实现城市管理,这种管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城市人对单位几乎不可分离的全面依赖上。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非经济职能从单位中分离出去,因此需要有新的功能替代组织来承担由单位分离出去的职能。

2.改革不仅仅使政府与企业分离,也使政府以往通过单位实现对社会的控制明显减弱。在这里,社会是指一个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相互互动构成的领域,是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领域。因为当人们与单位的关系契约化后,人们的非职业活动就不再受单位的约束时,日常生活成为相对自主的领域,各种表达自主利益的社会聚合会由此产生,政府需要一种新的形式实现对社会的控制。

3.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职业流动和人口流动大大加快,伴随这些流动产生的诸种社会问题也相应增长,原有体制下对城市人口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应,需要有新的形式来实现对城市人口的管理。

显然,要解决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城市管理结构的重心必须由原来以工作关系为纽带的职业单位转向以居住关系为纽带的空间单位。因为诸多社会职能的实际运作、社会问题的产生、人们的日常生活总是在一定的居住空间中展开的,这个空间单位被我们称之为“社区”。社区成为新形势下城市管理最基层的组织形式。近年来围绕“社区空间范围应该有多大”的问题人们多有争论,有主张以街道为空间边界的,有主张以原来的居委会为空间边界的,有主张重新规划边界的。人们也提出了许多界定空间大小的依据,如有助于管理、有助于社区互动、有助于社区认同感形成等。其实,只要社区建设是一个行政目标,对于政府而言,社区空间大小的界定绝不像有些人提出的那样,要有利于建设一个腾尼斯的“熟人社会”,实质是如何有利于社区行政管理的效率,即多大的空间是最有效率的城市基层管理空间和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最有利于实现城市社会的管理。

随着城市重心的向下转移,各种从单位分离出来的职能和新形势下的新的职能要求一起涌到了社区层面,如果我们将现阶段存社区建设中提出的种种任务作一个归类,大约包括四个方面的职能:一是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属于政府的职能,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人口登记和管理等;二是组织便民性质的活动,如安排小商品供给和家庭服务进社区等;三是提供社区公共产品,如美化社区环境、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对社区内弱势群体开展照顾等;四是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在我国城市政府现有的组织架构中,街道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最基层的政府行政组织。显然,要有效履行如此复杂和繁重的职能仅靠原有体制下的街道权限和人力物力是无法完成的,街道组织的扩张成为必然。这种扩张从横的方向上看是街道组织自身的膨胀,即编制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行政级别上升、权力加强,这一过程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然而横向扩张总是有限的,一来它受到政府规模的限制,二来街道辖区地域广大,街道工作人员难以与居民进行育接互动,从而难以最直接有效地实现对社区的治理。因此,城市管理结构中的基层组织形式不可能停留在现有的街道,它需要继续向下延伸,有更为直接面对居民的组织形式。

结果是:居委会成为这一制度选择的结果。居委会这一过去几乎没有人关注的“自治”组织在城市政府行政管理结构中的地位上升了,在大多数城市,居委会改名为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建设受到重视,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得到增加,居委会工作人员得到扩充并逐渐正式化,居委会直选被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一个被称与村民委员会选举具有同等政治意义的居民委员会直选也在城市中展开。

二、作为政府行政事业的社区建设

从国外成功的社区建设经验来看,社区建设是一个政府与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协调的结果,而一个自主自治社会的形成是实现这种参与协调的前提。改革开放不久,我国政府就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口号,国家期望从企业分离出来的职能不是由国家捡拾回来,而是通过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来完成。社区建设与居委会直选、居民自治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几乎同时提出来的。从直观的层面上看,政府这样做是试图通过推进居民自治来培育一个自主的社会,是与国际上社区建设的经验相一致的,但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可能与以上解读相背。

