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00400000026

第26章 看穿心理陷阱,做一个精明人(2)

几年前,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教授尤里·格尼齐和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奥尔多·吕斯提切尼,在以色列的一家日托中心,对从社会规范转到市场规范的长期影响做了巧妙的测试,看运用罚款措施是否能有效减少某些家长接孩子迟到的现象。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本来迟到10分钟的家长结果经常迟到半个小时,事实上它还会带来长期的负面效应。怎么会这样?

尤里和奥尔多认为,实施罚款之前,老师和家长之间是社会关系,是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迟到的。所以,当家长接孩子时迟到了,他们会对此感到不好意思,这种心理迫使他们以后尽量不要迟到。

但是一旦实施了罚款,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就无可挽回地从社会规范转向了市场规范。既然迟到后要罚款,家长们自然而然就用市场规范来诠释这件事了。换句话说,罚款就是家长给日托中心的额外金钱补偿,既然如此,家长们就可以自己决定早来还是晚来了。不用说,这绝非日托中心的初衷。

事情到此还没有完,后面的更有意思。几个星期后,日托中心取消了罚款。这就是说日托中心方面回到了社会规范。那么那些迟到的家长们也会这样吗?他们会重新为自己的迟到感到内疚吗?根本没有。日托中心取消了罚款后,家长们依然故我,接孩子的时候继续迟到,丝毫没有表现出内疚,实际上,迟到的家长还增多了。原因在于,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都被取消掉了。

尤里和奥尔多的实验说明了什么?说明如果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之间发生碰撞,那么首先退出的是社会规范,并且退出之后很难重建。换言之,一旦社会规范被市场规范打败,它就很难发挥任何效力。可见,这种微妙平衡是很难掌握的。

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正因为有这些有趣的特征,所以有一些精明的商人会利用他们为自己销售更多的东西。比如你在购物的时候总是遇到这样的商人,他们开始时不向你推销商品,而是问你是哪里人,然后告诉你,他自己也是那里的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让你觉得你们之间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老乡关系。当然他们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你可能不会成为他的回头客。社会规范是如此脆弱,一旦你发现他们卖给你的东西并不比其他的商家便宜,甚至更贵,那么市场规范就会在你的心里发挥作用,当然他们前期营造的氛围就会烟消云散。

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如果你是商家,务必要记住: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你不能一会儿认老乡,答应给对方便宜点,过一阵又公事公办——甚至更糟,再过一会儿,如果你觉得在他们身上能获得更多利润,又把他们当成宰割的对象。社会性的关系不是这样的。如果你需要社会性的关系,你可以去寻求,但是记住了,你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保持它。

其实,通过上面的几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之间有一个有趣的分界点,就是这件事情是否有金钱这个因素参与。一旦我们让金钱这个因素参与进来,那么我们所做的事情就会变得有趣而微妙。对社会规范来说,金钱将你的人性撩拨,而对于市场规范来说,金钱是最好的量标。

所以,生活中你要分清楚,什么时候需要金钱这个因素参与其中,什么事情又要把它排除在外。比如你需要一个人帮你做一件事情,答应完事后给他多少报酬。然而事情做完了,你却说:“看在我们的交情上,这次你就算帮我一个忙吧!”这样就不好了。

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同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界限也是非常敏感的,很多人都不能把握其中的奥妙。比如,你换了工作需要搬家,请了搬家公司,可是你又让你的朋友前来帮忙,本来找朋友帮点小忙不算什么,但是在请搬家公司的同时叫朋友帮忙,那朋友很有可能就不乐意了,他会觉得你在利用他。另外,请人帮忙也不能没完没了,“事不过三”就是这个道理,次数多了别人就会觉得你是在利用他。再比如,如果你的邻居是一个律师,你想请他帮你起草一份合同,就应该付钱给他,因为这是他的工作,但是如果你请他帮忙指点一下某份合同中的不足,你付钱给他,很可能他会认为你不把他当朋友看待。

请人帮忙是一门学问。可能要通过金钱调节,也可能是一个小礼物。但我们要明白,很多时候社会规范虽然是免费的,但市场规范极容易使其破裂,为了让这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我们需要对一些事情小心翼翼。在由社会规范主导的事情上,我们就不要让市场规范参与其中,同样某件事情需要通过市场规范来解决,我们也不要想用社会规范来为自己谋利。

