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5700000027

第27章 正信希有分(2)

所谓“种诸善根”,并不单指后来佛教出现后的“六度波罗蜜”, 持戒、 布施、精进、禅定、智慧……之类,而是指的“宇宙—生命”系统中十方三世普遍存在希望过好日子,或者可以说是希望“解脱”,低者可以是希望“发财升官”之类的“明德”。一切众生都想活得更好的行为,用阿弥陀佛的话说是“誓拨生死勤苦之本”的行为,都可以说是“种诸善根”,不要把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的对立区分,引申到“种诸善根”中来,那就有了分别心了。个体人的行为,相对于一定的文化历史背景,有真善美、假恶丑之分;从法身说,真善美、假恶丑都是法身本有。法身无有的东西,在化身就不可能存在。从报身说,报身是因缘运动、变化显化出的产物。在因缘运动中,真善美、假恶丑,舍了哪一个面,都无法构成运动、变化,“矢量”都是趋于“至善”。这样一来我们就超越了具象的我人众生寿者,不以它为标准了。所谓“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就是指的一切众生,事实上还是指整体而言,因此自会有人相信本愿。反回头来说,这段经文充分表现了释迦坚信,既然我能想到“本愿”,便是本愿因缘已经在世间成熟,因为这不是我个人的智慧,是阿弥陀佛的般若智慧,这就是说一切众生都会信的,只是由于因缘的缘故,有迟有早罢了。

所谓“持戒修福”者,正是指那些可能早知道、早相信释迦已经救度完了众生的人。这些人虽然还在“修福”,想通过自己的善行为下一世积累福报,毕竟是知道了善与福相依存的道理,比那些只顾眼前利益大贪特贪的人,觉悟得早一步,深一步。这种人有可能早信如来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至于形成这个大愿的具体道理,未必可以一下子全明白,但在大愿的催促下,还是会明白的。

所以我们说佛学不是某一个天才主观臆想出来的“学问”、“思想体系”,是一种再现实不过的力量。这个力量也不是某一个人的神通、特异功能,而是众生早有、众生本有的整体历史进步的力量,只因因缘不熟,未显化为报身之德罢了。一度形成报身大愿,其力量不可比拟,其真实不可怀疑。

释迦牟尼坚信自己的学说思想,尤其是其愿力,是完全可以被众生理解的,因为他相信这学说思想,这愿力,不是他的,是众生本有的大愿的报身必然显化。

这里不存在南老说的哪一个人修不修的问题,只有因缘。诸法因缘生,只有“宇宙—生命”整体的因缘是真实的,至于反映到众生的心相上的是什么东西,那是个人因缘的问题,完全可以千变万化、千奇百怪。

“无量千万佛所”即众生,众生与个人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无处不显处处显,一人信了人人信。信与不信还是个幻相,但最终一切众生都得信。

众生从来没有不修行的,真善美是修,假恶丑未必不是修。

众生即如来

在说明了众生最后必然会全都相信如来大愿之后,释迦接着说“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

我们真不知南老是如何理解的,经文说得非常清楚,只要一个人一念生净信,如来悉知悉见,并得无量福德。只是在解释为什么是如此时,释迦才重提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三个字就是证明。但我们的南老在对“净信”两个字大作一番文章之后,对“如来悉知悉见”一句根本没讲,直接就说这句话是说:“(如来)我统统知道,我也亲眼看见这种人当下已经得大福报了。”

这是什么意思?头上三尺有神明?释迦没有死?还活在冥冥之中?现在释迦还在看着我们,审视我们?南老反复强调自己是反对迷信的,更反对那种见神见鬼见佛的现象,为什么到了这里不讲了?佛在哪?他怎么知道我们会信他的大愿的?为什么滑过去了?这真是让人无法解释。这和南老没有真正吃透《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见众生相无寿者相的真理有密切的关系。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不容易,但不是教给人们一种“用心”的法门,哪个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不是个心理学问题,也用不着人们为此四相去修行、去修养、去修炼。越修行越修养越修炼,四相越严重。

