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摩根财团被拆分后,便形成了三支“余脉”。这三支“余脉”就是摩根士丹利、摩根建富及J.P.摩根公司。它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机遇和挑战。虽然各自的命运不同,但共同的特点就是摩根家族的家族色彩越来越淡化,仿佛光芒正在湮灭。
■ 家族色彩淡化 ■
自古以来,战争都是残酷的,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对经济发展的损失更是惨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例外。1940年,二战的炮火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欧洲大陆,彼时的欧洲及亚太战场的人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彼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则由于这场战争而意外地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虽然在这之前,美国为了走出经济萧条的泥潭,而在全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成效是有的,但显然,同罗斯福新政相比,战争似乎更具有高效的魔力,让美国从经济萧条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样的说法是有根据的,早在一战的时候,美国就是借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化解经济危机,大发战争财。因此,在20多年后的二战中,这一现象又将会重新上演。
正因如此,战争才是把双刃剑,对于摩根财团来说,二战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二战的炮火蔓延到法国的时候,法国的很多银行纷纷停业,而一直有“绅士银行家”之称的摩根财团却并没有其他美国银行那样,选择关闭自家在法国的分行,因为它还在为保留绅士银行家的颜面而挣扎。在战争中,摩根财团作出这样一个决定,无疑是十分冒险的。不过机遇与危机往往并存,虽然摩根财团冒着巨大风险,坚持让巴黎分行在二战中一直营业,最终的结果却也不坏,不仅没有亏本,甚至还小小地赢利了一把。
此时的英国伦敦大温彻斯特23号,摩根建富银行已经悄然演变为一家有限公司,家族色彩日趋淡化,J.P.摩根银行也仅仅拥有其三成股权。不过,它的绅士银行名头却丝毫不减当年,其英国合伙人使它仍然保存着高贵的贵族血统。摩根建富就像是一道屏障,生生横亘在英国政府和J.P.摩根银行之间,其独立之意已初现端倪。它开始独立承销英国证券,越来越不将J.P.摩根公司放在眼里。甚至摩根建富的英国合伙人曾这样霸气地说道:“通过我们做的业务,就是我们的业务。”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及国际和国内环境的风云变幻,摩根建富与J.P.摩根银行的嫌隙越来越不可调和,为日后的分道扬镳埋下了隐患。
其实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摩根财团的家族色彩已越来越淡化。当然,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样,摩根银行在二战中,也发了不少战争财。由于大规模购买军火的需要,英国政府急需美元和黄金,而国库又不足,因此为了供应前线需要,以打赢这场战争,英国只得委托摩根银行在华尔街出售英国政府所持有的美国债券。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这一消息属于商业机密,是丝毫不能泄露的。因此,摩根银行为了防止大规模抛售债券会引起价格下跌,而不得不选择秘密出售债券。当然,这一任务最终也得以圆满完成。
然而,前面已经提过,摩根财团在新型市场经济条件下,家族色彩已逐渐淡化。虽然摩根财团仍然如一台设计精良的机器在正常运行中,但内部变革也在悄然酝酿中。
1940年2月的一天,华尔街23号突然宣布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连很长时间不曾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杰克·摩根也出席了会议。这一天对于摩根财团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天。因为出席会议的杰克·摩根向人们公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那便是他宣布J.P摩根公司将由私人合伙人制转变为股份公司。这意味着摩根公司放弃了传承近百年的绅士银行传统,而是变身为公众公司。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如一颗炸雷震动了华尔街。
很多人纷纷猜测,摩根银行的这一举动是迫于罗斯福新政之下的无奈之举。当然,这样的说法的确并不是无中生有、毫无根据。但如果只凭这点,就认定摩根银行是借此向白宫表示臣服,则是言过其实。要知道,摩根银行向来是贵族中的贵族,又怎会轻易低头?事实上,摩根银行作出这一决定,并不是向白宫示弱,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经过深思熟虑而作出的决定。