6—3、心中处处有“我”,才不会落入别人的圈套

一直以来,“自我”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自私自利。而“忘我”则被人们奉为一种崇高的、受人尊敬的、应该追求的境界。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不可能表现出无私,反而会对社会、对他人表现出极大的漠视。比如说,你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别人,你会很自然地说“对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你认为自己侵犯了别人。如果一个没有自我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不会说“对不起”,因为在他心里自己与别人没有界限,他撞到别人就像自己的左手打到了右手一样,有什么必要说“对不起”呢?最终一件小事却成了一件民事纠纷。所以,忘我不是一件好事。对人对己都一样。

如果我们不想落入别人的陷阱,就要处处有个“我”在。缺乏这种主体意识,即使你的头脑处于极度清醒的状态,也有可能落入别人设置的陷阱。

举例来说,商家把自己的商品说得天花乱坠,你可能被他们的言语打动了。此时,你应该考虑一下:我需要这种商品吗?即使这种商品真的如商家所说——价廉物美,但如果你不需要,它对你来说就毫无意义。一件漂亮的丝绸衣服,对一个常年生活在纬度极高地区的人来说,有意义吗?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吗?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商品,而是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当我们的需要和商品相冲突时,或者我们根本不需要这种商品时,这个商品对我们来说就没有用处。我们买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呢?不管它有多价廉物美。

这种商品在我们的消费能力之内吗?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的确需要某些商品,而且是非常的需要,但它不一定能成为我们的购买对象,因为它的价格超出了我们的购买能力。一位高级跑车的推销员告诉你这种跑车的速度有多快,座位有多舒服,安全系统有多强,出门有多么气派。的确如此,他并不是信口开河。但你的财力在这辆跑车的价格之上吗?如果你变卖所有的家当,购买了这辆车,你会感到舒适、气派吗?毫不夸张地说,你不会感到舒适、气派。相反,你的心理感受只能是花钱找罪受。当然车是好车,只是与你这个人、具体说与你的消费能力不匹配。

我们购买某种东西的动机是什么呢?

在某一个人购买了某种东西之后,你问他买它的理由。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说:“它好,我需要。”其实,这只是最简单的理由,或者说是表面的动机。如果内在的动机和表面的动机是一样的,说明这件商品我们买对了。但也有可能不一样。

对大多数人来说,购物的内在动机并不是实际需要,而是周围的人都买了,所以我也要买;周围的人和我的一样,所以我要有更好的;我的偶像也在使用这种商品,所以我也要使用……所有这些动机都不是理性的,而这正是商家为消费者设置的陷阱。比如,为什么很多广告都启用名人,原因就是他或她都这样做了,你还等什么呢?

可见,心中处处有个“我”在,必要时进行自我批判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尽管有时不一定准确。如果你按照上面所说的做了,那么你落入对方设置的圈套的概率就小得多。

当然,我们不必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环境影响都去深究,比如,你的书掉在地上,别人帮你捡起来,你说声谢谢就行了。但面临对个人而言意义相对重大的事件时,就必须要有一个“自我”跳出来审视这一切。

如果有很多人对我们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始了,只要我们跟他们信一种教义,他们就能庇佑我们的安全。这时,“自我”如能出来问道: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开始了,有什么依据吗?这些依据有没有道理?即使开始了,他们真的能庇佑我们的安全吗?他拿什么来庇佑我们?这一连串的发问中只要有一个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你就不会轻易掉入那些邪教徒为你设置的陷阱。

心中存在一个“自我”还不够,我们往往需要两个。

心理学家是这样说的:一个理智的人心中应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左右我们行动的“自我”,另一个是作为旁观者的“自我”。只有这样一个人的行为才不会发生大的偏离。

某小学期中考试结束,班主任主持了一次家长会,在会议将要结束的时候,班主任建议家长提出一些好的建议,结果没有一个家长说话。班主任见状便请一位在高中教书的家长来谈谈,以打破僵局。这位家长提了几条建议后,职业驱使他进入自己的上课状态,从国外的教育到国内的教育,从私立学校的教育到公立学校的教育……班主任多次给他肢体语言暗示,希望他就此打住,其他家长也个个表现得极不耐烦,而他却浑然不觉。一口气把里里外外讲了个彻彻底底,还说来日再来探讨。出了教室门,他才想起这不是在自己的课堂上。

这位仁兄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是他只有左右行动的“自我”,而缺乏作为旁观者的“自我”。

人们落入别人设置的陷阱(这里指用超高技巧布置的陷阱),出现非理性行为,从个体内部来看,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作为旁观者的“自我”。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正在赌博的人,明明知道自己要输,还是下了重注,把钱输掉之后,连自己都不能理解怎么会是这样?但事实就是这样。为什么?他只有一个左右自己行动的“自我”,这个“自我”得不到相关行为合理性、适宜性的反馈信息,只是一味地向前走。出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一个作为旁观者的“自我”的存在,会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理性。反之,落入别人设置的陷阱的概率就会增大很多。