关键是南老不知何为佛,何为如来,不知如来在哪里。讲起道理来也许知道,真正理解起经文来,全忘了。

如来,不可以身相见,作为愿力,他已经入了一切众生心,入了一切因缘,所以我们称他为圆满报身。如来发了大愿,“灭度一切众生”,这大愿入了一切因缘,至于何时何地在哪一个众生心中显化出来,那就看因缘是否成熟了。如果有一个众生知了大愿的实质内容,就是已经被如来所“灭度”,就是已入了“无余涅”,非成佛不可。这便是一念“净信”,不是众生心净与不净,而是这个念头本身是否是真正明白佛的大愿完整内容,知了,便是“净信”;至于知了以后,你再不信,没有用。知了,便是“净信”。在知的同时就怀疑,也没有用,还是“净信”。

南老,你不是讲过《楞伽经》吗?一念“净信”,就是如来的“无漏种子”,“知”了,通过你的前六识入了你的阿赖耶识,你能改变他吗?众生念中的有漏种子能改变佛的愿力的无漏种子吗?改不了,那这个人就便非灭度不可。佛的愿力强制你“不受后有”,这不就是成佛吗?如果用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就是历史实践对个体人的强制力,这是由不得个体人的主观意识的。

所以,只要一念知了佛的愿力的全部内容,便是“净信”,金刚种子、无漏种子入了阿赖耶识,谁也改不了。

你一个众生自己无论如何修不出一个“净信”。正是在这个“净信”上,历代大师作的文章太多,不知把多少众生,隔在了佛的大愿之外。

例如,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对这个愿的净信,第一是闻名号,即闻“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第二是知“必生”,即必成佛。这个愿力的内容知全了,就是“净信”,未知全,只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也是净信,早晚会知“必生”、“必成佛”。这一愿力和《金刚经》的“灭度”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是完全同一的大愿,只不过说法不同,这在前文已说明。知佛灭度了我,早晚必知我已入“无余涅”,因缘早晚会令你知。佛的大愿本身是“净”,不由你不净。“净”的本意是历史的现实的真实运动,而不是道德观念、思想观念。

南老把“净信”完全说成是要求众生修成一个只具“净”的大脑,只具“净”的心,这可能吗?众生心,本无心,因缘所生心,众生心能“净”,因缘便有常;因缘有常,诸行便有常,诸法便有我,这是哪门子佛法?

如果众生心,可修成“净”的大脑,“净”的心,《金刚经》就不会说“一念生净信者”。心全修“净”了,大脑全修“净”了,也就是“常”,还说“一念”干什么?释迦决不会违背自己确立的“三法印”。

南老自己也说,一念空便是佛,一念空第二念不空,还是不是佛?南老会说一念空,第二念不空,就不是真空,不是佛。如果念念全空才是真空,那不是诸行有常吗?“诸行有常”不就违背了“三印法”了吗?违背了“三印法”还能是佛?我们不知南老是如何自圆其说的。

正由于如来的大愿本身是“净”,是金刚种子,是无漏种子,一旦在众生心中,因缘成熟显化——即是“知”了,便入了阿赖耶识,谁也变不了他,你必须按愿力走、行,这个众生也就是佛了。

佛本身无形无相,无住处也无所住,但住于一切众生心,因缘一熟,显化为众生之“知”,便是“一念净信者”,此人便与佛不一,也不二,这个人“一念生净信”,便是“如来悉知悉见”;这两个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

佛、如来与众生是不能分家的。

不懂众生与如来不是一也不是二的道理,这一段经文是解不对的,勉强去解,众生只是众生,众生非修炼“净心”不可;那如来就非是神灵不可,不是神灵就不能普度众生。

第六品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第三品讲“灭度”大愿,第四品讲“灭度”大愿是“无相布施”。无相,便是入一切相,入一切众生心,不是什么哲学,而是实实在在入了一切众生心。第五品讲如来本身无形无相,不可以身相见如来。第六品就是讲,灭度大愿在众生心中如何起作用。无量千万佛所——“宇宙—生命”全系统的因缘成熟了,显化在谁身上,谁就是“一念生净信者”,这个人大半是现在在“持戒修福”的人,他们的可能性最大。“一念生净信”,便与佛、如来不是一也不是二,佛在你心,佛愿在你心中起了作用,你也是佛。你自知自己知了如来灭度一切众生的大愿。你自知,就是“如来悉知悉见。”你自己也就得了无量福德。

