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100000023

第23章 创办招商证券(2)

由于招商银行证券部出色的表现,1992年夏,它被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选择为第一批拟升格为证券公司的证券部。1994年4月29日,招商银行证券部获批独立成立招银证券公司。1994年8月26日,深圳市工商局核准招商银行证券部变更登记为深圳招银证券公司,注册资金为1.5亿元。1994年9月28日,深圳市工商局核准深圳招银证券公司变更企业名称为招银证券公司。

招商银行证券部欣欣向荣的后面是员工的默默付出,高强度的工作把杨鶤给累倒了,1994年6月,杨鶤因病离开了招商银行证券部,直到2003年年底重回招商证券,再续前缘。

创新,小券商的大梦想

“操盘手”万建华

在招商证券发展史上,万建华无疑是一位分量重要的领导。

在他的任期内,招银证券揭牌成立,成为独立的法人机构。招人才、办牛网、收股权、促银证合作,万建华为招商证券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招商银行自1991年设立证券部,此后几年证券部的经营业绩一直不错。然而,走过最初的激情与兴奋,无论证券部本身,还是整个行业,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1993年下半年,时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并兼任证券部总经理的万建华心中明白,想要在中国真正做好证券业务,就必须走专业证券公司发展之路。

“记得向时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主要领导的一次汇报,对招商证券的成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与这位领导原本就比较熟悉,他来深圳调研的时候,我向他汇报了招行证券部的经营情况,并且表达了成为独立法人机构的意愿,这位领导当即表示认可。”据万建华回忆。

随后,证券部迅速组织申报筹备,独立成为法人机构的申请很快经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审核后,送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并得到批准。1994年4月29日,招银证券公司获准成立,招商银行为单一控股股东,注册资本金1.5亿元。10月18日,招银证券在深纺大厦举行揭牌仪式。

“在当时,深圳特区作为创业创新的热土还是很有优势的,再加上有招商局、招商银行这样一个背景,招银证券的设立过程是比较顺利的。”万建华认为,从银行证券部变身专业证券公司至少带来三大好处: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开展业务;第二,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第三,符合(20世纪)90年代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大趋势。

在招商证券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中,成为独立法人机构只是一小步,但这无疑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

此时,招商银行证券部发生人事变动。1994年年初,王忆华离开招商银行,回到中信集团,组建中信基金,万建华接任其证券业务工作。6月,杨鶤也因病离开了招商银行证券部。

1994年9月9日,招商银行任命万建华为法定代表人,9月20日任命牛冠兴为总经理。

招银证券成立后,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与招商银行的关系怎样界定?管理框架如何确立?

1994年10月5日,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李麦秋、副行长万建华、施永庆、招银证券总经理牛冠兴以行长办公会的形式,确立了两者之间的管理框架:招商银行对招银证券的管理采用分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1994年年底至1995年年初,对招银证券仍按总行部室标准考核,公司奖金取招商银行深圳地区平均标准;第二步,1995年公司实行转轨,新老体制交织并存,公司化管理占主导地位,公司的分配与经济效益挂钩,总行在核定利润指标时,可根据公司的实际运作成果适当作小幅调整;第三步,完全实行独立的公司化运作。

同年,招银证券制定了《招银证券公司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三年内将招银证券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性、国际化”的证券公司,在网点布局、业务种类和管理能力、管理方式上达到大型综合性券商的目标。

第一轮扩张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复,招商银行在异地开办的证券营业部划归招银证券经营管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海口五家营业部划至招银证券麾下,公司营业网点扩展到八家。

当时,营业网点是券商规模发展的关键。

早期中国券商的创建,基本以国有金融机构出资为主,其中更以银行出资创办为主导,还包括信托、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兴办的券商。1993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信托业进行整顿,实行银行、信托分离,信托公司退出证券行业,这给招商证券带来了收购机会。

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在深圳拥有6家证券营业部,是深圳地区拥有营业部最多的券商之一。因银、信分治的政策限制,一直在寻求营业部转让事宜,此前已先后与两家券商谈了收购事宜,均未能达成一致。