自社区建设开展以来,大量的城市管理职能向社区转移使得居委会日益被淹没在政府交办的事务中,原本属于“自治”的组织被行政化、科层化,目标政府化;居委会人员日益“公务员化”,居委会直选的居民委员被纳入政府编制,公务员的任职标准进入居委会委员的选举标准,向公务员身份的转化成为居委会委员的目标取向,我们的政府可能从来没有如此庞大的领取政府薪金的街道和居委会职员队伍。用街道和居委会人员自己的话来讲,居委会不过是街道政府的“一条腿”,社区建设不仅没有使这条腿独立,反而使它长“粗”了,居委会实际上无自治可言,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成为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城市居委会直选也没有带来居民对民主改革的喜悦,居民对选举的参与热情恐怕远没有政府预期的高,一些地方为了吸引居民参加选举不得不靠派发礼品。同时,我们的政府也从来没有像今天搞社区建设这样管理如此多的社会事务,从环境美化到活动中心建设,从退休安置到残疾康复,从便民服务到街头广场文化……为了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取得社区管理的合法性认同,政府不得不几乎包揽了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如果说以往是单位办社会,今天则有政府办社会、政府办社区之趋势;如果说以往是单位社区化,而今天则有社区单位化的趋势。“小政府”没有出现,真正自主、自治意义上的“大社会”也没有出现。

为了办好社会,办好社区,基层政府面临巨大的社区建设财政压力,因为市、区二级的社区建设财政拨款在大多数城市难以满足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和基层政府追求“政绩”的要求,这种财政压力导致基层政府追求自办经济的冲动,社区服务成为许多基层政府合法垄断的经济产业。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许多名目上是社区建设的行为实际上与社区建设的本质相背(例如许多街道政府在马路两旁随意占道搭建临时建筑出租给商铺收取管理费),也使政府在市、区两级政府从直接经济活动中退出的同时却在街道基层走进了经济活动。

这实在是一个悖论,政府积极主动地推进了居民自治,但作为自治的组织(居委会)实际被纳入城市社会管理的架构,最终成为政府领导和指挥的、对居民加以管理和控制的基层行政单位;政府想通过自主自治的社会来使政府脱身出社会事务,但最终却是自己在办社会,甚至自己办经济。

在这里,一个问题提了出来:如果城市管理客观上需要在街道组织之下设立一级最基层的单位,政府为什么不直接设立,或者将居委会转变为正式的政府行政部门,而是要选择居委会这一在法律地位上属于“自治”的组织形式?而且政府还在城市中积极推进居委会直选这一具有明显政治改革符号意义的行动?仅仅从政府城巾管理的行政效率而言,在街道之下设立一级正式组织完全有可能比现在以居委会作为最基层组织更有行政效率。事实上,在目前的城市居委会直选中,担心当选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不听话”、难以控制和领导是绝大多数区街政府官员的忧虑。

对我国现阶段产生的居民自治、居委会直选实际上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一是从政府行政的角度解读,它是政府在建构新的城市管理的科层模式,从而加强政府对基层社会管理的行动能力;二是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解读,它是城市政治改革的一部分,意味着民众自主管理并实施对政府行政的监督。笔者更趋向于第一种解读,当然这并不是说居民自治、居委会直选对第二种解读毫无意义。

其实,这种以“民治”的形式实现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在中国的历史上由来已久。在封建中国的大多数朝代里,“官治”都只到县一级,作为社区的“乡里”并不是政府行政权力的一级组织,乡里始终是靠“民治”维持秩序。也就是说,虽然基层社会管理的组织架构--保甲是政府设立和制定的,但这一组织架构中的工作人员却不是“政府官员”,而是由民间推举产生,实行“民治”。