6—4、考虑别人隐藏的动机,小心被诱饵效应忽悠

我们每天都要做选择,选择穿什么,吃什么,玩什么。每当我们进行选择的时候都可以获得满足感、控制感,我们总是认为这些选择都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都是我们自愿的,其实不然,有时我们被“诱饵效应”给忽悠了。

所谓诱饵效应是指人们在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

《经济学人》杂志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中最流行的一种杂志,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订购。在订购方式上,工作人员为学生们提供了三种选择:第一种,单订电子版59美元,好像不算贵;第二种,单订印刷版125美元,价格有点高,但还算可以;第三种,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

假定你想预订下一年的《经济学人》,参考这个定价表,你准备选择哪个?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学生们选择的结果是这样的:单订电子版59美元的占16%;没有人选择单订印刷版;选择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的占84%。

你选择哪种套餐呢?如果你选择的是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那么你就被诱饵效应忽悠了。下面让我们看看其中的原因。

在这次订购行动中,你可能不知道59美元的单订电子版是否优于125美元的单订印刷版,但你肯定知道125美元的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要优于125美元的单订印刷版。因为第三种跟第二种比起来,价格是一样的,电子版完全是免费赠送。我不得不承认,如果让我选择,本人也会选择第三种套餐。但是问题是实际上59美元的电子版就完全可以满足买者的需求了。

有一些精明透顶的家伙可能会问,这里的好处再明显不过了,为什么销售人员会提供第二种选择方案呢?这样做岂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吗?这个问题问到了实质。如果销售人员把第二种选择去掉了,结果会怎样呢?在去掉第二种选择后,剩下的内容是:单订电子版59美元;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

面对这样的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是电子版,还是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同样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学生们的选择结果是这样的:选择第一种的人增加到68%,而选择第三种的人则减少至32%。

这样的结果表明:我们在去掉中间那个可有可无的选项之后,人们的选择竟然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销售人员为该校学生提供的三种选择,就会发现他们的高明之处了。第一种选择:花费59美元订阅电子版,我们把它称为“竞争者”;第二种选择:花费125美元购买印刷版,我们把它称为“诱饵”;第三种选择:花费125美元购买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我们把它称为“目标”。他们提供了一条不具有优势的选择(第二种选择),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选择“目标”,来买他们认为最值的东西,这才是杂志社的营销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被诱饵效应忽悠了。

心理学家对诱饵效应的研究告诉我们,在“竞争者”与“目标”之间选择,我们往往举棋不定,但如果在这两者之间加入一个“诱饵”,让“目标”显得非常有优势,那么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目标”。现在已经证明诱饵效应能影响大多数人的选择,也正因为人有这样的心理,在商业活动中,很多商家都在利用诱饵效应为自己服务。

在澳大利亚某个小镇的某条街上,有甲、乙两间经营衬衫的服装店,甲店卖的衬衫纯属欧洲风格,乙店卖的衬衫纯属北美风格,他们在价格上相差无几,每天的营业额也不分上下。后来,在这条街上,丁店开张了,同样经营欧洲风格衬衫,但价格比甲店贵。自然丁店的营业额是这三家店中最少的一个,但是人们发现甲店的营业额相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在人们看来,长此以往,丁店肯定会关门,令人惊讶的是,丁店一直就这样存在着,后来人们才知道,甲店和丁店的老板是一个人。

甲店的老板为什么要开丁店呢?为什么当丁店开张后,人们倾向于选择甲店呢?显然,以上的情景中,乙店是“竞争者”,甲店是“目标”,丁店是“诱饵”。

其实,诱饵效应往往以非常隐蔽的方式对一个人施加影响,事实上,我们常常都成了别人的鱼还不自知。那么,如何消除诱饵效应?如何让我们的选择更能体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方法就是时刻考察别人隐藏的动机。即到底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为什么要这么做,背后的动机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更具体地说就是,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进行选择时,你要考虑哪些商品是商家的“诱饵”,哪些商品是他们真正想销售的。

同类推荐
  • 心理的象征与成功

    心理的象征与成功

    本书围绕心理的象征与成功的内涵展开,阐述了人格分成三个层次,即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人性中的意义,从而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奥秘。该书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重要代表作之一。
  •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女人世界:这是一本为男人量身定做的女性心理书,它不仅对女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的挖掘,而且总结了最实用、最有效的应对女人的技巧。有了它,即使不会读心术,你也可以轻松掌握女人的所思所想,并在交往中赢得主动。
  • 推销必懂心理学