此时,招银证券介入。经过多次接触,对方被招银证券的出价、专业素质和诚意打动,决定6家营业部转让给招银证券,并给予一年的过渡期,由双方共同经营,协议分成。

招银证券收购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6家营业部,使公司深圳地区的营业部一下扩展到9家,颇有点“蛇吞象”的意味。为保证收购成功,招银证券专门成立“深圳管理部”,负责与中国农业银行方面的对接。管理部按招银证券的要求对营业部交易和信息系统进行了改造,对制度和流程进行复制,对业务模式进行了改造。为了方便双方对经营成果的确认,这6家营业部实施报表合并、财务集中核算,这成为公司财务集中的开端。

此后,公司收购南京中保寿险证券业务部,设南京营业部;收购中国农业银行江苏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设上海松花江路营业部;收购哈尔滨城市合作银行龙光证券业务部,设哈尔滨营业部;收购国民信托证券营业部并迁址上海,设上海中山二路营业部。此外还通过收购南宁股权交易中心、江苏苏州股权登记公司,协助半岛基金转制以及申请新设等方式,招银证券完成了在全国17个城市的布局。至2002年,公司营业部扩展到31家,完成了公司的第一轮网点扩张。

然而,时局变化也非常快。

邓小平“南方谈话”引发开发热,各地大型项目不断上马,开发区建设遍地开花,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防止经济过热,国务院决定开展经济治理整顿,不断缩紧银根,提高利率,以期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此后,又发生“3·27”国债期货事件,券商纷纷陷入债务危机,证券市场低迷。

这一轮宏观调控中,招银证券采取稳健的经营策略,有效地规避了系统性风险。1995年,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1996年,公司利润首次突破1亿元。1996年年底,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组织的券商资质评比中,招银证券以优良的资产质量、过硬的风险管理和出色的经营能力被评为三家最高等级的一类券商之一,得分排名第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一些银证混业经营的国家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冲击,鉴于混业经营存在的风险,国务院决定实施银行、证券分业经营,招商银行应从招银证券中退股,公司更名为“国通证券有限公司”。有趣的是,按政策规定,招银证券即使在公司商号上也必须与招商银行撇清关系。

1997年,公司酝酿实施股本扩张,注册资金提高到8亿元,招商银行出资2.4亿元,占30%的股份,同时引进中远集团、中国港湾建设集团等新股东,任命施永庆先生为董事长、牛冠兴先生为总裁。1998年11月6日,招银证券终于完成增资改制并更名为国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7月更名为招商证券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在万建华的带领下,招商证券还走在了全国“银证合作”的前列。万建华同时身兼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与招商证券董事长,全力推动银证合作,为招商证券的快速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七章境外金融业务的拓展第七章境外金融业务的拓展从境外金融业务的拓展方面,既可以看出“第二次辉煌”时期招商局的抱负,又可以窥见招商局与同期的所有大型国有企业一样,存在着四处开花、盲目拓展的一面。其中有成功,有失败,这也为新世纪招商局的金融业务整合、再造提供了基础。

涉足基金业务:招商局中国基金的设立及上市

募资故事:激荡1993

1992年,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经济和商业领域名词——大中华区(GreaterChina)。

这一年的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同时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章。那些熟悉中国国情的先行者洞察到——中国快速发展的机遇来到了。

1992年可以说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大规模投资的元年,通用汽车、摩托罗拉、杜邦、克莱斯勒、波音、惠普、通用电气等跨国公司鱼贯而入,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数据显示,1979年至2000年,中国累计吸引外资3462亿美元,其中1992年至2000年的累计流入量占总量的93%。

国外投资者当时投资中国的渠道,包括投资香港市场的中资概念股、红筹股、内地B股和外商直接投资。不过,红筹股、中资概念股和B股可投的种类及盘子小,而直接投资又将面对中国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除具备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敢吃螃蟹外,中小投资者投资渠道匮乏。

如何分享中国市场经济即将进入快车道的红利?当时,中资企业在香港证券市场受到追捧,股价飞涨,很多机构看准这一点,纷纷以香港为跳板,通过港资身份设立投资基金,专门去内地寻找资源投资,形成了一股中国投资基金热。

实际上,招商局集团也一直希望筹组一只由自己管理的中国投资基金。但一方面对募集基金缺乏经验,另一方面当时集团正全力筹备旗下海虹集团(现招商局国际)上市,因此创设中国投资基金并未见诸行动。

一个偶然的机遇出现在1992年。

是年初,海虹集团上市时的公司法律顾问诸立力向招商局集团提出了合作成立中国投资基金的想法。

诸立力是诸立力律师行的老板,时任香港联交所理事会成员,香港证监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顾问委员会成员。诸立力在香港法律界和投资界有一定影响力,在海外也有不少关系,其于1988年创立的第一东方投资集团当时已开始在中国内地进行直接投资。