本 无 所 住

经文说得太明白了。“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四相”是本来就没有的。有四相不过是你自己的妄想。众生本来就不是众生。南老在这里把这段话解释成众生生“净信”的条件,本末倒置,实是大误了。这里就是说的第三品的“实无众生被灭度”。众生本无众生,众生本无所住,只不过是因缘合了显了一个众生相。这些众生就是如来自己,不要学,不要修,更不是生净信的条件。众生与佛本来一体。

“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本来无有,不过是“宇宙—生命”系统的因缘运动显出的幻相,水气遇低温成露水,阴阳电相撞成闪电,随生亦随灭,自己本无自性,自性本空。人、我、众生、寿者,皆是如此,所以“我”的大愿可以改变他们。

“无所住”不是修出来的,本来就是。正因为“无所住”是本来就是,如来的大愿就是从这个实相发出来的,所以是“净”。如果舍了这一切,再去修一个“无所住”,修一个“净”,便是头上安头了。

南老在这里大作了一番文章,如何去四相,如何求净,其实都是头上安头了。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不过是教我们像唐·吉诃德一样去与风车大战。风车,不过是唐·吉诃德的假想敌。

这也就是说,我,如来,发的“灭度”大愿,是依“实相”——无所住的实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实相而发的,你们不要从相上去解,那是永远也纠缠不清的。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老对这段话讲了许多许多,到最后也没有说出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好说这是开悟以后的事。其实就是不要你去用心想我应干什么,我该不该信?我要不要发愿?全不需要,知了本愿,一切都完了。用心就要取相,取相就是着相,着相就不能理解如来大愿。所以在“何以故”之后,接着就是“若心取相”。这个“若”字,就是劝众生心不要用心取相。也就是没有你修的,没有你证的。

其实这里没有什么玄妙,这段经文就是不希望你按世间人的习惯想法去推理如来的灭度大愿。是法你也找不着,是非法你也找不着。为什么?

我们还是回到人们的思维上说吧,喜怒哀乐悲恐惊,色声香味触法,千思万念,你能弄清楚他们何来何去?凡是你认为的来路去路都是片面的。众生心恰如山头火,永无定型之时,这是由于“宇宙—生命”系统的无常运动永不停歇,显化在众生心头——镜子上的幻相也是扑朔迷离的,永无所住。你若想住下来研究一番,非着我人众生寿者不可,不住下来就无法可“取”。

最后,如来打破我们的执着,“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比丘们,别找什么法、非法了,我已经把你们度过了,我在第三品不是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吗?听到了,就入了你的阿赖耶识,这是无漏种子、金刚种子。他在“你”的因缘的无量的永不断灭的演化过程中,自会起作用。还有什么法?什么法也没有。我这里尚没有法可说,你还去找其他什么法,好好去过你平常人的日子吧,别枉费心机了,你的心全是妄念。连我的话也丢了也忘了就好,更好。

我们总是不死心,总是不甘心,总在找法。你看看《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南老教了我们多少法,都是心地法门啊!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南老你的法是“法”还是“非法”?

还是遵如来的旨意,全舍了吧!舍得吗?

诸位,都听到如来的法旨了吗?