    推销必懂心理学

    《推销必懂心理学》一书正是从洞察客户心理、掌握推销技巧、修炼自身素质三方面入手,为有志于从事推销工作和正在与客户打交道的推销员提供准确、实用、全方位的指导。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推销员们可以在困难重重的推销工作中变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复杂多变的交易中准确地抓住客户的心理,使推销工作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成功。
  • 心理密码:最实用的社交心理操纵术

    心理密码:最实用的社交心理操纵术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学原理和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对社会交往和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帮助读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心灵每日下午茶

    心灵每日下午茶

    阅读本书能使读者激发对人生的思考,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心灵问题,能够从更高的人生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未来。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是处在人生的高潮还是低谷,本书都能给予心灵的启迪和力量。
热门推荐
  • 星河战队

    星河战队

    《星河战队》开创了军事科幻的先河,被视为整个科幻门类的代表作!“太空虫族”“动力装甲”和“投射舱式空降”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幻理念均来自《星河战队》!《星河战队》作者海因莱因与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并称为“20世纪科幻三巨头”!没人知道为什么里科一定要加入太空军——去一个被虫族占领的星球送死。毕竟,他家境优渥,就算不出地球半步也能安稳地过一生。可他还是去了。只是,他对即将到来的考验一无所知:地球联邦突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里科被派往宇宙深处,攻打虫族大本营。这是一场人类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浩劫:人类对虫族毫无准备,太空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 召唤历史之大乱斗

    召唤历史之大乱斗

    流传于世的兽皮书籍,神秘的五行法阵,召唤历史英雄。于此,历史大乱斗就此开始!这是一个无心少年恢复本心,拯救姐姐的战斗!这里有睥睨一切的帝王,忠义无双的武将,高高在上的神祗,浪荡世间的浪客,为国为民的剑侠。(PS:思路是从FATE来的,各位勿喷!)
  • 昼夜而行

    昼夜而行

    阳帝君守青天,阴天子牧永夜,日夜交替,鬼魅与生灵共舞,光华轮转,邪祟与草木同荣。桃符护宅,阴藤过院。只手移日月,铸山以为星。烛龙开天,刚刚醒来这个世界就有人对余易说:“只要你修炼的够快,死亡就追不上你。”余易就知道,他注定成为这个世界的传奇.....
  • 末世之第五系统

    末世之第五系统

    冰山脸初一生程思纯莫名收到了情书,在上次的早上末世发生,获得了第5人格系统,在两年一换的群穿世界,程思纯面对危险的环境里,她一步步变成。
  • 爱临间

    爱临间

    她是仙界的冰仙,因遭人陷害,被贬下凡间,将受“世间痛”之苦。偶遇凡间的他,经过重重困难,最后两人幸福一起。但结局真的是这样吗?...........
  • 冥帝霸道:王妃要翻身

    冥帝霸道:王妃要翻身

    从人尽皆知的废柴成为一代天才。可是。。。为什么我还有一个拖油瓶呢。。。。孩子他爹给姑奶奶死出来!***********某冥:小不点给爷死开爷要找你麻麻。某轩:你是从哪里来的猪,还想见我妈咪~某婉:儿子干得好!晚餐妈咪给你做啦!某冥:(脸黑的可以滴墨水了)***********某婉:南宫冥你要做什么!某婉看着压在自己身上的妖孽男子愤愤的说道某冥:娘子既然说为夫那方面不行那为夫就让你试验一下为夫行不行~
  • 匿空

    匿空

    硬科幻悬疑,一个14岁的少年,父母离散,危机重重,山穷水尽之际,他竟然发现了匿空……
  • 都市护花奇医

    都市护花奇医

    本是未来神医的他,重生回到异兽侵袭前的繁华都市,成为一名普通的实习大学生...奈何,金子总会发光。校花,警花,高冷女总裁...一个个纷至沓来且看末世神医的楚云,如何在都市纵横睥睨!
  • 养猫的大神

    养猫的大神

    “不是说喜欢我七年,就这么喜欢”拉起正在相亲的某女“那和你相亲你也不来呀”苏徵羽咬牙看着恨恨的小姑娘,顾轻舟笑“不好意思,来晚了”一个被事业耽误美貌的女兽医和一个被外表耽误事业的男明星那点事
  • 原来她是死神

    原来她是死神

    她天生聪明,招人喜爱。她是老妈眼里的乖乖女,是同学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然而她却是敌人眼里的魔鬼,众神眼里的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