当时诸立力提出,他有办法在欧洲募集一部分资金,但由于自己在中国内地的影响力有限,因此希望以招商局集团为主成立投资管理公司。

1992年7月3日,招商局集团同意了这一提议。

当时,资本市场的走势为招商局中国基金的火线发起与上市创造了最佳时机。同年7月15日,海虹集团在联交所挂牌,超额认购373倍,动用香港市场现金312.3亿港元,创香港股市建立以来的第二个最高纪录。

大好形势之下,7月30日,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办公会决定发起设立中国投资基金,并力推上市。

当时的具体想法是,由招商局集团和诸立力共同在海外融资5000万~6000万美元,再在香港上市集资5000万美元,达到1亿美元规模,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招商局中国基金的管理人。

9月25日,经过市场试探和预测,招商局集团决定中国投资基金原则上主要参与非上市股权投资,不做B股股票,集资额为1亿美元。

筹组中国投资基金的消息传出后,市场反应热烈,一时间自荐基金投资人、保荐人和承销商的投行门庭若市。筹备初期的工作进展顺利,并一度计划扩大集资规模。

1993年2月10日,招商局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营运。招商局集团持有55%股权(此后这部分股权的直接持有人为招商局集团全资子公司招商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诸立力旗下香港第一东方集团持有45%的股权。由于管理公司与招商局中国基金签订投资管理协议,主要业务为提供投资管理服务,并收取管理报酬,因此公司本身没有资金需要,注册资本仅为1万港元。

万事俱备。管理公司成立后不到一个半月,1993年3月25日,招商局集团总经理办公会决定设立招商局中国基金。会上确定的原则包括:上市后考虑注入招商局集团的优良资产以获得增值;希望诸立力也要有现金投入,若其有好的项目,中国基金也可以投资;争取当年4月或5月在联交所挂牌上市。

前期筹备相当顺利,不过,市场环境的突变打乱了基金设立与上市的既定节奏。

1993年3月至4月,中国B股市场由于上市公司业绩公布及派息方案一拖再拖,甚至出尔反尔,引发香港部分中国基金大量抛售B股,市场急转而下。

不过,由于招商局中国基金的定位是原则上参与直接投资,与当时市场上投资B股的中国基金有着本质区别,基金的筹备避过了这次B股事件的打击。但接踵而来的人民币贬值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使招商局中国基金的筹组陷入困境。部分投资者望而却步,甚至收回了投资承诺。

危急之下,招商局集团高管、诸立力和保荐人决定将筹资方向转向海外,通过国际路演,再觅潜在投资者。由于诸立力的家族与英国、瑞士多家银行有联系,最后选定英国伦敦和瑞士。

欧洲之行可谓淝水一战。伦敦的推介会由时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总经理的江波主持,招商局集团高层和诸立力均到会;此后,招商局又花了一天半时间在瑞士路演。

当时,欧洲确实有不少资金想投资中国,但一来找不到渠道,二来对中国也不了解,虽然对参与招商局中国基金表现出一定兴趣,但仍较谨慎。推介团队重点介绍了招商局集团在内地广泛的资源、网络以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扮演的“前行者”角色,特别是冲破制度藩篱投资建设蛇口工业区的创举,这让一批境外投资者怦然心动。

两场推介会十分成功,两地共募集资金2500万美元,其中就包括成为招商局中国基金核心股东的瑞士信贷银行。

海外募资收官后,香港联交所于1993年6月18日批准招商局中国基金上市。7月15日,基金刊发招股书并以配售方式上市,每股配售价1.05美元,上市保荐人兼经办人为渣打(亚洲)有限公司。7月22日,基金在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代码为133,成为海虹集团上市后,招商局名下第二家在港交所挂牌的公司。作为一家封闭式投资公司,基金并未设定存续期。

至此,招商局中国基金终于完成了筹资1亿美元的计划——核心投资者投资5355万美元,以及上市配售募集4645万美元。其中,招商局集团投资1050万美元,持股10.5%。