对于摩根银行来说,从私人银行到公众银行,是一次华丽的蜕变。虽然家族色彩淡化了,但却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流。在这之前,摩根银行是私人合伙银行,家族企业,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营,自负盈亏,由合伙人共同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因此,并没有必要对外界披露公司信息。而在1933年的佩科拉听证会上,则是第一次将摩根银行的信息公之于众,也正是从那时起,美国民众才开始对摩根银行的运作和经营模式有所了解。然而,随着新银行政策的颁布,适时公布银行信息已成为必要之举,但像摩根银行这种私人银行,一直以来奉行的保密传统,毫无疑问地与美国政府意愿背道而驰。因此,摩根银行频频遭受挑战,同时,合伙制私人公司的弊端也显露无遗。
众所周知,私人合伙公司的关键在于合伙人,合伙人掌控着公司的经济命脉,在企业王国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正因如此,对于合伙公司来说,合伙人的品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发展。杰克·摩根正是深谙这一道理,因此自他上任起,便采取了宽松的用人政策,积极吸纳有能力的合伙人加盟,他明白只有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才能真正使摩根银行在新时代中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时光无情,当年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杰克·摩根已渐渐衰老,而摩根银行的危机却日益严重,这怎能不令杰克·摩根焦急?彼时他亲自挑选的一批合伙人当中,其中最重要的两位,查尔斯·斯蒂尔在1939年不幸离世,而另一位合伙人托马斯·拉蒙特则年事已高,对公司业务力不从心。尽管杰克·摩根为确保公司不因高级合伙人去世而陷入混乱,从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查尔斯·斯蒂尔的去世对摩根银行的影响还是不可避免。
同时,在查尔斯·斯蒂尔去世后,因征收高额的遗产税和所得税,查尔斯·斯蒂尔名下的银行资产也被迫分流。造成的结果便是,摩根银行的资产瞬间从1929年的1.19亿美元下降到了1940年的3900万美元。而假如有一天,年事已高的杰克·摩根和托马斯·拉蒙特也不幸离世的话,那么将会严重削弱摩根银行的资本,从而会给摩根银行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正是基于此,杰克·摩根才决定将摩根银行转变为股份制公司,因为股份制公司正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困境的金钥匙。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规定,私人银行不得从事信托业务,而此类业务正释放出极大的魅力。如果摩根银行想涉足信托领域,则必须放弃私人合伙制。
总之,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摩根银行最终选择了走向股份制合作的道路。1940年,在摩根银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之后,可谓是卸下了负担,得以轻装前行。摩根银行首先吸收了费城的德雷克塞尔银行的存款,之后便从费城毅然撤出,甚至连富有声望的“德雷克塞尔”招牌也转售给了当地一家正在组建中的投资银行。
■ 逐渐没落的“贵族” ■
在1942年之前,没有人会否认摩根银行在华尔街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俨然就是华尔街的霸主,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们称之为“摩根时代”。因为彼时的摩根银行屡屡承担起中央银行的职能,尤其是在经济危机中,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担当起了“救世主”的形象,解救银行家与投资者于危难之中。然而,1942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摩根银行在这一年加入了美联储,成为了联邦储备体系的一员。摩根银行加入美联储后不久,便第一次面向公众发售了摩根银行股票,尽管数量并不多,仅仅只有8%的比例,但这件事情的意义却很重大。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摩根财团的家族色彩越来越淡化,更意味着即使是普通美国人,也可以和摩根家族及其权势显赫的其他伙伴一样,成为摩根银行这家金融巨擘的股东。
1943年1月31日,杰克·摩根主持了J.P.摩根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一个多月后,这位金融大亨在度假途中不幸离世,结束了他辉煌而传奇的一生。《纽约时报》称之为——“最后一位金融大亨”的离去。当这最后一位金融大亨离去之后,摩根财团该何去何从呢?它还能成为一脉相承的家族企业吗?显然,从杰克·摩根决定摩根银行加入美联储起,他便已经没有了这方面的心思。因此,杰克·摩根去世后,托马斯·拉蒙特接任了公司董事会主席。这打破了摩根银行家族传承的传统。
然而,在短短的5年之后,托马斯·拉蒙特也相继离世,并且留下了2.5万股J.P.摩根公司股票。这笔相当惊人的数目由他的经纪人负责,开始通过摩根士丹利面向大众出售,当时兑现金额有600万美元之多。随着摩根财团主要合伙人的相继离世,摩根财团这个曾经的“贵族”,光辉似乎一下子黯淡下来,未来正在等待它的又是什么呢?