为什么国家要以“民治”的形式实现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对于这点可以从经济学的立场去解释,即“民治”可以起到精简政府机构、减少政府人员、节约政府开支的作用。这个解释有一定的说服力,在对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居委会的理解上尤其有效,因为那个时候居委会干部确实是没有薪金的,居委会工作完全是靠热心人士自愿参与开展的。但这个解释对现在的制度选择则并不充分,因为通过社区建设,我国现有的城市居委会都已经有了固定的编制,完全由政府支付工作人员的薪酬和办公经费,如同一级政府行政,只是名义上他们不属于政府机构或公务员编制罢了。笔者更愿意从政府管理的合法性去解释“民治”的由来。许多人喜欢用“总体控制”这个词来表述高度集权的体制,喜欢用“原子化”这个词来表述在这种体制下的民众,认为他们是没有利益表达的通道,没有任何自主行动的空间,受到全面的、超强的控制。我以为这种观点过分强调压制的一面。实际上除了在人被作为物品隶属于主人的奴隶社会,其他任何社会的政府都要寻求民众对治理者的合法性认同,而且治理越是接近基层,越是直接与民众打交道,治理者的合法性越重要,而“民治”显然比直接的“官治”更容易得到合法性认同。因为“民治”的领导者是社区的“内部人”,与社区居民存在日常生活层面的交往并容易了解和认识社区的利益。一般来讲,社会利益的冲突总是从基层开始,在基层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才向上发展,所以居民对基层治理的合法性认同有助于社会冲突被消化在有限的空间而不至于动摇更大范围的秩序和稳定。社区是一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领域,是一个更多体现非正式关系的共同体,因此社区治理往往要借助的是地缘、血缘、情缘,“熟人”和“面子”在社区治理中往往是有效的,因此,“民治”比“官治”能有效、合法地运用非正式关系介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实现基层的治理。更重要的一点是,“民治”使政府有了规避冲突的形式,因为以“民治”形式治理社会基层可以使许多始发于基层、原本属于“官治”的问题形式上转化为“民治”的问题,使官民冲突变为非官民冲突,政府与居民之间的直接冲突被最小化,从而减少了对政府的压力,“官治”总是在“民治”失灵时才出场,这为调整原有的治理规则,保持“官治”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提供了机会。

我们常说在改革开放前的体制下,政府直接实现了对个人的全面控制,其实这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即使在当时政府也没有直接对个人实施控制,对个人的控制是建立在单位制上的。而单位实际上存在一个个人与组织“讨价还价”的空间,因为政府制定的政策在单位内有一个如何执行的浮动空间,这就把原本属于个人与国家的冲突转变为个人与单位“讨价还价”的冲突,单位的职工代表大会往往承担了“讨价还价”的角色,因此它也具有“民治”的性质,所以单位管理者对职工代表大会给以他的合法性认同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此可见,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治理架构中存在的“民治”实质上是以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官治”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政府权力运作的辅助形式,是服务于政府管理行政效率的。所以,目前推进的居委会直选在社区建设中的价值主要不在于政治改革方面。因为,如果作为一种政治改革,居委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就不应该仅仅在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它还应该是一支代表居民众利益、参与政府管理、监督政府公共资源使用的力量,显然居委会不具后一种性质。

同类推荐
  • 向往山之风情

    向往山之风情

    大师们陪你一起跨越心中的那座山。山岳信仰是自然崇拜的一种,特别是与山岳关系密切的民族,会对险峻的自然环境抱持着敬畏之心,他们深信山岳之地是具有灵力的,越是人难以靠近的严峻山脉,产生的敬仰之情则越发深远。本书收录了喜欢登山的知名作家和有名的专业登山人员的作品。
  •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记忆:一九八四~二〇一四诗选

    “朦胧诗”的重要诗人之一。诗风较之其他几位代表性诗人更为平易轻淡,但自有其独特追求和隽永意味。此诗集所辑作品跨度凡三十年,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创作实绩。作者简介林莽(1949—)原名张建中。在北京上小学、中学。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队,同年开始诗歌写作,“白洋淀诗歌群落”代表诗人之一。1975年回到北京,曾在中学和大学任教,1992年到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工作,1998年到《诗刊》工作。著有诗集《林莽的诗》、《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林莽诗选》、《林莽诗歌精品集》等七部。另有诗文合集《穿透岁月的光芒》、随笔集《时间瞬间成为以往》、《林莽诗画集》等。
  •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苏轼的词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以清旷之气登大雅之堂。他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从他的笔端,我们感受他美丽而别有趣味的人生:年少的轻狂、与友人同醉的畅快、与手足聚散的不舍、大彻大悟的轻松;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面对命运的捉弄,他深得其乐、尽情享受,向世人演绎“宠辱不惊”的风华。读他的词,可以爽口,可以怡情,可以遣怀;品他的人生,感动、敬佩、怜惜相互交织。正是这种超凡的魔力,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不管社会如何变迁,苏轼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喜爱,去思索,去体味。
  • 红楼望月