“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实无众生灭度者。”

行了,回家去,该干什么?工作,学习,过日子,没有什么法不法的,只有真实的人间生活,劳动生产,商业流通,科学研究,完成天地给你的角色使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完成各的角色使命。正是南老引述《法华经》所说的“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人间还是人间,但已是“换了人间”。懂吗?不懂,通观历史就见如来了。历史的进步就是如来救度一切众生的轨迹,也可以说历史就是如来。但,“宇宙—生命”系统还是自己。不生也不灭,不增也不减,不垢也不净。历史也不是如来,也没有什么历史。

这是“无为法”。

南老把无为法解成有为法了。所以,一部《金刚经》被解得支离破碎, 反成了障了。

同类推荐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 三八二十三

    三八二十三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三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夏末秋橙

    夏末秋橙

    “听人墙角注孤生。”这是梁秋最后的操守,她恶狠狠地盯着眼前相识不到12小时的男生,拒绝了奇葩的相亲任务。顾夏活了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被一个姑娘这么威胁。他低头揉了揉姑娘的脑袋,问道“那么要不要一起解个咒?”
  • 六道情劫之妖孽当道

    六道情劫之妖孽当道

    一个女子意外来到凡界,懵懂的心灵逐渐成熟,误入情劫,遇情不逆,逆之不醒,入世心菲,欲逆情劫。“天地欲分你我,我便逆天而行。”他痴情的地对着她说“嗯,若天道人心欲逆你,我便杀尽天下人,逆了天道……”
  • 双规

    双规

    能源部副部长前秘书(正处级)赵源升官了,他被派往设在上江市的能源局担任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厅局级)。上任伊始,他与加拿大妙龄女郎的绯闻便不胫而走,沸沸扬扬。好在清者自清,赵源在危机公关和和角色意识方面迅速上位,摆在他面前的状况是:副局长觊觎正局长位子——官位之争;上江市委书记操控油品公司——官场黑洞;情人分道扬镳——情感荒漠;而更要命的是,能源局内部的改制也陷入僵局。面对一团乱麻的工作,赵源如何打开局面?上江市委书记被双规、双规期间又脱逃成为他打开局面的突破口
  • 空色幻想之罪之城

    空色幻想之罪之城

    幻想与现实,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幻想(欲望),哪有现实,相反亦是。在这里你会体验凌琉星和慕容星羽他们的冒险故事!欢笑,痛苦,无奈,不舍,种种我们一起走过!
  • 穿书成炮灰女配后

    穿书成炮灰女配后

    【注】本文有男主。本文作者是一个新手小白,大纲内容还不完善,章节可能会有改动,请多多见谅????本文又名:[穿书成炮灰女配后:我成了他们的白月光]
  • 可惜我是水瓶座

    可惜我是水瓶座

    这是一个叫沈若榛的女生终于和心爱的人走到一起的幸福故事。女主沈若榛的父亲是赌徒,被人追债,不幸从楼上摔死。沈若榛的母亲趁机离开了他们。不肯示人的伤口,渴望另一个人走进,只想被了解。当慢慢靠近,彼此救赎之时,却害怕抉择。单纯的世界顷刻消失,毒渐渐渗入。最疼痛的哭泣小说,等痛蔓延留在心里。
  • 逆天废柴之倾城召唤师

    逆天废柴之倾城召唤师

    一朝穿越变成废柴?谁说的!她明明是全系灵根的召唤师。
  • 倒影华年

    倒影华年

    剩下的盛夏……一累十二年,一别一辈子每个人都曾有忘不掉的人,忘不掉的事高中生活,见证了我们的青春……
  • 学渣高考倒计时

    学渣高考倒计时

    生活很无奈,只能靠文字来掩饰伤痛,这就是我的作品
  • 万兽至尊:妖孽三小姐

    万兽至尊:妖孽三小姐

    【一对一,扮猪吃老虎,男强女强,爽文】谢扶桑,高考状元,本以为可以开始她的宏图展业,没想到一个仿佛有着千钧重的篮球结束了她触手可及的光明未来。异世大陆她虽穿成名门贵女,却还要遭受唾骂非议,还有一道绿光在头顶闪耀。谢扶桑:“受不了这委屈。”且看她斗气武斗随手来,一首离梵曲,神兽百诚服。只是那个绝色男人为何总是阴魂不散,穷追不舍,替她出手,护她成长,陪她走过了人生的慢慢路途,终于某日他将她拆吃入腹,十里红妆,我许你永结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