虽然在二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几个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纷纷面临崩溃,而只有美国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大量黄金流入,当然,水涨船高,摩根财团在二战中更是获得大量财富。然而,1944年,随着二战的即将结束,40多个国家在美国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以商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在这次会议上,签署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开始取代英镑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这一消息对绝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因为这一体系意味着美元由此将与黄金挂钩,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而英镑则沦为普通一员,新金融时代已经缓缓拉开了序幕。
但是,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摩根财团来说,这一消息实在是一个晴天霹雳。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了私人银行主导世界金融格局的历史,开始将金融大权收归政府麾下。这意味着由鼎鼎大名的摩根财团、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及英格兰银行所组成的“三驾马车”彻底宣告解体。这种变化虽然谈不上能动摇摩根财团的根基,但却足以将摩根财团原本的节奏打乱。而摩根财团主要合伙人的相继离世,对摩根财团这个金融王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令摩根财团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贵族颇为黯然神伤,在之后整整的40年中,摩根财团仿佛都是在不断调整和摸索中度过,除了必要的时候,发表些顾问性、不痛不痒的意见外,可谓是没有什么作为。
此外,二战后,世界金融出现了一些变化,使得摩根财团曾经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之降低。而且在这期间,超过三成的政府债券都无法兑现,更是使得摩根银行损失惨重。这一系列的打击,似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伤了摩根财团的元气。这个金融帝国俨然已逐渐走向了没落。到了1950年,摩根财团不仅实力大减,风采不似当年,曾经耀眼的光环也开始消退。它就像一个英雄迟暮的高贵绅士,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无法阻挡新时代的来临,仿佛只徒留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名字,令人唏嘘不已。
之所以说摩根财团在1950年的时候,有了英雄迟暮的惨景,是因为在这一年中,有两笔数目不小的贷款。如果是在以前,这笔钱对于财力雄厚的摩根财团来说,并不算是多大的事,但今非昔比,如今的摩根财团,原本自己的财务就有点捉襟见肘,这么一大笔钱,就真的有点力不从心了,最终还是联合了大通银行才完成了这一交易。总之,摩根财团仿佛真的是老了,竞争力日益减弱。要知道,二战之后,众多新兴银行纷纷涌现出来,由于这些银行没有历史包袱,因此更能适应新型市场经济。然而,此时的摩根财团却依旧沉浸在曾经的荣光和传统中不愿醒来。就像落难的凤凰般,既不愿意面对现实,又缺乏革新的勇气和魄力,终日蹒蹒跚跚、步履维艰。
这也说明了任何公司都不能故步自封,而应该与时俱进。摩根银行就是因为死守着之前的虚名止步不前,才使得自己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到后来,仅在纽约城,就有10家银行的规模超越了它,而如果放眼全美的话,单以数量和规模而言,摩根公司的排名就已经到了20多名开外。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了不起的“金融妖怪”,已经逐渐失去了昔日金融巨擘的地位。其实这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市场竞争将银行业务推向了普通大众。但是,当银行开始面向普通民众吸收零星存款的时候,摩根银行却依然坚持只为大客户服务。
可是,那些大客户现在还能以把钱存在摩根银行为荣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摩根银行的辉煌时代已悄然离去,殊不知,在大客户眼中,摩根银行已渐渐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只可惜,此时摩根公司董事长亨利·亚历山大却意识不到这点,或者是心里不愿意承认。他仍然是把自己的客户定位在大客户及贵族身上,似乎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身段,而是一直秉承着这样骄傲的自信——“我们的出纳有价值百万美元的微笑,他们只对有百万美元的人微笑。”正是由于摩根公司这样地顽固,才使得它在传统和现实之间举步维艰,再加上公司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了贷款业务,更不必说与许多大宗业务失之交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