    红楼望月

    刘心武先生十几年来倾力从秦可卿这一人物着手,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佚,极尽精微。本书以当年的《秦可卿之死》《红楼三钗之谜》《画梁春尽落香尘》进行修订,融入对康熙朝废太子胤礽及其儿子弘皙的命运对曹雪芹家族荣辱兴衰的巨大影响等多方面文字,又新增七万字文稿,辑成此书,系刘心武先生至今为止红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书。
  • 真爱,37℃

    真爱,37℃

    他们都是《读者》签约作家,他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启迪》等畅销期刊上,他们在中学生中有亿万“粉丝”……他们的作品频频被选用为全国高考、各省市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他们的美文最适合作为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中学生知道这个秘密,四处搜寻他们的美文;家长也知道这个秘密,纷纷购买有他们作品的报刊;语文老师更知道这个秘密,想方设法收集他们的文章,供学生考前阅读……他们就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读者签约美文作家丛书》的作者。《真爱37℃》为丛书的其中一册。《真爱37℃》收录了《读者》签约作家李丹崖的经典作品。
热门推荐
  • 凤惊帝凰:圣女小小姐

    凤惊帝凰:圣女小小姐

    她,琼莲第五世家,韩家痴傻草包四小姐,遭世人嘲笑,鄙视。笑话,再一睁盻,她便是杀手之王,鬼魅。说她废柴痴傻?不好意思哈,她有上古魔兽当坐骑,大半个琼莲势力当后台,丹药什么当糖吃,随手炼器便是神器,万人之上的青莲圣女。倾权天下,一柄青色净莲神剑杀遍天下!让她不高兴的,死;动她下属的,死;在她面前装逼的,死。本来是天下无敌,唯独夜夜被人操练。某日,她扶着快累垮的腰身,怒言:“国师大人,你我一日夫妻百日恩,我让你娶小的,或者你休了我也可以。”某国师大人眯着眼欺身而上,暖味道“娘子还真是贤惠呢,可是为夫只要你一个。”房间温度瞬间上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易烊千玺南柯一梦

    易烊千玺南柯一梦

    叶梦柯曾以为:自己永远不会有喜欢的人,可是后来有了那个人很优秀很优秀后来才发现优秀的人啊她配不上他【短篇,请勿上升真人,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抄袭】
  • 当末日来临之前都要玩游戏

    当末日来临之前都要玩游戏

    当这个星球世界末日来临之前,觉醒了某道意识,让人类尽量都要玩游戏。游戏当中隐藏着什么契机,会改变末日的结局?且随着主角玩游戏的过程去一步步去揭开……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运由天

    运由天

    人尽事,运由天。一个修为尽废的人加入了一个最废的宗门。没有逆天的资质,没有奇遇和金手指,洛开尽人事以待天命,终于开启了一条不一样的修行大道。重振宗门,化解陈国的百年恩怨。逆水行舟,破解异位穿越者的千年阴谋。
  • 一心快乐灿然花开

    一心快乐灿然花开

    生活好了,心情不好了?快乐,是每个人的追求。我们要把对快乐的向往变成现实!罗伯特·霍尔登说,快乐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权利。没有任何事物能让你不快乐,只有你自己的心。一个人的心就那么大,要节约着用,少装一份苦闷,就能多装一份快乐。本书部分文章曾被制作成电视散文、广播美文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播放,部分文章多次被各电视台、广播台的众多栏目采用。真正的暖心之作,著名作家梁晓声、《知音》杂志主编王应鲲、知名美文作家感动等联袂点评推荐!集感性、理性、悟性于一体,赋予你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语一快乐,一句一暖心。
  • 灵异修仙界

    灵异修仙界

    荒野小村,全村闭门不出,诡异的神像,这个被黑暗和迷雾所笼罩的诡异世界
  • 前世今生:闯六界

    前世今生:闯六界

    为了爱情,前世她剃掉仙骨成为凡人。今生,一个满怀梦想的女孩,来到奇异时代,不料妖孽横生,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竟有如此神通之处。被天帝赋予了前世的记忆,是选择完成前世并未完成的使命,还是回到现代做一个平凡的女孩子……面对真爱的降临,是选择家人?还是留在爱人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