“二十一章”下的独奏曲

同类推荐
  • 基础设施领域的特殊法人与公企业

    基础设施领域的特殊法人与公企业

    本书主要研究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
  • 财富的灵魂

    财富的灵魂

    本书是一份记录、一个镜像、一部心灵史写下了过去25年来中国商业社会发生的最重要的人和事。从中,你能领会当前商界大腕和意见领袖的历程与感悟也将理解为什么《中国企业家》能成为中国的《财富》。
  •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就读

    中小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包头市商业银行现象就读

    本书内容包括:中小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国际化;包头市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与定位;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风险监控与管理等。
  • 国富论

    国富论

    《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品,该书发表于1776年,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就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清晰的描述。
  • 怪诞博弈论

    怪诞博弈论

    “怪诞博弈论”就是用博弈论剖析生活中超出常理、出其不意、不按常规出牌而出奇制胜的各种现象。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工作中和老板、同事打交道的书;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生活中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书。博弈论不可怕,怪诞博弈论减少疑惑。
热门推荐
  • 祭天吧狗策划

    祭天吧狗策划

    【魂灵出品,求推荐票和收藏。】“欢迎来到新世界,开拓者。”狗策划季年来到了平行世界,在人工智能龙灵的请求(胁迫)下,他研发一款跨世纪的虚拟网游。(简介废。。)
  • 亚索日记

    亚索日记

    我叫亚索,穿越前混迹祖安八年,父母身体安康,穿越后住在艾欧尼亚北部的伊诺山脉一带。每天起床后我会下山玩耍,玩耍的内容不太方便描述,但偶尔会被人杀,杀我那人失手的话,我一般会遇上第二拨,幸运的是我死后总会在同一时间点复活。我目前正在想办法活到第二天,如果你会御风剑术或者有别的金手指,请联系我。
  • 我给世界首富守活寡

    我给世界首富守活寡

    结婚三年,首富老公离奇失踪,成为人人唾弃的寡妇怎么办?孟日晚:掏空他的钱包,霸占他的家产!白天她是令罪犯闻风丧胆的最强法医,夜晚她是恶贯满盈的交际花,而王牌律师、车神艾克、赌神碧落不过是她众多称呼之一!国际巨星是她的粉丝,顶级黑客是她小弟,杀手界不朽传奇给她看门,金融界的才子,医学界的神话,文艺界的巅峰乃至全球最有钱的金矿国王,都抢着给她当洗碗工……至于那知晓未来,牛逼通天的首富老公则阴郁的看着自家宝贝媳妇:装逼够了,该回家谈谈人生了!孟日晚!!!我只想安静守个活寡,这位大佬您哪来的麻烦哪里去!
  • 莫上颜如欲

    莫上颜如欲

    初中从学霸一路变成学渣,但是这个颜若害的,没想到高中冤家路窄,但贺莫莫照样怂啊!“离他远点。”某大佬发号指令“我……”贺莫莫心里很懵逼“我知道了”你知道啥了???“啊?”“你喜欢他,对吗?”颜若大佬你够了啊,不要卖惨。莫莫心里苦,但莫莫不敢说啊!
  • 蒸汽时代的美食家

    蒸汽时代的美食家

    红月照耀之下,狩猎悄然降临。梦境与现实交织疯狂和鲜血的交响曲中饥饿驱使着怪物们在黑暗中前行只为寻觅那常人无法体会的美味。
  • 娇妻良医

    娇妻良医

    两度生死,棺中醒来,肚子里带着一个“包子”的柳轻心,听着外边给她守灵的一对狗男女你侬我侬,不禁犹豫,本姑娘是该坐起来,吓死这两个王八蛋,还是消停儿的在棺材里面躺着,找个机会,带着肚子里的小兔崽子远走高飞?年代是明朝,人物属虚构,除了书里的药方,是出自各大医典和偏方手记验方,其他部分,都是故事~ps: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视病情方剂增减,若生病,请及时就医,勿自行依表症判断,草木常伴毒性和生克,用药需谨慎~千【娇】百媚终将老,一世繁华伴平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辰暖屿时

    辰暖屿时

    15岁的夏沐沐从未想到,有一天,苏卓辰会温暖到她和她的整个时光………………文案……………“苏卓辰,你这个臭男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头看看我”“我看你干嘛,我等了你追上我,你自己不来。”【青梅竹马高甜宠文放心入坑】
  • 榆青缀古钱

    榆青缀古钱

    本书是一本个人随笔集。全书包括:生活感悟、对现代教育的思考、高考前后心境变化、九零后如何真正的活出自我等篇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